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依靠任何一个方法来破或者立,都无法毁坏所缘的执著相。"破"是指将有实法破掉,"立"是指建立无实法。有些人是这样的:柱子瓶子在用离一多因、金刚屑因观察时都不存在;而无实法像石女儿、单空或者诸法空性这种实相要建立起来。有个别的一些论师认为这样的破立是如来的密意,但其实并不是,因为如果这样进行破立,根本没办法毁坏所有的执著相,像《金刚经》所讲的"破相"是没办法的。
所以我们在抉择究竟的见解时所有的执著相必须要息灭,一切二取、一切戏论一定要息灭。如果以息灭一切戏论的方式照见了无破无立,不论是在名言中也好在胜义中也好,一切建立的法也没有,一切所破的法一点一滴也没有,在那个时候才真正见到了一切诸法的实相意义。
在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二观察续》等显宗和密宗的许多经续论典中都异口同声地说:此无何所破,所立亦毫无,真实观真性,见真性解脱。意思就是说我们在抉择最究竟见解的时候,一切法中没有任何所破的法,所建立的法丝毫也没有,一旦依靠上师的窍诀和自己殊胜的信心,在因缘具足之后真正见到真实的法界并安住真实法界的时候一定会从三界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一点,我们从许多传承上师的传记和教言也可以看得出来。
大家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见到无有破立,这个时候就已经到达了最高境界。今天我们所讲的内容都是诸佛菩萨的行境,一般的凡夫人对此只是起信心,但我们可以发愿:祈愿我能达到这种境界!应该通过这种方式来领会。
离诸所能取,自然智自明,
遮诸四边戏,此说殊胜智。
到了最后,这种见解有没有什么感觉以及比较特殊的境界呢?有。这并不像向空中射箭或对大海扔石头一样一无感觉。虽然从执著或从相上讲已远离了一切有无是非的边,也就是决定没有一切戏论,能取所取全部消失于真实的法界当中;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各别自证来了知,其认识的法界自然光明就是不依靠任何因缘的造作而出现的各别自证之境的自然本智,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自然本智无住现”,很多经典都这么讲这种智慧应该存在。《般若经》也说:心无有心,心之自性为光明。这样的本性自然而然存在,就像太阳存在阳光自然集聚一样。但这种法并不是无情法,也就是说,证悟空性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像晚上睡着了一样,不是这样。就像《定解宝灯论》里面所讲的一样,自己完全知道自己这种境界。虽然远离了一切的执著,但是这种远离一切执著的相或者说远离一切执著的殊胜境界应该是存在的。这就是一切获得当中最殊胜的获得。《般若摄颂》这样讲:“获得无死胜妙智,故此称谓智慧度。”当我们获得了一种无生无死的智慧的时候,实际上这就是智慧到达彼岸,也就是智慧波罗蜜多。什么叫智慧波罗蜜多呢?这并不是我们心里想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分别念,而是通过上师的教言和对佛教的信心,最后自己真正通达了一切诸法的实相,这就是智慧波罗蜜多。这样的殊胜智慧,我们在座的各位在将来的修行道路当中也会有不同层次的获得。
这样的智慧是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呢?不一定。凡夫人能不能得到呢?不能得到。尤其是不学佛的人,以及对中观、对佛陀的境界没有信心的人,他们永远也得不到。那么,他们怎么得不到的呢?
