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P16

  ..续本文上一页是您求名利、不知足少欲,多贪食物,享用热水沐浴……”世尊问曰:“现在我身色金黄,诸根调伏,你们没有现量见到吗

  ”五比丘异口同声地回答:“见到了。”然后世尊慈祥告曰:“我们修行要想得成就,不能堕入二边:一是不能过于耽著世间的享受;二是不能使五蕴过于受苦。欲界众生堕入任何一边都不易成就。【师言:在一般欲界凡夫修行的过程中,如果世间各方面享受过于优越,则不易生起出离心;如果太苦了,无食充腹、无衣蔽体就身不安,身不安则道不隆,所以大乘论典中讲不堕两边,应行中道。】当远离二边,依现前菩提的中观道(Majjhimagga)。”五比丘听了世尊的开示后态度迥然不同,对佛生起了恭敬心祈求传法。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从此便开始为他们大转*轮。

  

  世尊与五大比丘共住在鹿野苑附近的森林中,上午两位比丘留下听法,三位比丘去城中化缘,回来与大家共用午斋;下午三位比丘留下听法,两位比丘去城中化缘。世尊为五比丘传授四谛法 :苦谛 (Dukkha Sacca)、集谛 (Sam

  u

  daya Sacca)、灭谛 (Nirodha Sacca)、道谛 (Magga Sacca)。告之应知苦而断集,证灭而修道【世尊在此作了广泛的演说,详见藏文原版】。不久五大比丘摧毁三界一切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欲界和色界的人、非人、天人等听说佛在鹿野苑初转四谛*轮,前白佛言:“世尊,五大比丘以何因缘从轮回的大海中解脱出来,获得无上菩提之珍宝

  惟愿为说,愿乐欲闻。”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我把这五大比丘从轮回的大海中救脱出来,往昔我也曾用自己的生命把他们从世间的大海中解救出来。”“请问世尊往昔怎样把他们从大海里解救出来

  ”

  

  世尊曰:“久远劫前,印度鹿野苑由梵施国王执政。当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财富圆满,无争无灾,佛法兴盛,国王声望极高,深受世人敬仰。国中有一名“宝”的大商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他的妻子生下一个身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极为庄严的孩子,商主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父亲特别高兴,故取名“宝喜”,用牛奶、酸奶、油饼等上好的营养品喂养,他如海莲般地迅速长大。年少的宝喜对文理以及对衣服、珍宝、如意宝、香、药、大象、骏马、兵器等八种观察法都已精通无碍,且具大慈悲心,常藉父母之力对贫者作广大布施。一次,父亲生病,他就采集根、茎、叶等配制草药,想方设法为父治疗,但父亲终因病重去世。宝喜用黄、红、白、蓝四种布将遗体裹起来供养了很长时间,力尽孝道后方送往尸陀林。

  

  后来,梵施国王为宝喜加冕封为大臣,他经常辅助国王处理很多商业贸易、外交等国事。宝喜曾借先父之财作大布施,满了很多众生的愿,后来想到如果自己想行布施就应该凭自己的能力才对,仅借先父之财富来布施不应理,别人也会讥笑自己没有一点福报,应该自己积累财富广作布施。于是他通告下面的人:现在你们当中生活困难、资财匮乏无钱交税者,谁愿意跟我一起去大海里取各种珍宝。之后约有五百商人牵着牛、骆驼、驴、骡等满载出海资具,经过大大小小的城、镇、森林、荒原等抵达海边。宝喜大臣用五百嘎夏巴涅雇一艘大船,安排了五位负责人:负责饮食的生活委员、负责调解人际争论矛盾的治罚管理员、负责排水清理船舱的卫生员、负责全舱财务的管理员、负责观察天气方位和下锚起锚的巡逻员。

  

  五百位商主见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时,心惊胆战退失了信心。宝喜大臣叫巡逻员如理如实地把去大海的利益功德告诉各位商主。巡逻员扬声宣告:“南赡部洲的商主们,这次出海远航能取到珍珠、蓝宝石、绿宝石、珊瑚、金银石藏、冰珠石【带在身上能制止各种传染病、瘟疫】、红宝石、右旋海螺等各种珍宝,你们当中需要这些珍宝,并且想满足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奴仆、亲友之愿,希望对比丘、仙人作供养,想得到今生与来世安乐的人,就上船与我们同舟共济。”听了这番话,大家争着往船里涌。人太多了,宝喜大臣又叫巡逻员如理如实地将去大海的一些违缘告诉他们。巡逻员又高声宣告:“南赡部洲的各位商主们,海中取宝诚然很殊胜,但也可能会有很多违缘,有很多大得能吞下船只的鱼,有可怕的黑风会掀翻轮船直沉海底,有专门吃人的鲸鱼、嘎巴和西西玛等大鳖鱼【梵语:摩羯】,还有穿蓝黑色衣服的海盗会抢走财产。你们当中愿舍弃自己的父母、妻儿、奴仆、亲友,自己也能舍身忘死的人,我们可以共同出海。”听了这番话,一些胆小的都下了船,这样,正合这艘船的载重量。准备正式启锚远航前照例解绳三次警告三次:“今天要远航,海中有种种危险,是否真要去

  ”这样依次解下第三根系索后,剩下的一部分人稳坐船舱,大船扬起风帆,如行云般驶向宝洲。

  

