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决宝藏海 06、自我教言▪P5

  ..续本文上一页我没有死,我还是不会满足的,只因这些建筑与我们的闻思修行有极大利益。世间人的分别念就是这样,一个愿望达成了,马上又生起一个新的希求心,比如有些人有了房子还需要院子,有了院子还需要花园,这种希求心永远也没间断的时候。

  整个世间上,希求安乐和厌离痛苦的分别念,乃至我执未尽之前始终没完没了。根登群培大师说:"乃至小蚂蚁在内的所有动物,都是为了自己的利乐而奔波。"所以我们不要再等待,不要想我明年、后年再修学,现在就立即要开始调伏自己的心。

  我们的心狡猾多端,不可能从外面来调伏它,自己应该观察心的本性,然后在没有任何希冀和疑惑的境界中安住。我们应约束自己的心,不要去希求今生当中的世间八法,成天追求财产,天天生起各种贪心,这样并没有很大的必要,应经常使心安住在一个善法当中。

  我们狂乱的心就好比熊熊烈火、飞卷的狂风、海中的波涛或是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直接制止和对抗它则是困难重重,让它自然停止也不可能,所以我们应该依靠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对治自己的心。

  修心的方法应该是不紧不松,希望大家对三宝应该生起信心,特别是对自己的根本上师要作猛厉祈祷:祈祷上师您心中的智慧完全溶入我的心间,愿我将来能弘法利生,请好好地加持我的相续。这样,哪怕是一刹那祈祷自己的传承根本上师,上师的大悲加持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意义。

  分别念犹如空中的云雾漫无边际,也象无有阻挡不断下流的河水一样连绵不绝,如是我们不应追随未来的分别念,而应自然安住于当下内心之本性。分别念,犹如空中飞禽或平原上豺狼的脚印,既寻觅不到,跟随它又有何义?也如梦中的买卖,虽然有时赢利、有时亏本,但这都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要全部断尽这些无实义的分别念,就必须观察自心,然后自然安住。

  若自己的分别念如风起云涌越来越增上,则好象连整个虚空界也无法容纳,但只要我们以观察的智慧去断除它,那分别念在刹那间将全部消失无踪。作为一个大修行者,当他一开始观察自心时,所有的分别念就都溶入于心的本性虚空当中,一切烦恼也就消于法界。

  心如幻化的军队,与这个幻化的军队对垒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畏惧,应充满信心,因为它本无自性。如果没有调伏自心,则在三界中会感受无量痛苦,而今生又象闪电非常短暂不可靠,所以希望大家再也不要往后拖延,应该尽快去行持。

  如果心中存有世间八法,这样仅在表面上修持正法、持守戒律或是具有一定的智慧,那实际上并无太大意义,所以我们应当一心一意地观察自己的心。若自心不能安住,就注视释迦牟尼佛的心间,若产生沉掉,就往上观他的肉髻,在大手印当中,也有观文字或标帜,这样观想佛在心里面,就容易调伏自己的心。

  在大圆满和大手印当中,心安住时要观察,心散乱到外面时也要观察,总之随时皆应观心,这样就能将所有的烦恼分别念全部断除,能取和所取自然消于法界,显现出觉性的本来面目。

  当我们安住的时候,那就象水泡溶入水中,所有的分别念全部溶入于心的本性当中。以前日穹巴与米拉日巴相逢的时候,米拉日巴就幻化出一百匹野马,然后又从中幻化出了成千上万的野马,接着一刹那间这些野马全都变成一匹,最后这匹马也溶入了法界。当时日穹巴已经看楞了,米拉日巴就给他唱了一首金刚歌,意思是讲凡夫的一切分别念即是如此。

  若心真正能安住,那所有的分别念就会消于法界;我们若没有认识其本性,那分别念就会越来越强大。比如对一个年轻的女子,最好一开始就不要看她,然后不要去想她,也不要与她讲话,不要跟她接触,当内心产生小小的贪心时,就应该立即断掉。否则若你跟她接近,与她说话,然后与她一起做一些不清净的行为,最后你们的后果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在一切分别念萌发之际,我们就应立即加以斩掉。若有分别念,就不能成就寂止,因为所谓的寂止,就是指断灭分别念而言。

  分别念就象盗贼,一旦认识了它的本来面目之后就再也不会危害我们。又如一个恶人,我们对他越来越好,他就会越来越变本加厉加害我们,如果惩治他或彻底断绝关系,这个恶人就再也无能为力了。同样,对于分别念,若我们去对治它,它就会软弱无能,若因害怕而逃遁,那它反而会紧追不舍,直到击倒我们为止。

  分别念就象恶人,当它来到面前时,如果我们用无分别的智慧去观察对治它,那它就失去了肆虐的能力,也没有其他帮凶,它就会束手就擒。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肯下功夫,调伏心也并不困难,只不过我们没有在这方面痛下苦功而已。

  当年我在石渠求学的时候,有一天托嘎如意宝说:"如果我们没有去调伏,心的力量就会非常凶猛可畏,但如果去调伏它,则会发现它只不过是一只假老虎。"他又说:"如果你们七天当中,好好地祈祷上师,认真地调伏自己的心,那心的状况也会与从前有极大的不同。"我对金刚上师的话深信不疑,如果大家真正依此修持七天,到时就会知道这个教言确实非同凡响。

