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智泉法师)▪P6

  ..续本文上一页开了,这样的反差下来,真不知是功大还是过大。最可怕的就是白菜把心都烂了啊,那就没得救了!所以刚皈依的人前二三年还有纯真的热情,过了三年以后就没热情了,只是保留一点形式上的仪规,知道顶礼手该怎么放,上香该怎么插,佛经该怎么念,哪个字该怎么读,这些是知道了,但不要以这些为满足,更不要以这些麻痹了自己,而放弃了真正的修行,连社会上的一般善人都不如了,这不是解脱,而是更加危险了。佛门里的一些道理既然已经知道了,起码在耳根已经经历了一遍,而还去做不该做的,这种情况是最可怕的,这就不属于不知者不怪了,这是明知故犯。

   这些菩萨能修到这么好,我们就得从皈依开始就发愿成佛嘛!那都是修出来的。菩萨也都在请佛开示该怎么修,做何行善,而能出现如此的功德庄严和自在。菩萨们都知道福是修出来的,所以热切地关心该怎么修,然后他们也去修。这些好的东西他们不会去嫉妒,把没有的东西修出来,自然就有了,所以互相都是赞叹,不是嫉妒。这一部经里面内容挺丰富的,这部经妙音菩萨一来一去的,感觉像演电影一样,带点情节,也比较生动。所以我们从里面很生动地看出了好多道理,福报功德都是修出来的。他们能修成,我们也能修成。起码要有正信和正愿,也愿意达到这种境界而去不断地赞叹,那我们就是未来的佛子了,也就朝着这条路在积聚功德了,有了正确的愿,我们所做的小事也都是在做大事了。

   所以《妙法莲华经》侧重介绍了很多菩萨摩诃萨的善行,特别侧重了菩萨不忍舍弃一切众生的慈悲心。这里面结合了他们的种种方便说法,普度众生,还有自己为了度众生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孜孜以求,从而获得了很高深的智慧能力,然后才具备了这种慈航普度的法力。好,《妙音菩萨品》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二)

  《妙法莲华经》之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2009年十月二十三日

  

   《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妙法莲华经》介绍的是菩萨的行、菩萨的特征。观音菩萨作为中国汉族地区的四大菩萨之一,很多人就是通过《普门品》对观音菩萨有所了解的。那么《普门品》里讲了观音菩萨的什么呢?经常都会说到观音菩萨三十二应,三十二应是说观音菩萨有千变万化的能力,能在各种情况下与众生结缘,救度众生。

   “普门”是什么意思?普在这里是普遍的意思,门就是走人的地方,这个门也代表了菩萨和众生能够互相联系、互相沟通的一个渠道。观音菩萨和众生广泛而密切的沟通叫“普门”,以此来形容观音菩萨无处不在、无感不应,只要有真心的祈求,他就有求必应。因此普门就是普遍地通达,这个门就如同开通了菩萨和众生来往的大门。凡众生有所求,菩萨必有所应,同时也说明观音菩萨时时刻刻在关照着所有世间凡夫世界的现象因缘。观世音菩萨名字中的“音”字是来自众生的声音,不只是听得见的声音,听得见的声音是已经喊出来的。观世音菩萨叫“观”,他在留意着世间所有众生的心声,看他们现在的因缘发展到了什么情况,该有什么样的需求,是不是去帮他们的因缘成熟了。

   《观音菩萨普门品》更强调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当然每个菩萨都是慈悲的,如果不慈悲不能称其为菩萨,更不能叫菩萨摩诃萨。而只有在观音菩萨这里单独列作《普门品》,着重使用了“普门”二字,更加突出肯定了观世音菩萨遍观世间众生的心声和呼声,而作普门示现,说法度众的特点。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释迦牟尼佛讲法得现场有人提问,有的是菩萨,有的是罗汉,这样子有问必答,形成互动,同时,周围与会的人也能受益。这里提问题的人是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是妙法莲华会当中主要的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也经常赞叹观世音菩萨伟大而神奇的功德。无尽意菩萨实际上是想以观世音菩萨作为无量菩萨摩诃萨的代表和榜样,通过夸赞观世音菩萨的神力,来佐证行持菩萨道便能圆满成佛的真实不虚,也特别是想让将来世间的众生们坚定地相信他,能经常诚信地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所以趁着妙法莲华会的机会,向释迦牟尼佛提这个问题:观世音为什么叫观世音?释迦牟尼佛先做了一个简单的回答: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名字涵义的由来。在众生的世界里,只要有众生听说了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并且相信他,持续的称念他,那么不管有什么苦恼,观世音菩萨就会立即知道,并且施展神力,帮助化解。

