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P8

  ..续本文上一页!他的呼吸本来就在肚脐这里跟母亲相连的。在这个时候,脐带一剪断扎好,第二个动作,那个接生婆的手,就插进这个婴儿嘴里,把那一坨最脏最黑的东西,像泥巴一样黑得发亮的东西,统统要挖出来丢掉。如果婴儿一开口哇,那一坨咽下去就不好了,那个叫胎毒。

  九个多月在胎里头,没有牙齿,也不吃东西,有时候嘴巴完全闭着,同打坐一样。但是肚脐里头吸收下的营养,妈妈吃的,譬如辣的酸的,牛肉、青菜、萝卜等等东西,有些剩余的营养,集中到上面,冲到嘴里来了。刚开始还没有大便,肛门还没有开哎,有一点点水分排泄;东西大概都在嘴这里,所以就要把它挖出来,嘴一挖开,婴儿呼吸了,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哦。生命在呼吸的风大,婴儿开口“哇”!“啊”!这一叫是什么?安那,先开口。这一哇一叫,鼻子里头自然的空气,吸进来了(般那)。

  然后婴儿鼻子开始呼吸了,这个生命是这样过来的,呼吸如果不进来,这个婴儿就死了。所以我们现在鼻子能够呼吸,这是后天的呼吸,后天生命的气。我给古道他们讲《达摩禅经》,这叫“长养气”。这还不是真的气,不是道家说的“先天一炁”。那个婴儿在娘胎里头,七天一个转变,成长成人,那个是“报身气”,也叫做报身的业气,有善业恶业,所以每个人身体不同。至于入胎的时候,这个精虫跟卵子一搅变成胎儿,那个功能是“根本气”。所以我笑这些唯识学家,九个缘有个“根本依”,根本依是什么东西啊?唯识学家认为根本依是习气。其实根本依是真的一个功能,就是入胎的那个根本气,同现在的呼吸气三种不同。

  三种不同,听到没有?所以婴儿一出生,开口哇,他鼻子、嘴里先安那出气。所以“阿”是开始,然后般那鼻子气进来了,拿现在讲,这个吸进来的空气,是现在科学讲的氧气。

  大家都晓得生命,氧气吸进来到身体,就变成碳气瓦斯呼出,碳气是有毒的。所以我们吸气进来以后,一定又想呼出去了。后天的生命活着,主要靠鼻子吸啊呼啊,吸啊呼啊,呼吸来往,这叫安那般那,要先懂这个原理。

  那么后天的生命,胎儿剪断脐带,扎了以后,就靠鼻子呼吸的气。所以修安那般那的行者,将来告诉你,真的得法了,修得好,最后打起坐来入定,根本鼻子没有呼吸了,身体内部的一套,自然有呼吸往来,回到胎儿的状况,这才能够得定,才能够念头专一清净。这就是实际的工夫,不然你坐在那里,吸!呼!数一万年都没有用。

  刚才我解释这个原理,还没有讲到六妙门的数字,先讲息的来源是这样,使你们先了解,再谈方法了。照这个情况,就剩明天一天,我们讨论就结束了,这次不会讲得很圆满的,每一段你们都要注意,再听清楚。休息一下。累不累啊?你们问我累不累嘛!好像只有我问你们,还真客气。

  

  

  第六堂

  内容提要:

   暖寿识

   气和念

   把心念拉回来

   气结成了块

  先认识这个呼吸关系,呼吸是属于四大里头的风大。那么生命活着,只是这个风大就行吗?不行!从入娘胎起,一个精虫一个卵子,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大构成的。所以我们身体同地球一样,整个的地球,七分是水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人现在活着,每个都是胖胖的,一个一个的都是一大坨,我是瘦巴巴的。你看一天要多少水进来!水大不够还不行啊。《圆觉经》《楞严经》,各个经典告诉你,四大性离,地水火风,各有各的范围。所以阴阳五行生克,水多了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都是互相生克。四大性离,各有各的范围,它们不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人活着,今天我在讲话,你在打坐听话,你以为是个完整的吗?这里头分门别类太大了。

  这个生命,只靠呼吸靠这个水吗?不是,还有火大。所以研究唯识要懂“暖寿识”三位一体。暖是有温度,温度是火大来的,死了就冷了,温度没有了。所以有暖,有温度,有气,就有寿命,才能起心意识的作用。

  地大,就是我们这个骨架子、肌肉这些。你们练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那些筋骨皮是水大跟地大两个结合的。打了拳一身汗,那是火大逼出来水大,这是生命科学,都要搞清楚啊!

  回转来再讲风大,变成我们呼吸。婴儿也好,我们也好,一生了病呼吸就粗就大,就要喘气,那是风大喘的现象。所以我昨天告诉己师,练武功打拳,不要太闭气,那是下乘法门。你要懂得气,真正的武功,练到一口气不闭,“哗”一拳出去,那是真气,那是不得了的功力。你慢慢去体会,你这孩子功夫还差得远啊!你这样一动一闭气,已经不是了,将来再慢慢告诉你,我这个老头子的花样很多的啊!

