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世俗,于此现空二谛中,一切清净和不清净的显现在现空二谛中安立为世俗谛。如来臧大光明分因为是现分的缘故,安立为世俗谛。
依靠第三转*轮的教义安立的二谛是实相与现相二谛,于此实相现相二谛中,实相与现相一致的能境和所境安立为胜义谛,实相和现相不一致的能境和所境安立为世俗谛,如海螺本是白色,没有胆病的人见到的也是白海螺,此即喻实相与现相一致。于此实相与现相二谛中,如来藏大光明乃胜义谛。
以上依《中观庄严论释》《定解宝灯论讲记》等论著讲解。
18、菩萨在入于根本慧定之时,我们在旁边做供养顶礼等种种行为,他能否了知?
此问题涉及圣者的境界,经论中没有明显的宣说,根据圣者经验:“佛以及八地到十地的菩萨一定能够看见,但一地到七地的菩萨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不一定能够看见。”
19、菩萨有没有尽所有智?菩萨面前显现的是清净的如本尊坛城一般的显现,那么菩萨如何利益众生呢?
(1)菩萨有尽所有智。见弥勒菩萨的《宝性论》“持此法僧宝之体相”的科判中第二小科判:“如所尽所个别证,智慧见者清净故,具慧不退之僧宝,定具无上之功德。全知麦彭仁波切在“略释”中解释此颂说:“如所尽所智慧及其与其他不共的内个别自证智慧的所见依次清净障与碍故,于大菩提不退转的具慧僧众决定具有较声闻缘觉更为殊胜的无上功德。”但是菩萨的尽所有智与佛的尽所有智不同,因为菩萨尚未完全净除二障的种子和习气。所以,佛的尽所有智才是最究竟圆满的。
(2)全知麦彭仁波切的 “名言亦有二,实现符不符,依于清净见,不净观现世,二种名言量,如天及人眼。”时说:
“名言有两种,一种是实相和现相不一致的,还有一种是实相和现相一致的。实相和现相不一致的量叫做观现世量。除了凡夫人眼耳鼻舌身意的现量、比量的对境之外,还有一层更深秘的清净部分,这就是真正的名言实相,但这种实相我们凡夫人见不到……
这两种量都是名言量,它们就像人的所见和天人的所见一样。天人不但自己的境界见得到,而且人所见到的部分他也能见到,从这方面讲它相当于圣者的净见量。圣者的净见量不但能看见我们可怜众生面前所显现的迷乱现象,而且它还能见到名言的真正实相。”
20、显宗、密宗与成佛?
《定解宝灯论》全知麦彭仁波切的颂词“是故依照自本性,不住有寂大智慧,于本基如是住,修持空乐智慧道,甚至仅于此生中,亦能现前双运果。”
“虽依靠显宗空性法门进行抉择,但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也即法身这一分可以抉择,对现分的色身没能涉及,需要通过无数劫的积累资粮才可以显现。”
全知麦彭仁波切:“从空性方面是离戏论的,宁玛巴也再没有更高的见解,但从光明来讲却远远超胜显宗。显宗认为《般若经》的见解至高无上,但很多人认为第三转*轮仍然未能详细抉择光明分,因此,从光明角度密宗已经完全超越显宗。”
“有人非常疑惑:显宗所讲的道理与密宗实际是一模一样的,比如一转*轮三转*轮都对显现光明作了抉择,那密宗也不会再高了吧?
