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观事物之本质
——传喜法师与居士座谈(正月初三)
师父:他的人气破掉之后,他如果内在有灵性资本,有足够的定力的话,就是自我的这种自性的定力的话,他还是可以面对这样的现实。
反过来,他灵性资本没有了,灵性资本越少,生命就越脆弱。因为在他顺的时候,他的财富、人气足以支撑他自我的存在。当这些东西都破灭掉的时候,他会很脆弱,特别容易走向自杀。
所以现在就特别提出国家要有软实力——文化实力,一个人要有灵性资本。所以去年政协会议之后,学诚法师在人民大会堂代表宗教人士发言就讲到:佛教怎么样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佛教怎么样在世界上超越国家民族的这种狭隘性,具有一个终极价值,作为地球一个终极价值。佛教它具有终极价值,它不仅构建着中国的和谐社会,也构建着地球的一种文化,这个很重要。
现在要大同世界,首先要寻找大同世界的价值观、人生观,要有这样一个构架,大家共同认可的这样的终极价值。这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大家在讨论的一个问题。你前面讲的这个就是一个灵性的价值,就是我们自身修养方面的,这方面其实是越来越欠缺的。
像过去我们小时候,冬天全部劳动去,大家共同劳动。不是说为哪个村庄,我们在农村的时候,很远的也不是你的村庄,也会派人去清理沟渠、水利,年年搞,所以那时候就没什么旱涝、洪涝,很多年了。农村后来就没有这些了,不要说大河大沟没人清理,连小河小沟都淤积起来,所以下两天雨就洪涝,两天不下雨就旱灾。
思想上也是,以前还比较讲思想教育,但是那种思想教育是比较狭隘的。孝也不怎么讲,这是人性里面最基本的东西,一个社会最稳固的一种构架,人都有父母子女的这种感情,堂拆掉,宗祠没有了,很多就是那时候埋下来的根。现在要恢复,再重新提倡,重新再构架,组架这个社会模式,恢复传统道德。以前被破坏的,现在要恢复起来,现在再百家姓,宗祠制度再建立,这个转型跟古代的再来接轨。
这两年开始有中国传统的节假日了,重视起来开始恢复了。这都是中国的希望,这说明中国人的血液里就流着家的观念,这个家的观念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资本。如果一个人不爱家了,老婆、孩子不管了,爸爸妈妈不管了,那这个国家就糟糕了,人有这个的话还是比较好。
所以中国在传统节日上能够做文章,让这个氛围再浓重起来,因为中国人血液里流着这个几千年下来的东西,马上就会恢复过来,一恢复过来,这个社会会特别稳定。为什么中国那么稳定,稳定了几千年?这是老祖先的社会科学,用最根本的那些——天性的东西。
过去一个县,县官老爷下面才几个人,然后小地方都是地保,这地保像和事佬差不多的,主要还是靠宗祠制度,一个家族别说其他,平时小孩稍微有点不好的,家里就会管教的。所以我们读唐朝历史读到唐太宗李世民那个朝代,监狱里是空的,国库里钱绳都烂掉。
四川重庆严打了一次,一两个月抓了一万一千多个人,监狱、看守所都暴满,现在黑社会越来越厉害。我曾经坐在车里亲眼看到,有个女的在骑自行车,小孩在后面掏,那个女的发现了,从车上一跳下来,那小孩就跑掉了。
以前上海哪里有这种事情?上海治安是出名的好,现在上海都这样,可想而知啊!这个是最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我看到网上那个车一排一排,警察荷枪实弹的站在那,失主来认领,重庆会这么严重,以前还没听说过。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在调整,我们中国社会还要经历一个调整期。
这段时间我们佛教还要做做贡献,在灵性资本上要投入,学佛了这些问题就解决掉了,有足够的智慧认清本质,然后超越它,地藏菩萨讲的“众生业起,振锡杖以腾空”,能够超越这些现象。
信众:我以前在留学的时候是个穷学生,那时候很快乐,可是发现我现在越有钱越不快乐。这段时间我也思考了很多问题,我为什么不快乐?人如果原本什么都没有的话,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也没有什么不快乐。
早上、下午看看公司的工人吃得很简单,他们也蛮高兴的。如果经过自己的奋斗赚了钱,一方面改善自己生活的质量,自己对物质的要求也高的嘛。但是当你爬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你又很害怕跌下来。再加上像现在这个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极度的不信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越有钱的人,心里越没安全感。他不是说吃不到饭或者什么,现在社会这么富足,不可能让你饿死的。他怕一旦失去了该怎么办,他的家人该怎么办?他本来有轿车洋房,万一失去了他怎么办?原本没有的,像一个打工的他很快乐,一个老板不见得快乐。所以我就是思考怎样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绝对的安全感跟快乐,而不怕失去任何的东西。
师父:担心也好,幸福也好,都是精神范畴的东西,生命活动的一种东西。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过着很开心、很快乐的日子,后来别人给介绍一个男朋友,他们结婚了,又生了一个孩子。孩子没长多大,她丈夫去世了,她丈夫去世没多久,孩子也死了,发疯一样的抱着孩子痛哭,神精失常,别人怎么劝她也不行。
这时她听说佛陀路过这里,就抱着孩子哭着找佛陀,脸也不洗,头发散乱,衣服脏脏的。“佛啊!我为什么命这么苦啊?”佛就问她为什么?她就把这些讲给佛陀听。
佛说:“你现在儿子死了,没有了。丈夫死了,也没有了。你不是又回到十八岁以前什么也没有的状态了吗?你十八岁什么也没有的时候,不是也很开心吗?现在也什么都没有了,你又可以重新快乐起来了。”
佛陀讲这个话的时候,是有他的加持力的,很大的加持力,有平定的作用,让她镇定平静下来。同时佛陀的这种引导也让她领悟了这种状态,所以她顿然感到:是啊,我以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不是过的蛮开心的吗?
