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春佳节喜闻法语润心田▪P3

  ..续本文上一页浊的,越沉淀在下层,地狱、饿鬼、畜生。

   人天灵盖朝天直立行走,会思维,人贵在思维。所以“道”是一个“首”,下面一个“走”,意指一种会思维的、追求真理的状态。

   人具足这种特点,畜牲虽然拥有身体但大脑混沌不开化。畜牲里面也有性格比较沉稳宁静的,它虽然没有通过思维,但豁然之间也会跟天合一,所以畜牲中也有修成道的。它不是有为修道,它是碰到、撞到,因为性情沉稳,忽然一个新的生命境界就展开了,譬如有些狐狸、蛇、龟,老鼠……

   人会思考,我们思考追求了真理之后,然后要定在这个真理上,要放弃以前的知见,就是思维的状态,因为思维会扰乱自己。

   《惊天秘密》里讲人一天心里面有六万个念头,如果你不能控制你自己的念头,这六万个念头就把你累死了。所以我们修行要练“定”,定就是念“阿弥陀佛”,就缘于这一个境界上,不东想西想,节约你大量的能量,人也是要训练的,不定照样不行。

  从人再上去就是天,天人真的在福当中啊!升天的人都是造福人间很良善的。所以古人说修路铺桥造福大家,自己能够积福,福的力量就会带他升到天上。

  寻求解脱 不甘沉沦

   所有生命的特征都是为了追求快乐,但是有时候追着、追着就变成痛苦了,连什么时候变痛苦的都不知道。有的人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去走弯路,最后发现自己想要得到的都没得到,不想得到的弄了一大堆,有时候生命的挣扎,真是寻寻觅觅啊!

   佛教很伟大,可以让人不走弯路。人在宇宙间极其渺小,虽然我们身体微小,但我们的心是很大、很大的。我们这么大的心被包裹在这么小的躯壳里面,甘愿吗?你甘于沉沦吗?甘愿陪葬在里面吗?

   解脱是什么?解脱是你的真正的“自我”,主人公追求解脱,不要以为这身体是自己的,其实不是,这身体是你以前造作的业凝固成的一个枷锁,是给你的报应。

   你投胎做人,“人”就成为我们的一个业报,真正的东西被压在那边。就象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一样,猴头甘愿就这么被压着吗?有一丝希望,它都要求解脱,终于等到了唐僧取经路过。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猴头啊!不知道被压了多少年?如果你自己愿意被压,佛拿你也没办法。你不想被压了,八万四千个方法早就为你准备好了。学佛是不能替代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自性梵乐 化度群迷

   我一直对音乐很崇敬,认为喜欢音乐是一种高级的兴趣爱好。譬如绘画比较直观,体育有人的一个形体,而音乐没有形,最难把握,是想象艺术,所以我把音乐看得很神圣。佛教界能够作乐的法师不多,像DB法王二十岁不到心里,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音乐,让人佩服至极。

   那首《送你入莲光》是我写的第一首佛曲,只用了十五分钟,我以前不会作词作曲,这也是有缘分的。那时我正好要去主持一个地震赈灾的传灯法会,是当时的一种感受,所以生命成熟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流出自性的音乐来度众生。

   佛教里的“声明学”,音乐是可以度众生的。音乐承负伟大的职能,具备很强的功能性,音乐能让气氛欢悦。我们现在讲构建和谐社会,自古以来人们用音乐来达到和的目的。

   在西方,音乐被看得更重要,西方人认为音乐是上帝的赐予,不懂音乐就不能称其为人,从前他们晚上点着油灯,聚在一起就是弹琴唱歌。

   因为在歌咏的时候,人的感情色彩最浓。那这个最浓的感情献给谁呢?有人说情歌是永恒的,其实情的本身并不永恒。最真挚的感情最适合献给佛菩萨,因为高级生命对低级生命的爱是永恒的!而且最美的音乐就是宗教音乐,梵呗流传至今千百年,影响力很大。

   梅兰芳是个佛教徒,常去寺庙,他的京剧唱腔里就带有佛教瑜伽焰口的味道。台湾的宗教音乐比较多,梵呗,意为“清净的音乐”。

  韬光养晦 东西合璧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音乐,后来出家修行之后,就发现音乐还是不能多听的。就象一根树桩子长一颗、两颗蘑菇可以,三颗、五颗的话,木头的精华就没有了。

   中医学说耳是肾的“窍”,过度沉湎于听会伤肾。就象喝茶一样,茶很好, 但不能多喝。以前我在关房里的时候,两三天才喝一次,多了不行。音乐也是如此,因为毕竟是最精华的东西,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这里面,有时候也要养晦。

   中国传统讲究韬光养晦,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放、收、纵”。这样会比较自在,可以体悟音乐里面更深层的东西,对创作会更有益。

