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智泉法师)▪P5

  ..续本文上一页生需以佛的示现灭度方有感悟,那么妙音菩萨就示现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修炼成功,灭度彻底不再来凡世间的效果。为了让众生起信,需要的话,妙音菩萨就会模拟整个释迦牟尼佛成佛弘法的过程,到最后也会走不动了,起不来了,该说《大般涅槃经》了,最后以三昧真火而自火化,示现涅槃,然后大家去分佛的舍利子来供养。可见,菩萨在八地以上就和佛在凡世间的示现难分彼此了,你说他到底是菩萨还是佛?实际上很多佛也是以菩萨的样子来示现,包括我们熟悉的观音菩萨,他也是在久远以前就成佛了,又示现成菩萨的身份,出现在佛的左右,更容易和众生去亲近;还有文殊师利法王子,诸佛之师,也是以菩萨的身份辅佐佛的弘法。我们看西方三圣像中,观音菩萨比阿弥陀佛低了半头,我们会想,菩萨就是功德不够,比佛低。我们是人,人就是人的念头,人不会是佛的念头,所以佛菩萨的示现是随着人的经验在走的,随着凡夫的观念在走的,随着妄念在走的。所以他现这些样子,有生与灭,有增与减,有垢和净。在什么样的地方就必须得有什么样的示现,让众生好理解,否则的话,众生自己不理解就会认为你格格不入,菩萨就没有办法和众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更不会让人觉得菩萨是对的,按照菩萨的教法去学去修。所以妙音菩萨以各种形式而现身,甚至可以以佛身示现成道转*轮再涅槃的过程来度众生。菩萨摩诃萨可以示现佛陀法化世间的过程,佛也可以示现菩萨的身份再返回世间而不被凡人们知道。所以在八地以上的菩萨摩诃萨与佛陀在世间的显现往往是分不出来的,这种区分只是凡人们在概念上的理解上的区分。

   释迦牟尼佛告诉华德菩萨,妙音菩萨在从前修行的时候,以种种难舍能舍的财布施供养诸佛,一直到成道以后,也在分身无数讲《妙法莲华经》,同时在娑婆世界和十方他方世界,以各种各样的分身济度一切的众生。“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萨,深种善根,世尊,是菩萨,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在所变现,度脱众生”,华德菩萨很感兴趣,妙音菩萨如此毫无障碍的想分什么身就分什么身,甚至示现佛身,示现佛的转*轮和涅槃之相,到底得了什么样的智慧三昧而有此大神通力?“善男子,其三昧,名现一切色身,妙音菩萨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饶益无量众生”,释迦牟尼佛告诉华德菩萨,这个三昧名字叫现一切色身,包括一般人不敢想的现佛身,现佛的涅槃,这个三昧就叫现一切色身三昧。妙音菩萨的境界就是住于此种三昧中,而能释放出这些稀有的大方便来饶益无量众生的。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和妙音菩萨一起来的有八万四千位菩萨,他们听了释迦牟尼佛介绍妙音菩萨的这些功德善行,包括介绍他随各种各样的地方而变现色身说法的功德以后,因释迦牟尼佛及法会的加持,这八万四千人立刻得到了现一切色身三昧的境界,入于了现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听法的娑婆世界的菩萨们,他们也在释迦牟尼佛和法会的加持力下,立刻得证了现一切色身三昧。“尔时妙音菩萨摩诃萨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多宝佛塔已,还归本土”,妙音菩萨到释迦牟尼佛这里带了无数的珠宝,先是供养了释迦牟尼佛,再跪拜,然后立于一旁,听佛的开示,那么现在,他观见此行目的已达到,回去的因缘已到,所以就还归本土。“所经诸国,六种震动,雨宝莲华,作百千万亿种种技乐”,他回本土的过程中,经过了无数的国土,经过的所有的佛国也是现种种的瑞相,大地震动,搞得大家把目光又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都问这是怎么回事,知道的就告诉不知道的,这是净华宿王智佛那里的妙音菩萨,去参加释迦牟尼佛的《妙法莲华经》法会去了,然后再告诉他们详细的经过。妙音菩萨途经这么多的国土,引发了那么多人的关注,实际上是为了度这些人,不是像我们一样招摇过市,让大家知道地球上还有我这么个人存在过,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换取大家的注意,留意记住自己,这当然是在图一个虚名,是个妄念。而妙音菩萨所做的一切,也是以众生经验当中熟悉的有形有相的方式在进行,仅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好像和我们也差不多。其实不然,菩萨所做的一切,首先肯定都超过阿罗汉的境界了,不会给自己制造被迫轮回的业,不存在造业一说,因为他们的心是归于清净自性的;再说,在众生生命的广泛性和延续性上,种下了未来法解脱的因缘。比如,让刚才不知道妙音菩萨赴法华会的人再去打听这件事,等于把法会的过程又重温一遍。更何况这个过程被永久地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人世间的人们经过了两千多年后,还能进入当时的场景,重温当时法会的盛景,聆听佛菩萨之间的对话。所以佛菩萨走到哪里,现种种瑞相,大地震动,天雨散花,绝不是为了个人的虚名浮利,而是为了唤起众生们对法的尊重,制造机会让众生去了解法义,然后生起羡慕之心,稀求之心,欢喜之心,使众生因此因缘而种下了无边殊胜的大福德。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一)续

