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了生脱死▪P3

  ..续本文上一页不一样?不一样的,家里面鞋柜(里)更多。你每次走过橱窗都要留心看一下,有什么适合我的新款式出来。那你这样子自我反省一下,我们平时有多少时间是追求真理的,我们把生命是放在追求真理上的?(众答:很少)。很少,少之又少啊!

  我们好不容易觉悟了,知道生命是无常的,然后我们来日不多了,“看到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开始有点警惕了。这是生命的一个课题,竟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文明延续了这么多年,专门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应当好好学一学。但是你生命当中能拿多少时间来学,能拿多少时间来实践?

  我们前面分析的,我们这个肉体的不坚固,乃至时间上也是虚幻。那我们这个所谓的感情生活呢?感情生活是真的还是假的?(众答:假的)。感情生活也是假的,因为它需要条件的,叫爱不重,不生娑婆嘛。我们生到这个地球上来,最主要一个生命动力、内燃机。怎么会到这个地球上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爱”。

  你说这个“爱”是真的还是假的?(众答:假的)。爱是有条件的,当条件不存在那个就不存在了,这个越分析下来越觉得,我们平时生活在真实的还是虚妄的里面啊?(众答:虚妄)。所以我们能够来分析它,知道它是虚妄,这已经开始有救了。

  我们知道这是虚妄,我们这时候有没有明白到不生不灭是什么?还没明白呢。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明白生命的这些现象了,这已经开始有救了。因为虽然没有开出那个不生不灭的智慧,但是能够知道生灭,这也是一种智慧。儒家里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下面一句?(众答:是知也)。我们知道这个虚妄了,这也是一种“知”,虽然还没有觉悟、证悟不生不灭是什么。

  回归不生不灭的佛性

  那句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 阿弥陀佛好念,谁都会念,我们在座最小的小朋友也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很好念,那什么意思呢?(众答:皈依、无量光无量寿)。对,南无阿弥陀佛全部是印度梵语,中国的意思就是皈依、皈命、救度,“南无”这两个字是这个意思。

  “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这尊佛祂代表着无量光、无量寿,一切诸佛的本质,所以叫光中极尊,佛中最上。佛里面有没有上,有没有下?(众答:没有)。其实没有,祂是指佛的本质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请问我们在座的有没有这个佛的本质?(众答:有)。不要说我们有了,我们这张纸里有没有?(众答:有)。也有的。但是我们就看到这个纸的假象,纸是生灭还是不生灭的?(众答:生灭的)。但是它这里面有没有不生不灭的东西?(众答:有)。它是有的。我们学佛的人是迷失在假象里呢,还是要看到它不生不灭的东西啊?(众答:看到不生不灭的东西)。

  那这条路怎么样?这条路好走不好走?(众答:不好走)。又好走,又不好走。你要想走——世上无难事。但是会不会有干扰?(众答:有)。有干扰,唐僧你看决心这么大,信心这么大——“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但是他有没有困难?(众答:有)。很多很多的困难。

  我们也是这样,我们在自己的生命里要找到不生不灭的。我们念的那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是不是一个口号啊?(众答:不是)。其实祂像是一种口号,我也要像佛一样,佛啊!您救救我,我也要像您一样不生不灭,要把我救到您的极乐世界,不生不灭、了生脱死。

  但是,你真的要去理解无量光无量寿到底祂是什么含义,我们怎么样才能靠拢这个无量光无量寿。像现在外面的阳光是不是很亮?阳光是不是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众答:是)。也是。如果我们说南无太阳、南无太阳,我们把我们的生命也都变成阳光一样,像太阳一样的光,能不能做到?(众答:能)。能做到,我们佛教里叫入日光定,入日光定就会变得像太阳一样。还有一种入水的定,我们生命可不可以南无水、南无水,然后变成水一样?(众答:可以)。也可以的,在小乘修法里就有,阿罗汉就可以做到入水定。

