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要堕到畜生道了,想再得人身容不容易呀?你看畜生是什么特点啊?愚痴,互相吞啖,互相杀戮,弱肉强食。要修五戒十善才能得人间天上,畜生所造的业,你想想看要再修行,要想再得人身,你说难不难?你要是堕到饿鬼道,寿命很长,饿鬼道的众生一天到晚饥渴难忍。打个比方讲,三天不给你吃饭让你学佛,你学得了吗?你一天到晚想怎么样吃啊,找些什么来吃啊。十年不给你吃饭,你还能学佛吗?地狱道众生就是如此,一天当中的那种强烈的苦,在锅里煮你,你还能学佛吗?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我们现在已经得到的人身,一旦失去了,再想得到人身,可能千万亿年都得不到了。所以,通过修五戒十善,就能够成就人天的果报,因为就人身来学佛才是最好的所依。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只有把五戒十善做好了,来生才有资格继续做人,这是第二个意义。
第三层意义是安定社会。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很混乱啊?你看食品假冒伪劣,药品都敢造假……这些现象非常严重,什么原因呢?如果人人修五戒十善,这个社会马上就安定了。所以说,大家相信五戒十善就能安定社会。
第四层意义,它是三乘佛法的基础。什么叫三乘佛法呀?五戒十善能够得到人间天上,那么人间天上是不是我们的目的呢?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成佛。三乘佛法,声闻、缘觉、菩萨是解脱法啊。那么我们也讲五乘佛法,五乘佛法是什么?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佛法是解脱法,又讲了四种圣人,十法界里头,四圣就是通过这个三乘佛法来成就的。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这是四圣。他们是以什么为基础呢?他们就是以五戒十善作为基础。人间天上的确不是目的,但是这是你解脱的基础。如果你连五戒十善都没有做到,你想要解脱,不可能。所以说把人做好是三乘佛法的基础啊。这个三乘佛法就好像三层楼一样,最高一层楼菩萨乘,中间这层楼是缘觉乘,下面这层楼是声闻乘,地基就是十善业道,就是这个人天乘。没有地基有没有一、二、三层楼啊?所以这个地基就是十善业道,非常重要啊。可是我们现在一些学佛人,尤其一些有文化的人,大乘经典读遍了。我们也读了不少经书,可是有几个人能感受到,我们学到的佛法在生活当中很管用,就是能在生活当中一用就好。比如说我烦恼啦,我学的佛法马上就能治我的这个烦恼,有几个人现在能做到?比如现在有人骂你一句,有人诽谤你,烦不烦恼啊?不高兴吧?烦恼吧?那你能不能用佛法解决呢?我们一般怎么解决?先辩论,跟他吵一架:你才那个什么呢,我才没有什么,你才有什么……然后诅咒:如果你怎么怎么的,我就怎么怎么的……这是佛法吗?你问问自己能不能用我们学到的佛法来对治我们遇到的这些烦恼。为什么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了这么多的佛法一点都用不上呢?就是因为他忽略了学佛法的基础,没有地基呀。成天在盖一层楼二层楼三层楼,没有地基呀,房子陷了,墙裂了。房子便宜,但危不危险?所以很多人嘴巴上学了很多的佛法,可是遇到实际情况当中用不上,有些人慢慢就对佛法没兴趣了:我学这么多,怎么还这么烦呢?不是佛法不好,是我们基础没有打好。所以说大家要知道,学佛法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是降服我们生活当中烦恼的,而不是好高骛远的。
现在我们学佛往往有些很多偏激之处。比如说我师父是某某很著名的高僧,我师父是净空法师……记住:你师父是谁,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学得再好,你不好好学,一样不行;你师父没有名气,你好好学,一样可以。你师父再有名气,不等于你学佛就能学好。我们学的是大乘佛法,如果没有人天乘的基础,大乘修得起来吗?我们学的是大学,可是如果你小学基础没有打好,你这个大学能学成什么样啊!所以修起来肯定是很困难的了,很难用得上功夫。我们学过什么中观啊、唯实啊、禅宗啊,大致这些,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用不起来。这个唯实观啊、这个中观啊,到底怎么观?观不起来。由于在日常生活当中忽略了对五戒十善的修行,所以一打坐,静不下来,一诵经,静不下来,脑子就在那乱跑。有那么多问题,什么原因呢?因为没有基础、没有实践,哪来的定力啊!缺乏基础,所以造成修行上的这些障碍。如果说这个房子没有盖地基,墙裂了,你怎么办?你说是补墙啊还是赶紧把地基想办法弄实啊?你一定要先把地基弄好,你一定要补到位。现在我们这个汉传佛教地区啊,很多学佛人也存在这个问题,都说我们学的是大乘,泰国、缅甸说他们是小乘,事实上我们发心是不是大乘呢?我们连人天乘的基础都不够,所以说我们奢谈大乘其实是很不踏实的。
