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P4

  ..续本文上一页有境,有作意。由于第六意识有境,就有染污,因为它本身是分别的,有染污的;有根本依这个气,习气,有种子,所以能够思维、思想,能够有分别一切的作用。第六意识的身心内外普遍存在,在我们生命上起分别思想作用,你能够读书,能够研究科学,能够做人,都是这个作用,也是靠习气而来的。

  

   习气与个性

   为什么佛学讲习气?那是过去多生的习惯个性这个气,呈现出个人的特质。所以儒家讲,这个人气质不同。气变成质,变成细胞,个体的不同,个性的不同。所以"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都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来的。

   可是第六意识后面还有根根没有?有,后面有个老板,有个"我"。譬如两个人住在同一个房间,但是两个人思想绝对不一样,个性不一样,习惯不一样,各有各的想法,对不对?每个人都如此啊。所以人与人的意识思想也绝对不一样。

   第七识就是我执。每个人有个"我",这是意根。这个"我"透过第六意识思想才表达出来。所以我们的言语是思想的作用,思想的表现,透过嘴巴、喉咙、声带叫做言语;在话没有讲出来以前,在里头是思想。所以佛也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文字言语都是靠不住的,并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心意。我也常常说,如果文字语言可以表达人心意的话,那么人跟人之间就没有误会了。实际上人与人随时有误会。我讲的话你懂了吗?大家说,老师讲得好啊,我听懂了。其实你一句话都没有懂!都是误会的。你说懂了,不过是把我那个话误会了。真懂的话,那是智慧,是般若,大彻大悟了。

   我执后面那个根根是种子来的,种子生现行,这很难分别的,所以修行必须先转种子。现在佛手术钳我们方法,先用安那般那把习气转化,再来改变种子,就是这么一个科学。这个生命多难啊,所以玄奘法师把九缘、八个识分析了,不是分析,是把佛讲的话综合起来,给我们一个方便。八识九缘,他写了四句话。我说他文学不好,但逻辑真好,顶礼膜拜,真的恭敬他老人家。

   他说"九缘八七好相邻",前五识,眼睛九个缘,耳朵八个缘,鼻、舌、身七个缘。后面一路搞下来"合三离二观尘世",怎么叫合三呢?鼻子闻气息,中间不能有距离,是直接的触受;舌头感觉到味道,也是直接的触受,不能有距离的;身体感觉到冷暖,舒服不舒服也没有距离,这三样识是合拢来的。离二: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都是有空间、有距离的。所以叫合三离二。观尘世,这个文字好难啊!"愚者难分识与根",世界上一般人很粗心的,搞不懂。识就是精神、心的状态,根是生理的反应功能。一般人笨呢!没有经过科学分析,永远分不开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生理五官的作用。

  

   梦境与独影境

   这个第六意识很妙的,譬如我们睡着了第六意识不起现行,不像白天那么清楚,但是我们会做梦,拿现在科学研究,梦是因为你脑子没有全部休息,只是部分交换地休息。我们的脑子分好几个区,这个区睡眠休息了,那个区还在活动,现在科学讲这就变成梦境。这讲的是一部分道理,不完全,佛学唯识所讲的更全面。打起坐来你觉得很清净,知道这个境界很好,也因为脑子没有全部安静,只是有一部分安静。也就是脑子某区神经安静了,或者另一个区的细胞比较宁静了,而你那个智慧神经区另外发起作用来了。

   等我们太湖大学堂建好了,有了脑科的设备仪器,我的希望都具备时,再给你们讲详细些。不晓得我的希望梦想能不能完成,不管了。当脑子宁静了或者睡眠时,你第六意识中白天的影像,像看了电视、电影,一切其他事情,或者这个人对我不起,你老公骂过你受过你,那个影像就在第六意识梦境中出现了。呈现出来的是跳跃不定的,梦境就像某同学跳的流行舞,乱来的,这个叫独影意识。梦境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经验的组合,而那个影像的组合,又是不规则的组合,这就变成梦境了,佛学叫做独影境。所以精神病人所看到的东西也属于独影意识境界,那个明了清楚的功能暂时停止了,出现的是独影境。

   我到台大精神病院看过,那个地方那么大,好几百个精神病患者在里头,还有些两手给铐住,看到我们都嘻嘻笑!我跟精神科的主治医师站了半个钟头。我说这个时候不晓得是他们有病,还是我们的精神有病。他说:对啊。我说你医治这种病,不到三年你也会进来了。那个医生后来还真进了精神病院。跟这个精神病的人搞久了,会觉得他们比我们清醒,我们反而不正常了,这是个比方。所以那个独影境界,在精神病出现,在梦境出现,也会在白天出现。譬如我们有时候看书,忽然一个影子想到了什么,已经是独影境界了。所以修行人自己要很清楚。以此看历史,那些大英雄或伟大的领导人,最后走入独影意识,把中国社会领导错误了,实在可悲,全体老百姓跟着他受罪了。

