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让佛光照亮生命前程

  让佛光照亮生命前程

  传喜法师台湾开示(10.01.07)

  冷风中的思考

  我们先来唱《三宝歌》,那个不需要看歌词的,简版的,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佛法僧!皈依三宝,我们一起唱。

  这样皈依祈祷的时候,赞颂!用我们的生命去赞美,去皈依三宝的时候,我们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安慰的力量。特别这两天冷空气来了,大家走在冷风当中的时候,更加会有一种孤独感,生命的那种孤独感。

  我以前没学佛的时候,走在街上,很安静的马路上,风吹过来头脑很清醒,但是会觉得很孤独,但是又很喜欢走在街上那个感觉。

  那个时候就觉得,人啊,这么渺小,就如秋风中的那片摇摇欲坠的叶子一样。觉得生命这么渺小,那我们每天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那时候常常会想这个问题。

  后来学佛了之后,慢慢地体验。我现在所感受到的,皈依住持的三宝,更进而皈依理体的三宝,这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以前的那种生命的状态。

  过去可以这么说,是孤独的。那时候我在上海,上海也是很热闹的城市。虽然那时候也开始有歌厅、有舞厅。但是很奇怪,再热闹的地方我都觉得没意思,不喜欢那种热闹的地方。就是陪别人一起去,他们唱歌跳舞我都不喜欢的,我最多边上坐着看看,别人来邀请我,我说不会,就是很奇怪的那种感觉。那时候就喜欢享受那种孤独和寂寞,但是又找不到生命的答案,所以就很痛苦,感觉好像阳光都是黑白的,学佛了之后,这个心才越来越安定。

  《心经》里面说,以一种智慧来看我们人的话,来分析我们生命的话,才知生命是由五蕴和合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和合的,我们这生命的感觉就是那五种和合的。

  但是你逐一的去分析的时候,没有一蕴是真实的存在着。以前不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就是这个泡沫当中的我,你想找到一个真实的找不到,但是又明明就这个我天天在过日子,衣食住行,所以你这个生命没有脚踏实地。我们中国人说脚踏实地,我们那里有地,没有地啊,所谓的这个我,这个时候只有痛苦。

  学佛了之后才开始有点明白这个道理,那开始打坐,享受这个道理。哦,五蕴是空的,我观观看,如果五蕴是空的,那自然的就像《金刚经》里所讲的,你不应该住任何一个状态而生其心啊,对不对,因为哪一蕴都是空的嘛,你不能住色生心,也不能住受生心,也不能住想、行、识,都不能住的。你住这个心,那心就迷乱了嘛。那你心应该什么?应该是智慧的,智慧的状态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时候生命的位置开始慢慢的拨正过来了,拨正过来的时候,就可以度一切苦厄。

  长说短说皆奥妙

  佛陀讲了三藏十二部,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心经》里面第一句就解决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就是一切颠倒轮回的众生,如果你能了达五蕴是皆空的,那是什么?大事已办,生死已除,苦海已出,就已经结束了。

  那还可以更简单,更简单是什么?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德,是什么?观自在菩萨。这个“观自在菩萨”,后面的都可以省略了,“观自在菩萨”。

  我们现在是怎么样呢?这个观不自在,我们观都是落种种境界。这个五蕴的泡沫把我们的观,这一个佛性给淹没掉了,所以叫背觉合尘,背着我们这个观的佛性,而合到五蕴的泡聚中,聚沫之中,所以我们的观不自在,我们的观都淹没掉了,故有生死轮回流转。

  如果观自在,不住色身香味触法而生其心,你能把我们的佛性作为主体的话,明明历历,不迷昧,那你就一念清净心,便是法王印,那个观就是佛性啊!如果这个观作主了,能够自在了,那我们也度一切苦厄了。所以佛法真的是很奥妙。《心经》我们可以把它放长了说,也可以缩短了说。像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题目当中的一个“妙”字就说了九十天。

  我前两天在桃园心屋讲堂那一课,我讲了《法华经》、《华严经》,在场听过的还有几位在,那天讲了几部经?五部经。一堂课讲了五部经,而且很大的经哦,《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一堂讲了五部经。智者大师一个字可以讲九十天。我们现在大家有没有这么一个福报,你坐在这边,我们讲九十天试试看。那糟糕了,不要说回去了,家里人找到这里来了,马上把我们告上法庭,所以我们现在人的福报跟过去不一样啊。

  少欲知足是加行

  现在大陆已经是冬天了,在古时候,是农业社会的结构,以农业为主的,整个冬天是没有事情可以做的,所以大家这个时候可以修行。秋收之后,十月十五号就进入精进禅七了,山门可以关了。山门一关,到场的人,除了做义工护持的,其他人都可以精进用功了。一直可以到正月十五号元宵节,打十个七。

  有一些住山的就更不用说了,住山的九月份就封山了,一直要到来年的三、四月份。像终南山就封山了,我们虚云老和尚,种三百六十五颗山芋就行了,要吃的时候,地里面拔一颗出来,多少就那一颗,过去的人少欲知足啊,他可以把精神都用在修行上。