  如前一段时间,天寒地冷,寒风凛凛、枯枝籁籁,有如八寒地狱,但过了九九之后到现在开春的时候,就逐渐暖和起来了。分别念也如此,没有对治时,它是异常冥顽不化,但修持过后,就象今天的天气,它就慢慢地变得温暖祥和了。获得地下的各种宝藏,并无深远广大的意义,但如果我们能调伏心,获得轻安,则其意义非同寻常。

  有些人说,我已经闭关九年了,但修行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和收益。这可能是他们并不通达修法的窍诀,调心的最佳窍诀就是以心来观察心,这也是大圆满的窍诀。当然也还有观佛像、观文字等其它很多修法。观察自己的心,祈祷三大传承上师,让历代传承上师的加持溶入你的心间。这个修法就比较简单易行,并不那么困难,否则,大圆满的法就不殊胜了。

  比如在肮脏的洞穴中隐藏有一条毒蛇,如果我们去靠近和贪求它,那痛苦立即就会出现并缠绕着我们。分别念就象是毒蛇,若不将它抛弃,暂时和究竟、今生来世它都会让我们饱受无穷的痛苦。因此,我们不应随顺这些恶劣的分别念。

  分别念犹如猛火,要扑灭这种猛火就必须具有清净的智慧水。禅定和胜观好象清净的甘露水和天人的花园,如果我们去饮用和享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都会得到。即使希望得到天人或人间转轮王的果位,都需要有一颗寂静安祥的心,因此我们就不应去思维一切世间八法,而对即生和来世都有意义的事情,尤其是现见法界和清净禅定的法,我们应当去思维。正念犹如甘露水,我们应该饮用,分别念犹如毒药,我们应该断绝。

  我们的分别念飘忽不定,不可捉摸,有时候生起欢喜之心,有时候生起痛苦之心,有时候则生起迷茫无记的世俗意念。如果我们不想方设法对治,那它就在无意义当中永远地流转,因此为了断除分别念,我们应精进修持寂止。

  若不如是精进地修持,则无始以来串习的分别念很难以疗治,若没有专注修持,始终不可能成就清净的禅定。因此当内心生起各种分别念,不管是粗的还是细的分别念,我们都不能跟随,我们应该坚定专注地修持,立即断除之。

  无始以来串习的分别念犹如卷烟,已经成为习惯之后要想直接断掉决非易事。因此我们要象调驯野马一样,通过各种方法逐渐调服自己的心,经常要以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的心,努力使自己现前无有分别的无二智慧。

  世间上的任何妙欲,我们从中所享受到的安乐都非常微薄,但紧随而来的痛苦却是无穷无尽。世间的人们好象并不清楚妙欲的众多过患,在浊世短暂的人生中,他们日日夜夜地使身心都沉溺在世间的妙欲泥坑中不能自拔。

  希求世间妙欲的这些愚笨之人,不但违背上师的教言,也违背了亲友们的忠告。他们虽然听闻了众多良益真实语,但心里却毫不在意。

  贪著世间的妙欲,不但能使我们舍弃清净戒律,也舍弃了已拥有的名誉和财富。实际上希求世间的妙欲,将摧毁自己的一切安乐。仲秋的寒霜摧折美丽的鲜花,妙欲将凡夫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利乐全部摧毁。在短暂的人生当中,这种人把充满希望的青春时光,就在恶业和无义之中,转眼间即消耗怠尽。

  许多人在年青的时代,都会以为人生旅程悠远漫长,但与之恰恰相反,事实上人的一生的确非常短暂,很多老人对此深有感触。从一岁到十几岁之间,都是孩童贪执玩耍的时期,这如梦境一般恍恍惚惚就过去了;然后从十几岁一直到四十来岁之间,可以算是人生的盛壮时期,但这也转眼即逝,并且在此期间,经常遭遇病魔等各种违缘,抽不出时间修持善法,也没有劝别人修持善法,有些人的中年就这样度过了;等自己年老体衰了,就已经五、六十岁以上,这时候身体也变得极为孱弱,并饱受各种病痛的折磨,心中虽然也想行善断恶,比如我心想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是要转绕一次坛城佛塔,但是身体就没有这个能力,老年人修持善法就有如是的困难。到年迈体弱的时候,我们会想:我在年青时应该修持善法,可当时我已经在放逸当中虚度了宝贵人生。到人老时自己一定会生起后悔心,但那时可能已经是后悔莫及!

