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P2

  ..续本文上一页灭即法身",这三句可以说如珠走盘,没有一个方向保留的。三句即一句,一句即三句,一念寂灭清净当下成佛。而且他的全集虽然薄薄的一本书,却相等于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你们可以去研究。宗喀巴大师比他晚一千多年,他当年写《禅宗集》,叫人先学做人,怎么样修行,怎么样修小乘,怎么样修大乘,最后大彻大悟成佛。"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着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你们可当咒子念,能够破一切魔法。

   刚才讲阿弥陀佛,讲到永嘉大师法身、般若、解脱三位一体的观点。现在回过来讲六妙门,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方法,大家不容易懂,但不要轻视,你们尽管听了。

  

   你懂呼吸吗

   我不好意思每个人考问,你真懂了气吗?真懂了自己的呼吸吗?不要说诸位,乃至很多出家人,用功一辈子,自己呼吸还认不得耶!翻开《达摩禅经》,上面祖师的批注"安般者二种:一见二触,钝根不见。"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当下就看清楚自己的呼吸;愚痴的人听了白听,一辈子也不晓得自己的呼吸,连影子都没有。

   愚痴是佛学名称,就是笨蛋的笨蛋,我们一般人都是笨蛋的笨蛋,不容易懂的。再说我们这个生命地水火风,我也常常告诉大家,你看这个地球,百分之七十是海洋,用我们身体一样百分之七十是水,身体等于都浸泡在水里头。所以天热走在沙漠的时候,几个钟头没有喝一口水,人就受不了了。我们身体骨头、肉,这属于地大。

   昨天看到你们下课围着黄医师问,他把胎儿入胎讲得很清楚。那个受精卵在娘胎分化像花一样地开,又像包饺子一样包拢来,阴是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释迦拈花,迦叶微笑,我们的身体是这样的哦!现在有个生理解剖的影片,很清楚详细,赶快买一部看。这个细胞这样变化里头就有脉络的路,这个叫气脉。所以修气、修脉、修拙火、修明点,是打通这个气脉,把这个物理生命跟宇宙法界的光混合一体,就变成不生不死的光明,你也就成佛了。这不是有相的哦!有些着相的人修成精神病,说打坐看到光,看到佛啊,看到鬼啊、神啊,尽说那些神话,不知道那只是自己心理、物理的作用。

   我现在浓缩跟你们讲,《达摩禅经》首先讲修行容易退转,一般人开始很愿意修行,慢慢都退了,有三四十种退,实际上还不止。譬如你们这几天在这里看起来很精进,只要上了车子回去,就已经退了。像我这样努力勤劳的还没有耶!一般人不会干的。

   根据《达摩禅经》安那入息,般那出息,简称安般法门,有两种含义:一是见,看得见,不是眼睛看见,你心里头、心眼已经看到这个气了。第二种是触受、感触、感受,感觉得到。他说钝根不见,愚笨的人根本看不到。所以将来我给学科学的同学上课,就不是这样讲了。

   你观察这个物理世界,地水火风都在这个虚空里头,风跟空两个很接近,是一组,水跟地两个是一组,这是勉强来讲。其实四大性离,你看水冰冻起来就结块了,变成大地了;水消散就变成空气;火是温度,在中间,这个要懂《易经》了。所以你做工夫,如果懂《易经》,安那般那修好,身体就改变过来,病也没有了。

   一切病都是水过多来的,《易经》风水的卦名叫"涣",散掉了,一切病痛都吹开了。风水是涣,反过来呢?水风卦是"井",水在地底下,风在上层变成井,水出不来了,停留了。气没有修好,这个生命就掉到陷阱里头,永远跳不出来。《易经》八个卦,要这样理解就读通了。所以道家《参通契》用卦理来讲这个道理,那就说得很多了。

   六妙门今天还没有搞清楚,先要晓得自己身体四大之中,水大最容易出毛病,老化,有风湿、关节炎,乃至生瘤、生癌啊,都是气没有把握好,被水泡出来的。如果把握好气,再懂得《易经》的八个卦,一配合起来,你就晓得内部触受的变化。

  

   第二堂

   修色身转化

   继续昨天讲的六妙门,这是修色身转化,对父母所生肉体的生命,是一个非常初步的转化方法。但是我很感叹,流传到现在一二千年,真修实证做实验成功的万难取一,一万个人里头没有一个。学理好像都会,都是玩聪明。

   修行为什么先要改变自己的色身呢?佛在《楞严经》最后的吩咐要记住哦!"生因识有",我们生命投胎来的时候,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心意识精神跟物质结合,跟地水火风空五大结合有了身体。第二句话"灭从色除",色就是地水火风空,物理、物质。你要从肉体的生理来修,记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下面"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佛学的道理你们都学懂了,禅宗、密宗教理,这些道理要靠顿悟,一下明白。明白了以后,"乘悟并销"。刚才一位同学讲,阿弥陀佛空的嘛。他好像理教懂了,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下面两句"事非顿除",工夫是一步一步来的,事就是工夫,不是说你道理懂了,色身就可以空,你空行了吗?不是一懂就达到的。"因次第尽",是一步一步修下来的。佛在《楞严经》上很严重地告诉你,"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换句话说,生出一个孩子,大家高兴又来一个,又来一个。死去了呢?"灭从色除"。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大小乘修行路线他都说了,他老人家都交代了,没有对不住任何一个众生,众生有没有对得起佛呢?