  周利涅槃陀那么笨那么笨,但是当祂证得阿罗汉果的时候,祂看那个椰子树很可爱,结果,祂变成椰子林里的一棵椰子树。别人来找祂,找不到,为什么?周利盘陀也跟着大家一起去国王那里应供,大家都认识他,这不是最笨的那个人嘛!别人都放进去了,把祂给堵回来了,说:“你不能进去,你这么笨!我们今天是请贤圣僧。”不知道祂虽然笨却已经证阿罗汉果了。皇帝听说了之后赶快派人去找:“你们去找那位周利盘陀,把祂找来!”卫士到外面找,他们说祂刚才进了椰子林了。

  到里面找,怎么也找不到,就赶快回来禀报:“找不到祂!”有一位阿罗汉告诉他,“你光找没有用,要喊名字。”他又跑到椰子林去喊:“周利盘陀!”一喊所有的椰子树都回答他,奇怪不奇怪。赶快又回去跟皇帝汇报:“奇怪了,到椰子林一喊,所有椰子树都回答我,我也不知道那一颗椰子树是祂。”

  结果阿罗汉又出主意了,“那你们士兵多一点,每一棵椰子树守一个。你喊的时候,第一个应的,那就是,你们赶快抱住它就是了。”好,每一个卫兵守着一棵椰子树,然后喊着:“周利盘陀”!有一棵椰子树第一声回答,那个士兵赶快把这棵椰子树抱住,一抱住周利盘陀就现原形了,现出来就哈哈哈哈笑。

  你看奇怪不奇怪?祂能变成像树一样,而且那些树也可以像祂一样,能回答你问题,奇妙不奇妙?(众答:奇妙)。我们中国人说“人天相应,人天合一”,这是不是我们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众答:是)。但是人天到底相不相应?(众答:相应)。本来就相应。但是我们现在不觉悟,我们以为不相应,这是不是我们的主观?(众答:是)。我们的主观是不是愚昧的?(众答:是)。客观现实是什么?(众答:相应)。

  人和天就是相应的,你起一个念头这水的结晶都不一样了,你起一个念头都影响所有物质最基本的运动规律。人天本来就是相应的,人天本来就是合一的,这是真相。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的,这是真相。我们现在有没有找到自己身上哪一部分是佛性?(众答:没有)。因为我们做凡夫是不是做久了,我们在低级的生命状态久了,所以自我迷失的久了。

  为什么叫迷呢?因为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佛性。我们学佛的人是不是要把佛性找出来?(众答:是)。学佛的是不是要烧高香磕大头说:佛啊,保佑我2010年发大财啊!要保佑我在2012年之后还能活!是不是求这个的?不是求这个的。做佛的弟子就是要学佛也要成佛,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要配合佛,把这个找出来。

  这条路你要想走很简单,是可以的,因为有志者事竟成。但是你不想走行不行啊?那就很难很难。就是你再爱孩子,你跟他说:儿子你跟我一起学佛吧!他觉悟没到这一点,不愿意接受,他会拿很多我们人类错误的观念来排斥祂,然后自己的毛病习气又来排斥祂:我不学佛!学了佛听说不能吃肉!

  很多人是为了要吃肉不学佛,宁愿吃肉也不要成佛,宁愿跟那些猪狗同腐朽。猪狗任人宰割,他也做一个任人宰割的人,恶性循环在里面,有佛也不要成,我跟猪狗的感情好,我要吃猪肉、羊肉。

  但是也不是说一学佛就不吃肉了,学佛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所以很多人误解。刚学佛受三皈依,先是报名,好像我到清华大学先去报名,你不报名还不是清华的学生,你报名了就可以安排你什么班级什么班级,你是一名学生了。否则的话,我们还没有成为一个佛教徒。

  依循善知识 探佛智慧海

  成为佛教徒了,叫你看经,包括师父给你讲解,解释经典的含义,那都如法的。如果你没有报名,教授能不能来给你上课?上课他违校规,就给你教得再好,你到时候能不能拿到文凭啊?你拿不到文凭的。如果你没皈依看经叫什么?盗法,别人皈依过的看,有加持,有功德,你看还弄个盗法,还增加自己的分别心,又没有人给你讲解。按我们自己能够理解的来看经,那怎么样?就好像苍蝇去探大海的深浅一样啊!用我们自己的理解这个来探佛的智慧,这是很愚痴的事情,所以学佛要有老师带。