所以,我们今天讲这部经就是补这个地基,把这个地基重新来补一下。有些人会问了,那我修五戒十善,是不是不能解脱了呀?我修五戒十善是人间天上啊,那我能解脱吗?如果说我们是大乘的发心,一样可以解脱。有地基才有可能有三层楼的房子,但不等于有了地基就有了三层楼的房子了啊,你打了地基还得盖,但是如果没有地基一定盖不成。你不要跟我讲修禅、修净、修什么,其实因为没有基础所以根本用不上功夫,你会发现学了很多年了,用不上功夫。我反复强调学佛次第,一定要讲究基础。这是第四层意义。
第五层意义,往生净土的资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要有资粮。比如像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在学净空法师,他是以弘扬净土为主的,所以修这个净土法门的人特别多。但是我们在学净土法门过程当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这里面也可以谈一谈。有些人修净土法门就认为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学那些经教干什么,我一门深入啊。我念阿弥陀佛就行,或者我只念《无量寿经》就行了,其他的经典不用学,甚至于你要是学其他经典就认为违反了“一门深入”了。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你通过这种方法来学习不等于所有人都必须通过这种方法来学习。比如说你生了病,吃了这种药好了,不等于所有人生了病也都得吃这种药。如果说是只念《阿弥陀经》,或者说只念某几部经,其他经没有用的话,那么佛讲那么多经典干什么呀?净空法师弘扬净土法门非常得力,但是就怕我们有些人把净空法师的话断章取义。打个比方讲,我这个讲话,你们随便把我中间讲几句话单独拿出来说,这样就会出问题。我说“把门关上”,你们就说:看,宽见法师讲法的时候就会把门关上。我确实说把门关上,比如说风大,我说把门关上了,可是如果说里面空气不好,我们就把门开开,你不要断章取义呀。净空法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啊:“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但是这个话他说也不为错,但是你断章取义就错了。这句话他有他的用意,针对某些人比如说看书有一定的障碍,或者对念佛本身缺乏信心——这样的人来说的,而不是对所有人一刀切,都必须这样子。有些人断章取义:净空法师如何如何说三藏十二部都不应该读……那就冤枉净空法师了。净空法师讲的经典多了,《华严经》啊、《金刚经》啊,这些都讲过,所以不要断章取义了。有些人却把它当成是至理名言,假如每一个人都是一句,只念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的话,那么佛法的弘扬也许就随着净土法门的“弘扬”而结束了。三藏十二部没有人去看,还需要它吗?三藏十二部就没意义了。
净空法师也曾经说过,不提倡有些人去寺院,有这个说法吧?这个说法也是有针对性的。如果寺院里头成天搞经济,成天想挣钱,成天搞迷信,现在确实是有这样的现象,不能说没有,那么你到这样的寺院里头去,意义确实不很大。可是如果寺院里头修正法,有善知识在这里引导,那你不去你就破戒,你不去那就是最大的损失。凭着自己的知见去理解佛法很容易导致错误。确实就是有人断章取义,他就反对去寺院,这就走入另外一个极端。比如说广德,我们在外地看见一个广德人犯了罪,那我们是不是说广德人都是坏人,可以这样讲吗?比如说我在外面看见广德一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我们是不是说,广德的学生都考上清华北大了,可以这样说吗?不可以,所以一定不要断章取义。
修净土宗要修净业三福,我们去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才能往生。比如说我们要开车上北京去,先得准备什么?得准备油,还得准备一些钱,到时候得买吃的,没钱过路费都没有。还得准备点水,准备点干粮,有些低血糖的可能还得准备点糖……如果说没有准备好油,你可能走了一半没油了,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了,还得找个拖车把它拖回来。净业三福就是资粮。净业三福是人天福、二乘福、大乘福。人天福是什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孝养父母算是排第一了,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然后是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然后是大乘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有人问了:想去极乐世界是大乘,我们学习净土是大乘,那搞人天福和二乘福干什么呀?你读大学是不是得以中学和小学为基础啊?所以说必须要修这三福。
