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開了,這樣的反差下來,真不知是功大還是過大。最可怕的就是白菜把心都爛了啊,那就沒得救了!所以剛皈依的人前二叁年還有純真的熱情,過了叁年以後就沒熱情了,只是保留一點形式上的儀規,知道頂禮手該怎麼放,上香該怎麼插,佛經該怎麼念,哪個字該怎麼讀,這些是知道了,但不要以這些爲滿足,更不要以這些麻痹了自己,而放棄了真正的修行,連社會上的一般善人都不如了,這不是解脫,而是更加危險了。佛門裏的一些道理既然已經知道了,起碼在耳根已經經曆了一遍,而還去做不該做的,這種情況是最可怕的,這就不屬于不知者不怪了,這是明知故犯。
這些菩薩能修到這麼好,我們就得從皈依開始就發願成佛嘛!那都是修出來的。菩薩也都在請佛開示該怎麼修,做何行善,而能出現如此的功德莊嚴和自在。菩薩們都知道福是修出來的,所以熱切地關心該怎麼修,然後他們也去修。這些好的東西他們不會去嫉妒,把沒有的東西修出來,自然就有了,所以互相都是贊歎,不是嫉妒。這一部經裏面內容挺豐富的,這部經妙音菩薩一來一去的,感覺像演電影一樣,帶點情節,也比較生動。所以我們從裏面很生動地看出了好多道理,福報功德都是修出來的。他們能修成,我們也能修成。起碼要有正信和正願,也願意達到這種境界而去不斷地贊歎,那我們就是未來的佛子了,也就朝著這條路在積聚功德了,有了正確的願,我們所做的小事也都是在做大事了。
所以《妙法蓮華經》側重介紹了很多菩薩摩诃薩的善行,特別側重了菩薩不忍舍棄一切衆生的慈悲心。這裏面結合了他們的種種方便說法,普度衆生,還有自己爲了度衆生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孜孜以求,從而獲得了很高深的智慧能力,然後才具備了這種慈航普度的法力。好,《妙音菩薩品》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阿彌陀佛!
智泉法師講經系列(之二)
《妙法蓮華經》之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009年十月二十叁日
《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妙法蓮華經》介紹的是菩薩的行、菩薩的特征。觀音菩薩作爲中國漢族地區的四大菩薩之一,很多人就是通過《普門品》對觀音菩薩有所了解的。那麼《普門品》裏講了觀音菩薩的什麼呢?經常都會說到觀音菩薩叁十二應,叁十二應是說觀音菩薩有千變萬化的能力,能在各種情況下與衆生結緣,救度衆生。
“普門”是什麼意思?普在這裏是普遍的意思,門就是走人的地方,這個門也代表了菩薩和衆生能夠互相聯系、互相溝通的一個渠道。觀音菩薩和衆生廣泛而密切的溝通叫“普門”,以此來形容觀音菩薩無處不在、無感不應,只要有真心的祈求,他就有求必應。因此普門就是普遍地通達,這個門就如同開通了菩薩和衆生來往的大門。凡衆生有所求,菩薩必有所應,同時也說明觀音菩薩時時刻刻在關照著所有世間凡夫世界的現象因緣。觀世音菩薩名字中的“音”字是來自衆生的聲音,不只是聽得見的聲音,聽得見的聲音是已經喊出來的。觀世音菩薩叫“觀”,他在留意著世間所有衆生的心聲,看他們現在的因緣發展到了什麼情況,該有什麼樣的需求,是不是去幫他們的因緣成熟了。
《觀音菩薩普門品》更強調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當然每個菩薩都是慈悲的,如果不慈悲不能稱其爲菩薩,更不能叫菩薩摩诃薩。而只有在觀音菩薩這裏單獨列作《普門品》,著重使用了“普門”二字,更加突出肯定了觀世音菩薩遍觀世間衆生的心聲和呼聲,而作普門示現,說法度衆的特點。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釋迦牟尼佛講法得現場有人提問,有的是菩薩,有的是羅漢,這樣子有問必答,形成互動,同時,周圍與會的人也能受益。這裏提問題的人是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菩薩是妙法蓮華會當中主要的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也經常贊歎觀世音菩薩偉大而神奇的功德。無盡意菩薩實際上是想以觀世音菩薩作爲無量菩薩摩诃薩的代表和榜樣,通過誇贊觀世音菩薩的神力,來佐證行持菩薩道便能圓滿成佛的真實不虛,也特別是想讓將來世間的衆生們堅定地相信他,能經常誠信地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字,所以趁著妙法蓮華會的機會,向釋迦牟尼佛提這個問題:觀世音爲什麼叫觀世音?釋迦牟尼佛先做了一個簡單的回答: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名字涵義的由來。在衆生的世界裏,只要有衆生聽說了觀世音菩薩的名字,並且相信他,持續的稱念他,那麼不管有什麼苦惱,觀世音菩薩就會立即知道,並且施展神力,幫助化解。
