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劝大众勿造口业(昙影法师编著)▪P3

  ..续本文上一页向未受具戒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破法身。”说比丘过恶(是非)的人,其罪业超过毁破“佛塔”和“佛像”的重罪。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五、佛陀告诉文殊菩萨说:“(前略)若其有人谤菩萨者,彼人名为谤佛谤法。(中略)文殊师利!若有男子女人,恒河沙等诸佛塔庙,破坏焚烧。文殊师利!若复有男子女人,于信大乘菩萨众生,起嗔恚心骂辱毁訾。文殊师利!此罪过前,无量阿僧祇。何以故?以从菩萨生诸佛故;以从诸佛有塔庙故;以因佛有一切世间诸天人故。是故供养诸菩萨者,即是供养诸佛如来。若有供养诸菩萨者,即是供养三世诸佛。毁訾菩萨,即是毁訾三世诸佛。”此中所谓菩萨,是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

  《华手经》卷七说:“佛告舍利弗:若人障碍坏菩萨心,得无量罪。如人欲坏无价宝珠,是人则失无量财利。如是舍利弗!若人坏乱菩萨心者,则为毁灭无量法宝。(中略)舍利弗——譬如有人坏日宫殿,是人则为灭四天下众生光明。如是舍利弗!若人坏乱菩萨心者,当知是人则为毁灭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大法光明。……当知破坏菩萨心者,则得无量无边深罪。

  舍利弗!如人恶心出佛身血,若复有人破戒不信,毁坏舍离是菩萨心者,其罪正等。舍利弗!置是恶心出佛身血,我说具足五逆重罪;若人毁坏菩萨心者,其罪过此。何以故?起五逆罪尚不能坏一佛之法,若人毁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法。舍利弗!譬如杀牛则为已坏乳酪及酥。如是舍利弗!若人破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慧。是故舍利弗!若人破戒不信,呵骂呰毁坏菩萨心,当知此罪过于五逆。”世间若无僧众则无佛法,所以宣说僧众是非的人,就是毁灭佛法,其人罪业无量无边。

  《谤佛经》佛陀告诉不畏行菩萨说:“(前略)尔时彼长者子,说彼比丘毁破净戒,彼(长者子)恶业报,九十千年堕大地狱;于五百世,虽生人中,受黄门身,生夷人中,生邪见家;于六百世,生盲无舌(后略)。

  若见法师实破戒者,不得生嗔,尚不应说,何况耳闻而得说耶?善男子!若有挑拔一切众生眼目罪聚,若断一切诸众生命所有罪聚,若有于法师,生于恶心迳回面顷,所得罪聚,彼前罪聚于此罪聚,一百分中不等其一,……乃至忧波尼沙陀分中,不等其一。何以故?若谤法师,即是谤佛。”毁谤法师(无论其事真假),罪同谤佛;其毁谤人,必堕无间地狱,受大苦报,无解脱之期。

  《大乘宝要义论》卷四说:“如《地藏经》云:佛言:地藏!(中略)彼等愚痴旃陀罗人,不怖不观后世果报,于我法中出家人所,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以种种缘伺求过失。谓以恶言克责楚挞其身,制止资身所有受用,复于种种俗事业中而生条制,或窥其迟缓,或觇其承事。求过失已,而为条制,如是乃至欲害其命,彼诸人等于三世一切佛世尊所生极过失,当堕阿鼻大地狱中,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常所远离。”(另见《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四)。

  《广大莲华庄严曼拿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师子意菩萨禀白世尊说:“若有出家之人身披法衣,妄求财利,我慢贡高,若王臣等敬重供养,应无福利。

  佛言:“师子意菩萨!莫作是说。譬如有人迷闷倒地,依人扶策,即得身起。亦如大象陷彼泥中,而人不能起彼象身,须得别象扶翼而出。又如有人受灌顶王,或于后时失彼王位,凡常之人无能护卫,唯有力大臣威势强勇能复王位。师子意菩萨!我(佛)教法中亦复如是,若有依法者,不依法者,具是佛子,皆成利益;若生轻毁,何处得福?”凡夫业障深重,若轻视僧众毁谤三宝,必堕三涂恶趣。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拘楼孙佛说此偈为禁戒: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毁灭佛塔(佛寺)破坏佛像,其罪虽是极为深重,但尚不及说比丘(僧众)过恶的无间重罪。所以《戒经》说:“宁可毁塔坏寺,不说他比丘粗恶罪。”古人也说:“能动千江月,不动道人心。”动道人心的人,必堕恶趣。

  《月灯三味经》卷五、佛陀告诉月光童子偈云:

  所有一切阎浮处,毁坏一切佛塔庙,

  若有毁谤佛菩提,其罪广大多于彼。

  若有杀害阿罗汉,其罪无量无边际,

  若有诽谤修多罗,其罪获报多于彼。

  《中阿含经》卷三、佛陀告诉诸比丘说:“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中略)。犹如有人以两盐投少水中,欲令咸不可得饮……。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佛陀告诉诸比丘说:“若有众生妄语者,种地狱罪,若生人中为人所轻,言不信受,为人所贱。所以然者?皆由前世妄语所致。

  若有众生两舌者,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心恒不定,常怀愁忧。所以然者?由彼人两头传虚言故。

  若有众生粗言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为人丑弊,常喜骂呼。所以然者?由彼人言不专正之所致也。

