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十二课
下面我们学习《解义慧剑》。前面已经讲到了八大功德藏,也叫做八大辩才。 今天讲结尾。
自在富不离,无尽八大藏,
佛菩萨赞叹,成三界怙主。
这个颂词说,我们通过闻思修行获得前面讲的八种辩才,从那个时候开始时时刻刻都不会离开这八大功德藏。也就是说自在地富有无量无边的无尽功德的八大法藏。具有这八大辩才的人成为一切如来的太子或者法子,这种人会受到十方诸佛菩萨、高僧大德以及人、非人异口同声地赞叹,说他是大德、佛子、持明者、智者等。这种人不但受到诸佛菩萨的赞叹,而且在很快的时间当中会成为三界怙主,在天上、地上、地下的整个三界当中成为怙主——世间的导师、正等觉、佛陀,获得这种果位。
因此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知道获得八种辩才的方便方法。这种方便方法前两天也讲了,就是依靠四种理和四依进行闻思修行,这样一定会获得这种功德。当获得这种功德的时候 ,就像《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一样:“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会自然而然获得诸佛菩萨这样的赞叹。
大家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并不是很快的时间当中就能获得所有的八种辩才。但是我们要对这些基本的功德和修行方法一定要认真去做,这样应该会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如果成为这样的修行人,其实也会受到很多人的赞叹。比如说在座的各位,不管是法师或者很多修行人,从他们各方面的行为、智慧、利他心等功德方面,大家都是非常随喜的。表面上看来人与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在根机、修证等很多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我非常希望在座的各位努力。当然现在完全获得真正的八大功德藏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你在修行过程当中最起码也要当一个比较真实、实在、具有良好的人格人品的修行人,自己的发心和行为尽量往利他的方向去作。这样一定会受到众人的赞叹,如果受到众人赞叹,那么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很多诸佛菩萨的赞誉也会自然而然得到的。
我经常想,我们得不到八辩才的主要一些违缘就是自己的我执——这种特别可怕的无始以来的执著。这种执著对我们的修行包括获得八种辩才是很大的违缘。所以我们修行要像以前的噶当派的大德们所说的那样,应该将一切自私自利的心作为对治的对境来进行修持。
按照传承大德的教言,我们特别强烈执著的一些贪心和嗔心的对境,应该说宛如昨晚的梦一样没有特别执著的必要。前一段时间有一位佛教徒写了一首歌,歌词听了还算是很好的,歌词说是:太阳星星挂在天空,月亮倒映水中,童年的梦,遥远的朦胧,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地方……。我觉得里面的有些内容很好。的确是这样,现在世间很多的执著都是童年的一种梦,对这样的梦我们认为是实有而去执著的的确确没有实在的意义。
可能有些人在没有学佛之前对有些行为特别执著。但是这些执著应该说没有实在的意义。因此大家在修行过程当中一定要对一些无实有的东西不要特别去执著。如果没有特别去执著而尽心尽力地往利他方向行持,那修持一定会成功的。
丙三、宣说如此衡量之果:
前面已经讲了能宣说和所宣说,也就是所量的二谛和能量的二理(二理指的是胜义智慧和世俗智慧)。通过胜义智慧和世俗智慧抉择二谛,最后获得的果是什么呢?每个人应该有一种所获得的果。
量因佛陀语,依量成立故,
量道生定解,见量语谛果。
这里所说的堪为“正量”的是什么呢?就是佛陀的语言,佛经全部是正量。佛陀的语言堪为正量通过什么来成立呢?应该说以现量比量或者世俗量胜义量来成立。
前面已经讲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所有的教典以及一切暂时究竟的语言都是真实语,无有虚妄的语言。这通过什么能了知呢?应该是以符合实际道理的现量和比量了知,是以量成立的。有人认为:“佛陀所说的是正量”的说法只是一种传说,只是一种虚妄的假说。不是这样的。佛陀是真正的利他者或者他的语言在世间的一切善说当中是最千真万确的,对此谁也没办法破斥。
陈那论师在《集量论》里面说:“敬礼定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这个颂词赞叹了佛陀的利他心以及成为量士夫等很多的功德。龙猛菩萨说:“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意思是佛陀所说的语言在世间任何语言中应该是第一的,谁也没办法比得上。我们如果真正去好好学习有关的经论会知道,在世间称为理自在的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已经讲了《成量品》,阐述佛陀成为量士夫之理,尤其是以世俗量对佛陀加以衡量从而成立佛陀的语言成为正量。人们共称获得一地菩萨果位、佛陀亲自授记的龙猛菩萨在有关论典中叙述了佛陀所抉择的胜义谛的甚深道理。通过他的语言和论证,我们知道佛陀完全通达一切空性的法理,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凡夫人也没办法知道这样甚深的意义。获得第三地的无著菩萨在他的有关论典当中,在五道十地的广大方面教言讲得也非常殊胜。通过他的教言我们知道,唯有佛陀才能懂得地道的安立和一切广大方面的道理,其他任何世间人没有能通达这一点。
