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义慧剑释 第十一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十一课

  下面继续讲不依心识应该依智慧。

  精通二谛理,见二谛融义,

  如为精除皮,知勤诸方便。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先在上师善知识那里听闻有关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教言,完全明白了什么是空性胜义谛什么是显现世俗谛,对二谛的本体、分类、概念完全明白。精通二谛之后,你要知道胜义谛和世俗谛实际上是圆融无违的,也就是说显现的本体就是空性的,空性的行相就在显现中。就像《心经》里面所讲的一样: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这样的道理完全明白的时候,胜义谛和世俗谛就完全圆融无违,在那个时候你已经通达了二谛双运。就像为了得到果而削开皮一样,你什么时候明白了二谛双运,当得到真正的精华--胜义谛和世俗谛完全融为一体时,所有的各种乘、道、方便都没有了,你会知道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通达二谛双运。为了我们通达二谛双运,佛陀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二谛双运。

  这一二谛双运在密宗当中叫做等性,在显宗叫做显空双运,这也可以叫做究竟一乘。在《迦叶请问经》里说:迦叶,乘即唯一,若证诸法等性即是佛陀,彼亦唯一而非二三。 意思就是说,真正的诸乘法实际上是一体的,而并不是二乘三乘乃至无数乘,这些说法实际上是不了义的。

  因此大家要知道,世间所有不同的乘实际上就是为了得到佛果,也就是为了通达显空双运的究竟真理,这就是真正的精华,就像我们食用粮食的时候要食用它的精华部分一样,其他所有的法门都是为了了达究竟一乘。《妙法莲华经》 说:"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意思就是说佛陀为了不同众生的根机宣说了无量无边的法门,但实际上就是要通达究竟一乘。究竟一乘的道理在《宝性论》当中讲过,龙猛菩萨在《中论》 当中也讲过,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 里面也讲过,月称论师也说过:"故佛为众说,无等无别乘。”(佛陀为不同的众生宣说了许许多多的乘和各种不同的法门,但实际上所有的法都是无等无别,除了无二无别以外没有其它。)因此我们要知道究竟一乘实际上就是万法的本体。

  我们不能依靠心识而要依靠智慧,当然作为凡夫人现在不一定能得到完全远离一切戏论的智慧,但是我们所希求的法、所求的目标应该就是这种智慧。

  故佛知方便,方便称正道,

  于师彼圣教,起不退转信。

  大家应该知道,大慈大悲的佛陀相应随顺不同众生的根机、意乐、界性等宣说了无量无边的法门和方便。正因为佛陀完全明白所有众生的根机,所以为他们宣讲了各种不同的方便。但是这些所有的方便方法都是为了让众生通达一切万法的真相,也就是最后得到佛果,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目的而宣说了这么多的方便,这些方便我们称之为正道。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 中有这样的比喻:一家人的房子起火了,父亲已经从火宅中出来了,而几个小孩在屋里面执著他们的玩具一直不肯出来。父亲特别着急,房子已经燃火了,那个时候父亲就骗他们说外面有羊车、鹿车、牛车,这样孩子们就出来了,有些孩子喜欢鹿车,有些喜欢羊车,有些喜欢牛车。以这些比喻来说明声闻乘、缘觉乘以及大乘。因此所有的方便道应该说都是正道,不能说:只有密宗的法是正确的,是正道,而显宗声闻乘或者人天乘是非正道,是不合理的。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在不同根机的众生面前施设很多法门是正确的。

  比如说有三位善知识,这三位善知识都非常了不起,但很有可能三个弟子会各自选择这三位上师之一,如果有一个弟子选择了与他不相应的上师,那不一定对他的相续有利。因此佛陀也是在不同众生面前宣说了不同法门。我们这样了解之后一定会认识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整个世间真的是唯一的量士夫。

  大家应该知道,就像《白莲花论》里面所讲的一样,佛陀在多生累劫当中为众生付出了一切,最后他的相续完全变成了大悲和智慧的自性。所以要对佛陀产生不退转的信心。

  佛陀所宣说的正法是初善、中善、末善,都是让众生获得快乐的因缘。因此我们对本师释迦牟尼佛和他所讲的所有法门应该生起一种不退转的信心。在座的各位看看能不能生起这种信心。如果生起了真正不退转的信心,即使所有的邪魔外道、人、非人在你面前通过各种方法引诱欺骗你,你的心也根本不会跟着他们。

  我们在座的各位,有些人从内心中对佛和佛法生起了不退转、坚定不移的信心,有了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不论你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不幸,或者在以后的修行过程中各种人引诱你、诽谤佛法的时候,你也根本不会跟着他们人云亦云。在其他的论典中也说过这样的定解是非常重要的,《佛赞》里说:我舍弃其他的导师唯一皈依你(佛陀),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你具足一切功德远离一切过患。所以我想,在座的人如果真的懂道理、完全知道佛陀的功德与佛法的微妙,那这样的信心是不会退转的。

