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之后,第一件工作就是要改革当时北榄寺比丘的种种不如法行为。许多比丘的行为失当,辜负在家信众的虔诚供养,甚至此地区僧团中的长老比丘也多数沾染贪污堕落的恶习!到达北榄寺的第一天晚上,湛塔萨罗比丘就召集寺内所有的比丘开会,并说了以下的就任训言:我奉此地区长老的命令来接任住持的职务,负责协助大家共同实行佛陀的教法与戒律。本寺的进步有赖于大家的精诚团结与彼此谅解,因为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是在本寺出生的,大家都是外来人,彼此都很陌生。我深信大家追循佛陀的足迹修行,所积累的功德必然能带给大家安乐与自在。在座的各位大半已经出家多年,然而在教理与修行两方面却仍不足以为人师表,所表现的行为不但未能利益佛教,有时甚至还会破坏在家居士的信心--若要如此像寄居蟹一般,懦弱地从一个壳换到另一个壳,只懂得寻求保护的话,那么何必出家?何必来北榄寺?我来此的目的,就是要将佛法与戒律一一奉行,在此居住已久的比丘愿意遵循我的标准与否,悉听尊便,我并不愿干涉任何人,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愿意遵循的人请发慈悲心,不要阻碍他人遵循的作为。虽然大家可以独立自由,但也必须帮忙维护本寺的声誉,遵守寺规,任何人来住或外出都必须得到我的同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在我没来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一概不追究,但是现在我来了,从今天起我必须好好地尽我的职责…这番训言犹如当头的冷水,浇在众比丘的头上,
也好像给了他们一顿重重的鞭刑一样。当天夜间湛塔萨罗比丘--北榄寺住持独自在大雄宝殿静坐,然后发愿说:愿未来者速来,已来者得安乐,终生共同长住于…
伍之三、化解危机
蒙昆贴牟尼祖师(湛塔萨罗比丘)正直如法的改革作为,当然不受本地人的欢迎,尤其是那些长久以来利用佛寺进行非法交易的人!他们群起反抗,并散布谣言,有些人甚至企图要伤害他!情况恶劣到醉汉在北榄寺里喝得酩酊大醉,借故滋事,甚至计划要抢劫及谋杀在开会中的比丘!有一晚,当蒙昆贴牟尼祖师在禅堂静坐时,八个歹徒一起进入北榄寺打算杀害他,一位比丘出去与他们理论。听到了骚动声,蒙昆贴牟尼祖师赶快出来阻止这位比丘说:我们比丘既不搏斗也不逃跑!这是我们战胜的唯一方法。歹徒默默退回到黑暗中。另一晚,得到蒙昆贴牟尼祖师称赞其说法善巧的一位弟子--加摩法师正在对比丘及信众说法,蒙昆贴牟尼祖师也在现场旁听--这是对比丘说法才能的一种…持一步的距离。此时躲在阴暗的凉亭中的一名刺客,举起手枪朝着蒙昆贴牟尼祖师瞄准,蒙昆贴牟尼祖师看到刺客时不但不躲避,反而笔直地朝向刺客走去。刺客连续开了两枪,两颗子弹穿透蒙昆贴牟尼祖师的袈裟,接着射向两名侍者的头部!但是不知何故,子弹从这两位即将成为牺牲者的口中进去,竟然从脸颊旁出来!蒙昆
