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决宝藏海 06、自我教言▪P4

  ..续本文上一页处修持,需要具足相当多的条件和要求。第一,他必须要恭敬上师,恒常修上师瑜伽,若能一心一意地祈祷上师,就不会有任何鬼神的违缘;然后,对大悲心也必须要修持,如果相续中真正生起大慈大悲的菩提心,那鬼神也不会加害。我们不管是修断法还是修其它的任何法,依止上师都非常重要。

  我希望大家不要一开始就住在山洞等无人寂静的地方,首先应该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师,认真听闻佛法,最好不要离开闻思修。我这里意思并非让大家闻思一生而不要修行,但一辈子都在盲修瞎炼而不闻思,这也是一种邪道。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指出,听闻一堂课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由此有些人可能会想:善星比丘通达三藏,象他那样的听闻已相当不错,象他那样的精通我们也是不可能,但善星比丘最后还是堕入了三恶趣。其中的原因是,象提婆达多或善星比丘这样造五无间罪或是对上师生邪见的人,虽然他们已听闻了佛法,但他们的罪业已把听闻的功德摧毁了。比如念观音心咒的功德虽然非常大,但如果念咒之人杀了母亲,那此罪业已经胜伏其善根。希望大家不要造五无间罪,这样天天闻法,以后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有些宁玛巴及其它派别的弟子,认为不必努力闻思而热衷于修行,以为整天闭起眼睛坐在那里这才是究竟的修法,对此种说法我不太以为然。有些人说不需要闻思,就象普贤如来一样修就可以成就了,但这种人也太不自量力,也不琢磨一下,自己是否是普贤如来那样的根基!希望大家一定要再三地闻法,经常闻思轮回的痛苦、祈祷上师、对众生生起大悲心、修自他交换的菩提心,这就是最殊胜的一种修行。

  在无边无际难以忍受的轮回痛苦大海中,虽然暂时呈现了少许安乐,但这些安乐实际上都在引诱迷惑我们的心,就象是妖女的微笑不能相信。在本师传中,释迦牟尼佛在往世曾是一位商主,他到了一个罗刹洲,彼洲上的许多妖女就使用各种伎俩和欲妙来引诱他,那些妖女暂时显得快乐殊丽,但其本性却都是痛苦和诱惑欺骗。

  这些暂时的快乐不仅是痛苦的本性,而且也在刹那刹那地变化,犹如闪电,这就是无常。我们今天所拥有的财产,明天是否还继续存在呢?如今身体健康强壮,将来是否仍然无病快乐,如是等等,这一切都是难于预料的,所以,可谓"诸法如闪电"。

  人们贪着世间法,如何享受也不会满足,犹如小孩贪吃甜美的糖果,再三地咀嚼也是尝不够。然而,世间上所有的法不管再美妙,也都不存在任何的可靠性。比如,梵天的财富在世间上属于最为上等精粹,但这些财物以及他们所享受的妙欲也不会永恒,不值得信赖,也是没有任何实义。

  世间上的这些法不管如何千姿百态地显现,其实都是空性,我们怎么会对之生起贪心呢?有如是的贪心,便会有如是痛苦的因。所以华智仁波切说:"当生贪心的时候,立刻就要舍弃它。"《佛子行》中也讲,引起贪心的这个事物,必须马上抛弃。

  对于一棵芭蕉树,当我们以理智逐渐分析它时,就会发现它里面为空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精华实义。如是我们深入细致地观察轮回中的一切诸法,也会发现它们如同是芭蕉树,所以在整个轮回中都不存在一个可靠的法。

  通过这样观察,得到定解时,自然就不会对善妙的事物生起贪心,对低劣粗鄙的事物也不会产生厌恶之心,对一切法就不会产生粗大的分别念和执著,相反我们会去希求无变的大乐,即原始的自然本智。

  暂时的轮回并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追求,真正值得我们希求的是永恒不变的殊胜智慧。因此我们一生当中所做的各种琐事,全都是徒劳无义。比如我们搞建筑做生意等世间法就是毫无意义,口中言说各种不如法的语言也没有任何意义,然后心里面产生的烦恼分别念--贪嗔等心也全都是痛苦的因。对于这些身口意的一切世间琐事,我们应该全部舍弃,从此以后,身体应该作顶礼、转绕等善法,口应该念诵经咒,心中应该生起清净心、大悲心,观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

  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指出:若身体做各种世间的事业、口中讲各种非语(不如法的语言)、心生各种分别念,这些都有极大过患。为此,我们应当时时忆念大悲尊者释迦牟尼佛的金刚语,发愿从今以后,一定要好好护持自己的心,断恶行善。最好在即生就能断除一切分别念,安住于大圆满的境界中,即使没有得到如是境界,至少也应将自己的分别念经常融入于大悲与信心之中。

  无风吹动的灯火端直又明亮,若远离分别念,那我们的心就如无风的灯火,如是在清净的心当中安住,幸福又快乐。若不远离分别念,那自己的心始终不会清净,因此我们的心应当尽量安住下来,不要寻伺、也不要跟随外境,这样所有的功德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犹如澄清的水才能显现月亮的影子,若一摇动,就现不出任何影像。