  比如,虽然我不是这个产品的发明者,但是我对它的功能、性能非常了解的话,如果别人说这个产品是假冒伪劣品,那我根本不会信这个人的说法;如果我对这个产品不是特别了解,那我今天很相信它,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就很有可能不承认它,有这个可能性。因此在座的人一定要通过理性、以智慧的途径了知佛陀的功德和佛法的功德,这样就像麦彭仁波切在这里所讲的那样,会产生不退转的信心。

  当然真正的不退转信心,一般来讲一地菩萨和八地菩萨等都有这种非常稳固的信心,但是作为凡夫人,我想很多人应该也有相似的不退转信心。就我个人来讲,其他的证悟等功德都是没有的,但是对佛陀和对佛法应该说在有生之年中信心是不会退的。哪怕是把我切成一块一块,我肯定很痛,可能一直叫:"哎哟哟",但是内心当中对于别人所说的佛陀是假的语言,在临死之前再怎么样也不会相信的。因为我心里面对佛陀的信心并不是迷信,别人说很好,我也跟着觉得很好,并不是这样的。这种信心就像

  自己已经品尝到糖的味道一样。佛法完全是正确的,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我想很多人应该通过闻思的途径对本师释迦牟尼佛和佛法生起不退转、坚定不移的正信,这在修行道路中是非常重要的。麦彭仁波切和全知无垢光尊者的相关论典中也一再强调这一点,上师如意宝在讲课的时候对我们强调得也特别多。有时候想起来觉得法王如意宝的恩德非常大,如果当年他老人家没有经常这样宣讲的话,如今我们对很多道理也不会明白的,因为我们自己也非常清楚在五浊恶世的社会中自己包括旁边很多人的见解、行为,自己也不是利根者。但是我想在座的很多人依靠传承上师的加持应该有一个稳固信心。

  古代的一些上师经常这样讲:我们的见解与教证和理证相连(自己的见解既要以教证也要以理证来建立);我们的修行与自己的体会相连,没有一点体会的修行起不到什么作用;行为与时间相连,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现在我是初学者的根器,在这个时候,我按照与小乘一模一样的行为去做,如果已经到了四大也不会毁坏我、什么贪嗔痴都没有的时候就按照密宗的行为去做,所以行为与时间相连。很多传承上师在见修行方面有这样的要求。

  在座的人首先应该把自己的见解与教理相连,这一点很重要。否则你今天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在听法行列当中待了好几年,过一段时间听到一些外道或者世间人的说法,如果你自己没有任何定解跟着他们跑,那非常可怜。这方面大家应该注意。

  得胜不住智,自解有寂边,

  无勤大悲心,遍及时空际。

  最后不退转信心者自然而然获得不住任何边的智慧,就像《现观庄严论》 讲的:智不住三有,悲不滞涅槃。在这个时候自然而然解脱所有三有和寂灭的边。因为具有超胜的智慧的缘故断除一切轮回的根本,从此之后不会以业力转入轮回去。因为具有极为强烈的大悲心的缘故不会像有些声闻一样一直安住在寂灭的境界。那个时候在不假勤作的境界中对所有没有证悟等净无二或者对显空双运的境界毫无了知的众生生起极为强烈的大悲心。

  这种大悲心并没有时间和空间或者其他的界限。现在个别人的悲心还是有很多的条件:因为与我关系好一点,所以当这个众生可怜的时候我才对他生起悲心;如果是怨恨的敌人今天受苦,那我觉得他活该:这个人原来与我关系很不好,今天遭受这样的痛苦是应该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大悲心应该说不是普遍的,只是遍及某个众生。而无作大悲心是时时刻刻乃至生生世世没有任何时空限制,但现在我们的悲心并非如此。

  我个人是这样的,有时候觉得还可以,觉得所有的众生今天遭受痛苦的时候我都想帮一下忙;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则不管是什么样的众生,甚至包括与自己关系好一点的人都很讨厌,反正对谁都生不起悲心。所以我们现在的这种悲心很令人惭愧。可以这么说,它的范围很小,而且在你比较开心、各方面的因缘具足的时候,发个悲心也可以;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比如今天天气不好,尤其是你特别忙的时候发菩提心也有困难。

  戊三、宣说八辩才之果:

  依择二谛理,四理而深思,

  作用四法依,无垢胜因中,

  甚深智慧果,普照遍一切,

  印持觉性界,八种辩才开。

  我们前面作了一些分析,抉择了胜义谛和世俗谛;在抉择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时候讲了四种理:作用理、观待理、法尔理、证成理;二谛依靠这四种理来抉择观察,这样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它的作用或者最后所得到的实际中的行持——不依人而依法等四依四不依。这样,四种应该依止四种不应该依止的道理也已经讲…

《解义慧剑释 第十一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