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组讨论等于现代社会一样,找些知识相等的,偶然有一个嘴巴头脑四肢聪明的,做个组长,永远论不出来什么东西的。你说找跟自己差不多的讨论,既然差不多还有什么讨论的!这都是胡扯。告诉你,你把妄想先打死了再来。要讨论,有人啊!我说找某人去讨论,你服他吗?你们这一班同学谁也不服谁,一个比一个高。
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平常都讨论太多,你一辈子讨论了多少次啊!什么都在讨论。讨了半天,论也论不上!赶快死不心来,"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今天到明天就各奔东西了,珍惜这三十个钟头好好去用功吧。
怎么样把妄念打死?刚才讲了六妙门,十六特胜。知息入、知息出、知气归一,做到这一步没有?这个没有讨论的,我都在讲,讲得很清楚啊,你们自己哪一点做到了?这有什么讨论的!我所讲的,是用我自己辛苦用功经验来的本事告诉你,是这样走的路,你做到没有?再要讨论跟我来讨论。有少数人做到深一点的,但是也没有哪个真能达到一个境界的,所以没得讨论。现在的教育,尤其是现在的社会,有开会讨论的习惯,会也多,讨论小组也多,浪费一生。你要找人讨论自己找一个修行有经验的,或者比你经验老到一点的去问问,不是讨论,是"请教"。
这两天重点讲到如何修证,到了今天下午有点散漫了,岔进来别的东西。念佛法门,念到万缘放下,一心不乱,做到了吗?六妙门数息,数到一心不乱,念念清楚。数息、随息、止息,做到了吗?后面三个不说,做到了再"请教"我对不对。如果自己没有疑问,晓得到了某一步,再求下一步。有问题再请教,不是讨论。究竟什么是六妙门还不知道,那你白听了。六妙门不算,进一步十六特胜,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这不是讨论的哦!要你自己心跟气两个讨论,自做到哪一步。这个还没有做到,有什么可讨论的?也没有好讨教的。
其实也不必有那么多话,我也是废话连篇。因为告诉大家如何修到数息、随息到止、到观。"还"跟"净"比较高深了,然后转过来。那个是入门的方法,叫大家把握这几天每一分秒的时间,自己练习、修习,不是搞学问,是要求证这个工夫,如何知息入,如何知息出。
与虚空合一了吗
纪女士:请问老师,我们在练习知出入息的时候,在打坐的当中,如果发现自己变成好像跟虚空合一,应该维持那个状况,还是回去保持注意,回到有一个对象的打坐状态,才能够进步?
南师:你刚才问,我给你重复再讲一遍,大家听到,佛法是公开的,没有秘密,不是一个人的。你问我,你说修行知道自己呼吸,知息入、知息出对不对?然后到达虚空状态对不对?然后不知道应该住在虚空状态还是知息入、知息出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问法?
纪女士:是。
南师:你做到知息入、知息出,呼吸止了吗?不呼不吸了吗?
纪女士:呼吸食微弱,几乎没有。
南师:呼吸很微弱还是有呼吸,没有到止息。然后你的思想就不管呼吸,有一个境界,感觉到自己跟虚空合一了。
纪女士:是。
南师:不好好用功,不老实!你素来是玩聪明的,玩了几十年对不对?
纪女士:是。
南师:我讲的没有错吧!你既然知道知息入、知息出,微细的呼吸还在往来,还在出入息境界里头对不对?还没有到止息。这个时候你心境已经散乱了,离开本位,岔开了,觉得已经跟虚空合一了,那不是散乱吗?没有做到知息入、知息出,还没有做到止息境界,空话!修行不老实!
