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它才能得到。
我们一起来观想水,念《开咽喉真言》。
痛苦熄灭了,再来皈依三宝。佛菩萨是先把你救出来,再跟你慢慢谈什么是真理。所以有时候密法,什么叫密法?本身先讲,讲不通的,不懂的。佛先以果地的威德把我们救上来再说,救上来之后再跟我们讲道理,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应该皈依什么,不皈依什么。
今天新来的也有要皈依的,这个时候就可以来皈依,我们四众给你证明,以出家人为主的。我们其他的人观想代表我们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过去的历生父母,四生六道一切众生皈依三宝。
受五戒天花纷降
什么是五戒呢?五戒是我们佛教的一个概念,所遵守的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儒家里面的仁、义、礼、智、信,做人的基本标准。你说我们做人要不要做一个仁、义、礼、智、信的人啊?
有的人说我存一个好心就行,你好心在哪?我师父圆寂前跟我讲一句说,慈悲心也要表现出来。你说好人、好心,做人仁、义、礼、智、信也不愿意,连承诺都不敢承诺,不要说做了。我哪怕做不到,我们要承诺,慢慢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但是我们要向好的人学,要向高标准看齐,然后改变我们的习气毛病,这个才是做人,叫修行人。
五戒呢,你说仁、义、礼、智、信,我做一个,行不行?做一个也可以。做一个能保证你来世还能做人,但是你做人是富贵,是健康,取决于你受戒的多少,也就是仁、义、礼、智、信的多少。你品德越高,那你就越富贵,身体越健康。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所以正好。
我们今天也可以在佛菩萨面前承诺,承诺五条也可以,这其实很简单。我当初一皈依,我的阿闍黎师父就问:“下面谁受五戒?”我问他们什么叫五戒?他们跟我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说这个很简单,这个能做到,我皈依的同时就受了五戒。
但是有的人觉得这个难度高,你既然对这个很认真,你觉得要很谨慎,那你受四条也可以,你觉得我这四条可以做到,受其中四条。乃至三条,乃至两条,怎么说呢,最差的,一条也可以受。一条都不受,那就糟糕了,等着下世做猪吧,做人是肯定没资格啦。
这个很重要,哪怕受一条,受一条也可以说我是一戒优婆塞、优婆夷。二戒呢,我是少戒优婆塞、优婆夷。三分戒的,说我是半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果受四条戒是多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果受五条戒,我是满分优婆塞、优婆夷。满分呢,打五分,大家争取做满分。
刚才地藏菩萨给你们撒天花撒到现在,刚才那是雨吗?天花啊!多好啊!你知道你对宇宙这样喊,多大的功德啊!观想你现在在天地之间,“我这一世再也不偷盗,”你说你讲这一句话,功德多大!你向所有的生命说我不杀生啦,功德多大!能持五戒,你们就算正儿八经修行人了,可以披袈裟了。
三皈五戒都是水陆空大法会,都可以超度众生。法会又可以结束了,但是我们法本仪轨还没念完,继续念。佛法也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任何一句一偈,如果你把功德发挥出来,都能够超度海陆空的这些众生的。但是我们所有念的一切又归到一处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都是利益众生。
众生有的一觉悟,心花一开,马上极乐世界去了。有一些众生还在那里贪嗔痴,在想:怎么不烧了?怎么吃的不摆了?这个糟糕,那就等会给它吃了,然后“愿得饱满舍悭贪,速脱幽冥生净土”。有一些机灵,哪里还吃这些,我们的慈悲心它得到了,它就可以往生了。
菩提心生 于佛同住
《皈依发心》,这跟刚才的又不一样了,要发菩提心了,更大的心。我们今天做的这个事业,无遮甘露道场,以地藏菩萨这个殊胜的法缘,以地藏菩萨的无尽的大愿尽摄十方法界,六道众生,所以我们发心要大。菩提心是无遮的,任何一道的众生都可以发,而且一发马上就跟佛同一住处。
我们念的时候是不是真心在念的?真心的,不是像小孩子读唐诗有口无心的在读。为什么我比喻不比和尚啊,“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以后不要学啊,学有罪!小和尚是你说的啊,小和尚比你爸还大!社会上的俗语,有一些不好的不要跟着去说。我们真心的功德就很大,哪怕你没有真心,读读功德也不得了。
为什么功德大?“如昔诸善逝”这句话什么意思?过去所有诸佛都是先发了广大清净的心,从这里开始的,所以就这一句话,功德就不得了了。在我们这个空间,时间里,我们回忆诸佛菩萨在发菩提心的时候。你看刚才我念的时候发现又降天花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念,还了得啊,这么多人念。不要说都是真心,我们这里有一位真心都不得了,这个世界魔王宫殿都要震动了。
你说超度法会超度谁啊?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具足十法界。我们今天来开法会是一个密集型的训练,是培养大家一个正念的心,给大家皈依、受戒,明白佛法的道理,所以这是密集的训练。又讲佛法,我们又思维,而且一起在修,闻思修于一体,十方诸佛菩萨和我们凡夫也一体,同入这个法会,《地藏本愿经》的诸佛海会当中。所以这个业障会清除,现在你们身上已经很轻松了,很高兴。为什么开心?不知道,就是乐,这个就是业障消除,福报开始增加了。
生菩提心,你这个最高贵的心生起来了,你要度众生的心生起来了,我们想一想是众生得利益?还是谁得利益啊?你看到一个要饭的,你给他钱,是他得利益?还是你得利益?你得利益。你要想这个要饭的他不是要饭的,他是菩萨,是度你要有广大心胸。钱,谁不喜欢钱啊?但是正因为喜欢,所以我们吝啬。吝啬恰恰是什么?吝啬恰恰是没有福报的因。所以这个乞丐他来度化你,让你敞开心胸,让你悲悯他,让你布施他。那你得到什么了?你的心多庄严呢!你修了布施的功德,你具足了悲悯众生的这种高尚情怀。
所以你“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啊!这样子的话,我们今天在佛面前,真正的是拿什么来做饮食?不是稀饭,不是馒头啊,是以菩提心,最高尚的这种精神境界来做我们生命高贵的饮食,这个宴飧,是成佛的一种飨宴的快乐。今天我们聚在一起,都是精神的食粮啊!这个精神的食粮吃得饱饱的,开开心心的,是成佛的食粮,普愿皆欢喜啊!
