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三▪P5

  ..续本文上一页切的因果要能如理地取舍。

  对于当取的善业,当舍的恶业,如果心中没有产生确信的话,是不容易对轮回产生出离心的。所谓修行无上菩提,如果对轮回没有出离心的话,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对轮回生起出离心,对因果能够善巧取舍,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就像我们现在的这些人,在座的也都需要这样仔细观察的。如果不做仔细观察的话,为之蒙昧,那很容易陷在因果轮回当中。如果这样,异熟果报降临的时候,是非常痛苦难忍的。所以,对于善恶果报应该是这样的了知。希望大家对于因果方面一定要非常细致和谨慎才好。

  二、中士道修法。

  中士道,是相对于下士道而言,下士道是贪执于有漏的,而现在要讲的中士道和下士道的安乐不同,中士道是希求究竟的解脱果,而作如是发心。颂中说:

  三有安乐草尖露水同 本即须臾坏灭之有法

  为证永不变迁解脱果 致心勤勉是为佛子行

  做为佛子应该这样的思维:三有指的是欲有、色有和无色有,三有当中的众生得到的即便是因善业果报的安乐,也是如草尖上的露水一样,瞬间就会变坏的,根本不长存的。那么我们应该想到的是:即便是获得了这种有漏、暂时的善果,到时候也必然会耗失掉的,这些是不坚实的,不永恒的,不能够把握的。所以,我们现在为了获得究竟的安乐,为了能够得到究竟的解脱,不困缚轮回当中,应该对于修行佛法即获得真实有意义的解脱果,产生极大的勤勉。这是佛子的行为。

  我们平常思维,就要这样地想:我们轮回当中所得到的一切,全部都是善恶因果所造就;只有在获证无上正等菩提的时候,才能超越一切苦乐因果的循环,自己才能得究竟的安乐。所以说,在轮回当中任何一种事情现起的时候,自己应该立刻能够知道它是无常的,就好像自己睁眼闭眼之间它马上就成为无常。在无常出现的时候,不论你是国王还是贫民百姓,在任何人面前,无常的到来都是同等的,那全部都是死亡。不管你曾经享受多少安乐,当死亡来临时,安乐瞬间就丧失了。所以说,自己非常勤苦地希求这种临时的安乐是非常没有必要的;因此,自己对于究竟得到解脱,或者永恒安乐,这种无上菩提和无上解脱的道路应该生起极大的希求心,并且能够精进勤勉,这是一切佛子所稀有的发心。

  就象上面所说的,如果自己对轮回的苦还没有产生一种无常或很没意义的想法的话,那么,真实的出离心是不可能产生的。自己心中要这样地观察,轮回当中一切的安乐都是无常的,而这些无常的本身就是它的自性;所以要出离这种无常的自性的话,唯独解脱之果方能堪任。

  这就象《四百论》所说的,如果对轮回的苦产生一种怖畏的话,不独是对三恶道产生怖畏,而且对于三善道都应该生起出离,这是智者的行径。因为一切智者知道,即便是生于天道,或者修罗道或者人道当中,这一切安乐都是不长久的,对它的贪执反而是轮回的深渊。因此,所有的智者于轮回当中的善趣尚且不住,何况恶趣?对这种轮回的痛苦怎能不产生怖畏呢?这样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莲花生大师也是经常这样说的,如果你自己知道了轮回的自性,就应该对整个的轮回生起出离心。此外,还象无著大师他自己所讲的那样,当你观察到轮回苦的时候,对轮回产生出离;当你不能够确信的时候,你要观察轮回苦的自性;从各个方面来进行观察的时候,心中会生起轮回总体是苦的这种观念;如果你对这种苦生起出离的话,那么,趋向究竟的解脱果就有指望了。