贴牟尼祖师安然无恙,至于两位侍者也只受到轻伤。擦身而过的死亡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项而已!蒙昆贴牟尼祖师以坚定的决心着手整顿北榄寺,他声明:障碍一定能克服!艰难是滋养波罗蜜的粮食!我不用搏斗就能赢得每一场战争!北榄寺的改革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然而蒙昆贴牟尼祖师丝毫无惧于一切阻碍的发生--对于这些变化,他不做无谓的、大惊小怪的反应。他专心为比丘们将来的正式静坐教学打下基础。
伍之四、纪律严明
…言。北榄寺的住众持续增加,而且每个人必须谨守自己的戒律与威仪,这也是蒙昆贴牟尼祖师维持团体和谐的凭借。任何人如果违反纪律或妨碍他人都会受到警告,受到警告之后仍然继续犯规的人,就会受到处罚。所以遇到有人违反纪律或威仪欠佳,第一次、第二次蒙昆贴牟尼祖师会警告他们,如果第三次再犯,就会处罚他们。若犯规者是沙弥,蒙昆贴牟尼祖师会命令纠察法师打他们屁股,或罚他们打扫佛寺、劈柴烧水。经过这样的惩罚后,若仍不悔改者,会被逐出佛门。蒙昆贴牟尼祖师说:必须如此做,否则他的时间只是浪费在劝告交涉中,而不能用在教导静坐的正途上。
伍之五、团结一致
蒙昆贴牟尼祖师认为僧团中最重要的美德就是团结一致,并强调佛寺的规矩是大众和谐生活的基础-不论是每天的早晚课、或听经、或修行,做任何事情都要大家一起做--这就是团队精神,任何一个具有团
队精神的人绝不会落单受苦,经常能顺利成功。无论蒙昆贴牟尼祖师做到能善意规劝别人与虚心接受别人的规劝。团队精神能避免彼此之间发生冲突,为团体带来和谐安乐,而且当冲突发生时,也能迅速帮助地解决问题。即使每半个月剃头这件事,蒙昆贴牟尼祖师也要求比丘、沙弥及八戒女在同一天剃头,如果有人异于大众,蒙昆贴牟尼祖师会训诫道:连头都不能团结一致,心怎么能团结一致呢?
他常引用佛经上“黄雀离群”的寓言为例证来告诫大众,希望弟子们能够团结一致,不要做离群的黄雀。遇到有吵架的事情发生时,蒙昆贴牟尼祖师会将吵架的双方找来训诫,他从来不问吵架的因由何在,他只问:双方肯和解并原谅对方否?若肯和解并原谅对方,则能够继续住在北榄寺,但是若双方或任何一方不愿和解并原谅对方,则双方都必须离开北榄寺!
伍之六、慈悲为怀
尽管蒙昆贴牟尼祖师非常严格,然而他对待一切人都是出自平等的慈悲心,他教导弟子们要以慈悲友爱的精神互相对待,不要轻视任何人,他说:轻视的行为显示出缺乏慈悲心,有这种性格的人必须反省改正。有些轻视他人而不自知,对于比自己低劣者就任意批评,言语无礼等。正如烈火能从高楼周围的矮房烧起,向上蔓延而焚毁高楼一般。同样道理,下层者的怨恨之火亦足以毁灭上层者。因此,不管地位比我们高或低的人,都应该以慈悲为怀,常愿他们得到安乐……。遇到任何遭受苦难者来求助,蒙昆贴牟尼祖师从未拒绝,必定给予适当的协助。有一次,来学习静坐的一个老人修行稍得成果,即生起强烈的信心,回家辞别妻儿,带着一条干鱼来供养蒙昆贴牟尼祖师,并满怀歉意地说:「因为家里贫穷,只有这么一点儿东西供养师父。」蒙昆贴牟尼祖师开怀地笑道:嗯!能够如此倾尽所有来供养,可说是已经富有了!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名叫本那的婢女,以她仅有的米糠饼供养佛陀,后来不久就成为一个富有的人。这条干鱼的价值比米糠饼高出不知多少倍,这项布施有很大的功德。蒙昆贴牟尼祖师谈着谈着,老人请求蒙昆贴牟尼祖师协助他出家,因为他无钱购买出家所必备的三衣钵具,蒙昆贴牟尼祖师于是帮助他满足了出家的愿望。