  学佛如果没有人来给你解释的话,纵使有智,亦难解。《华严经》里就讲到这个,善知识就像光明一样,能破黑暗的。如果学佛没有善知识带领的话,就是我们自己有智慧也没有办法了解到佛法的真谛。所以佛法能不能住世,我们世间还有没有佛法,主要就看还有没有老师,如果善知识没有了佛法还有没有?佛法没有了。那你还能不能解脱啊?解脱不可能有了。

  如果善知识没有了,你三皈依体都得不到。三皈依体、戒的体才能够克服生灭。生灭是粗的生命现象,三皈体就比较微细,祂微细的这个层面就能够度我们到生死彼岸的,所以三皈体、戒体都叫“无作妙体”,又叫无漏法。平时我们这都叫有漏的,佛法属于无漏法,不能够真正地进去的话,这个无漏法你得不到的。无漏法得不到我们怎么了生脱死啊!

  初修莫畏难 渐次入真实

  我们今天居士请的题目是“如何能够了生脱死”?我们今天略略地讲一下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无常,然后靠什么了生脱死。这个粗的我们大家都感受到是生灭的现象,但佛又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又有不生不灭的佛性,都在这里。生灭也是生命在生灭,里面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我们怎样能够看到、找到这个不生不灭的,能把祂保护住,这就叫修行。

  在这个世间上有一个人会修行,这一方都会平安,因为有真理的力量。佛在经典里说,有一个会真正的念阿弥陀佛的人,方圆四十里内都没有天灾人祸。所以学佛我们要真实地学,不能够在这个假象当中。社会当中很多那种游客,他看到佛也合掌,看别人磕他也不知道,“咣咣”磕几个响头,他认为他很虔诚了,没有办法了解到佛要告诉我们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佛性,什么是我们的佛性,怎么样修行?然后从一个游客变成香客,从香客再变成信徒,从信徒听经闻法变成修行者,修行者哪一天开智慧了,有所证悟了,那就进入真实的修持。没证悟之前那叫相似修,就像念阿弥陀佛一样,没觉悟念阿弥陀佛叫什么念?叫持名念,只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名字。阿弥陀佛的里面真正的功德有没有念到?(众答:没有)。没有念到。

  如果念到,那还了得啊!持名那是阿弥陀佛来接你。如果你真的念到里面了,念到实相念佛了,那你能接众生了。不仅仅是阿弥陀佛接你,你这个时候就成为阿弥陀佛的一个化身一样,接引众生了。修行都有这么一个次第的,好像从预习班,然后进入正式的。只不过我们作为佛弟子常常还是要反省自己,我能不能每天多进步一点,从相似的越来越靠近到真实的。

  像发菩提心也是这样,发菩提心一开始也是从相似的菩提心,称为俗谛的菩提心开始训练。慢慢训练久了就会有真的,我们叫习惯成自然。但习惯是不是养成的?没有一个天生的习惯的,习惯都是养成的,习惯它是一个有为法。

  习惯到时候成自然了,自然是不是有为法?自然就不是有为法,自然就是说你已经那个了,我们比个例子说,造房子一样的,造的过程当中要设计,要积累资料,要喊工人,然后你要督工,一造造很久很累。造好你住到里面怎么样?你就开始享福了对不对。栽树也是这样,到时候成大树你坐在下面乘凉了。

  修行也是这个过程,难就是难在起步,万事都是开头难。学佛也是这样,你觉得好大一个隔阂,但是当你真的起步了,由我们的道友啊,邻居啊,同事啊,同学啊一带带进佛门之后,慢慢慢慢地跟上这大队伍,(学佛也是一个社会现象,佛弟子这么多,在家信徒这么多)。

  真的学佛了你会觉得还好,一转眼多少年过去了,什么是三皈依也知道了,有很多人皈依过了,但什么是三皈依不知道,反正师父念就跟在下面念,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大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但是慢慢几年下面,你就知道三皈依是什么意思,五戒是什么意思,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慢慢慢慢地。

  

《如何了生脱死》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