   在中国汉族地区,人们对观世音菩萨更是不陌生,可以说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了。很多人对观音菩萨的了解更多地来自于民间的各种故事,特别是救危救难的故事。当人们遇到灾难的时候,特别是意想不到的灾祸临头的时候,只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奇迹就会出现。这些灾难一般是自然意外发生的灾难,不是因为做损人利己的事败露了,恶因缘累筑的危楼将倾,此时喊观世音,晚矣!况且往往还毫无悔意。菩萨帮忙,既要帮事,也还要拯救众生的心灵。菩萨的援助是双方面的,既要免除现有的痛苦和灾难,还能给众生以启发,反省改过自己以前的错误行为和心态,为新的转变埋下伏笔。

   在《普门品》里,释迦牟尼佛列举了很多观音菩萨救众生的例子,第一个就是“设入大火,火不能烧”,如果发生火灾,人们能做到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火就烧不到他。“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第二个例子是如果掉在水里,不管是大海还是小河,这个时候如果情急之下,保持清醒地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奇迹也会发生,就会漂到浅滩之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罗刹就是凶神恶鬼。比如有人去探宝,有的是在陆地上,有的在海里,海的面积比陆地的面积要大,人类对海洋非常陌生。人类跨越重洋,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走的是专门的航线,所以每条船上,都有罗盘和指南针。可以想象大海上面船很多,每一条船都不能偏离航线,一旦偏离航线就不知道去哪儿了,也许永远也找不到陆地了,所以海对于人类而言是非常神秘的,也是很恐怖的。但是海里分布着无数的小岛,人类都没有去过。当然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天上有卫星、有飞机,都看得一清二楚的,那么以前,人们是坐船去探索大海,有很多岛都去不了。很多人相信在大海的深处,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有珍宝。这里就说了,很多冒险家到海里探宝,突然遇到了大风,有时候浪比船还高,黑风就是有鬼神作怪而掀起的风浪,而且这些鬼神一般是吃人的,啖精吸血的。这些鬼神作怪,是想把整条船弄翻夺走他们的性命作为食物。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只要船员中有一个人念观音菩萨的名字,风浪就会平息,整条船的人都会获救。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举这些例子还是说为什么叫观世音菩萨。是在有意想不到的灾难到来的时候,观音菩萨的神力会随我们的心念呼声而显现出来。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看不出菩萨的威力,是因为平时人们被七情六欲所蒙蔽,为工作生活所困扰,忙忙碌碌追逐着、干着贪嗔痴的事情,这些事情菩萨不会助纣为虐,帮助我们的。得我们自己拿着经文学佛,皈依学佛,这才是有诚意的表现。如果真地为业力所感,突然有灾难了,我们诚心相求,菩萨一定会示现神力救你。实际上很多人在有难的时候什么都忘了,顶多是“我的天呐!”天没忘,其它的全忘了。

   记得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几个出家人和居士坐了一辆车下山,大概七、八个人,三个出家人,其余的都是居士。下山的时候速度比较快,路比较窄,突然对面上来一辆货车,为了躲这辆货车,司机操作失误,一下冲到路下面去了。所有出家人和居士在车里旋转得天昏地暗,一直翻滚到山下几十米,停住了。但是整辆车已经摔得不成样子了,门也开不了。几个人是你压着我,我压着你,居士们在车里叫的不是观音菩萨,都是“我的妈呀、我的天哪”。有个出家人从窗户先爬了出来,出来以后喊了一句话:“哎呀,糟了,漏油了!”漏油意味着车随时可能会爆炸。就这一句话不得了了,本来第二个出来的也该是出家师父,如果是在平时,连走路居士们也知道让师父先走,但在此时,一听说车漏油了,就全变了。一个居士迫切地说:“师父你让让我吧,我家里还有孩子呢,让我先出去吧,反正你们是一个人,又没有家。”然后没等回答,用身体挤开出家人,就往外爬。两只手从窗户摸出去,又缩了回来“诶呦,我的妈呀!真痛啊!”手上扎满了地上的玻璃,不行,还是得出去,就又爬出去了。这个事例很有意思,真正有难的时候,我们也许脑子里一片空白,这说明功夫在平时啊!平时得多多地一心称念,深化到形成本能。而且要听经闻法,懂得道理,才能改变超越俗念。我们念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很多时候私心太重,好事善事一件不做,念来念去就是保佑自己往生得福,而且保佑现在家里面什么也不缺、什么也别坏、好的东西也别走,连一个基本的忏悔心和行善的举动都没有。所以没有平时的训练,就难免出现刚才这种情形。本质上来说还是不求悔改的唯我独尊,利欲熏心的习惯,更别谈忏悔心、奉献心了。所以关键的时候,正念也就很自…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智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