白话佛经
楞严经 优婆塞卢荣章 译
第十卷
阿难!上来说修学禅定的人,在实习的时刻,破除了想阴,动念已尽、浮想亦除,和平常人饱睡醒来,梦想全消,与平常心一样。心中灵明虚静,犹如晴空万里,充溢了自己的心地。从此以后,这人看见世间的山河大地,好像在镜中看花,来去都没有痕迹,不过是物来照物,物去不随。只余下第八识的真体,一切生灭根本的元由;和八识含藏七识的微细种子,都是生灭的根源,从此披发显露,见到十二类生命体的生灭情形,仍未能完全通达他们受命原因;但在众同分的基因中,犹如阳焰浮荡幽隐,波动不断,这是生命体浮根四尘,究竟转变的枢纽。这个阶段,叫做行阴区局的景象。是想阴除后,识阴未破的时候,如把这个浮荡幽隐、波动不断的七识枢纽,转入本源澄清时,习气一时凈尽,有如波澜变成止水,澄湛的细浪全消,这时叫做行阴尽;立即超出异生浊,观察行阴的生因,原来是幽深隐微的妄想。它出现时、亦有十种不同的情况:
一、修学禅定的人,想阴除掉了、明白究竟空的正知见,不会受不正思维惑乱,天王们亦无从再考验了,圆通便得发明;修习正定,精心研寻各类生命体的生灭根本,一一穷究它是怎样显露出来的,这仍在行阴境界中。在观察幽隐轻清中,得见各类生命体的微细动相;如果看到同分的生基,不起妄计,便可以打破行阴。不过他见到圆遍的生元时,便妄计是根本的生灭,因此陷入两种无因理论中。第一、是根本无因;这人想阴已除,行阴生灭机能显露,眼根清净所具有的八百功德,能见八万劫内,生命体业行循环情况。在八万劫外,便无所知了;于是认为十方的生命体,在这时期中是无因自有,结果亡失正见,不知道有正觉真心。第二、结果无因;这人既认为十方的生命体无因自有,故此亦认为无因是生命体的根本,见到的是人生人、鸟生鸟、乌鸦是黑色、鹄鸟是白色,白的不是洗白,黑的不是染黑,人和天人都是竖立的,畜生都是横行的;完全是自然没有原因,八万劫内从没有改变过,于是认为十方的生命体,在这时期中,是在同类中循环不息。他们从没有由觉性生起,又怎会有成正觉的事呢?因是没有,结果自然是断灭。于是亡失正见,不知道有正觉真心了,这便是两种无因理论。
二、修学禅定的人,想阴除掉了、明白究竟空的正知见,不会受不正思维惑乱,天王们亦无从再考验了,圆通便得发明;修习正定,精心研究生命体的根本,这时仍在行阴境界中。在观察行阴幽隐轻清中,见它不断叫做常、见它周遍叫做圆、以为这就是生命体的根元,因此妄生计度,便陷入四种遍常理论中。第一、由修观时,穷究行阴中的心和境,能知二万劫前,两者都是无因自有,所有生死皆是循环不断,没有散失;于是计心和境的性,是遍常的。第二、由修观时,穷究四大地、水、火、风的坚、湿、暖、动四种性,是经常存在;不清楚是唯识变现,当体是空的。但在观行中能知四万劫内,十方生命体的生灭;本体是周遍和恒常不变,没有散失,于是计四大性是周遍和恒常的。第三、由修观时,穷究六根中所具有的六识、恒审思量的七识、八识执持的根身、和器界种子等,都是恒常不变的;八万劫内十方生命体,生死辗转循环,亦是一样没有散失,不知道这是行阴相续相,故此计是周遍和恒常的。第四、这人想阴除掉了,从前所有的生灭根元,没有流动相、静相、和运转相;以为生灭心亦灭尽了,在理论上自然成为不生灭的境界;不明白七识中的我执种子,正在很微细不绝流注中,不是真的不生不灭,只是因心理计度,认为是周遍和恒常吧!上面四种见解,都是以为自己不是还在行阴境界中;竟认为是周遍和恒常的,故亡失正知正见,不知道有正觉真心,这样便落在四种不正见的圆常理论去。
三、修学禅定的人,想阴除掉了、坚持正心不退,凝然不动,不会再受不正思维惑乱,天王们亦无从再考验了,这时仍在行阴境界中。研究生命体的根本,在观察行阴幽隐轻清中,见它不断叫做常,见它波动叫做扰;以为这是一切生命体的根本,在此中是有自他彼此不同的;因此妄生计度,便陷入一部分是常,一部分是无常的四种颠倒理论中。第一、因把行阴当作妙明真心,满遍十方世界,澄湛如止水,就是究竟的神我。由定力能见八万劫内一切事,以外就不知;故此建立冥谛,从冥谛生觉大,从觉大生我心,从我心生色、声、香、味、触五微;从五微生地、水、火、风、空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最后就是神我。冥谛是能生,二十三法为所生;神我能受用,二十三法是所受用;神我遍满十方,无生无灭叫做常。其它一切生命体,在我心中自生自灭,叫做无常。第二、这人在前观察自心知道是常,观察其它生命体,亦知是无常;现在观察十方世界国土,成坏不一样,劫坏尽空,便认是究竟无常种性。见劫不坏处,说是究竟的真常种性。第三、这人有时不观察自心,因想阴除掉,正在行阴阶段,它就是七识的种子行相,细不能见、阴幽微密,犹如微尘。于是怀疑是微细的我,能随我流转十方,但性质并没有改移;又能令此身实时生灭,于是认不变的心性叫做常性。其它一切生死的身,从我心中流出叫做无常性。向自己身心穷究,一方面是常,一方面是无常。第四、这人又观察行阴正在迁流中,相续不断迁流不息,便认它是常性;在前色受想三阴,已灭尽没有;它们是无常性。以上四种妄计,所执各有不同;实在不出一分是常,一分是无常,落在颠倒知见的。不知道有正觉真心,这样便落在四种不正见的一分常,一分无常中去。