  我们现在多麻烦,我们在座的,你家里有多大?打扫卫生够不够麻烦,所以有的人就请阿姨。我们中国人一般雇保姆不叫保姆,叫请阿姨。有的说请工人,有的就喊佣人。像我们台湾有的家里房子太大,自己打扫不过来,请菲佣。

  但是你自己很费事的,就这个衣服好了,衣服就很多套。物质越发达,我们的心就越疲惫。怎么样能够简洁明快、少欲知足,这是修行的一种加行啊,修加行。这个不能够完成的话,你进入禅定,或者是提升生命的一种佛法的经验就很难,很难体悟。

  精进无畏菩萨行

  像行菩萨道,又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修行方式,它是什么?它是一种奉献。所以菩萨修法就是自未度者而度众生,乃菩萨发心。他关心别人超过关心自己,所以在菩萨的修法里面,他是要修到一点利已的心都没有,心心念念是想着众生。

  像现在我们尊贵的海涛法师也是,排得满满的,每天就是为众生忙,忙到连起烦恼的时间也没有,想生烦恼没时间,烦恼的这个魔想追也追不到,一直冲冲冲。所以他总结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被业障追上,魔的力量就会追上你,这也是一种修法。停下就被业障追上了,和五十条狗那个比喻蛮像的,五十条恶狗在后面追着,不能停啊。

  我们这个世界,是不是众生业力幻化出来的,但是发了菩提心之后,就要转众生业力,叫转染成净。如果你转的力量小一小,怎么样?好像赤道热带的地方,很热很热,空调的力量稍微小一小,那热就会平衡不了,它就会超过你的冷气,让你热的不得了,所以冷气不能停,这都是师父比喻的。我们在海外弘法的时候,师父这样比喻,大家感受最强烈了。

  我们也是的,我们菩提心不能没有的,菩提心一消失了,好了,你又被这个幻化的业力给罩住了。菩提心一减少,我的观念就放在第一位了。我的观念是什么?我的观念就是痛苦的源泉,一切的苦难是从我生的,一切快乐的源泉是从无我生的。所以这也符合于我们前面讲的《心经》的道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如果你的五蕴不空,不单单度不了苦厄,自己还在苦厄中。所以佛讲这个《心经》,像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首先他灭苦。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在苦海中,所以,五蕴皆空,灭一切苦,度一切苦厄。

  佛陀有时候讲另一个角度,他说如果你能够这样修的话,你得一切乐,得极乐,你能够无量光无量寿,你就往生极乐。无量光无量寿,跟照见五蕴皆空,是不是一个道理啊,就是一个道理啊。你能无量光无量寿,你就能照见五蕴皆空;你能五蕴皆空,你就有无量光无量寿的佛性智慧啊。你能灭一切苦、度一切苦厄,那你肯定就是极乐的,这都是一样的,灭苦也好,得乐也好,这个都是一样的。

  所以佛在说《无量寿经》的时候也是这样,说极乐世界多么快乐,反过头来再说我们这个世界五痛、五烧、五浊。然后又告诉我们,要超越出五痛、五烧的这个世界,哪怕三千世界满中大火也要冲出去,不要畏惧,不要被这个假相吓住,冲出去,超越出去。

  有的人他智慧比较小,你叫他直接理解佛法,他很难理解,那就让他进入这个游戏规则吧,这个游戏规则会教育他,这个游戏规则也会让他成长。他如果"我"很膨胀,如果贪嗔痴很炽盛,这个社会自然就会处罚他。

  一个我执很重的人,读书是读不好的。这种贪嗔痴很重的人,他不能够把大脑腾空来学习知识,他对老师所讲的很难完全的去接受,所以首先一个他读书成绩就不太好,不会得到好的学位,他研究也不能够掌握到社会很核心的那些生产力,所以他就要受贫穷没有地位的这种逼迫。

  我执越强,越是受别人领导,种种地束缚着他。他如果用贪嗔痴的方法去摆脱,家里人也不会接受,社会也不会接受,所以有警察还有监狱。他摧残自己,那还有医院。摧残过份了,那就开始死掉了,就活不下去了。所以这个时代,从我来看,它对有些下劣根器的人,是有好处的,这个游戏规则它驱赶着大家,有很多就被这个时代淘汰掉了。

  对低劣根器的人,它是有好处的,这个游戏规则能驱赶他。但是对于有佛性的人,上根利器的人,那这些东西又不是一个好东西,这个游戏规则有它的缺点,你要超越出去。你不超越出去,就被它卷进去了,虽然这个游戏规则它也是虚幻的。它对活着的,好像五彩缤纷,但是对死了的是毫无用处,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业不是觉悟的业,恰恰是恶业,有漏的业。

  心灵迷失于物质世界的恐怖

  就好像我们现在坐高铁、坐飞机,对活着的人好像觉得很方便,我一下就可以到这里,我一下可以到那里。但是机械化程度越高的东西,它本身的人性的含量就越来越少。人性的含量,我们不会感受,我们活的人用觉得很方便,像这个楼梯啊、电梯啊,好像设计的…

《让佛光照亮生命前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