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到第三天他醒过来了,死了三天他醒过来了。当他醒过来,自己也很纳闷,我死不掉了嘛。这个时候怎么样?他不想死了。他正好站起来,他妈妈爸爸也找到他了。他说也很奇怪,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找到这里来,正好就找到我,然后他就回家。
回家之后他就开始来找解释他死亡过程当中所看到的这一切的答案,特别就是看到的佛菩萨,看到的出家人,看到的寺庙。他就问别人,有没有人能解释他所见到的这一切。
后来他就到寺庙里,匈牙利有寺庙,有中国的两间寺庙,有越南的寺庙,有韩国寺庙,有日本寺庙,也有藏传佛教的密宗,他就看到寺庙。他问别人具体这些寺庙在哪里的时候,别人就给他找出来,第一个介绍给他的就是明证法师的寺庙,他也选择了这个寺庙。他到了明证法师这个道场之后,就感到很亲切,寺庙很亲切,看到
师父很亲切。
那时候他不会说中国话,他只是讲匈牙利语,别人给法师翻译,他就很坚定,说要出家。明证法师就把他留下来,然后在那里帮法师护法。过了几个月之后,他这个时候也不痛苦了,找他以前的妻子把离婚手续办好,然后就跟法师出家。
他不是自己学经典,看书看来的,他是忽然之间自己看到的,有一些人学佛是这个因缘来学的。他不是说跟着别人一起学佛、看书学来的,他是忽然看到,觉得这个太好了,然后用他的余生来追求这个道,他知道人间真有这种修法,真能够追求到这种境界。有很多人学佛是因为有死亡的经验,看“濒临死亡的经验”里面,这些人有过死亡的经历之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回来之后他会把这个生命看清了,然后端正自己的生命观,会充满爱心,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会信仰宗教,本来都是唯物主义教育。
我想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我们台湾,还是现在全世界,这是一个全世界的主流,都唯物主义的教育。唯物主义教育里面都是否定了鬼神的存在的,因为从他们讲起来说这个科学难以证明,我们的感官没有办法接触到,所以基本上全世界的风气都是这样。但是很多的人有了这样子的生命经验之后,他回过头就很容易相信宗教,心也会变得慈悲,我执也会减轻,然后也会充满爱心。
所以这个世界上学宗教学佛有很多不同原因的,有一些人也是因为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得佛菩萨拯救,回过头来报佛恩,他就很虔诚地拜佛,然后再接触经典,接触法师,讲解意义,来深入学习来了解。
像我个人是对生命的疑惑,想追求生命的意义,想解开这样一个迷惑,想追求到生命的意义,然后探索到宗教的这个领域来的,大多数应该是属于这一种。起初对极乐的信仰是秉持着对佛的信任,因为我们相信佛是不妄语者,祂不会欺骗我们。佛跟我们讲这个宇宙里有高级世界,佛来教化我们,还跟我们说,你应该到我家里去,到我家里去做客。佛到我们地球上,到人间,佛是到这里来办一个住娑婆世界办事处,这不是祂的本地风光,这不是佛的家,所以佛邀请我们到佛国去,佛的业报,佛的功德所显现的世界。
佛这么诚心地邀请,对我们众生这种悲悯的拯救的邀请,我们是有一种信任的,是对佛格的依赖和信任而产生对极乐世界的信任。但我们对极乐世界的概念是不多的,通过我们依教奉行去修,信、愿、行资粮的积累,然后也慢慢地看到其他众生。
特别送往生的时候,你看这个师兄他是怎么样子往生极乐世界的,然后会增加你对往生极乐世界的信心。甚至我们一边念佛,一边还有这种疑惑,我们也要求佛,愿在梦寐之中,愿在禅定之际,阿弥陀佛加持我,得见极乐世界,能够昭示目前,让我们能够心领神会,了知极乐刹土的状态,让我们信心坚定不移,这对人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信仰者的精神世界
因为什么?有了这种信仰的人心地是光明的,阳光系数是高的,快乐的。每次我去西藏都会看到这个镜头,在高海拔的地方,路总是需要维修的,近来我们知道,我们大陆地质灾难很多。藏地是海拔非常高的地方,但是我们从海拔低到海拔高是不是有个过渡?这个过渡有时候一下子会拉得很高,我们从海拔一千米有可能一下子就来到海拔四千米,这个过程也就那几座山,就把海拔拉上去了。
当我们的汽车行走在盘山公路上的时候,你的这一边是万丈悬崖,那一边就是陡峭的山崖,下了雨之后山崖上面的土,被水一浸泡就有可能会滑下来,每年夏天都这样,所以我们去藏地有时候选择冬天去。冬天虽然地下结着冰,路又窄,那个路跟我们台湾的盘山路差不多,跟阿里山的盘山路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是什么?上面结了一层冰。所以在高原行驶是需要车轮上绑铁链的。
那驾驶员开得又快,有时候看真的觉得学佛的心态好,觉得这个命由阎王定的。我们汉地人有时候坐高原的车会很害怕,藏地人怎么样,一路高歌,开心得不得了。我们汉人吓得浑身直抖,脸色发白,那不是缺氧,是吓出来的。有的实在憋不住还问他们,你们笑什么,唱什么,这么恐怖啊!