四、修学禅定的人,想阴除掉了、坚持正心不退,凝然不动,不会再受不正思维惑乱,天王们亦无从再考验了,这时仍在行阴境界中。研究生命体的根本,在观察行阴幽隐轻清中,见它不断叫做常,见它波动叫做扰;以为这是一切生命体的根本,于是有四种不同的看法;有在时间立场的,有在见闻立场的,有在自他立场的,有在生灭立场的,结果便陷入四种边见中;就是有边即是无边,无边即是无常的理论里。第一、由误会行阴是一切生命体的根本,因此见到所有的迁流业用,循环不息,以为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生,叫做有边。现在心的相续处,并没有间断,叫做无边。是站在三方面立场,妄计有边无边。第二、由自己的定力,能见八万劫的事;因看不见劫前有生命体,只是寂寂无见无闻,以为没有生命体的地方,叫做无边。在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灭相续不断的,叫做有边。这是站在见闻立场,妄计有边无边。第三、由个人观察自己的行阴,执着只有这个就是真我;现在能够周遍了知,在一切法中得到无边性。其它一切生命体,虽然出现在我所知中,但我是不能知他们的觉知性;以为他们得不到无边性,只可以叫做有边性,这是站在自他的立场,妄计有边和无边。第四、这人想阴除掉了,见行阴迁流不断,以定力穷究,希望能灭除行阴;在定中的时候,觉得行阴已灭,出定后觉得行阴又生。这是因定力不足,如果充足的话,行阴会灭除的;化作澄湛的止水,现在他所见的,是用妄心测度,便说所有生命体的身中,都是半生半灭;生命体是这样,世界中任何事物,亦是一半有边一半无边,因为生时觉得有边,灭时觉得无边,这是站在生灭的立场妄计有边和无边。由上面四种妄计有边无边,不知道有正觉真心,这样便落在四种、不正见的有边和无边理论中去。
五、修学禅定的人,想阴除掉了、坚持正心不退,凝然不动,不会再受不正思维惑乱,天王们亦无从再考验了,这时仍在行阴境界中。研究生命体的根本,在观察行阴幽隐轻清中,见它不断叫做常,见它波动叫做扰;以为这是一切生命体的根本,在所知所见中,不能明了抉择,便会便陷入四种颠倒遍计、不死矫乱的理论中;第一、这个人观察行阴变化的根元,见到迁流转变处,叫它做变;见到前后相续处,叫它做常;见到八万劫内有生命体生,叫它做生;见到八万劫外没有生命体生了,叫它做灭;见前的行阴灭,后的行阴未生,中间相续的一段识,因为不知道是识阴,叫它做增;又在同一情形中,前后际断中的一点,叫它做减;见到各生命体生处,将生作有,叫它做有;见到各生命体没有了,叫它做无;他从不同角度观察行阴,用心是各别不同,但未得正知正见;如果有人问他方法时,他答的是亦变、亦常、亦生、亦灭、亦增、亦减、亦有、亦无,自语相违,前后矫乱,满口矛盾,令人不知他在说甚么的。第二、这个人观察行阴的心境,见到甚么都没有,以为自己所证的就是这样;所以有人来问他方法,只答一个无字,除这无字外,更不说话。第三、这个人观察行阴的心境,见到处处都好像是有的,以为自己所证的就是这样;所以有人来问他方法,只答一个有字,除这有字外,更不说话。第四、这个人观察行阴的心境,见到有、见到无,见念念生、亦见到念念灭,当时的心境,犹如一树生开两棵,使他混淆不清;有人来问他方法,便答亦有即是亦无,亦无即是亦有;前后的说话矫揉乱说,难使人明白的。由上这些妄计,矫词乱语、虚妄不实;不知道有正觉真心,这样便落在不正见的四种矫乱说话,周遍计度虚妄理论中去。
六、修学禅定的人,想阴除掉了、坚持正心不退,凝然不动,不会再受不正思维惑乱,天王们亦无从再考验了,这时仍在行阴境界中。研究生命体的根本,在观察行阴幽隐轻清中,见它不断叫做常,见它波动叫做扰;以为这是一切生命体的生灭根本,在行阴相续无尽,迁流不息中,认作是一切动的根元,将来亦能再生动的。由此类推色阴、受阴、想阴,它们现在虽灭,将来亦必生,和行阴一样;这个人由此便误认死后,还有前三阴的心相生起,更发生颠倒的见解。或有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优婆塞卢荣章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