  这个呼吸是这样的,不详细跟你们讲,真要详细讲,地水火风四大变化统统都要讲。我们身体活在这里,是属于五阴,地水火风空是色阴。这个身体,由婴儿起,每个细胞里头都有空的,我们身体上九个窍,头上七个,加上下面大小便两个;其他十万八千个毛孔都在呼吸,都和空气,地水火风接触流通的。所以你练武功也好,做工夫也好,不能只憋住这一口气,其他都不管。其实,只要这么一过来,手这么一动,已经是出去了;到了这一步,武功差不多了,慢慢来吧!

  这个生命,地水火风空是色法,有色就有受,有感觉,所以“色、受”归到一组去。你们晓得佛学,受阴包括几个范围?甲师喜欢研究佛学,讲啊!(僧甲答: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普通讲“三受”,还加心理的忧和喜两个,叫做五受。

  可是你的想阴(思想)同呼吸,地水火风,是不相干,又是绝对相干;因为心动气就动,气动心就动。思想是心意识作用。所以我常说,当年和我的老师袁先生两人从山上下来,到了四川内江,正在街上走;这是讲禅宗做法了。我那个老师回过来就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哎,我问你一个问题,念先动还是气先动啊?”我们在走路,还在说笑话,突然,他就这么一问,我说:“念先动。”哈哈,他大笑,把手一放说:“你对了。”我说:“先生啊!”我们当年不叫老师叫先生,“你怎么突然问我这个问题?”

  他说:“我还有个老师,你没有见过,还是你们老乡,浙江人。我学佛跟他开始的,他修持很多年,现在是我供养他,就住在我对门。”

  我说:“哎哟,怪不得,先生啊,我到你家里,前面进进出出有个老先生,两夫妻,是你的老师啊?他们两个人,好像都不大像我们一样讲话。”

  他说:“他正在修持,他主张先修气,我说先修念,我们这两天就谈这个问题,两个人意见出入很大!所以我路上就问你。我明天带你去见太老师,你们两个谈谈。”

  念动还是气动?你如果警觉就知道,自己的念头一动,气就跟着动。念和气是两回事。所以你打坐做功夫,刚才我们讨论,走大乘禅宗直接的路线,心念本空,念念自性空,不是你去空他,他空你的。

  但是念跟气,两个是分不开的,像黏住的双管。所以当人死亡的时候,第六分别意识一昏迷,慢慢气就跟着断了。你们听过我讲的生死问题没有?人是怎么样死的?一步一步的变化,都很科学,都要搞清楚。现在简单告诉你们,详细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当人一昏迷,临死的时候,下面冷到哪个地方,气就停到那个地方,这个识就散到那个地方。最后一口气出来,气就没有了,第六意识完全散了。所以现在一口气在,你的心念跟气是离不开的。可是念跟气两个分途,你看,像辛师在那里注意看书,或者你在注意打拳,这个时候气跟心两个专一,当你很专一的时候,那个呼吸一定是停掉的,是不是啊?唉!你们也不去体会。当你专心想问题,想个东西要写,或看个东西,一刹那,呼吸停住了。或者我们在说话,突然一个陌生人进门,“呃,呃,你是谁啊?”那一下呼吸是停住的。“哎啊!是你呀!”放心了,呼吸来了。念跟息是这样,永远不会合,所以道家叫“降龙伏虎”。这个心念像一条龙一样,龙是什么意思?变化无常,变动不居是龙。虎是气,猛虎一下山,这个气一来就伤人了。所以道家说降龙伏虎,先把念头降伏,就是《金刚经》的如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其虎,就是修气。

  这个念跟气两上不合一,所以刚才把气分几层告诉你们。上座修安般法门时,才发现思想乱飞,跟气是不合一的。平常我们活着,谁管自己的呼吸啊!自己活着几十年,有没有管呼吸?不打坐的时候,你们说有没有?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道?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才听到鼻子有呼吸来往,对不对?平常都没有管,你看这个心跟它是分开的。

  如果一个真有修养的人,就是这样讲话,乃至打拳,晓得心气本来合一的,不要硬闭着气,出拳时还要“嗯,哎”!哎个什么啊!本来合一的嘛!

  你们注意,这个心气本来合一,可是又两个分开;因此修行的方法,先走风大,安那般那路线,叫你把心拉回来。等于拿气做一条绳子,你这个心念像个猴子,外面乱跑,拿这条绳子把这只猴子栓过来,归在一起。

  打起坐来,先注意自己呼吸,然后又告诉你,呼吸粗的、大的叫“风”;我们的呼吸只到肺部为止的,叫“喘”;比肺部再深一点,叫“气”,到丹田到肚脐那里,那个还只叫“气”;再进一步,好像停留了,不呼不吸了,那个才叫“息”。

  拿这个做绳子,做钓鱼一样的钓饵,把自己的心钓回来,所以叫你数息,自己注意呼吸,进来出去,出去进来,从一数到十,这个念跟着气数到十,中间自己晓得,没有一个杂念妄想岔进来,才算数息成功。如果进来出去数一,进来出去数二,数到“五”的时候,一下想到别的,不算!重新再来,从第一再来,这叫数息。

  如果我知道呼吸进来出去,顺着数到十,再倒回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来回都数,呼吸都知道,念头没有别的散乱,其实别的也知道,可是有个主要的念头跟呼吸没有离开,这样数息就对了。

  可是这里头有个问题,我刚才为什么问你,在呼出去的时候记…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