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常生活、工作中都可以用。我们到外面坐汽车、坐巴士心里念阿弥陀佛,回向整车的人都能平安、都能吉祥。这就是回向、这就是菩萨发心、这就是利益众生的心。大家的心量越大、你的功德越大,龙天越护佑你。
因此,佛与众生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觉就是佛,一念迷就是众生。一念慈悲你就是菩萨,一念愚痴你就凡夫。大家都知道,观音菩萨救苦寻声,救苦救难。如果你也能够救苦救难,你也是观音菩萨了。观音菩萨是一种精神,观音菩萨有成千上万,无量无边。不像只有披着斗篷,手拿柳枝的那个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虚空法界太多太多了。
观音就是观世音,就是观察世间的音声,听到哪里有众生需要帮助,他马上就去帮助,这就是观音菩萨。我们在街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就伸手去帮助他,你这时候就是观音菩萨。因此,关键是大家用的什么心,动的什么念头。如果是为自己,你就是凡夫;如果为众生,你就是菩萨,就在这一念之间。为自己,你的福报该多少就多少,你一个月两千块钱,你就那两千块钱的福报,享完就没了;是为众生,那你享不完。
刚才我们讲的,劝一个人吃素,或者你这个素菜做得很好,这些吃肉的人,他将来也想来吃,将来那些众生都感恩你,非常感谢你呀!“要不是你那天把他弄去吃素,我那天就被他宰杀了啊!”这些众生,以后都可能是你的弟子。你成佛以后,这些众生都是你的弟子,都来护你的法,都在你的座下得度。
因此,我们要知道广结善缘。可以做菩萨为什么不做,非要做凡夫呢!就在一念的差别嘛!这就要我们大家慢慢地去了解、去认识,慢慢地去做。实在讲,这个也算是修行,而且是真修行。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修行,才是修行;落在嘴上的修行,不算。嘴上讲的再好听,天花乱坠,自己一点都做不到,那都不是真功夫。所以,大家了解了以后,去做到,认真去实践,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不论你学佛也好,不学佛也好,得的利益是一样。
我们看古代儒家弟子,他们也不学佛,但他的道理跟佛讲的是一样的,“仁者爱人”,不但爱你的家人,要爱所有的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嘛!我们看看,儒家也有这么宽广的胸怀,也有这样的胸襟。没有敌人,都是兄弟,都是一家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孝顺我的父母,看到别的老人,我也一样的帮助,也一样的孝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疼爱我的孩子,看到别人的孩子,我一样的关心,一样的照顾。我们想想,这个和谐社会不就实现了吗。
如果每个人都自私,损人利己,和谐社会只是个口号,永远不能实现。可见,不管学佛与否,道理是一样的。佛也无非是把宇宙间这些道理、真理告诉给我们而已。我们众生不觉悟,不知道,佛觉悟了,所以把这些道理告诉给我们,让我们明了而已。中国古圣先贤,也是只是觉悟到了宇宙人生的这些道理而已。
因此,不学佛也应该这样去做。过去儒家教做人,每个人都做“仁人君子”,君子所要做的都包括在里面呀!我们佛法讲不杀生,儒家其实也有啊!儒家我们看孟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孔孟之道,他看到杀鸡杀羊,听到它惨叫的声音,他都不要再吃这个肉了。“故君子远庖厨也”,一个有德行的人他不到厨房去。为什么?他不忍心看到那些鸡、鸭被宰杀。儒家也是不仅对人要爱,对动物也要爱。他们也有这些讲究,可见这些古圣先贤,都有爱心,仁爱之心,我们佛法讲慈悲。但是,佛法讲得更彻底、更圆满。
因此,我们的境界,应该是越来越高,越来越提升,这才是进步。如果大家能够认识到这些道理,慢慢的能够学佛,能够修行,那就更好了。
无论大家学佛还是不学佛,这个工作、这个事业,对我们自己,乃至对整个社会,对一切生灵,都是有极大帮助的,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所以大家不要小看我们这个工作。我们这个工作是菩萨行,是菩萨所做的工作。
当然,我刚才也讲了,这是菩萨作的工作,也要求我们用菩萨的精神,用这样的心态,这就更圆满、更殊胜了。其实,我们清净寺很早就想在包头市开素菜馆,但是一直因缘不具足没有开。我在外面也宣传,开素菜馆、让人吃素,这是救度众生最彻底、最圆满的方法。所以,我们也希望素食文化越来越兴旺,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素食行列。当然,并不只是考虑我们经济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心、社会等等这些方面,让更多的众生免于杀身之祸。也希望我们素菜馆越来越兴旺、越开越大、越开越多,这样就能利益更多的众生。开的大了,开得多了,说明吃素的人就多了,杀生的就少了,这个社会就多一份祥和,人心就多一份仁慈。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来成就这个很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这需要我们坚定信念,需要我们去坚持,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大家要共同来努力,才能够成就这样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情,对自己,对这个社会,对一切众生都是无量功德的事情,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成就这样的事情。
下面还有一点时间,大家可以提问。
问:“现在药物里有用生物做药,我想问这样可以吃吗?”