  经书这样记载着,佛和祖师们这样说,轮回三界它象火宅一样,轮回之中是没有安乐的,就象厕所之中不留香气一样。轮回之中就象一个火宅,没有人喜欢在那样的火屋子里待着的。就象这个屋里失火了,而你坐在那里,说:“这个屋里着了火,这样子真快乐。”会有人这样想吗?谁都是只要一看着火了马上就往外跑的!那么,轮回亦复如是!当你看到了轮回,知道了它的自性是苦的时候,你是一分一秒的都不愿意停留,想马上就逃出轮回去。这样的一个意乐,就叫出离心。如果没有这种意乐的话,那出离心就没有生起,修行佛法就肯定会放逸。

  举个例子,像我们从年龙到色达县去的时候,你自己要有一个目标,我要去色达县,对路边所有的景色全部都不贪执的话,直接就冲向色达县去了。但是如果你在走的时候,一边走,一边看路边的山沟沟,这边的风景不错,多看一会儿,那个地方风景也不错,再多看一会儿,如果这样下去的话,那么你什么时候才能到色达县呢?

  对我们希求解脱的人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在座的大家都是发了大乘菩提心希求无上菩提的,所以才到这里来修行佛法。但是当自己修行佛法的时候,却贪执于世间的安乐的话,那么,你想解脱的结果,只会离自己越来越遥远的。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一定是要知道的。

  还有些人是这样想的:三恶道是非常可怕,象地狱当中烈焰之苦,饿鬼当中干渴之苦,畜生道有互相残食、杀戮和愚昧之苦,这些都是苦的;但是如果离开了三恶道,只要受生在三善道,怎么也是好的吧?这样想,实际上是错误的。如果你自己贪着三善道的话,这个实际是没有永恒安乐的,善报一尽,终究还是堕落到恶趣受苦。莲花生大士是这样说的:轮回当中连针尖上头那么一丁点安乐都不存在,轮回当中纯粹是苦的自性,正所谓三苦束缚。三苦,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行苦、苦苦、还有坏苦。这些都是苦的自性。你不难想见,天道它有堕落之苦,修罗道它有斗争之苦,人道当中它也有八苦等等。所以,苦的自性是轮回的自性。因此,说善趣当中可以得到安乐的话,那纯粹是不坚实的,那纯粹是在浪费自己修行的发心。所以说,自己对于轮回当中这种整个的出离心一定要生起来。

  还有一些人心中这样想,现在我不堕于三恶趣就行了,比如说生到一个富有的国度当中,自己的身体也很健康,各个方面都很好,自己还能够享福,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呢,即便是没有解脱也不要紧吧,暂时还是有安乐的。但实际上,你要这样的了知,这一切都是苦的自性。当安乐瞬间消失的时候,无常瞬间到来的时候,能够感受的还只是苦,根本没有解脱的可能。因此,我们从内心深处要知道,三有的安乐,就象草尖露水一样,转瞬即逝,对它要生起一种坚定的出离;只有坚定的出离,只有希求真正的解脱并趣向解脱的时候,才不被苦所束缚;当你出离了这种苦的自性的时候这才叫解脱。所以说自己的心中没有产生出离解脱的想法,而是贪执于三界这种安乐或者去贪执于一些有漏的安乐的话,这些都是与无上佛果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让自己对不管是今世还是对三界当中所有的安乐,马上舍弃,就象我们在路边走的时候见到一个死尸毫不贪执的离它而去一样。因为我们要直奔解脱的彼岸去,所以在自己没有究竟成就之前,对于轮回的出离心是非常重要的。

  就象无著菩萨讲的,当观察到了三界没有一点安乐的时候,对轮回当中任何的一种善趣,都没有贪执,生起极大的出离心与无上菩提心而励力勤勇。这是无著大师他自己这样讲的。

  在我们平素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真正对轮回产生真实的出离心。倘若没有真实的出离心,一切修行都是枉费。对轮回的观察和对苦的观察,对因果的取舍各个方面,都应善巧的取舍,善巧的观察,并且因为对观察的决定,对轮回生起坚定的出离心,能发心希求无上的解脱果,能够产生这种信念的话就称为中士道的修法。(待续)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