在中國漢族地區,人們對觀世音菩薩更是不陌生,可以說婦孺皆知,家喻戶曉了。很多人對觀音菩薩的了解更多地來自于民間的各種故事,特別是救危救難的故事。當人們遇到災難的時候,特別是意想不到的災禍臨頭的時候,只要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奇迹就會出現。這些災難一般是自然意外發生的災難,不是因爲做損人利己的事敗露了,惡因緣累築的危樓將傾,此時喊觀世音,晚矣!況且往往還毫無悔意。菩薩幫忙,既要幫事,也還要拯救衆生的心靈。菩薩的援助是雙方面的,既要免除現有的痛苦和災難,還能給衆生以啓發,反省改過自己以前的錯誤行爲和心態,爲新的轉變埋下伏筆。
在《普門品》裏,釋迦牟尼佛列舉了很多觀音菩薩救衆生的例子,第一個就是“設入大火,火不能燒”,如果發生火災,人們能做到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火就燒不到他。“若爲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第二個例子是如果掉在水裏,不管是大海還是小河,這個時候如果情急之下,保持清醒地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奇迹也會發生,就會漂到淺灘之處;“若有百千萬億衆生,爲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羅刹就是凶神惡鬼。比如有人去探寶,有的是在陸地上,有的在海裏,海的面積比陸地的面積要大,人類對海洋非常陌生。人類跨越重洋,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走的是專門的航線,所以每條船上,都有羅盤和指南針。可以想象大海上面船很多,每一條船都不能偏離航線,一旦偏離航線就不知道去哪兒了,也許永遠也找不到陸地了,所以海對于人類而言是非常神秘的,也是很恐怖的。但是海裏分布著無數的小島,人類都沒有去過。當然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天上有衛星、有飛機,都看得一清二楚的,那麼以前,人們是坐船去探索大海,有很多島都去不了。很多人相信在大海的深處,很多沒有去過的地方有珍寶。這裏就說了,很多冒險家到海裏探寶,突然遇到了大風,有時候浪比船還高,黑風就是有鬼神作怪而掀起的風浪,而且這些鬼神一般是吃人的,啖精吸血的。這些鬼神作怪,是想把整條船弄翻奪走他們的性命作爲食物。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只要船員中有一個人念觀音菩薩的名字,風浪就會平息,整條船的人都會獲救。
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舉這些例子還是說爲什麼叫觀世音菩薩。是在有意想不到的災難到來的時候,觀音菩薩的神力會隨我們的心念呼聲而顯現出來。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看不出菩薩的威力,是因爲平時人們被七情六欲所蒙蔽,爲工作生活所困擾,忙忙碌碌追逐著、幹著貪嗔癡的事情,這些事情菩薩不會助纣爲虐,幫助我們的。得我們自己拿著經文學佛,皈依學佛,這才是有誠意的表現。如果真地爲業力所感,突然有災難了,我們誠心相求,菩薩一定會示現神力救你。實際上很多人在有難的時候什麼都忘了,頂多是“我的天呐!”天沒忘,其它的全忘了。
記得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幾個出家人和居士坐了一輛車下山,大概七、八個人,叁個出家人,其余的都是居士。下山的時候速度比較快,路比較窄,突然對面上來一輛貨車,爲了躲這輛貨車,司機操作失誤,一下沖到路下面去了。所有出家人和居士在車裏旋轉得天昏地暗,一直翻滾到山下幾十米,停住了。但是整輛車已經摔得不成樣子了,門也開不了。幾個人是你壓著我,我壓著你,居士們在車裏叫的不是觀音菩薩,都是“我的媽呀、我的天哪”。有個出家人從窗戶先爬了出來,出來以後喊了一句話:“哎呀,糟了,漏油了!”漏油意味著車隨時可能會爆炸。就這一句話不得了了,本來第二個出來的也該是出家師父,如果是在平時,連走路居士們也知道讓師父先走,但在此時,一聽說車漏油了,就全變了。一個居士迫切地說:“師父你讓讓我吧,我家裏還有孩子呢,讓我先出去吧,反正你們是一個人,又沒有家。”然後沒等回答,用身體擠開出家人,就往外爬。兩只手從窗戶摸出去,又縮了回來“诶呦,我的媽呀!真痛啊!”手上紮滿了地上的玻璃,不行,還是得出去,就又爬出去了。這個事例很有意思,真正有難的時候,我們也許腦子裏一片空白,這說明功夫在平時啊!平時得多多地一心稱念,深化到形成本能。而且要聽經聞法,懂得道理,才能改變超越俗念。我們念觀音菩薩、阿彌陀佛,很多時候私心太重,好事善事一件不做,念來念去就是保佑自己往生得福,而且保佑現在家裏面什麼也不缺、什麼也別壞、好的東西也別走,連一個基本的忏悔心和行善的舉動都沒有。所以沒有平時的訓練,就難免出現剛才這種情形。本質上來說還是不求悔改的唯我獨尊,利欲熏心的習慣,更別談忏悔心、奉獻心了。所以關鍵的時候,正念也就很自…
《《妙法蓮華經》之《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智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