有一次刹车失灵了,没刹车还照样在开,那藏族同胞还是开心地在唱歌。我们汉地人就问他们,“你们怎么还开心得出来啊?”他们说:“你怕什么,阎王爷要不收你,你想去还去不了啊!”生死由命,富贵由天,心态多好。就差别很大,有佛教信仰和没信仰心态是两个天。
在路上也常常有修路的工人,我们只要看过去,就会很清楚地发现哪一个修路的工人是汉族人,哪一个修路的工人是藏族人。为什么?同样做着很辛苦的修路工作,但是精神面貌完全不同,这就显出有佛教信仰和没有佛教信仰的差别,因为藏族同胞是全民信教,汉族人很少人信佛。
一个没信仰的做工是为什么做工啊?就是为了钱,为了薪水在工作,所以是不是愁眉苦脸的?愁眉苦脸的。一个有信仰的人在做工怎么样,他钱是不是分量很重啊?不会很重的,所以他工作就很快乐,他很享受劳动啊!所以我就觉得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同样做着一样工作的人,两个人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一个是阳光的面容,快乐的心胸,一个是愁眉苦脸的,像欠他很多债一样。这种人你说做工做得好吗?他做不好,一有功夫他马上偷懒。快乐地做工的人他没事就在干活,他享受在这里面,每一部车开过去他都很开心,他想你们车开过去的都是有我的功劳,我铺的路。
像藏地往往他们都会请出家人坐在车前面,所以一来车他们就会注意前面有没有出家人。如果发现有出家人他们会怎么样?大陆的方向盘跟我们台湾是一样的,左边是驾驶员,出家师父在右边。他们有时候修路在左边修,但是当他们看到右边有出家人的时候,他们会有一个什么动作你知道吗?他们会把手中的工具放下来,然后快速的跑到马路对面去。其实这个动作很危险,车开过来他要穿马路,这很危险呢!然后穿过去会怎么样?非常恭敬地合着掌,弓着腰,用很虔诚的眼光看着这个出家师父,很恭敬的这么一个动作,然后很虔诚地看着车这样子从他眼前滑过。
每次我坐在车上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都好感动啊!一个法师能够诞生,一个大乘心能够发起,能缺少这样的信徒吗?你说我有没有发给他结缘品,我有没有做过他师父,给他讲法过,我什么都没给他过,这就是他内心里对三宝充满了那种信仰,那种恭敬。尽管他看到车上的这个人或许并不认识,但是他认识他是出家人,他是僧宝。
所以说我觉得这太不一样,有信仰没信仰差太多了,有信仰的人天天活在天堂里,活在极乐世界里。没信仰的人愁眉苦脸,天天活在地狱里,活在斤斤计较里,活在怎么偷懒里。一个有信仰的人活在阳光里,活在奉献里,活在恭敬心里,这差太多了。
朝佛圣地汲取精髓
每年“生命体系”,我们师父都组织大家去印度参访,也是这样,到印度参访你看到什么?你有没有看到佛陀的影子?这个很重要。你不要看,这这么脏,人那么黑,那么瘦,那么穷,你只是怜悯他,你拿着多多的物质去布施。你有没有想到你也是一个乞者啊,你是来朝圣的,你是来学习的。
你有没有看到圣,你有没有看到佛陀遗留下来的文化,那个很重要的。在印度的汽车上,我们大多数都坐车嘛,马路边印度的狗你有没有看到,印度流浪狗是不是很多,印度的狗是不是很斯文的,是不是很儒雅的,真的不一样的。
印度的狗很敦厚的,很驯服的,你有没有看到印度狗会害怕?印度狗不会让你生起害怕心的,很可爱的,很温顺的。印度牛你有没有看到?印度牛是不是很可爱,牛在那睡觉,小鸟站在牛身上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你有没有看到这个镜头?多么祥和的一片天地。
印度很热,所以他们的树非常重要,印度人很尊敬树,把树奉为神。印度是农业国家,主要依靠牛来耕地,所以印度对牛很尊敬,印度人把牛奉为神,印度人懂得感恩啊!
