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定解宝灯论 1 提出七个难题

  定 解 宝 灯 论

   显明句义略释

   开启智慧门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 造释

  序 言

  顶礼上师三宝!

  前译宁玛巴一代宗师全知麦彭仁波切(公元1846-1912),为莲花生大师及雪域诸多伏藏大师共同授记之文殊菩萨的殊胜化身。自幼便具足出离心、大悲心、智慧以及对佛法的不共信心。圆寂后,在荼毗时舌头和双眼自聚一处,现出文殊菩萨之相。他杲日般的恩德令显密佛法、尤其是旧译宁玛巴之不共法脉再次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尊者的智慧由于无量世熏修之善根力通过上师的大悲加持而复苏,以不违四依与四无碍智而通达一切经、续、意疏之义,讲、辩、著均皆无碍。正如尊者的根本上师蒋扬钦哲汪波所说“弥勒密意现量知,如文殊智达诸法,尊胜诸法同法称”一样,其不共的功德显现,于佛教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依止善知识杰翁晋美多吉听闻《般若摄颂》,此后一月即为他人讲解。于华智仁波切座前听闻《入菩萨行》之《智慧品》仅七日便彻底领悟其中义理。在圣地嘎姆达仓修行十三年,显示了诸多不可思议功德:为随学弟子示现以智慧之火点燃火供。修持愤怒本尊令空中星月皆向东回避,同时大地震动、山石崩落、湖水奔溢、狂风骤起、空房散裂。修持阿底约嘎,于阳光之下身无影迹、体空莹澈,于墙石等物无碍自由出入。

  全知麦彭仁波切虽名扬卫、藏、康区,但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对各层人士均赐予不倦教诲,为后人留下了千余种殊胜的法宝著述,且于甚深广大的意伏藏能自在开取,被尊为伏藏导师之王。

  在七岁时,他一边玩耍一边唱出了金刚歌——《定解宝灯论》,后人赞之为显密法要之窍诀藏。此论虽为尊者早期的著作,但对其独树一帜的观点极具代表性。全论以九乘佛法修持中必须抉择的七难题为起因,通过对各种暂时立宗的剖析,依照世尊二转与三转*轮的了义经典,龙树与月称二位尊者的密意,圣者弥勒菩萨与无著菩萨的论典,雪域荣素班智达、遍知法王无垢光尊者的善说建立了究竟无垢的宁玛巴自宗。将世尊三转*轮之密意一一开显,最终归流于无上密乘大圆满之浩瀚海洋,于见修行果皆垂赐无上的甘露法味,实为新学老参的掌中珍宝。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赞叹说:“常持诵此论,生生世世不堕诸邪见,盖得菩萨诚实语的殊胜加持故。”若依此论修持定能获得殊胜之佛道。

  由于《定解宝灯论》原颂蕴义深广,初学者难以深入理解。为此,学人参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大弟子堪布刚华的此论讲义(藏文)整理成此《定解宝灯论显明句义略释·开启智慧门》,期望成为有缘道友们契入本论的助缘。

  略释如此胜论之功德,愿启显密定解智慧门。

  意传加持无碍入心续,浊世众生无碍速解脱。

  于2001年1月3日

  益西彭措

  