  若有众生斗乱彼此,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多诸怨憎,亲亲离散。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斗乱之所致也。” 

  诗曰:

  须知口祸债难偿,一语能招万世殃;

  智者三尊恭敬礼,痴人七慢毁资粮。

  从前,释迦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大哥罗比丘,长期住在墓地(烧尸、弃死人之处),修诸苦行。他以裹死人的布为衣,又以人家祭飨亡灵的五团物为食。因此,有人出葬,他才能获得一点祭品充饥。否则,他就饥饿得身体羸瘦,四肢无力。

  有一天,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逝世,亲族们为他严饰丧礼,然后送到弃尸林火化,妻子及其女儿在旁边啼哭。是时,大哥罗比丘在看烧死尸。婆罗门女看见比丘之后,禀白她的母亲说:“妈妈!今此圣者(印度人称呼出家人为圣者)大哥罗,好像瞎眼的乌鸦,守尸而住。”当时有人把这话告诉比丘。诸比丘就把婆罗门女说的话禀白世尊。

  佛陀告诉诸比丘说:“那个婆罗门女作粗恶言,共相轻毁我出家弟子,造此口业自损害,缘斯恶业于五百生中,常为瞎乌。”此时远近人民都在互相传闻,说:“世尊记彼婆罗门女,于五百生中常为瞎乌。”其母听到此语说:“佛记我女五百生内常为瞎乌,何苦之甚!”于是即带其女来到佛陀座前,顶礼世尊之后,恳求佛陀说:“世尊!唯愿慈悲宽恕此小女无知,她非毒害心辄出此言,敬请世尊容舍她吧!” 

  佛陀告诉婆罗门妇说:“我怎么会恶咒她受苦?由此女子轻心粗语,造此口业而堕于旁生中,好在她不是恶意,才堕此旁生中,否则,当堕地狱。”女人听后即便离去(事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

  婆罗门女心无恶意,只说大哥罗比丘“犹如瞎乌”这句话,即便五百世堕在旁生中为生盲乌鸦。如今,有人以嗔恨心骂辱比丘(和尚)僧众,其人造此口业,不知道会受什么恶报?《辩意长者子经》佛陀以偈颂告诉长者子说:

  欺诈迷惑众,常无有至诚,心口所作行,令身受罪深。

  若生地狱中,铁钩钩舌出,烊铜灌其口,昼夜不解休。

  若当生为人,口气常腥臭,人见便不喜,无有和悦欢。

  常遇县官事,为人所讥论,遭逢众厄难,心意初不安。

  死还入地狱,出则为畜生,辗转五道中,不脱众苦难。

  又说:

  人心是毒根,口为祸之门,

  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罪殃。

  《妙法圣念处经》卷二、佛陀告诉诸比丘说:“宁持利刃,断于舌根,不以此舌说染欲事(中略)。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愚迷诸有情,贪财行虚诳,地狱业所牵,焚烧受诸苦。

  亦如诸毒药,自饮还自害,造业亦复然,似影恒随逐。

  又如出火木,生火能自害,苦果随恶因,自作应自受。”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前略)尔时三藏比丘,以一恶言诃骂上座,五百世中常作狗身。一切大众闻佛说法,皆惊战悚,俱发声言:怪哉!苦哉!世间毒祸莫先于口。尔时无量百千人,皆立誓愿,而说偈言:

  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而发于恶言。

  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毁圣及善人。”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佛陀告诉诸比丘颂曰:

  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入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

  有诸数取趣,于师及比丘,暂时起恶心,命终堕地狱。

  若于如来处,起大嗔恨心,皆堕恶道中,轮回恒受苦。

  《分别业报略经》说:

  粗言触恼人,好发他阴私,

  刚强难调伏,生焰口饿鬼。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说:“有四种魔,云何为四?一者、贪著财物。二者、亲近恶友。三者、障碍法师。四者、于法师说陈其罪过(宣说出家人是非,此人便是恶魔)。是等众生由此业故当受贫穷,不见善友、远离尊师,作邪见想、说无因果,堕于地狱,受诸剧苦。” 

  三、人造口业的恶报

  诗曰:

  心贪嫉妒口谗言,十恶随身毁善根;

  诳诈牵他沉苦趣,奸雄莫过女人冤。

  女人业障深重,身常不净,口多恶言,心存嫉妒,以致多造恶业,死多堕恶道。据《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说:“有阿罗汉,以天眼彻视,见女人堕地狱中者甚众多。便问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缘故。

  一者、贪珍宝物衣被,欲多得故。

  二者、相嫉妒(女人口似相亲,心如冤家)。

  三者、多口舌(女人口多恶业,出言虚诳)。

  四者、作姿态淫多,以是故堕地狱中多耳!” 

  女人多因嫉妒而生毁谤,以是恶业因缘,不但多堕地狱,又多堕于饿鬼恶趣,受大剧苦。

  《正法念处经》卷十六说:“女人多生饿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性,心多嫉妒,丈夫未随,便起妒意,以是因缘,女人多生饿鬼道中(中略)。女人贪欲、嫉妒多故,不及丈夫。女人小心轻心,不及丈夫,以是因缘,生饿鬼中;乃至嫉妒恶业不失、不坏、不朽,于饿鬼中不能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生畜生中;…

《劝大众勿造口业(昙影法师编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