如盲前日色,凡夫前未见,
如何思不知,凡愚皆生惧。
就像盲人,在他面前虽然有柱子、瓶子、山河大地等形形色色的色法,但是,因为没有双目的原因,外面包罗万象的景象他根本无法照见。同样的道理,没有积累资粮的,对大乘佛法没有生起信心的愚笨的凡夫人,虽然心的本体或一切万法的本性从来没有远离过他们而俱生存在,但是他们再怎么样思维、再怎么样思考,一点一滴也不能了知。可见,以盲人的比喻来说明凡夫人确实不能了知一切诸法的真正实相非常合理。
汉文《华严经》有个很好的教证:“譬如生盲不见日,非为无日出世间。”意思就是说,虽然生盲(天生盲人)不能见到太阳,但这并不能说明太阳没有出现于世。“诸有目者悉明见,各随所务修其业。”有双目的人完全能明见太阳的光芒;同样的道理,世间人随着自己的修行力,他们所得到的结果也完全不相同。一般的凡夫人就像盲人一样,虽然有太阳出现,但一点也见不到;而圣者和与修行有缘的人就像有双目者一样,他们以各自的缘分和修行境界完全能照见。
不说菩萨和凡夫,就是我们在座的道友,虽然大家都坐在这里,但也有不同的结果。对大乘佛法和中观有信心的人,我现在口里面所讲的,他们完全能领会,而且所讲的内容确确实实能慢慢让他们的心得到利益;但有极个别没有信心的人,或者说胡思乱想的人,可能讲什么都不知道。不说别的,就是在这个听法场所当中很多人得的结果也完全不相同,所以我们这样的凡夫人再怎么样思维也难以得到这种智慧。
不但不能得到,有些人还特别害怕:既然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一切实有的法都没有,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全部没有了?怎么会是这样的呢?是不是因果全部都垮了?所有善恶全部都没有了?他的心里就这样产生恐惧。圣天论师说:“愚闻空法名,皆生大怖畏。”所有愚者听到空性法的名称的时候,心相续当中都会生起极大的恐怖。
龙猛菩萨在《中论》中也说:“浅智见诸法,若有若无相。”智慧浅薄的人见到诸法要么是有的相、要么是无的相,除了这两个以外,真正隐秘的一切诸法的本来实相根本见不到。世间当中有些人特别执著相,不说从来没有学过佛的人,就是学佛的人也是这样,这就有点可怕。别人说:那个人有神通,那个人发光。他就:真的,……对相特别执著。稍微有一点发光,或者说身上出汗,他也会觉得稀有。其实这并没有什么,是不是大家觉得出汗就是显神通?
然依真圣教,破诸边之理,
上师窍诀力,如得目自见。
既然凡夫愚者就像盲人见不到任何法一样见不到实相,那是不是一切法的本来实相就根本见不到了呢?绝对不是。自古以来证悟法性而开悟的高僧大德比比皆是,非常多,这通过他们的传记也可以看出来,同样我们依靠他们开悟的窍诀也一定能见到万法的自性。
我们要依靠什么呢?依靠佛陀的圣教,尤其是了义的经典,像《般若经》、《宝积经》、《楞严经》等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大乘殊胜圣教,这些不可缺少,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破除一切边的理证,就像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圣天论师的《中观四百论》、月称论师的《入中论》,等等。这些论典所阐释的,完全是作者本人以及前辈理自在无与伦比的超胜智慧来破除一切边和一切相的理证。
除了依靠刚才所说的了义的经典与高僧大德们的理证之外,还要有传承上师的窍诀,如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宝等传承上师留下来的非常殊胜的窍诀。当然显宗也有窍诀,密宗的窍诀更不用说,从莲华生大士一直传到我们的金刚上师之间的代代相传的口诀如纯金般清净无染。依靠这些窍诀的力量,一切万法的本性就能非常容易地见到。的的确确,禅宗的传承上师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密宗更是非常多。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在对上师三宝有信心的基础上,还应依靠佛陀的经典、破除一切边的理证以及上师的教言,依靠这三种因缘就完全能通达远离二取的本来面目。可见,这三者不能缺一。
现在有些人说:“你只要读经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多啃一啃。”你肯定啃不动,没有上师的窍诀这很难啃。没有依靠高僧大德的理证,查字典也很难,光查字典还不行。所以,现在有些居士或学佛人想完全依靠自力,那就有一定的困难。不要说我们,学过《入中论》的人都知道,月称菩萨在《入中论》里面也说,他通达甚深的法也要依靠圣教和理证以及龙猛诸论中所说的教言,以此才创作了《入中论》。既然月称论师都需要经典和龙猛菩萨的论典以及一些理证的话,那么我们将其他高僧大德的论典全部抛之脑后,光是靠经典那就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和理证的抉择,这样才能见到万法的真正实相。