  这也是为我们宣讲一个禅定的修法:自心的分别念,就象是小猴子蹦蹦跳跳,当我们抓住它的时候,必须要以一根正念的绳子来捆住它,否则它一刹那也不会老实安份。因此我们对自己的心应时时刻刻地进行观察。

  如一个大国王,在同外境的敌人作战时,面对着敌人的千军万马,虽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但天天失败也不太可能。若事先预知将会失败,他可能更加小心翼翼周密策划安排。而心中的烦恼能毁坏所有的众生,此敌军更为凶猛,它远远超过外界的敌人。如果我们真正能依靠殊胜的对治力,与烦恼的敌军作战,那最终一定会取得彻底的胜利。可是对烦恼作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

  我们往往不愿意与烦恼大敌争锋。不去对治时,心的力量显得相当可怕,但若真正去对它作战,那自己的心很容易被调伏,贪心嗔心自然会投降。所以希望大家通过观察自心,把心转到善法方面来,若不依靠对治,以烦恼染污了自己的相续,那将会毁掉自己已有的全部修行善缘,将来定会感受无量的痛苦。

  如在某家庭中,有一个性格恶劣的妻子,整天谩骂吵闹,家里人的生活就一直会陷于困境中。同理,如果烦恼存在心中,我们永远也不会有安乐。一个恶妻,不但会耗尽家财,而且有些男人也因她而丧命。若我们心中的烦恼没有调伏,则其后果比一个恶妻更为可怕。欲想断除烦恼,自己有能力做到,而要舍弃恶劣的妻子,一般人不一定有这个能力。

  心没有调伏,则产生百般的痛苦。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是从我执和未调伏自心而产生,调伏心则能制伏一切,否则什么都不能胜伏。如果能调伏自己的心,则能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所有的功德也是能圆满自在。今天我得到了一个纯金的曼茶,这也是调伏自心的一个标志。所以为了调伏自己的心,我们应该精进努力地修持善法。

  在修持善法中,调伏自心最为重要。世间上有些人认为拥有美女非常重要,但这并没有什么可重要的。在释迦牟尼佛时代,阿难陀曾十分贪恋自己的妻子,但当佛陀把他带到天上后,他才知道妻子的容貌不及天女的千百万分之一,当时他就不再贪恋妻子了。

  所以,拥有美女并不可贵,所谓的美女也就是不净粪的口袋;登上王位也并不稀罕,所谓的王位也是痛苦和无常的本性。大多数人希望自己健康无病,永远青春年轻,但这些意义也不太大,如果能调伏自己的心,则其价值将远远超过世间上的一切。

  不管古代还是现在,色达都是一个极为贫穷的地区。现在住在居士林的两个藏族居士,他们以前认为自己相对比较富裕,可在那时财产也为他们带来不少麻烦和痛苦。在我们牧区,一般家里有一大群牦牛,大家就认为这家人宽裕富足,但这些也象梦中的财产一般,都是无常和虚假不实的。不仅一般人,转轮王也是如此。比如以前阿阇律国王,他的权势和财产遍及整个南瞻部洲,但最后也烟消云散了,所以,如果我们能调伏自己的心,则其意义超过了世间上的王位、无病和名誉等等。

  我们听闻到佛法之后,应该依止寂静的地方来修持善法。萨迦班智达说:性格恶劣的人住在寂静的地方也暴躁凶猛,犹如森林当中的猛兽;若能调伏自己的相续,住在大城市里也是堪能温和。因此希求得到佛果的人,首先应好好地闻法,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修行的功德。

  如果我们没有调伏自己的心,那即使长时修持,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利益。华智仁波切在一个教言中讲:"调伏心调伏心,用菩提心来调伏自己的人,即使身口没有做任何善事,这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和众生有利。"所以在修习佛法中,调伏自己的心非常重要,表面的行为实际上并不重要,我们应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

  对于痛苦不愿意接受,而对安乐则强烈地执著,在安乐当中放逸度日,这种希求安乐和舍弃痛苦的分别念一直在不断地涌现,我们作为修行人应断除这种分别念。正在痛苦的时候,最好安住在空性的境界当中,如果做不到,就修持自他交换的菩提心,这样一来,痛苦也就变成了产生功德的因。若我们不能转为道用,则一切痛苦和安乐都会成为修道的障碍。

  有时侯某一种痛苦结束了,自己觉得轻松安乐,但另一种痛苦可能会接蹱而至。如我想只要心脏病治好了,那其它的病不要紧;但在头痛的时候,又以为此实在是一大痛苦,若我的头痛好了,另外一个病也不要紧。实际上,我们面临的往往是这种情形,自身上一种病痊愈了,接着又产生另外一种病,这样不断地遭受各种痛苦。我们的心就象是恶狗一样,无论怎么喂养善待它,它都会伤害我们。但如果我们用菩提心来摄持,观想代受所有众生的痛苦,并将功德和安乐回向,这样一次的修法也可以积累千百万劫的资粮并可减轻自己的痛苦。

  世上每个人都有一些愿望和目标,但一个愿望实现了,还有更多的目标紧跟着,还想追求更多的安乐。比如我们原来的男众经堂维修完了,还想再修大经堂,大经堂维修完毕,还要重修尼众经堂,然后又要修建大幻化网坛城,也许以后…

《窍决宝藏海 06、自我教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