所以对于龙猛、无著、法称论师、陈那论师等印度高僧大德们的教言或者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历史上高僧大德们的教言,我们如果一一地学习的话,最后应该知道佛陀成为量士夫的道理,知道佛陀所说的正道全部是正确的,我们修持这样的道一定会远离世间的苦海而获得寂静涅槃。对这一点,大家从内心当中会生起一个不退转的信心和定解,这种定解在修行道路上是极为难得的。
在座的道友现在一定要对佛陀成为量士夫和佛教成为正量这个问题生起定解。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发自内心的定解。任何世间人来辩驳也不被他转、不被他所夺的定解要从心坎深处生起。在这个时候你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佛教徒。到了这个时候就能见到量的果。
什么是量的果呢?就是包括天界在内的世间共称的智者、声闻、缘觉、现在人们所推崇的科学家、文学家等,以他们所有的智慧来衡量也难以通达的真理完全能现见。在那个时候真的是,世间的一切邪魔外道、一切的邪念分别网也没办法摧毁你的见解。
马鸣菩萨在150偈的《佛赞偈》里面说:“世雄真实教,邪宗闻悉惊,魔王怀恼心,人天生深信。”意思就是说世间的雄狮——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真实教言,任何一个邪宗听到之后都会心生恐惧,包括魔王波旬在内的很多邪见者知道佛教的内容的时候都会心灰意冷;包括天人在内的善缘者听了之后从内心当中生起欢喜心。所以佛陀的教理任何一种世间真理也无法相比。
在座的各位对佛教应该像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所讲的那样,并不是口头上的信心,应该是随法的信心,而不是随信心的一种崇拜。随信心的崇拜也有一种迷信的成分。
不管是老年人年轻人,通过学习佛的教理之后要完全明白,世间上虽然有很多的出名的人,虽然有很多大家特别崇拜的明星、歌星或者领导、总统,有成千上万的人都是交口称赞的人,这种人物是比较多的,在自古以来的历史上比比皆是、非常多。但是真正远离一切过患、具足一切功德,尤其是对众生宣说解脱道的无与伦比的导师就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菩萨。除此之外世间的这些分别念,表面上看来他们也是说得花言巧语,让无数的众生被引诱,可以说心不得不转向于此人。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跟着他们、听他的话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呢?真的没有意义。
现在我们不管到哪个城市,有无数的人特别喜欢歌星或者明星,其实他们所唱的歌,听了之后对你的今生来世有什么?只不过是暂时让你迷醉而已:“这是多么好听啊!这个声音那么好啊!”它的价值就是这样的。但是佛陀的语言不是这样的,它的价值或者对我们今生来世的利益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这里说从根本上生起信心是很重要的。
乙三、(末善结尾之义)分二:一、造论方式;二、回向此善。
丙一、造论方式:
所见极清净,大悲臻究竟,
善逝示道言,我得甘露味,
愿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尝。
佛陀具足两方面的功德:所见极为清净,在佛陀的智慧面前一切世间的万物的真相了如指掌,全部见得清清楚楚;对世间没有通达一切诸法真相的众生生起周遍的大悲心,大悲心完全得以究竟。
法称论师在《释量论》当中宣说佛的功德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大悲。在这里也说,一个是“所见极清净”,一个是“大悲臻究竟”。凡夫人所见没有清净,全是有眼翳的所见,是有遮蔽的。而我们的大悲心,就像前面所讲的那样,是有界限的、有条件的,并没有周遍一切,而佛陀完全相反。《释量论》说:由悲故善说,由智而谛说。意思是以智慧完全通达一切诸法的真相,所以佛陀以智慧宣说空性的真谛以及名言的真谛,以悲心宣说了一切众生如何从苦海当中获得解脱的最殊胜的方便方法。
具有智慧和大悲的佛陀为一切有情开示了深广法道,佛陀在诸经续中说我已得到这种甘露味,佛陀获得证悟时候这样说过:“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法性我已得。”这样深寂离戏、像甘露一般的法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呢?应该象前面所讲的一样,依靠四种道理、四种依止的途径可以获得。我们在座的道友们应该想一想,这次麦彭仁波切的论典虽然只有一百多个颂词,但是在这里给我们讲了一个窍诀,这个窍诀是什么呢?佛陀和高僧大德所证得的犹如甘露般的真正法味,通过四种道理、四种依止的方法、窍诀才能获得。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方法,那除了…
《解义慧剑释 第十二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