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庆佳节 法语度良宵
——传喜法师09年除夕联欢开示
阿弥陀佛,大家请坐!
从前面的“点一盏明灯”发菩提心,到《八圣吉祥文》,一直到观音菩萨现身在我们人间。
我们前面看到了陈列的法 轮、八圣吉祥、海螺,还有代表佛身口意的塔,大家的供养是这么庄严!
对着这样的三宝的对境,我们来供养,观想着代替我们的历代祖先,我们现在的祠堂很少,也观想中华民族历代祖先、各氏宗亲,以及如海的三根本、诸佛菩萨、上师本尊。
我们的菩提心就如清凉月,山花烂漫中一只鸟在飞行着,这是我们可爱的吉祥鸟——燕子,春天来了,燕子也回来了。
听音乐要有一种想像,超越时空的,这也是我们中国人说的人天相应啊!一种心灵回归的享受。一首乐曲,有演奏者自己对它的理解,我们听的人呢,也有我们各自的想像。
虽然我没有去过新疆,但是随着音乐似乎也来到了吐鲁番盆地,踏到了热热的沙子,夜晚时却凉风习习。葡萄上凝结着露水,在日月精华的滋养下,渐渐地成熟了,酸酸的,甜甜的,越熟越甜!里面充满了一种情感,说是葡萄,其实是我们生命对大自然的一种爱!
下面请师父来给我们唱一首《百字明》,今年零九年金刚萨埵年,忏悔业障,我们把百字明都学会,争取在今年一年里把十万遍《百字明》念完。
琅琅的《弟子规》的诵读声,让我想起了华夏数千年的文明,在儒家的文化当中,以人为本的这样一种教育。刚才的声音,似乎把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又延续起来。我们中国的老祖先们,他们几乎一代代都是这样的,读私塾、念着《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样学习过来的。所以这样的声音,也是对我们老祖先的安慰,我们现在读书接受的都是现代教育,传统教育很少,以后我们要补习、补习。
(接着是无锡一家人演奏《良宵》、《二泉映月》)
看他们这一家志同道合,开心不开心?最伟大的是一家人又同时学佛,那才是最幸福!如果我们自己往生了,到极乐世界去了,但是家人还在娑婆世界轮回,心里还是有点遗憾的。所以大家一起学佛、一起求解脱,那是世界最壮美的景观。
我们一年比一年人来得多,菜也一年比一年好吃,我们演出也一年比一念精彩,这些都是我们学佛进步的相。
我们今天也算是良宵佳节,前面的《良宵》正应了我们中国的这个传统佳节。
《二泉映月》刚才有居士给我们解释,这名字是别人起的,但是这个名字起得很到位,为什么?因为根据演奏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他曾经做过道士,后来又做过乞丐、街头艺人,但是是一个很有骨气的街头艺人。
所以这个《二泉映月》,你可以想像两个泉一个月亮,两个泉里的月亮是哪里的月亮?月亮是不是同一个?泉代表什么?对啊,我们在座每个人的都是一个泉水,佛性就像月亮,佛性是一个、还是两个?但是在每个人身上显出来一样不一样?
一个人的生命的经历,都是佛性展示出来的,却是那么多的坎坷,甚至是悲怆。所以我们佛教里“千江有水千江月”,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就像无量无边的泉一样,每个泉里都有月,但是各个不同。还有演奏者对曲子领悟的差异,演奏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的。
后面这首《梁祝》是我们宁波人到杭州去读书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所以在这里演奏《梁祝》是蛮有味道的,里面含义很深的。不仅仅是两个蝴蝶双双飞,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火花是一种永恒,即使我们到极乐世界,佛菩萨智慧慈悲的火花也是永恒地普照我们整个宇宙。
所以有时候对音乐的理解,因为音乐的表现力是很丰富的,我们理解的时候也要有互动,要去悟,体会旋律之外的东西。要互动,这样会感觉到演奏者带给我们的很美很美的意境,我们要好好享受啊!
