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灵探索▪P4

  ..续本文上一页我转,这种价值观。你看佛陀多慈悲,两千三百多年前就来到我们宁波了。这地方每出现两亿人的地方,佛陀就到那边蹲点。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我们佛教讲随缘随缘,从这点上来说,佛这不是随缘,佛是有计划的,这个慈悲,不是说被动的慈悲,佛是主动的奉献啊,有计划的奉献,知道吗。

   宁波建市才一千一百周年,七塔寺要比我们宁波市建市早一百多年。七塔寺建寺有一千二百二十五年的历史了。天童寺更早,天童寺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阿育王寺比天童寺还早,比它早几十年,也一千七百多年了。当时阿育王因为出土了佛的舍利,佛舍利什么时候来的?是阿育王时代就来到这个地方了。阿育王是什么时代?是佛陀涅槃之后一百年。也就是说两千三百多年,将近两千四百年的时候就来到我们这里了。

   我们这些人还没来这里投胎呢,佛陀早就在这里等着我们了,居然你还没去过,那你说是你对不起佛,还是佛对不起你,对不对。你还好,你是佛教徒,信佛的。世间上的人呢,佛教,好像佛对不起他似的,嗤之以鼻,从他嘴里讲出的佛教好像是贬义词似的。那么伟大慈悲的佛陀为了救他,他还嗤之以鼻,多可笑啊你想。有时候真的悲哀知道嘛,不仅是可笑的问题,很悲哀的,生命很悲哀的。

   不是没有出路,生命不是没有出路,佛等我们那么久了,白娘子传叫千年等一回,佛陀何止千年等一回啊,百千万亿年佛都在那等着、看着。阿弥陀佛形象你们有没有注意啊,阿弥陀佛什么形象?站在那边,这个手捧着莲花,这是准备好给我们的礼物,这个手长伸在那边。伸着干嘛的,这不是跟你化缘的,这叫接引,垂手接引啊!

   垂手接引多久了?佛在《阿弥陀经》里怎么讲,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十劫是什么概念?十劫这地球不知道坏过多少次了,是宇宙的天文数字,知道吗。佛已经觉悟这么久了,在宇宙一直在打捞我们啊。竟然我们这些人漂泊着,也不发出SOS的信号。别人主动送上门来救我们,我们说你是谁,离我远一点。

   所以读了佛经,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好了,首先你读到佛经,整个的视野就会打开。

   信众:像佛经那么多,都看时间可能也不够。

   师父:你任意翻开哪部佛经都够你震撼的。

   信众:也没有像您这样的老师,可以经常来指导我们。

   师父:可以,这是我的职业,只要你喜欢,可以的。

   信众:还好,今天的收获非常大。

   师父:我这也是讲讲吧,消化啊、领会啊还是要靠你们的主观能动性,我只是旁敲侧击嘛。我自己再说也没学好嘛,希望没有误导你们。总的方向上就是建立佛教的一个理智的信仰吧。能够信佛肯定是理智的,如果不信的话。有可能很多是主观的,非理性化的。

   信众:还有就是观音心咒是“嗡嘛尼呗咪吽”,我以前看过书说是关闭六道轮回,经常念这个的话,用什么样的心态,就念这几个字么,脑子里要不要加些意念呢。

   师父:也是有祈祷的意思,就好像是观音菩萨给我们的救生船一样。法就像船,救度我们出生死苦海的,所以观音慈航嘛。观音菩萨本身也像一艘船,观音菩萨的法也像一艘船,救度我们这些在生死苦海当中的人。

   你们皈依过了么?我估计还没皈依吧,门还没入呢。一般性知识分子就容易犯这种错误,了解了解很懂,最后呢,我不是有信仰的,这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再说佛教也不是让你这样的,那就落入儿戏了,这很神圣的。我们讨论到现在,这都是非常神圣的问题。但是你说我没皈依,那不是开玩笑吗。

   就好像到学校里一样,听你课听老半天了,我报名还没报呢,还不算学生呢。那这老师是不是他的老师?严格意义上不算吧,他还没报名过呢,他还不算你学校里的学生呢,怎么是你学生呢。他最多来旁听旁听。那特殊情况,学校里是特殊情况才会有旁听生吧,不是正常情况吧。正常情况肯定是学校的学生,哦,我是他的老师。你建立了义务,我是师,你是生,我有义务教你,你有义务被我教,我有义务监督你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好,你哪里不好,我要追踪你,掌控你的学习程度,对不对。如果旁听,那没有这个义务了。甚至如果不是旁听,自己来那个的叫偷学,不合情不合理。皈依了,我跟你们讲就很正常,因为毕竟是很严肃的事情。

   信众:皈依哪个门,哪个宗派呢?

   师父:没有宗派,并不是像你读书想象的那样。包括我今天所讲的,书上你读过,但是没有这样理解的。如果那样,那你还来皈依干嘛,那你读书就行了。解读有不同的解读的,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佛法没有什么宗派的,你说你考到宁波大学去,就是宁波大学。

  

   信众:现在宗派观念是不是在淡化?

   师父:不是淡化,是我们误解,我们不懂的人。

   信众:以前有个学者,他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把佛教分了很多。因为我读的很多书上写着佛教分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

   师父:这是一种总结嘛,理论化的一种总结,是让你学习,大家把那个当是实有的了。佛并没有这样分,也没有固定的,也没有说这个人生下来就读小学一年级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是对整体的,一个系统教育的一部分。也不是说我是专门归一年级的。你在某个阶段读一年级,但你要升为二年级,不是我就是一年级,没有一定的。作为过去的人学习佛法,他的总结,他的认识,这只是他学习佛法过程当中,或许对别人学习佛法也有帮助作用。但不是实有的,不是哪个宗、哪个派。印光大师,你读他的文钞好了,他说过他是净土宗祖师吗?没有这样说过,那你们要这样说,你们送我下地狱。就不承认这样说法。

  

  整理:妙就 善一 校对:慧修 编辑:德藏

  

《心灵探索》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