既然我们这个法会几百人都享受在这里,我们的生命现在都放光了,向这个世界放光了,超越各个层次,向地狱、饿鬼、畜牲、人、阿修罗、天,甚至向阿罗汉的声闻缘觉,辟支佛,向诸菩萨境界,向佛都放光。你像《地藏经》里说放种种毫光,我们现在也在放光。
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当欢喜,一切众生都会欢喜,所以“普愿皆欢喜”。中国字很微妙的,本身“普”就是一切的意思,再加重一下“皆”,“皆欢喜”。
这个里面首先肯定微妙不可思议的宝贝偷也偷不去的,这就是什么?“菩提心妙宝”。如果没有生起来,赽快得到这个宝贝,如果已经得到了,千万不要丢掉,而且让这个宝贝要天天增加,增大。
委身菩提 断尽魔业
虽然你带着这样一个高度的觉悟,大慈大悲的菩萨心,你现在成了人间菩萨,但是在世间上有人不理解你,有人会冤枉你,有人会嘲笑你,有人会讽刺你,甚至你这样做,你爸爸妈妈都会讽刺,有可能你孩子也会挖苦你,更不要说同事朋友邻居了。
但是你这样委屈地在世间做菩萨的行为,“诸佛恒提携”,佛菩萨知道的呀!世间上凡人没有这么高的境界,他们不理解你很正常,你要觉得很正常,要欢喜接受。但是你知道,佛菩萨理解你,你的高尚情怀,佛菩萨知道,诸佛恒提携。
然后别人讽刺、辱骂你、嘲笑你、讽刺你、看不起你,怎么样?断尽你所有的魔业。《金刚经》里所讲的,若人与《金刚经》相应,世间人不理解,会轻慢、辱骂、打他,那会消灭他无量劫先世罪业,这一句话换过来说叫“断尽诸魔业”。
这四句话很重要。“委身”就是什么啊?很委曲。你做这世间最高贵的人,却要很委曲的,很低调的,还不让人知道。
像过去我们浙商是以宁波为主的,宁波是以慈溪为主的,我接触到很多他们传承下来的子孙告诉我,他爸爸以前是儒商,赚了钱修桥铺路还不告诉别人,把钱偷着委托给别人去做,还告诉不要说是谁做的。过去也有路灯,晚上点油灯挂在街上,出钱叫人去点,从来不说是谁点的。为什么?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你做好人,出头也会有很重的压力,好事多磨,好人难做,所以你低调一点,你做得很好,你做个十年没有什么障碍。所以中国有这个传统,儒商积极回报社会。
菩萨也是这样的,菩萨秘密地做。所以经典里说,终不说菩萨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秘密地去实行这些。
所以你学佛了,最起码的一个佛教徒的身份,有时候也会成为别人嘲笑你的原因、话柄,“这个人相信迷信去了喏!”说你相信迷信去了。你怎么说,你跟他讲又讲不清,他又不学佛。佛教真正是破除迷信的,是智慧啊!
但是你所做的事情,别人不理解不要紧,佛会理解。所以我们这个人间有一句话叫“好人人欺,天不欺。”对不对?就是这样的。你这个人再坏,但是有一句话叫“坏人人怕,天不怕”。要不要做好人?
有的教育小孩子:“他打你,你打他!”能不能这样教育孩子?要教育孩子有吃亏的肚量。我们宁波人说量大福大,你不要从小就教育你家孩子抠门,寸步不让。“他骂你,你骂他;他打你,你打他;打不过他,挖他,再打不过,咬他!”把你孩子越教级别越差,挖他变猫了,咬他变狗了,人不要做,变猫,变狗了,即身堕落成狗。
我们是即身成佛,这个要很注意。我们老祖先的道理千真万确的,你照着去做,不会错的。老祖先为子孙负责的,现在人讲的话不一定的。
印光大师说,现在不要说社会上了,一般性给佛经的注解都最好不要看现代的。我也提倡,哪怕不看我的也可以,你们看老祖先的,越往古越好。印度的还要好,那都是论师作出来的,一点也不会错。至少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乃至四地以上的菩萨,他才有资格写关于佛教的文字,称为叫造论。我们现在凡夫心情一激动就写一大本书出来,现在越来越不严谨。但是我们中国的老祖先就很严谨的。
我们中国的文字是载道的,文以载道。中国最高的是道,皇帝他的社会制度代表一种道统。像我们现在中国就是要找回这个道统,现在中国人没有中国人的道统,没有中国人的文化了。泱泱五千年传承断了,要把它找回来,我们佛教徒还要肩负这么一个重任。
首先我们在座的要教育孩子,按照传统道德来教育他,吃亏不要紧,学肚量大,有好的品德。
《慈悲救度如母众生》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