这个有一点启发作用的,现在你也这样想好了。因为我也常常这样观想,我现在管庙了,别人有的会羡慕,我以前在杭州那个地方很大的一个庙,很多老和尚来挂单说:你福报大,年纪轻轻就做了住持,有这么大的庙。我也想我现在三十多岁就做住持了,我如果一直认为我是住持,我管这么大的庙,我要是依附着这样的状态,那我修行的状态也进不去了。所以02年的时候,我就全部扔掉了,打了个电话,东西一拉放到大佛寺,我人就跑掉了,重新又成为最普通的一个出家人,到别的庙去挂单,再过这样的生活。
现在住这里我也常常这样想,我也教大家这样想,打坐的时候就观想自己坐在废墟里,我们佛教里有这样观想的。你拥有的任何的东西,当你自己打坐或者睡觉的时候,你要观想所有的东西全部都布施掉了。包括你自己的身体,死掉了。
死掉之后的种种变化,变化到后来,变成一堆骨头,久了之后骨头都脆掉了,都跟土混在一起了,变成粉末一样,一阵风一吹,连骨头灰也没有了。
做这样观想的时候,那你心就会很踏实很踏实,这种方法可以给我们精神很大的一种安定。所以佛涅槃的时候告诉我们说:知足者虽卧在地上也是快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也会痛苦,所以知足常乐。
你知足了自然还会感恩,那时候你会感恩你太太,感恩你孩子,感恩你那些工人。不知足的时候,你没有安全感,你就会想本来做穷学生,我什么都快乐。然后我现在开厂了,有钱了,不单不快乐,还有恐怖感。没家庭的时候很自由,现在人生自由也没了。
反过来说,我能够这样子,一个能知足,第二个感恩,第三个在精神世界里还要观想这一切都不是你自己的,暂时运用运用。如果你这样思维把它理顺了,这个关系理顺了,就坦荡荡的,君子坦荡荡的,有也可以,无也可以。反过来说,穷学生时候都很开心的过来了,那现在就无所谓了。
我自己出家,我也这样打算,我在家就训练了吃白饭,我妈妈问我为什么吃白饭?我说我以后出家能够吃到白饭就算不错了!我现在心理准备,训练起来,就不怕了,无所谓了。再恢复到最普通的出家人,或者是深山里面的一个出家人,都无所谓,我早就准备好了。
信众:师父,我前两天看了一个故事,一个富翁妻妾成群,身缠万贯,就像我刚才跟您提的,很没安全感。他就自己买了几百两黄金缠在自己腰上,他觉着放在哪里都不对劲,所以缠在自己身上。缠在自己身上很重嘛,好几公斤,他就每天在大街上转悠,放哪里安全,哪里都不安全,只有绑在自己身上最安全。
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寺庙前,看到庙前放着很大很大的一个钵,人家都往里面丢钱,他奇怪:怎么有人往这里丢钱啊?旁边的人就跟他解释,这个东西可以让人家造下福田。
因为这个富翁一直在找最安全的保险箱,可是他把黄金都绑在身上,变成一个很大的负担。旁边有个善知识开导他,人身上的财富,就像佛陀说的那样,有五个贼会给你抢掉,唯有投到三宝处,才可以真正享受到它的好处。他就这样心开意解,把身上所有的黄金全部都投到钵里面,那时候有一个比丘给他开示,他当下就有所悟。
所以我也通过这个故事,自己有一点感悟,身上有点钱就像佛陀讲的,按照比例的,百分之多少的钱家里用,百分之多少怎么样,剩下的最好布施出去,等到哪一天不属于你控制了,你那时候反而痛苦。
还有一个也是这样的故事,他也是一个老板,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出来奋斗,他把他所赚的钱全部换成黄金,然后他想到底放在哪里呢?他就拿个很大的水管,把金条全塞在里面,然后封起来放在自己家的门槛下面,每天回去都要看看门槛,有没有被破坏掉,又不敢出远门。这几十年对他来说,就好…
《以智慧观事物之本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