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P2

  ..续本文上一页空就是那个爆炸。物质的极点夸克,最后那个东西,那个能量一爆炸就是空。你看,那个电灯泡空的,你把它一打,“劈呀”一声,那个爆炸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你们没有学过科学,不讲了。

  所以佛也告诉你,最后的那个物质,叫做极微。一切物质由极微组织摆来的,都是缘生的,它爆炸是空,但是空以后,有没有东西?有。佛在《楞严经》上给你透露了消息,在小乘里头也透露过。物理的这个“空”,乃至一个细胞,任何一点灰尘,把它剖开了以后,与科学方法把它爆炸了以后,是一样的;它七分(上下四方中七微)有“色声香味触法”。你看一切的东西爆破以后,有气味,你闻到那个气味就会死,那是“空”的力量。所以时代不同了,讲法也不同。不讲远了,我们没有时间,因此给你找出来,《指月录》上讲“色空”的关系,大概抽出要点讲,不是完全,完全资料很多啊。讲义发一发吧,以他们出家众为主,在家众不够,再去印。

  【秦跋陀禅师问生法师讲何经论。生曰:般若经。】

  《指月录》这里印的是秦跋陀禅师,就是佛陀跋陀罗禅师。佛陀跋陀罗问生法师,不是道生法师,应该是指鸠摩罗什。《指月录》这里改变了,给鸠摩罗什擦粉,把鸠摩罗什改成道生法师了。“道生”是谁啊?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那个生公。其实,道生法师跟跋陀罗一样,都是被关中这些大师赶出去到南方来的;因为他们是讲修持的,和这些讲教理的派系不合的原故。

  其实这一段话不大对的,要查《高僧传》才能知道,实际上是鸠摩罗什有时候解决不了问题,就请跋陀罗禅师来。他们都是印度人嘛,请他来解决佛法问题。

  他问鸠摩罗什,“你讲什么经典啊?你注重的是什么啊?”回答说,是《大般若经》。《心经》是小般若啰。

  【师曰:作么生说色空义?曰:众微聚曰色。众微无自性曰空。】

  跋陀罗说:“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义,你怎么理解啊?”鸠摩罗什的答话:“众微聚曰色,众微无自性曰空。”答得比丁师进步一点了。哈哈,当然进步。“众微”,一切的微尘,拿现在的名称讲,一切的夸克、中子、质子综合拢来,凝结起来,变成固定有形象的东西,就是“众微聚”,这就叫色法。“因缘生法”,聚拢来,叫做“有”。

  但是“众微无自性”,物质的每个质子,最后的能,分析到最后是空的。无自性,没有自己单独存在的功能。一个物质爆破了最后是空的,这就叫做“空”;把这个物质打破了,毁灭了,就叫做“空”。等于这样讲法。

  【师曰:众微未聚唤作什么?生罔措。】

  跋陀罗尊者就问了,“哎,那么众微未聚唤做什么啊?”他说,那个能啊,那个能量没有凑合拢来,没有变成物质以前,那叫做什么啊?拿现在讲,完全牵涉到最高的物理科学了。这个天地万有没有构成以前,虚空里头有没有东西啊?是个什么啊?“生罔措。”鸠摩罗什不晓得怎么办?被他问得答不出来了。好了,跋陀罗就放他一马,不问了,面子上赶快转弯,接下去说了。

  【师又问:别讲何经论?曰:大涅槃经。师曰:如何说涅槃之义。曰:涅而不生。槃而不灭。不生不灭故曰涅槃。】

  另外又问:“别讲何经论”啊?他说,你除了刚才讲,喜欢研究《大般若经》,“色空”最重要以外,你还研究什么经论啊?他说,另外注重是《大涅槃经》。“如何说涅槃之义?”什么叫涅槃啊?你怎么解释啊?鸠摩罗什用中文解释:“涅而不生,槃而不灭,不生不灭故曰涅槃。”涅槃两个字是梵文音拼拢来,用中国字来代表,所以要学华严字母的音韵了。所谓涅是讲“不生”的意思;槃是“不灭”的意思。总而言之,世界上有一个东西,是生命的本来,是不生不灭的,这个叫做涅槃,就是本性,所以说“涅槃自性”。

  嘿嘿!讲得多高啊!所以你们学禅宗,将来回山,每个人买一套《指月录》好好研究。尤其是嵩山少林寺的,连《五灯会元》《指月录》《景德传灯录》都不熟,你谈什么少林啊!那个林字去掉一半,改“少木”好了。

  【师曰:这个是如来涅槃,哪个是法师涅槃?曰:涅槃之义岂有二耶?某甲只如此,未审禅师如何说涅槃?】

  佛陀跋陀罗一听,说,“你讲的这个是如来的涅槃啊!法师,你自己的涅槃是什么?”就这样问。你看这些文字记录,都是当时的对话,都像演电影一样,但是看了文字,不要被文字骗了。所以写毛笔字有一句话,你注意哦,要“力透纸背”,这个眼睛要看到纸的后面。你看对话怎么讲呢?鸠摩罗什听到跋陀罗问什么是自己的涅槃,就说:“涅槃之义岂有二耶?”一切众生跟如来一样,只有一个涅槃,哪会有两个啊?