印度人不管是国内的活动还是国际的活动,你看在领奖的时候都会做一个动作,弯下腰把手按在大地上,然后把另一个手顶在头上,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感恩大地!当他获得成绩,被别人认可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感谢天感谢地啊!
我们中国人也有这句话,感谢天感谢地,感谢老爸感谢老妈,但是我们平时真的很少这样,印度人他很正常的,所以印度的人很谦卑。他跟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那么融洽,人他不是在天地之间很凸显出来的,印度人在天地之间的色调是属于同一个色调。他们的人、他们的牛、他们的狗、他们的猴子、他们的孔雀、他们的鹦鹉,是那么的和谐于天地之间啊!
我们旅游的时候住到宾馆里,都会有导游来提醒我们,包包不要放在窗子边上。为什么?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有猴子把你包包拎走,猴子它要找吃的知道吗,所以很可爱。你住在市中心,竟然市中心树上就有猴子,所以朝圣你要去感受这个,这是需要我们人类反省,我们要学习的。
我们现在人越来越孤立于万物之外,越来越孤立于天地之外,我们现在有一种傲慢,我们对天地有一种傲慢。不仅仅人与人之间有傲慢,我们凌驾在天地万物之上,我们人啊。我们的傲慢制造了我们人类的苦难,我们制造了很多天灾人祸,所以这是需要我们去反省的。
我们怎么样无我,让我们的心调柔,让我们具足谦卑,能展现出我们人里面良好的品质。我们自己修复我执、我慢、邪见,把贪嗔痴自我修复掉。我们大师父常说的,我们是自己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是自己外形的雕塑师,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如果我们不能够去反省,把佛给我们的教导用生命来消化,我们怎么来完成这个工程呢,所以有时候需要去朝圣啊。有很多人印度去过了也会,我下次再不去了,还是我们台湾好!他指的好是什么呢?生活方便,卫生间好干净。
每次去印度都要面对这个问题,“洗手间、洗手间!”导游说:“没有洗手间啦,我们这里是天然的。”但是我们都不习惯哪,都要找到一个又臭又脏的地方去排队。他们也觉得很奇怪,印度人就是露天的,他们几千年的生活习惯就是那样。为了我们游客还特意盖一个,他们自己不去的,都是我们游客去排队。
有时候我们觉得好不习惯,不同的乡风,不同的习俗,我们能够出去朝圣,要能超越这个,要别具慧眼,看到它的价值所在,去取经,取到它百千万年这种文明的精髓。然后心灵上跟佛、跟菩萨、跟那些圣者能感应,能遥相呼应,这就是朝圣的目的。
今天下午我们大家讲讲,最后讲到朝圣,通过外在的看到内在的。我们一开始来也是通过外在的,然后超越外在的看到另外一种存在,甚至要看到极乐的存在。
很奇特的,我们现在自己的业力感觉得很强烈,但当我们这个业力脱出去的时候,诸佛菩萨的功德海现前的时候,我们又会觉得,哎呀!那个很真实啊!我们过去的业力如什么?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楞严经》里怎么描绘?“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但是我们现在还在梦里面,我们就觉得这个很真实,所以叫梦中明明有六趣,我们现在感觉到明明都有。“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我们要规划我们的生命,对这个空花水月我们要看清楚它的本质,我们要修极乐世界,修未来的世界。我们要坚定地信,恳切地愿,脚踏实地的行在这样子的解脱之道上,这就是我们今天下午要讨论,要明白的一个话题。
校对:慧修 编辑:德藏
《幻化大千须看破真实极乐信愿生》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