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解 寶 燈 論
顯明句義略釋
開啓智慧門
全知麥彭仁波切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頌
益西彭措堪布 造釋
序 言
頂禮上師叁寶!
前譯甯瑪巴一代宗師全知麥彭仁波切(公元1846-1912),爲蓮花生大師及雪域諸多伏藏大師共同授記之文殊菩薩的殊勝化身。自幼便具足出離心、大悲心、智慧以及對佛法的不共信心。圓寂後,在荼毗時舌頭和雙眼自聚一處,現出文殊菩薩之相。他杲日般的恩德令顯密佛法、尤其是舊譯甯瑪巴之不共法脈再次得以延續和發揚光大。
尊者的智慧由于無量世熏修之善根力通過上師的大悲加持而複蘇,以不違四依與四無礙智而通達一切經、續、意疏之義,講、辯、著均皆無礙。正如尊者的根本上師蔣揚欽哲汪波所說“彌勒密意現量知,如文殊智達諸法,尊勝諸法同法稱”一樣,其不共的功德顯現,于佛教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依止善知識傑翁晉美多吉聽聞《般若攝頌》,此後一月即爲他人講解。于華智仁波切座前聽聞《入菩薩行》之《智慧品》僅七日便徹底領悟其中義理。在聖地嘎姆達倉修行十叁年,顯示了諸多不可思議功德:爲隨學弟子示現以智慧之火點燃火供。修持憤怒本尊令空中星月皆向東回避,同時大地震動、山石崩落、湖水奔溢、狂風驟起、空房散裂。修持阿底約嘎,于陽光之下身無影迹、體空瑩澈,于牆石等物無礙自由出入。
全知麥彭仁波切雖名揚衛、藏、康區,但生活簡樸、平易近人,對各層人士均賜予不倦教誨,爲後人留下了千余種殊勝的法寶著述,且于甚深廣大的意伏藏能自在開取,被尊爲伏藏導師之王。
在七歲時,他一邊玩耍一邊唱出了金剛歌——《定解寶燈論》,後人贊之爲顯密法要之竅訣藏。此論雖爲尊者早期的著作,但對其獨樹一幟的觀點極具代表性。全論以九乘佛法修持中必須抉擇的七難題爲起因,通過對各種暫時立宗的剖析,依照世尊二轉與叁轉*輪的了義經典,龍樹與月稱二位尊者的密意,聖者彌勒菩薩與無著菩薩的論典,雪域榮素班智達、遍知法王無垢光尊者的善說建立了究竟無垢的甯瑪巴自宗。將世尊叁轉*輪之密意一一開顯,最終歸流于無上密乘大圓滿之浩瀚海洋,于見修行果皆垂賜無上的甘露法味,實爲新學老參的掌中珍寶。金剛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贊歎說:“常持誦此論,生生世世不墮諸邪見,蓋得菩薩誠實語的殊勝加持故。”若依此論修持定能獲得殊勝之佛道。
由于《定解寶燈論》原頌蘊義深廣,初學者難以深入理解。爲此,學人參照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大弟子堪布剛華的此論講義(藏文)整理成此《定解寶燈論顯明句義略釋·開啓智慧門》,期望成爲有緣道友們契入本論的助緣。
略釋如此勝論之功德,願啓顯密定解智慧門。
意傳加持無礙入心續,濁世衆生無礙速解脫。
于2001年1月3日
益西彭措
目 錄
甲一、初善序義 11
乙一、(論名)定解寶燈論 11
乙二、譯禮 14
乙叁、禮贊 14
甲二、中善論義 15
乙一、略說引言 15
丙一、分離兩種正量的過失 15
丙二、正道與形象道的差別 16
丙叁、贊歎正道與入正道者的功德 16
丙四、以問答的方式宣講論義 17
乙二、正式提出七個難題而分別廣說 22
丙一、第一問題:究竟見是無遮還是非遮 22
丁一、略說他宗並立自宗 22
丁二、廣說 24
戊一、破他宗 24
己一、略說他宗無遮應其實是非遮及句他空不能雙運 25
己二、廣說 26
庚一、與教證理證及其自宗相違 26
庚二、宣說不能成立雙運等過失 30
戊二、成立無二雙運自宗 31
丙二、第二問題:聲緣怎證二無我 35
丁一、破斥他宗 35
丁二、建立自宗 39
戊一、引述月稱論師的善說 39
戊二、引述無垢光尊者的善說 40
戊叁、遣除對此懷疑及究竟時聲緣羅漢終將證悟圓滿法無我空性 42
己一、總說 43
己二、別釋聖教妙義而除疑 47
己叁、真如法性唯一故究竟成立一乘,余宗偏失而自宗應理 49
丁叁、龍樹菩薩與彌勒菩薩密意不相違 50
丙叁、第叁問題:善巧分別入定時有無執著的問題 52
丁一、不作任何執著 52
戊一、略說善證與邪見的區別 52
戊二、廣說 54
丁二、無我執著 60
戊一、總說初學者的漸修次第 60
己一、強調應執著二無我的必要 60