  他们一帆风顺地来到宝洲,巡逻员在取宝前告诫大家:“各位!来到宝洲有以下须知:一是此中珍宝有真有假,要仔细鉴别以免后悔;二是此地有很多魔女会千方百计地引诱你们,请大家千万不要上当;三是有一种水果不能吃,若是吃了七天中将昏迷不醒;四是这里有非人引诱,七天内可以与它共住,过了七天后它会有些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它马上造违缘把船毁在大海里。请大家千万注意!”在巡逻员的引导下,商主们小心翼翼地行事,圆满地得到珍宝满载而归,回印度后以各种金银财宝广行布施满足众愿。如此宝喜大臣六次航海取宝都顺利返回。宝喜大臣也以自己拥有的财富作广大布施,满足了无数众生的愿望,远近闻名。

  

  “宝喜居处附近五大城中有五大商主,他们曾屡次去大海中取宝,却总是失败而归,认为自己的福报不够,应该请一位具足福报者同去方可成功。他们得知宝喜大臣六次海中取宝都圆满顺利地归来,便共同商量:若能令宝喜生欢喜心同去,则每人都能发财。他们商定后便到宝喜大臣那里请求:“我们久仰您的大名,六次都能顺利取回珍宝,而我们每次都遭违缘,空手而返,今天特意来拜访您,请求您能与我们一同去海中取宝。”宝喜大臣告诉他们说:“古往今来去海中取宝的规律是:前六次取宝可以顺利返回,但第七次能顺利回来的史无前例。虽然我担心自己回不来,但为了满你们的愿,无论如何我发心与你们同去。”五位商主非常高兴,同往宝洲取宝后返航。

  

  宝喜大臣心想:这次顺利回去是不可能的,途中肯定会遇上违缘,为了满他们的愿,我应把所有珍宝装进口袋系在腰上。然后,他告诉五大商主:“倘若我们遇到违缘,请不要担心,你们只要抱着我的身体不放就能度过违缘难关。”话音刚落,船就撞到一座小山上翻沉了。五位商主紧紧地抱着宝喜大臣。这时,宝喜大臣知道六个人都从大海里解脱是不可能的,只有自己自杀,他们才能于一夜之间回到岸边……他一边想一边安慰他们:“你们不要担心,不要着急,我有办法把你们从违缘中救出来,但你们没到岸边前,千万不要放开我的身体,到岸后解下我腰上的口袋,将里面全部的宝贝分了,你们的子孙七代可因此过上幸福日子。”宝喜大臣同时发无上的菩提心:愿我以此舍身之善根,将来获得如来、善逝、人天导师、无上正等觉果位。之后他用宝剑砍掉自己的头。因为大海里的龙王喜欢洁净,绝不跟尸体共住,马上会把尸体推到岸边,所以他们很快被巨浪推到岸边。五大商主每人如愿分得一份珍宝,又将宝喜大臣的尸体造塔供养。当时的五位商主就是现在的五比丘,宝喜大臣就是现前正等觉果位的我。过去我用自己的生命把他们从世间的大海中解救出来,令他们得到世间珍宝;现在我用自己修证的四谛法,使他们从轮回的大海中解脱出来,得到出世间无上菩提珍宝,功德圆满,获得涅槃。”世尊如是演说,诸众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29)第一只大熊

  ——舍命救人 遭彼杀害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次佛陀率众比丘前往嘎雅山【据印度史及根登群佩的记载,世尊在嘎雅山居住了七年】,途中佛陀示现感冒,请了当时最著名的耆婆医生(Bhisakka)用酥油、草药等调制成汤药供世尊服用,病愈后剩下许多药物。耆婆医生请问世尊如何处理,【译者:现在有些邪见:某某上师可能不是高僧大德吧,否则怎么还会生病呢

  殊不知世尊在成正等觉后,仍然显现生病,其目的是使众生知晓因果无欺的道理。同样,现在的大德高僧所显现的病痛及许多凡夫不能理解的行为,都有其密意与调化方便。所以,切不可以凡夫之心测度大德高僧之腹,更不能信口评论、妄加言说,以免徒增自己的口业。若有不明白之处,应以诚心祈祷三宝加持,自己能明了其究竟之义。】佛告耆婆供养僧众即可。耆婆医生遵佛所教,均分给每位僧人,可谁也不敢接受。【译者:不敢接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佛有不共的功德,佛的药一般人不敢同佛一样享用;二是佛的法身与自己的肉身在体质上不同,恐怕自己吃了消化不了,难以吸收故不敢接纳。平时,我们对待上师的所给,也不要随便接受,要按《事师五十颂》的教言去做才比较如法。】

  

  提婆达多见状即追问原因,耆婆医生说:“这是世尊服后剩下的药,令我均供每位僧人,但谁也不敢接受。”提婆达多不以为然:“这有什么

  他们不敢我敢。沙门果达玛【世尊】的药有什么,他服多少我照样能服多少。”耆婆医生劝诫他:“可能不行,世尊的功德非常人能比。你想跟世尊一样服用,可能消化不了。”提婆达多不听劝告,把剩下的药照世尊的服用量吃下去,果然因未能消化而生病。耆婆医生给世尊熬了粥,提婆达多知道了也要喝。医生说:“还要喝世尊的粥

  你昨天吃的汤药还没消化呢!”提婆达多蛮横地说:“什么没有消化

  沙门果达玛能消化,我也能消化,我就要喝!”他强行喝…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