  目 录

  甲一、初善序义 11

  乙一、(论名)定解宝灯论 11

  乙二、译礼 14

  乙三、礼赞 14

  甲二、中善论义 15

  乙一、略说引言 15

  丙一、分离两种正量的过失 15

  丙二、正道与形象道的差别 16

  丙三、赞叹正道与入正道者的功德 16

  丙四、以问答的方式宣讲论义 17

  乙二、正式提出七个难题而分别广说 22

  丙一、第一问题:究竟见是无遮还是非遮 22

  丁一、略说他宗并立自宗 22

  丁二、广说 24

  戊一、破他宗 24

  己一、略说他宗无遮应其实是非遮及句他空不能双运 25

  己二、广说 26

  庚一、与教证理证及其自宗相违 26

  庚二、宣说不能成立双运等过失 30

  戊二、成立无二双运自宗 31

  丙二、第二问题:声缘怎证二无我 35

  丁一、破斥他宗 35

  丁二、建立自宗 39

  戊一、引述月称论师的善说 39

  戊二、引述无垢光尊者的善说 40

  戊三、遣除对此怀疑及究竟时声缘罗汉终将证悟圆满法无我空性 42

  己一、总说 43

  己二、别释圣教妙义而除疑 47

  己三、真如法性唯一故究竟成立一乘,余宗偏失而自宗应理 49

  丁三、龙树菩萨与弥勒菩萨密意不相违 50

  丙三、第三问题:善巧分别入定时有无执著的问题 52

  丁一、不作任何执著 52

  戊一、略说善证与邪见的区别 52

  戊二、广说 54

  丁二、无我执著 60

  戊一、总说初学者的渐修次第 60

  己一、强调应执著二无我的必要 60

  己二、究竟应断除空执 62

  己三、宣说正行远离一切执著的正见 63

  戊二、分说正见派的修法 64

  丁三、愚夫颠倒修法与正见修法的差别 65

  丁四、需以修行消尽一切执著 67

  丙四、第四问题:修行时应观察(观)修,还是安住(止)修 69

  丁一、宣说他宗 69

  丁二、分说自宗 70

  戊一、总说 70

  戊二、分说 75

  戊三、消除对自宗的邪见,并成立自宗为殊胜正道 78

  己一、超离一切执著的入定智慧是大乘道的正行 79

  己二、以此说明阿底约嘎是一切续部的究竟处,一切乘的顶峰 82

  己三、抉择其义的宗派超胜一切道乘之理由 84

  己四、一切经续、窍诀的究竟密意与光明大圆满无二,并均源自大圆满 85

  己五、宣讲凡夫也能修持大圆满法中的殊胜智慧 87

  丁三、摄义 89

  丙五、第五问题:胜义谛和世俗谛何者为主要 90

  丁一、破他宗 90

  丁二、立自宗 95

  戊一、宣说二谛无偏双运之法性乃一切经续窍诀无误之密意 96

  戊二、以证悟双运法性程度的不同来区分续部的高下 101

  戊三、破除对此观点的妨难 104

  己一、破析轮回不清净的观点 105

  己二、破析上下续部见解无高低的观点 107

  己三、以见解的不同安立九乘法的次第 108

  戊四、摄义 109

  丙六、第六问题:什么是六道众生的共同所见境 111

  丁一、分别破除偏颇的他宗 111

  丁二、成立无垢的自宗 117

  戊一、共同总说 117

  己一、现空双运的平等法性 117

  己二、破除无法建立正确的量与非量的妨难 118

  庚一、自宗能成立现量与比量且并非无意义 118

  庚二、他宗不能成立正量 120

  庚三、自宗能成立正量之理 121

  辛一、暂时成立二量 121

  壬一、见不清净世俗的观现世量 121

  壬二、见清净世俗的净见量 122

  辛二、最终成立一量 123

  辛三、自宗不共特法是安立大清净法性 124

  戊二、分说净等大无别之双运法性 124

  己一、偏袒与现或空都不能建立共同的所见境 125

  己二、宣述净等无别真谛之双运法性 128

  庚一、基远离偏堕的现空双运究竟实相是净等无别之真谛 129

  辛一、宣说胜义之大等性 129

  辛二、成立世俗之大清净 129

  辛三、宣说究竟之界智无别双运之真谛 132

  庚二、地道净秽的各种显现 133

  庚三、如是证悟与否之功过 134

  己三、成立大净等之理及生起定解之功德 135

  戊三、以不可思议之方式归纳其义 137

  丙七、第七问题:离戏大中观是否有承认 139

  丁一、破遮无有承认之观点: 139

  丁二、引述龙钦巴尊者将有无承认分开安立的善说 140

  丁三、遮破依此而着重建立有承认之他宗 142

  丁四、追随龙钦巴尊者广说自宗 146

  戊一、自宗将有无承认分开安立 146

  己一、出入定或因果二中观 146

  己二、实相大中观无有任何承认 148

  己三、现相中有各自名言二谛之承认 149

  戊二、断除对此之诤论 150

  己一、断除自宗有相同过失之诤论 151

  庚一、提出诤论 151

  庚二、断除诤论 151

  辛一、区分开现相中后得的心识与实相中入定的智慧之差别故自宗无过 152

  辛二、以此理能遮破其它邪见 155

  辛三、宣说自宗所许之二谛无有相违之过失 156

  庚三、摄要宣说:经教中的所有破立之理互不相违 158

  己二、断除二者同力真实之诤论 160

  己三、宣说二谛分开承认及其必要 164

  己四、宣说将因或道中观胜义之承认许为自宗,而将世俗送于他,则有教理妨害 167

  戊三、以此理宣说是显密诸宗之道要 169

  己一、总说显密共同之道要 169

  庚一、略说 169

  庚二、广说 171

  庚三、摄义 175

  己二、别说显密道要与见解之差别 176

  己三、以此类推余义 177

  乙三、本品末义:随喜赞叹及摄义之教言 178

  丙二、宣说授持胜法之法器 182

  丙三、摄要精藏真实之教言 183

  乙四、归摄宣说的所有要义 186

  甲三、后善结义 188

  乙一、发起胜心智慧作答 188

  乙二、慈悲利他而造 188

  乙三、依此能获胜乘妙道当依止之教言 189

  

  

  定 解 宝 灯 论

  显明句义略释

  开启智慧门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 造释

  

  敬礼曼殊师利童子!

  贤劫第四导师释迦佛,

  八大佛子六胜二庄严,

  师君臣及化身罗班等,

  百信皈依印藏诸圣众。

  三部九乘大车龙钦巴, …

《定解宝灯论 1 提出七个难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