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支,任何一个姿势深入讲去,学问都很深的,同现在的医学科学、自然科学、生理科学统统有关联的。所以你不要随便说要学佛打坐。我经常自己笑自己,年轻学佛发愿要度众生,本欲度众生,现在反被众生度了。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嘲笑,也是一种感叹,是真正的心情。
比丘与福田
现在的社会人类对文化教育,太容易自满,太容易自慢。所以中国文化道家、儒家,乃至于佛家,特别注意谦卑、谦下,不能自满。中国文化的根本从《易经》来,都极力要谦卑。佛教出家的弟子叫比丘,比丘是什么啊?明白的翻译就是讨饭的。你们不要搞错了,比丘翻译为乞士,乞士有两个意义,一、上乞法于佛,是向佛求法;二、下乞食于人,靠一般众生供养,维持生命。但是大家看比丘很高贵,觉得乞士多好啊!其实你这样想是冬瓜脑筋!不想一想,比丘就是讨饭的。
佛告诉大家"比丘为众生种福田",出家的人讨饭化缘,给众生培养福分;众生布施你一块钱,送饭给您,众生有福了。布施的人有福了,你完蛋了,你只是人家的福田,你就是那个泥巴,垃圾都倒在上面的福田。人家布施给你当然有福了,人家在福田下了种子,将来得好果报。你这块田呢?大家懂不懂农业啊?一块田地种了三年稻子,赶快要给它休息,换别的种,不然这个地力弱了,再种下去出不来那个稻子了;所以要交换种植,这是农业的科学。
你就想想自己吧!假设我是出家人,做人家的福田,给人种,多接受供养,自己消受得了吗?所以我经常说,大家学佛看佛经,什么都没有看懂。其实佛也是极力谦卑,要出家的比丘先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最重要哦!现在讲物理学,最近来大陆的那个霍金,身体残废,坚强一辈子讲量子力学。科学大学校长来了,大家说到量子力学,我马上找佛学的《量论》给他看,佛告诉你一切无量,物理是怎么讲量的?这个是重点大问题,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现在先不讲科学。学佛要发四种无量心,什么叫无量?没有限度的,没有范围的。先培养自己四种心理基本,慈、悲、喜、舍。我们现在把慈悲变成口头话。儒家孔子讲仁、义。道家老子讲:"我有三宝"第一宝就是慈悲。"曰慈、曰俭",节俭的俭,也等于简单的简。"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卑。
刚才我话一讲就扯远了,心里的目的要赶快告诉大家,一天很容易过。譬如这一次我也犯了一个错误,你们也犯了错误,大家犯错误。我的信上通知,七月一日开始,要来的人要在二十八日要先告诉我们准备。结果你们呢?一日上午才到,所以我只好将就了!对不对?这就是错误。一个信义的"信"字都做不到。虽然是小动作,但是国家民族在道德文化建立,我们要从这里开始检讨自己。是七月一日开始嘛,当然我没有规定一日早晨几点开始。换句话说,大家同我们一样,大模大样地把时间不当一回事。所以我经常骂人,你们给人家约明天上午,我说上午有六个钟头耶。下午见面,下午也有六七个钟头耶。
佛法是科学
刚才下午讲到七支坐法,自己要研究,现在不讲打坐了。所以我说不打算照次序讲,否则三个月都搞不完。我们今天这一次开始,只好从佛法入手,不是佛学,也不是讲佛教。你们看我的书,有一个观念要搞清楚,我经常把这三个分得很清楚。佛教是宗教,它有它宗教的形式,有它宗教的习惯,有它宗教的行为。譬如出家、盖庙子、化缘、做法事,都属于佛教的范围。尤其佛教到中国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佛教,等一下我讲给你听,你们要记得问我,中国特色丛林的佛教怎么样?你们应该要懂,可是现在很少人懂。
第二是佛学。一般人研究佛经,东南亚小乘的国家泰国、越南,以及注重小乘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乃至中国,许多大学问家,研究哲学的,研究佛学的,这都是属于佛学,讲理论的。佛学家很有学问,讲起来头头是道。在我呢?从小到现在,就是古文一句话,"在所不取也"。大家听懂这句古文吧!对于这些,我是理都不理,因为我也很傲慢,讲学问太容易了,"在所不取也",我看不起;不是看不起,是不注重这一面。世界上学问多得很啊,治国、齐家、平天下都重要,我还搞这个闲事!可是我也会,真讲佛学,我可以说比大家细密一点,但是我不注重,不向这一面走。
我是想要怎么样成佛,怎么样得道,至少打坐坐起来怎么入定耶!你讲了半天学理干什么?像学科学一样,我要发明,做一个科学家,光谈科学的理论,拿个博士学位,不过教书而已嘛,所以我不讲佛学。但是,你们讲佛学我还看不上,你们一讲,我认为都错。所以我要告诉人家的是佛法。我一生走的路线,是研究佛的修行方法,他的方法是干什么的?是解决生死问题的。
追求生命根本的人
我也常常告诉你们,这是逻辑了,人文科学逻辑,一个是学佛,一个是佛法。我说你们学佛,有谁够得上学佛?我就没有资格。我说学佛要先研究佛,释迦牟尼佛现成的太子、现成的皇帝不做,为什么?又没有恋爱失败,又没有事业失败,又没有受到什么刺激,他为什么要跳出去干这个事啊?剃个光头,做个讨饭的比丘。