其实,在凡夫地的时候也能见到喻智慧,也就是与圣者所见比较相同的境界也能见到。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也讲了,虽然我们现在是凡夫俗子,但是通过上师的窍诀,自己心的光明基本上可以以远离四边八戏的方式照见。这是讲在还没有得一地菩萨的时候也有这种可能,当然如果已经得了一地菩萨的果位,那就能完全品尝到佛陀所宣说的教言的真正美味。
尔时得品尝,佛法甘露味,
百倍信喜眼,专注佛智身。
成了一地菩萨也好,或者虽然没有到一地,但是已经获得了一种境界:虽然是凡夫,但凡夫的时候对法忍深信不疑,在这个时候就完全能品尝到释迦牟尼佛第二转*轮和第三转*轮里面所讲到的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的超越一切言说思维的境界。这种境界虽然已经品尝到了,但就像哑巴品尝糖的美味一样说不出来,也就是说,虽然不可言说的境界自己完全已经通达了,但通过语言和分别念来给别人指示却有一定的困难。
已经完全品尝到佛教所讲到的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的境界的缘故,这时的欢喜心就不是现在我们有些人领生活费或者买糖的那种欢喜心,这种欢喜心其实是一种假象, “嘿嘿嘿”,这样笑一笑而已,心里面还有一些不欢喜的状态。而那个时候真正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因为已经摧毁了轮回的根本,得到了超离一切生死流转的境界,一定会极其欢喜。这可以比喻成双目,这个时候的双目并不是指肉眼,而是指真正能照见一切万法的慧眼;就像成为一地菩萨的时候,他的诸根能照见一切对境一样。这种欢喜心在佛的法身智当中始终都不会离开,从比喻的角度来讲,这种双目一直专注于佛的智慧身体,也就是说始终安住在法乐当中,就所谓的法喜充满。通过学佛,有些人受益比较大,但这种受益并不是别人所说,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佛陀在经典里面所讲到的智慧境界在自己心里完全有所领受。这个时候的欢喜心以世间一般的欢喜心就无法比拟,所以我们应该发愿得到这种境界。
我们在座的人,既然现在已经学了这样殊胜的佛法,那在学佛道路当中就尽量不要退转。不退转的唯一方法,《释迦牟尼佛广传》当中已经讲了,就是要多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这样就会在菩提道当中不退转。佛陀在五百个大愿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发愿就是在菩提道当中不退转,他有与其他佛不同的能力。所以我们平时应该一心一意地祈祷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样就会在菩提道当中不退转,也一定能感受佛法最殊胜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于此诸正法,究竟归等性,
得无说确信,说无尽法藏。
在那个时候,你已经证悟了一切好与不好、快乐与痛苦、高贵与贫困等完全平等无违,也就是没有任何分别、区分,这样的无有分别的等性境界完全已经得到。这时,所有的言词、思维都无法描述,也就是说得到了无所说的确信,无所说的确信是指没办法用语言来描述,这样的确信或者定解已经得到了。此时,邪魔外道或具邪见者怎么样遮破你的这种境界也没办法,因为你已经完全悟到了诸法实相,或者说即使所有的天、人、非人都想践踏你的这种境界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办法。
已经到达这种确信的时候,你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善巧方便方法来宣说佛法,佛法也会在你的智慧当中自然流露出来,那个时候就不需要天天都闭着眼睛背书,这在我们宁玛巴很多传承上师的传记当中都有。到一定的时候全部都从智慧当中流露出来,不用特别费力,就像我们上师如意宝一样,他老人家在晚年六七十岁的时候,所有的教证、理证都自然流露。上师晚年因为眼睛不好,大概十多年根本没办法看书,但是他老人家年轻时候背的所有教证、理证全部都能自然流露出来,很多人特别惊讶。包括我们学院里面的很多堪布,他们每天都在背、都在看,但是在真正应用的时候就根本没办法比。所以很多堪布都说:我们有眼睛,我们天天都看、天天都背,但运用教证理证也不容易,而法王已经十多年没有看一个字,但讲经的时候全部都能讲得出来……。所以到一定的时候它能从智慧当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那个时候就可以为了利益无边众生而演说说不尽的法藏。这种境界,我看我们很多人通过自己的信心和传承上师的加持,在因缘聚合以后应该会开启。
<待续>
《解义慧剑释 第十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