   独影意识在打坐入定的时候也会呈现。所以有时打坐入定,哎呀,我看到鬼了,看到菩萨了,看到什么了,都是独影意识呈现。独影意识的呈现,在第六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带质的,一种是非带质的,非量的。譬如有人睡觉的时候,听敲这个引磬,他在梦中听的不中引磬,以为有人打电话给他,梦中就讲电话了。他在梦中第六意识不清明,独影意识起了作用,把白天习惯的声音带到梦中。讲了半天还关了手机,都没有事,这是假的独影意识,是带质境。

   又譬如夜里走路,我们看到那个影子,哎呀,那里有个鬼!所以我常常说,当我明白佛法以后,我从未没有怕过什么,夜里看到有个影子,我一定眼睛不眨冲过去,一看是手棍,或者一块破布挂在那里,哪里有东西啊!这是独影境的假带质境,再加上意识的害怕、恐惧、分别,就认为有鬼。事实上没有东西,这是科学的,就是第六意识的独影境。

   昨天有同学问我关于知性,在梦境中那个知性是全知吗?是全部的功能吗?不是的,它只是一部分。所以今天带领你们,大概再讲一次唯识。

  

   第三堂

   生命靠自己控制

   我们下午讲到这个"知",说明生命这个作用--知性。所以你看《楞严经》,是从见闻觉知这个方面入手,去了解心性本体的作用。而《楞伽经》则直接从种性,阿赖耶识入手讲到种性的问题。佛说人性的分类,像出家修道的人,有些始终是小乘声闻、缘觉种性,不是大乘菩萨种性,很难变动。所以人性的转变,要靠自己修行才能够完全转变。《楞伽经》里有一个名称叫"自觉圣智",除非大彻大悟转变了,才可能修行而成佛。重点是种性形成个人的习气、个性、思想,它的作用完全不同。所以修行是改变自己,真改变了自己就是大英雄,成佛了。生命是靠自己控制,也就是"自觉圣智"。你看我们谁也改变不了谁,那是要自我觉悟的,有渐修顿悟的不同。《楞严经》最后有伟大的说明,不但心性本体不生不灭,如来自性,物质的本体,物理的本能也是不生不灭。我们只能大概介绍一下知性。

   那么这个知性在生命里头,究竟是个唯物还是唯心的作用?我大概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又反复再说八个识的作用,大家好像也知道这些名相,只记了名词,没有去用功研究。我认为你们研究的话,要把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搞清楚,再把《百法明门论》搞清楚,这是完全要从学理,从科学方面入手,是倒过来研究的。

   譬如说心性起作用"缘生性空",缘生是讲物理、物质世界,人世间的作用,不是单方面的变化,是心物一元互相变化。本体是真空,所以要先从第八阿赖耶识开始研究。譬如讲到第八阿赖耶识,玄奘法师归纳得非常好,心性本体第八阿赖耶识看不见,摸不着。在一般经典里经常提到,"心不见心,识不见识"哦!你说我心在哪里?你自己能够见到自己的心吗?心不见心,识不见识。中国禅宗祖师们非常有意思,这些都不谈,就是要你见本来面目。世界上哪一个人见过自己面孔长什么样子?我们大家一定说都见过的,镜子看得明白。镜子里头看的不是你哦!看得也关于不明白。天下没有一个镜子绝对准确的,而且以光学来讲,镜子的相跟我们左右相反的,肤色不同,所以镜子的影子也不是你。禅宗祖师叫你参一个话广--"如何是你本来的娘生面",你妈妈所生的你是什么样子?你去找,找不出来自己面子是怎么样的!所以心不见心,识不见识。

   要明心见性是干什么?能够见到本来面目。相对的反射你见到了,因为你见到镜子中的自己。譬如前天讲到洞山祖师,他过河的时候见到自己水里头的影子,他悟道了。影子不是我,我也不是影子。以洞山祖师见道的因缘来讲,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走路、讲话、做事一辈子,都是我们的影子在做。譬如我们大家从台湾、香港、上海到这里来,都是影子在做;你究竟在上海,还是在台湾,还是在香港呢?

  

   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这是洞山祖师悟道的偈子,前天你们写过应该背来。"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都是影子,都不是我。"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他说你应该这样去修行,"方得契如如",才达到佛的境界。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这是讲知性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讲了半天不是在说道理,而是要大家真的认识修行要从安那般那修呼吸入手,才可以很快即生证果的道理。这个重点你要认识清楚。所以先从知息入、知息出开始。

   现在用很短的时间,先听一下大家这两天修行有没有什么问题,鼻子塞了啊、心痛啦还是什么?这两天听过以后,自己修持的经验,觉得什么是最需要问的问题。现在我问你们,你们一定想不出来,等一下…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