   实际上六妙门这个方法,也是在一个知觉、感觉里头转。你打起坐来,一定碰到感觉特别强烈,感觉叫做触受,佛学里触就是瑜珈,瑜珈中文旧的翻译是"相应",要是我现在翻译,要翻成"交感"。物理世界,生理跟心理的交感,物理跟精神的交感、反应,就是瑜珈。打坐修禅定就是修瑜珈。身瑜珈是面对交感触受,简单分类有八种:冷、暖、轻、重、柔、粗、涩、滑,分析起来内容多了。

   "冷、暖",打起坐来有时候发冷,你就晓得里头有毛病了。有时候一身流汗,火烧一样发暖。"轻、重",有时打坐坐久了,两腿或身体酸痛胀麻,好像得病一样,甚至有水肿,两个腿都肿胀走不动了,以为有病了,赶快找医生。一找医生,就看出来很多毛病,其实都不是。有时候觉得哎哟!这一次坐下来真好啊,身体好轻灵啊,好舒服啊!自己以为工夫有进步了,这些不过是个变化。这是讲现象哦!所以修行哪里那么容易啊!你要注意,发生任何的现象,同你的男女饮食,或者其他受风受寒等等,都有关系。

   滑、涩,有时候身体很灵活,甚至打起坐来感觉皮肤都变细嫩润滑了。有时候身体动不了,古人用这个涩,现在就是像塞车那个塞。有时候"柔"软,柔是柔,软是软,柔是比较柔和,软像婴儿一样。有时觉得"粗",粗糙硬化了,有时觉得身体有些地方变细了,有时觉得懒洋洋的。

   你看我们那位同学一辈子缓慢,懒洋洋的,已经散了。他从小就是这样,这是他的业报,自己不肯努力。缓就是像弓箭一样不肯拉紧,永远放在那里。有些人看到他身体就可以看到他的个性。你看那两个老板,个子大大的,胖胖的,但是并不缓,办起事来很快,这是个性问题。有时性急,你觉得神经都绷紧了。有时候力量强起来,虽然没有练过武功,打坐下来,觉得威力无比;有时觉得实在没力气,变成很差,不行了。

   我告诉大家,我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忽然两个指头连一张纸都拿不住了,拿到笔不会写字,我说完了。我忽然对自己哈哈一笑,我说我不上你的当。还有,快五十岁时,我上楼梯都走不上去了,我就站在楼梯的中间,就这样定住,心想就这样走了,还一定要躺下来死吗?等一下气脉走通了,一样地走上去。所以要认识自己的生命,这些都告诉你。

   有时哎呀!为什么拼命要喝水呢?以为生病了,得糖尿病了。这只是生理工夫进步的变化。有时肚子发胀,什么都不想吃;有时吃很多仍觉得饿;有时发闷;有时发痒,全身痒,连骨头中心都痒起来;身上发黏,或者喜欢动,或者喜欢静。加上老、病、疲劳、爱休息,这些生理现象的变化就有那么多。

  

   变相生灭的感受

   假设现在讲生命科学,一个一个的问题,可以做多少医学的题目!这个学问有那么大,都是从地水火风变出来的,变相生灭,从能触的功能来的,所以发生了感觉。结果我们打起坐来做工夫,统统跟着刚才上面讲的感受走,算一算一共三十几个。这还是简单的,佛经上面有,我再重新归纳过来。我们生命一天二十四个钟头,统统上当受骗,都在这个感受里头转。

   这一次听过课以后,自己碰到那个现象不要忘了。那么去看医生可以吗?可以,西医也好,中医也好,你去请教高明医生。如果你说是打坐做工夫出来的,医生不懂你这一套,他也不听你的,他照现象来给你治病,反正医生说什么病,你作参考就行了。

   一切的疾病都由四大变化来的,简单讲有三十几种感受作用。一般佛学家,不大管这些东西的,只讲空啊、有啊,唯识、般若啊、三止三观啊,哲学思想搞了半天,不晓得干什么!所以要我来研究佛学,做一辈子哲学教授,我不干!尤其办学院的,这些根本也不教,每个佛学院培养出来的,也不懂真正的佛学,更不懂真正的佛法要点。

   所以这三十几种感受,好好去体会,每一个都是医学上的大题目,是四大的变化,是生理物理的变化,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身体都被它转动。要想不听它转动,只有安那般那,把那中间的重点"气"看住,不跟这些现象走才行。你说头痛,痛得要死好不好!最后是死嘛,除死以外还有什么大事啊?死的不过是这个肉体。而真正的生命,等于房子盖起来,虚空还是存在,没有减少;房子坏了拆掉了,那个虚空也没有增加啊!这是讲六妙门,先告诉你这个,后面还有高深的,一步一步,可是都要记得哦,…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