伍之七、知足节约
蒙昆贴牟尼祖师教导比丘、沙弥少欲知足,要满意于既得的供养,不要多求无厌,乃至造成施主为难。他比喻说:就像驯服易养的象与马,主人给它什么,它就吃什么:给青草也吃、给干草也吃、给米糠也吃、给熟饭也吃、给干饭也吃……从来不挑拣,并且以诚敬的心来吃,不任意浪费。比丘、沙弥亦然,要作容易养活的人,施主供养什么就吃什么,让施主开怀欢喜。一切圣者都是少欲知足,易养之人,如此就不会造成佛教的负担,我们凡夫来修行,要学习圣者的少欲知足,以延续佛法的慧命。至于在家弟子,蒙昆贴牟尼祖师教导他们要善用资财,节俭吃用。因为他了解金钱对于家庭的重要:每个人必须胼手胝足,辛勤工作,赚钱来养家活口,不懂善用资财的人就无法立业发达。蒙昆贴牟尼祖师还教导在家居士做酸辣汤的方法:如果做酸辣汤所用的材料新鲜,则汤色鲜白,煮到产生甜味之后,再加调味料,调成酸、咸、辣,随个人的口味而定。食用时只喝汤,将材料保留着。喝完汤之后可以加热水,加调味料再煮成汤,然后仍然只喝汤,喝完汤就再加热水,加调味料……如此重复下去,直到材料中的甜味出尽,汤味变淡为止。再将材料拿去做成其它菜肴,像:加入适量的辣椒汁,可做成美味的腌辣酱……蒙昆贴牟尼祖师说:智者为活而吃,愚夫为吃而活。
伍之八、僧俗教育
每天傍晚是蒙昆贴牟尼祖师给予比丘、沙弥、男居士、女居士训练的时间,有时他训练比丘上台说法,有时让比丘举行佛法上的辩论,蒙昆贴牟尼祖师亲自安排雨季安居期间的说法时间表……北榄寺的僧团已逐渐迈向正确如法的修行阶段,佛陀正法的光明开始在这里照耀……然而,尚有其它的隐忧存在:蒙昆贴牟尼祖师附近人家的小孩常常群聚在北榄寺撒野胡闹,严重影响到僧众的静坐修学与生活安宁。这些蛮横的小孩成群结党,在北榄寺聚会射杀麻雀--是对佛寺的一种侮辱。他们不讲道理而且拒绝僧人们的驱赶,僧人们必须谨慎,避免与这些小孩发生冲突,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北榄寺的邻居,也是宁可保持现状,强硬反对蒙昆贴牟尼祖师改革作法的人们。蒙昆贴牟尼祖师观察到:这些不受教育的小孩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在乡里制造纠纷与破坏佛寺的安宁,长此下去他们会变成不良少年。不久,蒙昆贴牟尼祖师得到了施主的赞助,创办了一所小学,有三百多名小孩来报名,因为就学是免费的!许多结党反对他的居民开始了解蒙昆贴牟尼祖师造福乡里的作为,于是渐渐地能够接受他,北榄寺脏乱的情况从此才得以消除。当时,正逢国王朱拉隆功大帝开始在全国设置公立小学,但是因为社会建设部的经费不足,所以暂时借用全国佛寺的部份地方作为教室,引进新式的教材与课程。在一次适当的机缘下,蒙昆贴牟尼祖师将寺中的小学移到邻近的佛寺去,两所小学合并,如此北榄寺可专作修行之用。在学佛的过程中,解门与行门必须同时并重,蒙昆贴牟尼祖师本身就是在教理与修行两方面都通达的…师。他希望北榄寺的僧人也能如此,解行二门不可偏废,但是可以侧重。谁有研究教理的特殊倾向,就侧重于解门的钻研。谁有喜好静坐的特殊倾向,就侧重于行门的修持。至于在解行两方面缺乏资质与兴趣的人,则…
《帕蒙昆贴牟尼祖师—法身法门发现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