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接着,他们又诵偈赞佛,请佛说法。大通智胜佛知道说法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他接受了请求,但依然默默地坐在法座之上。那时,除了东方梵天王寻光礼佛之外,南方、西方、北方、三方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维,还有上方和下方诸世界中所有的梵天王们也都寻光遇佛,于是又是散花供养,又是奉上宫殿,纷纷请佛说法。他们都说:“世尊啊,要遇到您可真是太难太难了!愿您慈悲为怀,广开甘露之门,转动无上*轮!””
“具有无量智慧的世尊,终于接受了众人的请求,为他们宣讲种种微妙之法。佛首先讲苦、集、灭、道四谛法和无明至老死之间共十二个环节的相互缘生之法,这一切都是因为众生一系列的思想行为所造之业而导致了不断的转生,而有生必有死,从生到死便有了无尽的苦难。对此,你们都应该明白。大通智胜佛畅宣这种佛法时,六百万亿众生闻法大悟,从而脱离了一切苦难,全都证成了阿罗汉果位。大通智胜佛第二次说法时,又有千亿恒河沙数之多的众生领悟了诸法空相之理,也得到了阿罗汉的果位。从此之后。因受大通智胜佛教化而得道的众生多得无边无量,即使经历亿万劫长久的时间来计算其数目,也不能知其边际。”
“就在这时,那十六王子皆发心出家修道,从而作起了小和尚。他们一起请求大通智胜佛能为一切众生再宣讲最高级的大乘法门,他们对佛说:“我们十六王子及所有随从者皆应当成就至高无上的佛道,因为我们愿像世尊那样具足第一清净的智慧眼。”大通智胜佛知道这十六位童子的心愿,也知道他们前世的修行,于是,就通过无量因缘、多种譬喻,为他们广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密之法以及各种神通修证妙用之事,以其大智大慧,为众生分别出真实唯一的佛乘之法,指出什么是大乘菩萨所应修行的道法,佛说这部《法华经》,部头极大,其中包含着如恒河沙数之多的偈颂。”
“大通智胜佛说完《妙法莲华经》后,便身处静室,参禅入定,一心一处,如如不动,在这种甚深微妙的禅定状态中一直坐了八万四千劫。在此期间,那十六位小和尚知道佛未入禅定,于是,他们就发心为无量众生宣讲佛的无上智慧。十六弟子各登法座,演说这部大乘《妙法莲华经》,在佛寂然不动的时候,助佛宣扬佛法,教化众生。这十六位小和尚,每人都教化救度了六百万亿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众生。这些听闻十六位王子说法的众生,将在大通智胜佛灭度以后,常生于各个佛土之中,并总是与其导师同生一处,世世闻法修行。那十六位小和尚终于完成了佛道上的一切修行,现在,他们已在十方界内各自成就了无上佛智。当初听闻十六小和尚说法的众生,如今都在各自佛面前继续随师修习,他们有的现在已达到声闻的果位,佛正在引导他们再接再厉,以逐渐证入至高无上的佛道。
“我释迦牟尼佛就在十六王子之列。过去,我曾为你们讲过经,说过法,所以,我与其它十五位王子的教化方式一样,我也以各种方便法门引导你们趋于佛的智慧。正是出于这种本已存在的因缘,我今天才为你们讲说《妙法莲华经》,以使你们证入至高无上的佛道,你们千万不要心怀惊惧和疑惑。
“譬如有一条通向宝藏之地的险恶之道,这条道上荒无人烟,毒蛇猛兽随处出没,又无一点水和一根草,是人人都十分恐惧的地方。这时,的成千上万的众生想走过这条险道。可是这段路途极其遥远,长达五百由旬。当时有一位导师,见多识广,很有智慧,明了一切事情的是非曲直,于是他决定在这条险道上救济众人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走到中途,众人都感到十分疲倦,便对这位导师说:“我们现在都困顿无力,想由此再退回去。”导师心想,这些人真是可悲可悯,为什么要退回去而失去那无价之宝呢?于是,导师立即以其方便神力,变化出一座规模庞大的城郭来。在这座城中,房舍庄严辉煌,四周园林环绕,流水潺·,浴池温馨洁净,城门重重高耸,楼阁富丽堂皇。男男女女遍布城中。导师化出这座虚幻的城市之后,便安慰大家说:“你们不要害怕,前面不是有座城吗,你们进入城中,即可随心所欲,各行其乐。”于是,众人立即进入此城。等他们进城之后,个个心中充满不感到安欢喜,无稳舒适。他们由此自认为已经度过艰险,获得了解脱。那位导师知道众人已得到充分休息,便召集大家说:“你们应当继续向前走,这里只不过是一座虚幻的化城而已。我见你们疲惫至极,想途中退回,因此,我以方便神力,暂时显化出这座城郭。如今,你们还应勤奋努力,不可松懈,如此即可到达宝藏之地。
“我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作为一切众生的导师,我见求道的人修行到半途就觉太辛苦,生出懈怠之心,不想继续修道,这样,他们就不能度脱生死苦海和烦恼险道。所以,佛以其方便之力,为了让众生得到暂时的喘息,而为他们说小乘涅槃之法,告诉他们:“你们也可证到涅槃,解除众苦,到那时,你们就算完成任务了。”等众生证得有余涅槃,得到阿修罗果位之后,佛又召集大众,为他们演说真实的法门。三世十方一切佛都是这样,以其方便之力,分别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门,但佛的教法归根结底只有唯一的佛乘,只是为了众生能在漫长的修行道上有所休息,所以才说出两种不同的法门。今天,我为你们说出真实的情况,你们所得到的涅槃和果位,并不是真实的灭度。为了求证佛的一切智慧,你们还应当勇猛精进。当你们证得佛的一切大智大慧以及十力法等佛的法门、具足三十二种非凡的妙好身相后,那才算是最真实的灭度。总之,诸佛是一切众生的导师,为了使众生免除懈怠,在修行道上稍作休息,所以才说小乘的涅槃。得知众生业已歇息之后,便又引导他们证入佛的无上智慧。
《妙法莲华经 化城喻品第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