《秋夜思》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是西方音乐?哦,是中国的。我们今天上古典课,中国古琴古曲很多已经遗失掉了,但是还有一些被保留下来。
小朋友表现得很好、很镇定,她准备了半年哦!这首曲子是非常有难度的,小朋友都要这样学哦!音乐是超越东西方的,东西方的人对音乐都有共同的兴奋。
我们宁波有句话叫“不上课”。如果这个人不上课的话,好像就是没教养的意思,人人都要上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朋友背的《孝经》,这是我们中国人最传统的,我们的身体是来自于爸爸妈妈,所以我们要修身呐!这个身不能做坏事,不能用爸爸妈妈给我们的身体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除了身之外,意要端正,意能够影响这个社会,能传于后世,这样的身口意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甚至能带着自己解脱、能带着众生解脱,是谓上上之孝。
学佛就是上上之孝,在世间做好人也是大孝。小朋友读的“子曰、子曰”,都是孔老夫子的教导,孔老夫子是谁啊?是文殊菩萨。
老禅师写的词,由我们师父来唱,特别得有味道,虽然歌喉有时候不能够表达内心那种澎湃的激情,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
像我自己也曾经背着背包在崇山峻岭之中,踏着皑皑白雪,孤身一人追寻着修行的道路。有时候为了求法,坐着汽车在高原上往来穿梭,车窗中的景色是那样子的美丽,但是我不是为了追求那美丽的景色,而是为了更深的一种对解脱的渴望。就像歌词唱的“目送飞鸿去”,鸿鹄之志,虽然是形单影只,却是有一个冲天的志气。
所以佛教为什么要出家人来住持三宝呢?因为有这样一个精神,所以才能够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解脱的桥梁。
《高山流水》是我们中国非常感人的知己之间的一种友情,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我希望也是我们佛教四众弟子之间彼此的理解,人生追求的境界就犹如高山流水一般,也是需要知音的。今天慧日寺这么兴盛,诸位都是知音,否则的话,我们在山中孤唱,没有人和,也是没有味道的。
果然是浙江版的《高山流水》,水多山少,不同版的是有不同的风格的,我们江南是鱼米之乡,水多山少,涓涓细流,或急或缓,或深潭飞泻,或是小桥依依,流水缠绵,水的境界很多很多。
钟子期、俞伯牙是我们历史上非常典型的朋友啊!大家志同道合,确实是千古绝唱,可歌可泣。但是如果刚才他在弹琴,我们吃瓜子,那钟子期就要摔琴了,正好是牛年,对牛弹琴!
过去很多修行人喜欢弹琴,我们中国文化确实积淀非常深,以琴棋书画养志也好,借物来扬志也好,有很多方式的。
除了友情之外,最永恒的、至深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我们人间有真情在,就像中华大地每逢佳节都会有运输的高潮,特别是春节,春运高潮是我们地球上一个很壮观的景致。
家的温暖,家的召唤,我们生命深处很淳朴的那种情感,这是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力量,也是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力量。对家的温暖是这种渴望,对家的责任感,父母对子女,子女对家的依恋,是我们世界上最淳朴的,也是最珍贵的。
母亲的、师父的恩、诸佛菩萨的恩,这些不是像纸上写的那样的苍白,这种情感,它比胸腔中流的血还要炽热。
下面《浴佛赞》,歌词描绘的是释迦佛降生人间的种种境界,曲调很有地方味道,但是词让我们一下彷佛来到佛陀出生的时代,亲眼见证佛陀的降生给我们人间带来光明一般。
这属于山西的晋腔,歌词大意是佛陀在蓝毗尼园降生于人间,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渐渐长大之后,由四门而睹四相,发心出家,然后在菩提树下成道,主要描述这些。歌词很有味道,越是地方曲调,越是有浓厚的地方气息,想山西的老陈醋一样。
我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到慧日寺来?现在我们重新听这首《橄榄树》的时候会领会意境。流浪的人啊也不一定为了什么,就像我们流浪,佛问你们为什么到三界里来?想半天想不出来。但是光流浪不行,接下来还要接受佛菩萨祝福,下面一首《极乐故乡》,我们一起回家。
好听啊!过去你造过钟,赞叹别人说好话,就有这个果报,声音好啊!我们随喜陶醉再里面。她的歌喉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自己会唱更好,多多回响,优美的声音也可以弘扬佛法,也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
所有的快乐的时光都会过去,前不久我们在这里超度汶川地震中死亡的。特别是那些小孩子,有很多就来到我们寺庙,有一个附在一个人身上跟我交流。
当时我是想通过这个事例告诉大家,于是我问他你爸爸妈妈叫什么?他已经忘掉了,家住哪里也忘掉了。我就觉得很奇怪,怎么刚死不久就忘掉了呢?有些人被重器击中头部会忘记,虽然活过来了对以前的东西会失去记忆,估计他属于这种。
但是很奇怪,他有很强烈的一个念头,要画他熟悉的一幅画给我看。一开始他很痛苦,请我给他们讲故事,他只是一个代表,还有很多很多小孩子。我就给他讲《孙悟空西游记》的故事。
后来就要画画,通过那个人的手画一幅画,后来我给他念经加持,消除他的痛苦,超度他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时候他看到不同的景色的时候,他又恢复了画画的那种冲动,要把他看到的画给我看。他看到莲花了!看到莲花里有颗慈悲的心,每看到一个就画出来。
最后又很激动地画了一幅,我们大家一看,是一个观音菩萨的形象。但是这个时候怎么告诉他呢?小孩子不懂什么菩萨、佛。我说这个是白衣妈妈,他虽然不记得自己的妈妈是谁了,但是跟他说白衣妈妈 的时候,他会很高兴,他会很信任她,我说你跟着这个妈妈去。后来他画好了这幅画之后,观世音就拉着他的手,带着他去极乐世界了。
我讲这个就是说,今年的春节我们会忘掉,就像忘掉所有以前…
《梵音庆佳节 法语度良宵》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