你说的这种情况属于“开缘”。在佛的戒律中,为了治病可以开缘。比如,中药里就有很多众生的成分在里面。你为了治病,所以可以开缘。开缘是为了治病,而不是为了贪吃它的美味。
开缘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找一个开缘的借口,就可以是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地吃众生肉了,这是不可以的。你这种情况是属于开缘。对于开缘,我们要知道,开缘不算犯戒,可是因果还是有的。这个因果将来你要怎么去还呢?有两种:一、如果你是凡夫,将来你堕落到畜生,然后人家从你身上提取这个药物,给别人去用,就还了;如果你了生死了,就不是用这种方式还了。而是,你在度众生的过程当中去还。而且,在你还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众生度脱。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玉林国师》大家可能都看过,他的传记,好像电视剧里没有这一幕。书里面讲:他做了国师以后,拿上国师的金印,到外面去云游,结果被几个强盗给盯上了,抢他的东西。后来,玉林国师特别交待,“你们一定要把印上的字给磨掉!”结果,这些强盗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抢走了。回去以后,有认字的看见了,“哎呀!这是国师的印呀!”于是他们很受玉林国师的感动,说你看:“他把这个印给了我们以后,还要我们把这个字给磨掉,他对我们没有一丝憎恨,反而怕给我们惹来杀身之祸。”这种慈悲心,使他们很受感动,后来他们就不做强盗了,就去找玉林国师出家了。
这种被抢,肯定是有前因后果的,这一世他的境界高了,作为一个修行人、作为一个国师,也就是菩萨,他在还债的过程当中,就把这五个强盗给度了。也就是说,我们将来成就了以后,你在还的时候并不痛苦。而且,在还的时候可以度众生。这是两种情况。
问:“我们吃的鸡蛋,因为很多是没有受精的,它不存在一个杀生的问题,这样可以吃吗?”
这个我们就要探讨它的根源。羽绒服,在取绒的时候,是要伤害鸭的生命的,如果你穿羽绒服,就是间接的杀生。因此,作为佛弟子,应该要避免。特别受了戒以后,要注意避免穿羽绒服。虽然,你没直接从它身上拔毛,可是,别人是杀了它以后取的绒。所以说,要尽量避免。
再比如说牛奶,你在挤牛奶的时候,并不会影响牛的生命,这个不算杀生。你刚才讲的这个鸡蛋。现在很多养鸡场里,并没有把母鸡和公鸡养在一起,也就是说,它的蛋没有受精。如果从戒律的意义上来讲,这个不算犯戒,因为它里面没有生命。这种蛋你吃了不算犯戒。但是,现在的市场上,出来一种在草原上放养的鸡,这种放养的鸡,是不是母鸡和公鸡在一起?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它的根源。因为,有时候也不见得都是没有受精的蛋。总之,作为佛弟子,能避免尽量避免。我们世间也讲“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万一吃到了受精的蛋,你不就犯戒了吗?
除非是我们身体特别虚弱,必须要这个东西来补,那我们尽量找养鸡场出来的,没有受精的蛋,不算犯戒。平时我们能避免,就尽量避免。而且,从身体健康方面来说,摄入胆固醇太高也不好。总之,你把握住这个纲领就好,没有受精不算犯戒。
问:“师父,我想问酒店卖酒,我们素菜馆,要是客人需要酒,我们这里有,并直接拿来给他,您说这样是不是不好?”
不同的戒律,有不同的规定,像没受戒的就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受了五戒,只是自己不要去喝酒,也没有说不让别人喝酒。受了菩萨戒就不一样了,菩萨戒里有不酤酒戒。不酤酒就是不买酒、不卖酒、不给别人喝酒,都包括。
因此,要看你受了什么戒。这个你自己去把握。当然,从佛法来讲戒酒是挺重要的。大乘经里面讲,酒一滴都不可以沾,因为它和智慧是相违背的。其实,我们自己也能感觉得到,你喝了酒以后,就会心跳加快,血液流动加快,你根本不可能得定,心静不下来、定不下来。当我们入定以后,有时候人的脉搏就非常微弱,心跳也为常微弱,为什么?静的时候。你喝了酒就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佛法制定戒酒,一方面是防止喝酒乱性,去犯别的戒;其次对禅定也是很大的障碍。你把这个道理明白了以后,自己去把握。佛不同的戒律有不同的规定。
问:“师父,我想问一下,我们从市场上买来的肉,它不是为我们杀的,买来拿到厨房去做,这个肉和我们厨师有没有什么关系?”
严格来说,现在是没有三净肉的。不见杀、不闻杀可以做到,可是不为我杀这是没有的。为什么市场上卖肉?!就是因为你要吃,他才卖;你不吃,他就不卖。他养那么多是给谁养的?他杀那么多给谁杀的?谁吃就给谁杀…
《推动素食的意义与殊胜功德(法隆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