这是禅宗的教育,"宁可将身下地狱,不把佛法做人情",非常严格的,一步一步工夫、求证。根据她所讲的,她是很聪明的,学法律,从美国来到东方,年轻学佛,来见我时她是喇嘛装。到现在那么多年,没有好好修行。但是她也了不起啊,我的《金刚经说什么》那本书,她翻成英文,现在外面还在流行。但是不因为她有这么一点成绩,就对佛法可以将就,不行的,这还是讲她。我说你啊一生聪明是聪明,修持没有到。彭先生还买了很多本她翻译的《金刚经说什么》到处送人,在美国也很流行。可是我刚才呵斥她,以禅宗来讲叫"呵斥",责备她,不能将就的,绝不因为她有一件事情做对了就将就,那会影响她的修行成就。如果我将就一点是我的罪过,是害了她。禅宗的教育非常严的。
你们没有见过真正的禅宗,宋老板有心发愿把五个禅宗祖庭恢复,保存禅宗文化。我是非常赞成,但也感觉非常可笑。什么叫禅宗啊?你现在勉勉强强地看到禅宗一个影子。真讲禅宗的教育法就是这样,从前有禅师说,如果真提倡禅宗的正印,"门前草深三尺"。什么意思啊?就是说鬼都不上门了,一个一个都骂跑了。所以我平常对你们非常客气,你来了吃饭,说笑话,发表你的高论也好,那是世俗普通的朋友。你叫我老师,我也嗯嗯嗯,我不承认自己是老师,也不承认你是学生,是朋友而已。朋友的话,合则留不合则去,尤其我们之间的交情,是道义之交,没有利害关系。
但是,如果真讲佛法是非常严格的,朝讲教育的话,儒家也非常严格。现在的教育没有师道了,有师道的尊严才能造就一个人。中国文化你们没有看到,当年每个人家的中堂,祖宗牌位中间供了几个字:天地君亲师,那是师道的尊严,现在没有了。我现在露一点给你听听。譬如这位美国纪同学,晃荡晃荡,东方西方奔来奔去,印度、密宗都学过。为什么现在对她这样严格,毫不留情?因为不要害她了,她搞得都不对。
修禅定
现在开始讲这一次发出去的题目:禅与生命科学的认知。就是怎么样修这个禅定,至于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呢?都还没有开始谈,初步才提到十六特胜,一步一步工夫。所谓工夫是实际的,自己本身的经验,你要去实验。下午也讲到知息入、知息出,提出来本身生命有五行气,上行气、下行气、中行气、左行气、右行气,都要体会到。你整个身体内部会起变化的,五脏六腑都会起变化,不是说你有一点点偶然的感受,好像跟虚空合一了,那又走了偏路了。所以你说讨论,就要在这个地方讨论。一个师兄如果有比较高明的见解,会说:师弟啊!赶快把那个虚空合一的境界放下,回转本位吧,你还没有得止息,没有到达不呼不吸的程度呢!有一点微细的往来已经不是了。到了止息的时候,思想念头没有了,一念清净,止住了。所以我下午有句很沉重的话,我说我不是跟你们在座这一班人讲,是另外一班人在听耶!这个话你们听不懂而已。
到达念也止了,息也止了,还有没有呼吸呢?有。进一步知息长短。很长一段时间才感觉到还有一下呼吸往来,或者是出息,或者是入息,进来止在那里很久,偶然重新来一下。昨天也讲过,来一下是什么?长中短、短中长。有时候感觉到出息很长出去了,止息,回来的时候很短促,已经满了。有时候感觉到短中长,出息很短,或者入息特别深沉,一身气都充满了,没有饿的感觉了。
如果东讨论西讨论,讨论的结果会变成那一位,认为自己都懂了,变成大师把听来的到外面去吹了,那就很危险,误人子弟,造业无边。所以我只是在理上给你们解说,知息出入,知息长短。本来下午还接下去讲的,后来听到你们念佛念得好,把你们带到念佛三昧去了,那一下清净下来,也同修止息到达的程度一样,那就对了。
知息长短 遍身
知息长短以后,身心转变了,这个工夫很深了,已经了不起了。我也提出来,以人世间世俗观念,道书上讲祛病延年,什么生瘤啊、生癌啊,各种病痛不需要医药,自己把它转化了。那就是下午讲的五行气都知道了,那个时候人是非常宁定的。
再讲一步呢?到知息遍身时,整个身心气脉都变了。密宗同印度瑜珈讲的三脉都在变化,每个细胞呼吸都在变化。就算你老化了,又有病,这时病也好了,那个老化的细胞又活了起来。换句话说,你全身十万八千个毛孔自然都在呼吸往来,但却没有呼吸的现象。这不是刚才纪女士讲的什么虚空合一,而是庄子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孟子说的"养我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我只讲原则哦!对别的朋友们一起讲清楚,不过他们提问题,你们也听不见。我知道他们提问题了,所以答复他们。
到达这个程度,知息遍身了。你要晓得印度的医学,现在传来是西藏的医学,不像我们中国传统医学说的十二经脉,而是讲三脉七轮。人家一样地治病哦,印度人一样地活了几千年,人口众多,这就是科学了,不是空洞的理论。所以知息遍身,是到达这个程度。
这两天有道家修道的人,很想跟我见面,不过这是另外一个题目了。道家神仙境界修到什么呢?"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达到这个境界,就是知息遍身。三花聚顶就是脑部的脉打通,精气神与天地相通了。五气朝元,的中国讲是金木水火土五气。金就是肺,木就是肝胆,水就是肾,火就是心脏,土就是脾胃。在密宗和印度就是上行气、下行气、中行气、左行气、右行气。五气朝元,朝哪里?朝那个寂然不动。都清楚了,舒服了,一切病都没有了。你看我们黄医师,今天下午就有进步,他也没有吃药,懂了,慢慢转变就不同了。他是学科学的西医师,他不盲目的。
这个十六特胜只讲知息遍身,这一句话你翻遍了藏经以及所有道家的书,你也找不出来。我告诉你那么清楚明白,你以为得来容易,还要讨论,你讨论个什么!如果你也是十二岁出去,学到九十岁,像我一样用心求学,拿命来拼了才会知道!找谁去讨论啊?要做工夫才行,自己不做工夫,身体都已经衰老了,自己还不知道。
所以这一次发的通知有"传习"二字,你们也看不懂。传你们秘法,叫你们去修习去,对不对?发的通知…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