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P3

  ..续本文上一页十几岁哦。我说王阳明也没有见道,只见了一点影子。认识了第六识,不懂第七识,第八识更不知道。我说第一句话是偷《六祖坛经》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性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善恶是第六意识分别,是人为出来的,此其一。第二句是引用六祖在大瘐岭接引惠明法师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是你的本来面目?"

   这个还不说,我先问它的根源。你们的学识文化,大概还不知道,我说请问"无善无恶性之体",我们人性本来无善无恶。无善无恶是本来都没有嘛,对不对?一切都没有了嘛,为什么说是"有善有恶意之动"?请问这一动的意是不是体上来的,有体才有用嘛;意动如果是由体上来的,意动就有善恶,可见体的本身有善恶啊。这以逻辑来讲四个字:"自语相违"。自己的语言,讲出来的自相矛盾了,违背了。等于说"不好不坏"。不好就是坏嘛,不坏就是好嘛,这等于没有讲嘛。所以怎么可以讲不好不坏呢?在逻辑来讲,这一句话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我常常骂同学们有时讲话不合逻辑,我问你这两天好不好?老师啊,这里气候......我说你先答复我,我问你这两天好不好,你说好不好就是了,啰嗦什么!

   "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一动是体来起用嘛。可见他是"自语相违"了。体上是无善无恶的,意动了就有善恶,那个意是不是体起用呢?等于海上波浪就是水,水一动就起波浪了,波浪是水变的嘛!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是知性了。请问这一知是不是体上的用?体上起用,体既然知道有善恶,可见体是有善有恶了,有这个功能了。不然的话在哲学上就犯了三元论了,有一个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有一个意是本体动出来的,有一个知在知道上,不是三个了吗?在哲学上犯了三元论的错误了。第四句话我不批评,那是行为哲学,一切宗教,一切教育,都是为善去恶,这句话没有问题。前面三句话讲本体论都有问题,所以千万不要搞错了。他是讲做人做事,道德行为都好;严格来说在哲学上讲是错误的,因为本体认不清楚。

  

   知从哪里来

   我们这个思维知性你说有善有恶吗?没有善恶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东西我要,那个我不要?这件事情我该做,那件事情我不该做?你说"我不要",因为你的知性对自己说我不要了。"我要"是你的知性要了。这一知是什么来的?那你非懂唯识不可了。这是第六意识在知,第六意识的作用偏重于分别,思想,善恶、清楚、是非、明暗、喜欢不喜欢,都是第六意识在动。

   但它后面还有个老板,这个老板天生的有个"我",就是第七识,梵文翻音叫末那。末那的含义是根本我执。当一个胎儿由入胎变成人的时候,没有思想,没有感觉,没有作用,入胎的时候只有一个"我"的作用存在。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体的我,这个就是意的根根,这个根是不起分别的。所以胎儿在娘胎里头,第八阿赖耶识来了,第七末那识来了,但是第六意识尚不起分别作用。慢慢长成到三四个月以后才有感觉,第六意识慢慢一点一点形成,是污染上去的。这个很深啦,将来专讲的时候再讲。

   那么这个"我"的意识哪里来呢?不是这一生来的,不是父亲的精虫跟母亲的卵变出来的。母亲的卵变的是细胞啊、血液啊、肌肉啊。父亲那个精虫慢慢分化,这是说还没有完全严格的测验,究竟变骨骼啦,或变成别的什么啦。那么这个人的个性、思想、习惯呢?不是父母的遗传,遗传只是四缘里的一部分作用。我们的个性、思想是前生的,多生累世的习惯种子带来的,叫第八阿赖耶识,所以叫种子识。以唯识讲这个生命"种子生现行",每一个人的种子,种子识,形成了现在的自己。其实"种子"两个字,也被人世间的物理世界向佛学借用了的;像稻子有稻子的种子,麦子有麦子的种子,香蕉有香蕉的种子......这个种子,那个种子,各自有种子带来。

   再研究种子,我们岔过来,世界上的每个植物,一株花,一个芝麻,你把它的种子解剖来看,都是由两个半个合拢来,中间是空心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种子中间不是空的!连物理世界的中心,中间也还是空的。当然,现在科学还没有仔细分析到再解剖细胞基因,还要等待,最后还是空的。"种子生现行"就是现在的感觉知觉,以及思想的行为所表达出来的。而我们现在这一生所经历的一切一切,所谓这个现行已经有地污染,又变成来生的种子了。

  

   修行是改变什么

   所以修行要从种子这里入手,修行就要改变心行,要从心行去转变。所以"转识"是如何修行把它转过来,修行就是把这个业识转了。有许多同学,很多朋友,男女老幼,你们大家都是我的朋友,你看每人个性不同,有时候我劝你们的话,也改变不了你,我也只好笑一笑,也不会生气。心里感叹,你的习气多生累劫带来,今天你叫我南老师,我一句话能把你改变得了,那就奇怪了,那是很难改变的。要修行的话,如果你不认识自己,自己不去改,佛也把你改变不了。