我们讲了学习《十善业道经》的五层意义,然后我们才能明白学这部经典的重要性,才会能有针对性地来学习这部经典。不管你修哪一个宗派——禅宗、净土宗、密宗,修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你不管修哪一宗哪一派,都需要修这一部经典,都需要修十善业,因为这是整个佛法的基础。有一个本愿法门,日本的,现在传到中国大陆来了。在中国大陆也有一个寺院,据我了解他弘扬的就是本愿法门。这个本愿法门事实上是有争议的,我曾经到里面去了解过,他们也是修净土的。我问他们一个问题:修本愿法门需不需要修五戒十善呢?他说不需要,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成佛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其中就有一愿。如果说是这种见地的话,这就有问题了。这个宗派是个年轻的宗派。我们修净土法门需不需要五戒十善呢?非常重要,一定不能离开五戒十善,如果离开五戒十善可以修行成功的话,那么这一定不是真正的佛法。我们很多宗派都强调快,大家喜欢快啊,喜欢迅速成功啊,迅速成功的秘诀就是打好基础,房子要想修好将来少花钱,能够用得长远,首先得把地基打好。我们灵山寺大雄宝殿,都是耕田的泡土,但是地基据说是花了代价的,打了好几道梁,花了不少钱。又看不见,需不需要做这个工作?为什么花那么大代价?就是为长远着想。后来大殿里头又花了那么大代价,光彩画就十几万,将近二十万,你说这个地基如果将来不牢固,那彩画还有用吗?全没用了。所以说地基就这么重要。所以大家对这部经典的意义、重要性一定要明确。依法不依人,按照真正的佛法而不是盲从盲信。那么前面讲的是本部经典的意义。
以下按经文的段落大意,分为若干部分,分别讲解。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3)
——教你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
目录
一
一、序分
二、世界是怎样形成的
三、关于业力
四、五趣唯心造
五、透视“心”与“物”
六、业力、因果与命运
二
一、佛菩萨为何具有庄严相
二、了达因果才能正确规划人生
三、深信因果才能“正见不动”
四、断见和常见
五、三种福田
六、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四点不同
三
一、念头的训练与心的改造
二、六念法门
三、念头的观察
四、善法与恶法
五、何谓十善
四
一、杀生的标准
二、培养慈悲心
三、不杀生的利益之施无畏
四、不杀生的利益之起大慈心
五、不杀生的利益之断嗔恚
六、不杀生的利益之身无病
七、不杀生的利益之长寿
八、不杀生的利益之非人守护
九、不杀生的利益之常无噩梦
十、不杀生的利益之解怨
十一、不杀生的利益之不堕恶道
十二、不杀生的利益之命终生天
五
一、构成偷盗的条件
二、不偷盗的利益之资财盈积
三、不偷盗的利益之多人爱念
四、不偷盗的利益之人不欺负
五、不偷盗的利益之十方赞美
六、不偷盗的利益之不忧损害
七、不偷盗的利益之善名流布
八、不偷盗的利益之处众无畏
九、不偷盗的利益之钱财、健康、辩才具足
十、不偷盗的利益之常怀布施的念头
十一、不偷盗的利益之命终生天
六
一、不邪淫的利益
二、不妄语的利益
三、不两舌的利益
四、不恶口的利益
七
一、不绮语的利益
二、远离贪欲的利益
三、不嗔恚的利益
四、不邪见的利益
八
一、财布施
二、法布施
三、无畏施
四、布施的利益
五、按十善业来行布施
九
一、持戒
二、忍辱
三、精进
四、禅定
五、般若
十
一、慈——予乐
二、悲——拔苦
三、喜——随喜
四、舍——平等
五、四摄法
十一
一、四念处
二、四正勤
三、四神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菩提分
七、八圣道
八、止和观
九、方便庄严
十二
十善业道是一切圆满成就的基础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缘起 开篇的话——为什么要学习《十善业道经》》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