己二、究竟應斷除空執 62
己叁、宣說正行遠離一切執著的正見 63
戊二、分說正見派的修法 64
丁叁、愚夫顛倒修法與正見修法的差別 65
丁四、需以修行消盡一切執著 67
丙四、第四問題:修行時應觀察(觀)修,還是安住(止)修 69
丁一、宣說他宗 69
丁二、分說自宗 70
戊一、總說 70
戊二、分說 75
戊叁、消除對自宗的邪見,並成立自宗爲殊勝正道 78
己一、超離一切執著的入定智慧是大乘道的正行 79
己二、以此說明阿底約嘎是一切續部的究竟處,一切乘的頂峰 82
己叁、抉擇其義的宗派超勝一切道乘之理由 84
己四、一切經續、竅訣的究竟密意與光明大圓滿無二,並均源自大圓滿 85
己五、宣講凡夫也能修持大圓滿法中的殊勝智慧 87
丁叁、攝義 89
丙五、第五問題:勝義谛和世俗谛何者爲主要 90
丁一、破他宗 90
丁二、立自宗 95
戊一、宣說二谛無偏雙運之法性乃一切經續竅訣無誤之密意 96
戊二、以證悟雙運法性程度的不同來區分續部的高下 101
戊叁、破除對此觀點的妨難 104
己一、破析輪回不清淨的觀點 105
己二、破析上下續部見解無高低的觀點 107
己叁、以見解的不同安立九乘法的次第 108
戊四、攝義 109
丙六、第六問題:什麼是六道衆生的共同所見境 111
丁一、分別破除偏頗的他宗 111
丁二、成立無垢的自宗 117
戊一、共同總說 117
己一、現空雙運的平等法性 117
己二、破除無法建立正確的量與非量的妨難 118
庚一、自宗能成立現量與比量且並非無意義 118
庚二、他宗不能成立正量 120
庚叁、自宗能成立正量之理 121
辛一、暫時成立二量 121
壬一、見不清淨世俗的觀現世量 121
壬二、見清淨世俗的淨見量 122
辛二、最終成立一量 123
辛叁、自宗不共特法是安立大清淨法性 124
戊二、分說淨等大無別之雙運法性 124
己一、偏袒與現或空都不能建立共同的所見境 125
己二、宣述淨等無別真谛之雙運法性 128
庚一、基遠離偏墮的現空雙運究竟實相是淨等無別之真谛 129
辛一、宣說勝義之大等性 129
辛二、成立世俗之大清淨 129
辛叁、宣說究竟之界智無別雙運之真谛 132
庚二、地道淨穢的各種顯現 133
庚叁、如是證悟與否之功過 134
己叁、成立大淨等之理及生起定解之功德 135
戊叁、以不可思議之方式歸納其義 137
丙七、第七問題:離戲大中觀是否有承認 139
丁一、破遮無有承認之觀點: 139
丁二、引述龍欽巴尊者將有無承認分開安立的善說 140
丁叁、遮破依此而著重建立有承認之他宗 142
丁四、追隨龍欽巴尊者廣說自宗 146
戊一、自宗將有無承認分開安立 146
己一、出入定或因果二中觀 146
己二、實相大中觀無有任何承認 148
己叁、現相中有各自名言二谛之承認 149
戊二、斷除對此之诤論 150
己一、斷除自宗有相同過失之诤論 151
庚一、提出诤論 151
庚二、斷除诤論 151
辛一、區分開現相中後得的心識與實相中入定的智慧之差別故自宗無過 152
辛二、以此理能遮破其它邪見 155
辛叁、宣說自宗所許之二谛無有相違之過失 156
庚叁、攝要宣說:經教中的所有破立之理互不相違 158
己二、斷除二者同力真實之诤論 160
己叁、宣說二谛分開承認及其必要 164
己四、宣說將因或道中觀勝義之承認許爲自宗,而將世俗送于他,則有教理妨害 167
戊叁、以此理宣說是顯密諸宗之道要 169
己一、總說顯密共同之道要 169
庚一、略說 169
庚二、廣說 171
庚叁、攝義 175
己二、別說顯密道要與見解之差別 176
己叁、以此類推余義 177
乙叁、本品末義:隨喜贊歎及攝義之教言 178
丙二、宣說授持勝法之法器 182
丙叁、攝要精藏真實之教言 183
乙四、歸攝宣說的所有要義 186
甲叁、後善結義 188
乙一、發起勝心智慧作答 188
乙二、慈悲利他而造 188
乙叁、依此能獲勝乘妙道當依止之教言 189
定 解 寶 燈 論
顯明句義略釋
開啓智慧門
全知麥彭仁波切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頌
益西彭措堪布 造釋
敬禮曼殊師利童子!
賢劫第四導師釋迦佛,
八大佛子六勝二莊嚴,
師君臣及化身羅班等,
百信皈依印藏諸聖衆。
叁部九乘大車龍欽巴, …
《定解寶燈論 1 提出七個難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