  “某甲”他自己叫他自己名字了,我鸠摩罗什认为“只如此”,就是这个道理,不知道禅师你说涅槃是什么?称他是禅师,真参用功的人,走禅宗路线是实际修行,所以称禅师,不是法师了。

  【师拈起如意曰:还见么?曰:见。师曰:见个什么?曰:见禅师手中如意。师将如意掷于地曰:见么?曰:见。师曰:见个什么?曰:见禅师手中如意堕地。】

  跋陀罗一听,把手里拿的那个如意一举,就像我们这个圆珠笔,就把圆珠笔一拿,看到吗?鸠摩罗什说,看到了。跋陀罗说:你看到什么啊?他说,我看见禅师手中这个如意啊!禅师就把这个如意一丢,丢在地上了,手就空的啰,他说,你还看见吗?答:看见了。禅师说你看到了什么?他说我看到你把这个如意丢在地上去了。

  【师斥曰:观公见解,未出常流,何得名喧宇宙。拂衣而去。】

  跋陀罗禅师就呵斥:“观公见解,未出常流,何得名喧宇宙?”你看看这句话,演电影一样。“观公见解”,很恭敬称他“公”,等于现在讲,你这位大师,从印度来翻那么多经典,搞了半天,你的见解见地,“未出常流”,同一般学佛一样,“何得名喧宇宙”,你的名气怎么在中国那么大?当时那个袖子长,一甩,就走了,“拂衣而去”。就这样得罪了他,给鸠摩罗什这样的大师,当面难堪。

  实际上跋陀罗也不是看不起鸠摩罗什,只觉得他这个样子做大师,是在误人嘛,“误人子弟,男盗女娼”,那是罪过啊!所以拂衣而去。如果演出电影来,穿以前和尚的衣服,长袖一拂,走了,那个姿势很好看啊!不像你们现在穿短的,袖子甩不开。然后那个禅师走了,这个鸠摩罗什法师坐在那里,那得罪得很难看呀!所以读书要读到这样去了解。可是,鸠摩罗什的弟子们受不了啦,因为这个大师的架子统统被跋陀罗拆掉了。

  【其徒怀疑不已,乃追师扣问:我师说色空涅槃不契,未审禅师如何说色空义?】

  “其徒怀疑不已”,有些弟子们产生疑惑,就跟到他后面走追问,“乃追师扣问:我师说色空涅槃不契。”我们的师父答复你的问题不合,不中意,广东话不中意是不满意,不契是不相合。“未审禅师如何说色空义?”那我请教一下,禅师啊,你简单明了告诉我们,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

  【师曰:不道汝师说得不是,汝师只说得果上色空,不会说得因中色空。】

  跋陀罗说:哎呀,刚才对不起,我没有说你老师不对啊!你老师说得也对。他说的是果上的色空!他没有讲因上色空,没有说究竟啊!并不是说他不对。这就像是昨天我讲丁师的话,你说现象就是概念,概念就是个妄念,现象不管就色空了嘛?

  【其徒曰:如何是因中色空?】

  这个徒弟就问了:“那请你说一说如何是因中色空呢?”

  【师曰: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

  像这个铃子,是“众微”所聚,就是色法。众微就是很多金银铜铁的个体,兜拢来,拿科学来讲,每一个因子,这个能量综合拢来,变成这个铃子。讲彻底的道理,“一微空故众微空”,铃子是众微所成,是许多元素所聚成,每一个元素本身就是空的,所以这个铃子也是空的。“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他说,这是因上的色空,彻底空。

  昨天甲师讲到《楞严经》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如讲“风大”,你们修用呼吸法门的注意,“性风真空”就是因上的空;“性空真风”,这一句话是有相的空了。

  “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道理,你们现在人注意哦!佛法固然讲唯心方面,本身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物理的自性地水火风空,也是不生不灭。所以“清净本然”,心物是一体的;“周遍法界”,无所不在,无所在。

  那么心跟物怎么起作用呢?“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知道的量,知见的这个量,功能。所以唯识学里有量论,现在学自然科学,学物理学的有量子力学,这也是“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各人业力大小,配合心物一元,起的作用有大小。“宁有方所”,没有一个固定的所在。换一句话说,心空、念空、物空,空的境界无所在无所不在。

  所有的经典,只有《楞严经》把心物一元这个原理讲得最透彻;但是还是秘密,所以《楞严经》属于密宗,秘密宗的最高部了。大佛顶密因,有最高的境界。你们都晓得心能转物这个道理,为什么两个腿痛,腿是不是物啊?你为什么转不了呢?这就是问题来了。既然说一切唯心造,你怎么造不出来呢?

  昨天听了丁师、甲师一讲,当时也晚了,我说我可以跟你们玩一夜,你们笑笑,也不晓得你们行不行,就了事了。你们散了以后,我心里想,这些年轻人还不错嘛!

  这个色空,中国佛学叫色空义。关于这个问题,由魏晋南北朝以后,一直到现在,佛学院都是在那里乱扯,讨论不完。换一句话说,拿现在来讲,就是自然科学与哲学、宗教结合的一个大问题。这是修行的见地,所以我们要先解决,同时也说了昨天晚上我的感想。

  他们说时间到了,休息一下。不晓得是给我休息,还是给你们休息,现在给大家休息吧。“色空不二”道理一讲,有五十分钟啦!好好,大家起来,喝杯茶,休息一下,玩一玩。

  …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