  《妙法莲华经》之

  《妙音菩萨品》续

  2009年九月二十三日

   妙音菩萨回到了净华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释迦牟尼佛,及见多宝佛塔,礼拜、供养,又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及见药王菩萨、得勤精进力菩萨、勇施菩萨等”。他走的时候要请假,回来的时候也得去汇报一下,他就给净华宿王智佛汇报了:我去娑婆世界,饶益众生,也见了释迦牟尼佛,见了多宝佛,对他们礼拜供养了,还见了文殊菩萨、药王菩萨、勤精进力菩萨、勇施菩萨等,亦令是八万四千菩萨,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我这种变现一切色身形象的能力,跟着去的八万四千菩萨也证得了。也怪,这八万四千菩萨整天跟在身边都没有得此智慧三昧,去娑婆世界走了一趟就得了。这说明有时候环境变了一下,到了那种情况下,受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和诸位菩萨功德的加持和触动,策发了他们更深的善根慧力和大愿,从而当场证到了“现一切色身三昧”。“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在说《妙音菩萨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天子就是天人,听法的天人肯定有善根功德,但是没到菩萨的层次,法会的加持使他们得无生法忍,就是证到了一地菩萨的智慧境界,从此成为了圣位菩萨。而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法华三昧是什么?就是不住相而行一切善法的大菩萨境界。

   这就是第二十四品《妙音菩萨品》,妙音菩萨从净华宿王智佛这里离开,到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法华会上走了一趟,使得那么多的众生受了益。实际上这样的法会对于佛来说,对于这些菩萨摩诃萨来说有和没有一样,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可是他们这么走一趟,说说话,表表法,关键是让周围没达到这个水平的人获得了好处,让很多菩萨又百尺竿头进了一步,让那么多的天人证得了无生法忍,成为了圣人,包括经过的路中间,很多佛国里面的众生也得到了巨大的受益。通过有这个过程,即是对《法华经》的一个肯定,表面上看是在赞叹妙音菩萨,实际上整个过程是围绕着法华法会在展开的。同时佛与菩萨们互相支持,互相赞叹,也是在赞叹法华盛会。我们也懂得了妙音菩萨之所以能过来,是因为他本身也在历生历劫地弘扬《妙法莲华经》的根本成佛法门,在不断度脱很多人成佛。说他在各种地方现一切色身的神通三昧只是个陪衬,他现一切身靠近众生,到最后是为了弘扬《妙法莲华经》,令众生能够最后成佛。

   《妙音菩萨品》也叫《妙音菩萨来往品》,一来一往,就这么一来一往,让我们更重视《妙法莲华经》了。同时,也知道这些佛菩萨所展现的很奇妙的功德瑞相是修来的。我们在赞叹的同时也知道福气是修来的,所以要进一步关心、研究是怎么逐渐地修来的。还以妙音菩萨为例,先从基础的善法做起,行布施,再到真正悟道以后行法布施,法供养,不是像我们把经摆到那,就以为在法供养了。出资印点经书是对法有一种尊重,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供养。真正意义上的法供养是如法修行,不离菩提,广布众施,难舍能舍,难忍能忍,这是行法供养。法是有内涵的,不是简单地念念经就叫法供养,而是严格地按照法去想去做才叫法供养。一些学佛人的品德甚至连社会上没学佛的人都不如。很多社会上没学佛的人起码都有作人的良知,人的品德和责任感,看见谁有问题了、不好了,会伸出手帮一帮、扶一扶。今天有什么事做得对不起社会或别人了,晚上觉都睡不着。可是一些学佛人都不这样了,很可悲的一种现象。可能是因为这些人把念念经误认为,人世间正义的事都让自己给做完了,其它的好事太初级,太小菜了,念经抱住佛腿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为所欲为,佛他老人家也不会见怪。可见,一些人入佛门不是因为本来有多么高尚多么智慧才入进来的,只是为了保佑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才入的佛门,而后更主要的是没有继续深入经藏,更没有实修实证,只是把阿弥陀佛当老爸在心里供着。这是没有什么值得夸赞的,真正的学佛人能根据法去思去想去做,这才值得夸赞,才会超出社会上的善人。如果很多好事看见了就是不做,还推卸责任,连一点人的品德都没有,这就连社会上的善人都不如了。

   法里面教了那么多的修法,以布施为基础,都是需要身体力行的,不能只是说共生极乐,同登彼岸,皆成佛道,每天当成回向文念念,忘了念还得补一下。如果生活当中连人与人互相的关心帮助都做不到,功德从何而起。整天只问该看什么经,该念什么经,而不去规范自己,那就纯属形式化了。看经没有入进去,心发不起来,行为做不出来,功德怎么生起来呢?当然我们说看总比不看要好,但是如果灵知麻木了,不该做的也开始做了,不敢干的又敢干了,行为上反而放得更…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智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