佛是大比丘耶!研究他的一生,他有几次灾难,出来化缘,过了午没有人布施,就饿着回去。还有一次,碰到外道婆罗门教,看不起佛教,布施马粮给他。换句话说,人家给他狗吃的东西,他就谢谢,端回来也吃了。给众生做福田嘛!你想想看,他的行为我们学得到吗?再说,关于佛的传记很多,英文的、中文的,有些说他十九岁出家,有些说他二十几岁出家,这就是搞佛学了。你看了以后根本就不要信佛了,不晓得搞些什么东西。
释迦牟尼确定是十九岁出家,因为有些小乘佛教,不承认他出家以后十二年的修行,那是跟外道学习的经历,好像对他不光荣,所以都拿掉了,改成二十多岁出家。他出家以后遍求一切法,印度婆罗门、瑜珈,什么他都学过,都丢掉了;然后一个人跑到雪山苦行六年--我现在不讲他的传记,讲出来比武侠小说闹热多了--然后最后到菩提树下悟道,三十一岁了。
所以学佛,我说那太难了,因为有一些人根本是平民百姓,随便剃了光头,穿上出家衣服,就算学佛了!这些人,我没有办法跟他学。
佛法在哪里呢?发我个人的经验告诉你,尤其是中国禅宗、密宗,记住一句话,"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句话不要靠笔记哦,老靠笔记有啥用!你看我这一生,从小起不靠笔记,我的脑子妈妈生给我就是计算机,为什么不用脑子把记忆力加强呢?像这一句话,我看了就记得。你则要赶快拿笔写啊,写给谁看?自己也不看,等一下就忘记了。"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中国的佛法,禅宗一句话结论,释迦牟尼佛是为了一件大事,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在禅宗讲是个话头,他为什么大事来啊?
我们拿中国文化批注你就懂了,中国道家庄子告诉你"死生莫大焉"。世界所有的学问,其中有个问题最大,就是生与死。生命怎么来的?就是研究生死问题,这是佛法的精神。英国的大物理学家霍金,前两天来中国,也是讲这个问题,我们怎么活到这个世界?人类究竟从哪里来?生从哪里来,死向哪里去?他说:世界是无始的。这句话本来是西洋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的,中国人就信了;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就讲过了,比他早很多年。
可是几千年来东西方文化,到现在为止,究竟人从哪里来的?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在追求,还没有结论。人为什么生来又会死掉,为什么会老会病,又会有那么多痛苦烦恼?释迦牟尼佛出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庄子说"死生莫大焉",生死问题,这是个话头。
说发心
学佛的人讲要发心,到庙子去的居士们,听到和尚们说"你要发心啊"!就是说你要拿钞票出来布施,或者你要盖个庙子,那个是发心,发布施的心。但是真正的佛学、佛法、佛教,叫你发心是发"了生死"的心,这个才叫发心。这个发心,就是佛经上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无上正等正觉,大彻大悟,了生死的心。
请问我们大家同学们,你当时开始学打坐,学佛,甚至这一次来,你有这个意思吗?没有。不过南老头那个人又讲课了,好听,去玩玩。发个啥心啊!了生死的心?你想都没想过。生死是可怕,但是懒得想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中文,阿耨多罗是无上,至高无上。"三",中国这个字发音,在梵文里头是正。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觉,就是大彻大悟,为了自己了生死,这个叫发心。
我们同学里头也有讲,哎呀!我从小就想出家,譬如后面坐的某某啊,这些都是庙子上跑过,剃过光头,你说发这个心剃光头的人,是为了了生死吗?才不是呢,是好玩,唉!烦死了,出家好。这叫什么发心啊!发烦死了的心。
对不起,我开始学佛,是发我要成佛这样的心。我从十几岁起,小说《三国演义》看多了,立志要做英雄打天下,英雄做好了,天下大事完成,晚年出家成佛。这是我的目标,晚年才成佛、成仙。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佛,只晓得神仙。所以后来我碰到好几个黄埔老将军、同学,对我说:老兄!我要跟你学佛。我说你学什么佛?你出来的时候有没有想当皇帝啊?他说:你胡扯个什么啊!我说:真的,我出来就想做皇帝,你连皇帝都不敢做,你学什么佛啊!后来他们骂我太狂了。我说真话嘛!佛是这样来的,为了一大事因缘来,要成佛。
现在从今天起,要跟你们讲如何走成佛之路,一定要自己发心,不是只听我讲。听我讲的话,请问我现在讲的是什么?拿佛学来说,我刚才讲了半天的话,就是"劝发菩提心",劝你们发心。可见大家没有发心,我是劝导你们,不是说来打坐,求个平安,或者如何,或者老的…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一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