   "种子生现行,现得熏种子",这个种子是怎么来的呢?这个种子就是十二因缘。讲小乘的时候,佛没有清楚地说这个种子是什么;拿现在话来讲叫它一塌糊涂,就是佛说的无明,莫名其妙的,永远搞不清楚的,所以叫无明,永远是暗的,懵懵的。这一念无明来的就是种子,种子生出来现行。我们这一辈子为什么多病,为什么他没有病?为什么你那么发财?为什么我那么穷?为什么你那么胖,我那么瘦?这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又熏种子。

  

   因缘的条件

   那么这个中间起的作用呢?刚才讲到王阳明,地太笼统了,没有讲清楚。所起的作用,由前五识到第六识,到第七识、第八识,都中因缘所生。因缘有条件,所以叫你们读玄奘法师的文章。我对他有点不恭敬,说他文学不够好,所以唯识给他翻译得越加难读。但是他又真是了不起的伟大,把《八识规矩颂》用中国文学作出来,真了不起。

   譬如说眼睛看东西九个缘,你们都记得吗?九个条件眼睛才能看东西。眼睛有眼珠子、眼白、眼神经,这个不拿科学分析,如果以科学来分析就有一二十个缘了。粗浅来讲,我们的眼睛、眼珠子就叫眼根。我不过用我的知识范围先告诉你,我们眼珠子每人看的东西不同哦。现在我这里有一包烟,这个盒子大家看到是红的,眼睛对于颜色的分辨,拿科学仪器来分析,每人看到的红有不同,你看到深一点,他看到浅一点。因为每一个人眼球的组织、神经、色素分别不同,不一样,大体上我们叫红,这个是现在科学。

   我们不讲现在的科学,眼珠子叫眼根,这是个机器。眼珠子看前面的东西像照相机一样,它只会照,照下来的是什么东西呢?照相机不知道,是靠照相机后面那个人"咔嚓"一下,才知道这是猫,这个是人。如果研究现在的科学,眼珠子完全是个照相机,后面视神经才是能看见的。所以你近视了,是你视觉神经不健康了,影响到视觉。

   回过来,眼根、眼珠子是一个因缘了,但是眼珠子前面没有空间、没有距离是看不见的。眼睛如果用手一蒙,就看不见前面的东西了。所以眼珠子看东西,必须前面有空间。有距离就能看见吗?不行,还要光线的,黑暗中看不见东西,只看到黑暗。所以眼根、光、空间、现象(境)、--我前面摆一包香烟,有空间,有光线,我眼睛看到香烟了--四个条件了。

   可是知道这个是什么烟,不是眼睛知道的,而是第六意识、脑的关系了。第六意识不在脑里头哦,透过脑的视觉神经,第六意识分析了这是一包烟。什么烟啊?中华。这是第六意识有一个作意,就是有个意识在分别了,作意的分别就晓得这是中华烟。再看这个中华有两三年没有打开,发霉了,这都是意识分别,同眼睛没有关系。这个意识的分别带有善恶作用,有染污的--这个我不喜欢,你换一个牌子给我。分别以后有污染--佛学原来叫染污,我们现在习惯叫污染,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所以分别有染污的功能。

   眼睛看东西的作用怎么来呢?气的关系。根本依是气,第八个条件就是根本依。一般讲唯识只讲根本依是习气,因为他没有经过修持,所以不知道根本依是安那般那这个气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功能,你前面几个因素俱备也没有用。但是有根本依有气就有用吗?也不对,后面还有一个根源,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种子功能发出来的作用。种子是前生,以及很多的前生累积带过来的。

   种子发生现在的功能叫做种子生现行,现在的行为也是功能现行。我们成了人以后,这一生的经验累积起来又变成因果,他生来世变成自己的个性。身心的作用就是现行熏种子,互相为因果。互相为因果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不能说因在前面,果在后面,有时候因变成果,果变成因。这个是很细密的一个科学。眼睛看东西九个缘搞清楚了没有?九个缘,空、明、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依。

   那么耳朵听声音呢?八个条件,耳朵听声音不需要光明,所以去掉一个。但是耳朵听声音也要空间,也要距离,没有距离把耳朵蒙住,就听不见了。鼻子闻东西,香的臭的,同舌头吃东西,好吃不好吃,酸甜苦辣,是七个条件,不需要空间。鼻子痛气味、舌头尝东西中间不能有距离的,这个是触跟受,接触才有感受,空明都不需要了。身体的感觉也只有七个条件。可是第六意识的思想在哪里呢?不在脑。脑中身识,识在七个条件下起作用。

   第六意识身心内外都存在,不过它透过身体,透过脑在起作用,起思想。第六意识有五个缘--作意、境、染净依、根本依、种子依,空、明根本不需要了。脑是前五识的身根。佛学在戒律上讲,男女生殖器官叫身根;但是,正式讲生命的身根是脑。第六意识没有根,…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