并非如此,从离戏论来讲,二转*轮以上在没有更高的,但从光明方面,显宗并未细致入微地进行抉择。这一点通过阅读显宗经典即可一目了然,显宗任何一部经论中也未讲到将光明道用的修法,比如大圆满中生圆次第的观本尊,观清净等修法根本不具足,显宗仅以隐藏方式稍微涉及,因此在光明方面密宗绝对是超越显宗的。
密宗真正不可分割的基道果的道理,唯有通过第四灌顶才可了知其真正含义。因第四灌顶中主要依靠水晶球认识自心本性。心得本性于基时如何存在,这一点通过道的灌顶现前,最后安住于此境界可以现前它的果位。因此修行时主要依靠光明之心进行抉择,通过种种方法使自心现前,并不是在其他地方寻找一个佛果。”
五部大论中的《三戒论释》中“深广法门虽无量,未依大密能成熟,及能解脱殊胜道,不得正觉佛所说。”这个颂词说:“显宗也有成佛,不是很锋利的斧头砍木头,我们称之为不能砍,实际能,只是时间缓慢。显宗道理上虽说了光明和空性,但修法没讲,这也是显宗难以成佛的原因。”
21、金刚经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有人说作为处于九乘之巅的宁玛巴自宗有不共同的超胜的见、修、行的体系呢
(1)问者混淆了实相和现相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金刚经开示录》云:““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另外,须菩提,诸法不论是显现、空性,还是佛陀、众生,全部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胜劣之别。什么时候获得这种双运的境界,就叫无上圆满正等觉……故从实相上看,佛陀与众生无有差别,地狱和涅槃其性平等。”
“九乘之巅的宁玛巴自宗有不共同的超胜的见、修、行体系 ……”是从什么角度言?从现相言。从实相言,没有显宗、密宗,更何来自宗、他宗,但从现相言,有三乘或九乘,按照声闻乘的见修行果就不能获得佛果,你不能说声闻乘和佛乘无有高下。
(2)从现相言,“密宗在四个方面胜过显宗,具体而言分别是:
《三相灯论》所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
(一)“不昧”:见解方面不愚昧。见解分为胜义、世俗两种,在抉择胜义时,显宗虽然承认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但并没有像密宗一样,如实抉择光明如来藏的本体;在抉择世俗时,显宗虽然承认万法如幻如梦、现而无自性,但并没有像密宗一样,通达一切显现是五智、五佛身的本体。所以在这方面,显宗不如密宗。
(二)“不难”:行为方面不难。密宗依靠殊胜的直指方法,可将五种妙欲直接转为道用,不舍烦恼的同时证得菩提,地道顿时获得圆满。它不需经历极大苦行,就像国王恩扎布德那样,可以一边享受世间的欲妙,一边通达心的本性。这跟汉地禅宗非常相似。
(三)“方便多”:修行方面具诸多方便。密宗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生圆无二大圆满等许多不共修法,生起次第又分有相、无相之别,圆满次第又有风、脉、明点的观修方法,同时,上师们的窍诀开示也不胜枚举。这些方便方法,在显宗经论中并不明显,只是以隐藏方式叙述的。
(四)“为利根”:根基方面是利根。“根”分为涅槃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最根本的是信根。如果对上师和密法有强烈的信心,弟子当下即可开悟,这类现象在密宗历史上非常多。
这四个方面,是显宗所不及的。乍听之下,对显宗闻思时间较长、对密宗道理不熟悉的人,可能有点接受不了,我也遇到过很多法师,他们讲不出什么理由,但就是不愿承认这种观点。其实,密宗揭示的是显宗的隐藏义,若不借助密宗的窍诀,《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显宗甚深经典的隐藏义,是难以揭示的。所以,精通显宗的人不一定能解释密宗,而精通密宗的人,一定能把显宗讲得清清楚楚。
(3)为什么说宁玛巴是九乘之巅?
全知在《定解宝灯论》中说:“大圆心部窍诀义,各诸大德所修持,道果息灭大手印,无二中观等异名,实上离心智慧故,一切皆为许相同。”
《新月释》解说此颂云:大圆满心部的零散窍诀,即是其余大德所修持的“道果”、“息灭”、“大手印”、“无二中观”等法门,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因为实际上都是远离了分别心的智慧,因此都是相同的。大圆满的三部密法所讲意义虽然相同,但心部是侧重于光明,界部侧重于空性,窍诀部则是光明与空性二者的双运。心部又有很多窍诀修法,雪域的萨迦、嘎举、格鲁等教派的了义修法正是大圆满心部的部分窍诀。
又“然彼诸源大圆满,心界窍诀部所分,深广殊胜之密要,余宗曾无之修法。”
《新月释》云:“然而其余如大手印等各派,均源自大圆满心部的窍诀。大圆满分为心部、界部、窍诀部,其中窍诀部深广、殊胜的密要,是在余宗如大中观、大手印、道果、息灭等法门中所没有的修法。”
《甘露滴》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