  当贪欲的铁钩钩住了我们的心,那这时对所贪的朋友、财产以及身体等,我们应通过各种方法来了知它的本性,不要被贪欲所役使。因为所有猛厉的分别念都是因各种缘起暂时所生,本性上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东西,因此只要我们依靠对治法,它就没有任何能力,取胜于这些分别念也就轻而易举痛快淋漓。

  对于世间上具有智慧和清净戒律的堪布活佛等高僧大德,你们应该去接触和依止他们。如果依止和居住在具足闻思修功德的僧团里面,那自己就会有一个惭愧心和羞耻心,始终不会有做非法事情的机会。

  若一个人依止贤善的上师和善知识,自然而然就会生起一种惭愧之心。当你依止很好的善知识和金刚道友的时候,仍然是放逸而行,那谁还能救你呢?即使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来,那你也就象是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一样,照样还是要堕入恶趣的。如果在僧团也不能好好持守戒律,那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你持守清净的戒律呢?所以自己应该好好地思维,在遇到这么好的金刚上师和殊胜环境的时候,最好杜绝一切非法的行为。

  虽然密宗里可以享受妙欲,但密法深奥莫测,现在世间上有不少人错认为密宗只有双运法和降伏法。他们以为在大众面前依止几个空行母这才是密宗行者的行为,似乎空行母越多,密宗的境界就会越高。还有些人把不信仰佛教的女人也摄受为自己的"空行母",不管到哪里去,也是出双入对,而于降伏法,他没有真正的菩提心,更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并且对那些真正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们发恶心,妄想用各种降魔法来损害他们。如果这种不良作法蔚然成风,将会对密宗产生极坏的影响。

  能够如理如法行持密法的人,在当今世界确实罕见。本来对密法是必须要加以保密,不能随便公开,如象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如果大家阅读过他们的传记,就会知道他们是象野兽一样在寂静的地方行持双运和降伏法的,而并不是在众多人面前行持密法的甚深行为,因此我们对密法不能颠倒行事。

  如今有些人以密宗为借口,做出许多非法的行为,如杀生、偷盗、邪淫等等,但这些实际上都是毁坏佛教的标志,同时也违犯了密乘的根本戒。学密的人不应该这么做,我们应该是相合世间而弘扬佛法和行持佛法。真正行持佛法的人就应该象阿日班钦、蒋扬钦哲旺波等许多前辈大德那样,实际上他们修持密宗的生圆次第的境界已非同凡响,但在外面上他们守护所有的别解脱戒也非常圆满,并不象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密宗师"。

  希望你们应好好地修持,不要以密宗为借口,把自己恶劣的行为都认为是密宗的修法,然后自己作双运降伏等等,这样不但于己而且对佛法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害。比如真正在密宗里,高僧大德根本不会生嫉妒心而对别的高僧大德作降伏,也不会以贪心邪淫,否则,其结果必将摧坏自己的心相续。

  很多古德说:作为大批僧众的住持人,必须是一位清净比丘,若是修持密行的瑜伽士来主持教法则比较困难。如果同时具有出家人和在家人二种福田,那必须由出家人来作住持。

  即使内心的证悟高不可攀,但外面的行为也应该如法。对密法必须秘密去行持,并且密宗里的法物也不能随意给别人宣说,尤其是对自己本尊的名号及修法最好保持缄默,可是现在末法时代的很多密宗行者好象是商人做广告,唯恐天下人不知。

  许多人以修持密法为借口,不断增长自己的贪欲心,他们经常寻找一些"空行母"。一些女人在没有依止这些上师之前,本来出身贫寒,但当她变成"空行母"后,她的颈项上也就挂满了一串串的珊瑚等奇异珠宝。这位上师也是穿着一件黄色的上衣,以为自己很了不起,随身带着他的"空行母",仿佛自己是密宗中最大的一个瑜伽士,但这种恶行所造成的后果是令世人渐渐不恭敬出家人。他认为自己的修行境界很高,得意洋洋,但实际上他的这种行为是非法的,因为密宗里面的很多行为都是必须要保密。

  现在非法之徒,将自己的某些密法行为暴露于人前,这就是属于魔众的一种举止。如果是真正的密宗行为,那就必须要远离一切世间八法到寂静的地方去秘密行持,这样就免得遭受到别人的诽谤,对佛法也不会造成各种危害。比如以前玛尔巴译师依止那若巴,在最后,那若巴已变成为密咒师,而在外面根本看不出,为了保密,当时即使是具无比信心的玛尔巴亲自去朝见,接见的时间也相当短暂,那若巴对他说:"你不要依止很长时间。"修持密法就必须要如此保密。

  如果内心具有清净密法的境界,那五肉五甘露也可享用,双运和降伏也能行持,比如诛杀敌人后就可以超度他。但在外面的形象应该以别解脱戒的要求去做,必须要受持比丘戒律。对此莲花生大士和阿日班钦具有同样的观点,堪布菩提萨埵也曾讲过:"在外面应遵守小乘的戒律,里面则是密乘的境界。"

  如果具有智慧、福德和方便,那就能享受世间的一切幻化,实际上这也就是我们心中最殊胜无比的一种安乐。

  如此善说犹如甘露,哪怕此中的一句一滴也是能遣除世间的痛苦和疾病。可是对于如此甚深的教言,有许多业力深重的人却是不愿意接受,就象是一只蛤蟆不会去享受甜美的蜂蜜一样。

  为了末法时代的受苦众生,我以慈悲心宣讲了上面的教言,凡是想利益自己的人,对此都应该精进地修持。

  

《窍决宝藏海 06、自我教言》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