   在我眼里,人间很多菩萨,就是有的菩萨还没有睡醒。睡菩萨,早点醒过来吧!醒过来多壮观!用音乐描写一个人觉醒过来的状态,真的需要交响乐。

   中国音乐自我陶冶情操是足足有余了,但是在表现力方面,西方音乐确实超过东方音乐。由各种各样的管、弦、鼓乐器组合成的交响乐队表现力丰富、浑厚。大片的烘托那种意境的时候,就要用交响乐来渲染、衬托。

   比如“花开见佛”,个人心胸“啪”打开了,刹那之间超越了三界的状态,那个时候只有用交响乐来描绘,其它就会显得单薄,不足以衬托。

   在《金刚萨埵》片子里我也用到交响乐,本来不太想,几乎所有音乐我都找了,力度还是不够,后来就用了《指环王》里的一段音乐,结果气势一下子提起来了,这是确确实实的。

   这个年代社会的主调都是“合”,东、西方音乐也相互融合。现在西方的交响乐也吸纳中国的民乐在里面,觉得有味道。

   我们制作佛教影视片,最好能用原创音乐,现在一来是时间的问题,还有就是人才的加入还是太少。

  贝玛千贝&维塔斯

   佛曲的震撼力是因为后面存在一个伟大的力量,唱只不过是一个载体,我们人也是一个载体,传播的最后大本营是佛菩萨。

   比如贝玛千贝,听他的唱诵,你必须要修行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一上来就听他的,以后你其它的音乐都不要听了,但是你的人还没修到这个地步啊!

   就象开音乐会,第一个节目和最后一个节目肯定是要慎重考虑的,开场先要调气氛让观众进入状态,到最后压轴的时候才把大戏亮出来。

   人生修行亦是如此,不能过急。不要一上来就急着吃大餐,慢慢来,好味道还在后面呢!

   有人向我推荐俄罗斯歌手维塔斯。这年轻人不仅音色好还有内涵,有些歌词是他自己写的,我们一听,他是菩萨啊!俄罗斯是一个音乐的民族,他就现音乐身去度化他们。

   他在那首《布施》中唱道:“大家可怜可怜她吧,对于你的布施,她并不会觉得难为情,但是你要敞开来布施给她!”他的词写到多好,这就是真正的菩萨!只有菩萨才会去描绘人性中的最美,去扶助弱小的生命。

   追求当官发财,学生都会,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去扶助弱小。看到漂亮的宠物狗,小孩很喜欢,这是很自然的。让孩子去爱一只瘸着腿、身上生疮的赖皮狗,这才伟大!

   门措上师养了很多狗,以前我以为她喜欢狗。后来有一天她外出的时候,很多狗都跟着她跑,但是上师怀里抱的是一只胖得走也走不动、连鼻子也烂掉的癞皮狗。这时候我才完全明白过来,她不仅仅是爱这只狗,也不是作为宠物在养它。作为宠物,和升华到那种境界,这完全是一种质的改变。有时候人性当中就缺这一点,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菩萨。

   维塔斯有一支歌表达他对家乡、对父母的思念,感恩爸爸、感恩妈妈!纵使没回到他们身边,但拥有感恩的心,这是人性中最美最阳光的东西,能让人心里升起这种情操的这个人就是菩萨。

   他的歌很多是这样的,他十九岁就进克林姆林宫演出了,现在还不到三十岁。虽然他很年轻,但他的声音与他内在的修养完全地融合在一起,他能把人送到那种意境里去。

   他有五个八度音,这样的音域,世界上也找不出另一个。人性中只有具足了这种品质,听到他的歌才会被震撼。他不是为了表现高音才拉的高腔,那个高音是为了要表现那个境界,这样的高腔拉起来才有意义。

   他的歌里有出离心,有菩提心,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大菩萨化现在俄罗斯,度化俄罗斯。听过他歌的人都会被净化,也会有狂热,但是狂热之后很稳重、很优雅、身心很庄严,这就是艺术要达到的社会效果,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很难的。

   我也喜欢听维也纳的新春交响乐,西方的高雅音乐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那是世界级的大指挥家和众多顶级乐手在一起,演奏着世界上顶级的作曲家的作品,一首一首地把人送往那个境界。但是维塔斯,这么一个小伙子就可以达到,这多伟大!他不是菩萨达不到这种境界的。

  承继文明 净化人心

   作为媒体,宣扬美好功德无量,宣扬不好的罪过是很重很重的。现在影视糟粕的不少,污染人心,那些作品把生命狭隘化了。

   本来我做片子是想把师父的精神纪录下来、表现出来,现在我也想制作一些片子来利益大家。

   因为传统文化被否定、被摧残是非常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经济建设的发展从思想里解放出来。但是从宗教方面来说,对宗教的认识还是不足。

   中国的东方文明积淀深厚,只靠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展示出来,而且我们不仅仅要展现佛教文化,还包括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新春佳节喜闻法语润心田》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