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P57

  ..续本文上一页尊告曰:“众生沉溺于轮回的根本是嫉妒心和吝啬心。”世尊从嫉妒心和吝啬心的本体、性相、因缘等一一广作宣说【详于藏文《百业经》中广述】,复为帝释天传授殊胜妙法。帝释天随喜赞叹世尊的功德,禀白道:“世尊,我已断除一切疑惑和痛苦,得到殊胜智慧。”世尊曰:“你现在已经断除疑惑和痛苦,以前是否向沙门婆罗门请教过

  ”“请教过。我在三十三天观察到自己有死兆时来到人间想解除心里的疑惑和痛苦,因当时没有如来出世故拜访一些沙门和婆罗门。他们知道我是帝释天王时却要皈依我,令我失望地返回天界。世尊,我以前得过一些安乐,譬如与阿修罗作战获胜,每位天人心极欢喜,安乐无比,但从未得到圣者的果位与安乐。在此我请求世尊开许:若我去世后转为人身,则愿我财富圆满,相貌庄严,广积资粮,现出家相,诸根调伏;若我能继续存活于天界,则愿我相貌端严,长寿无病等具诸圆满。”世尊授记道:“你当继续为天人,一切圆满,得预流果位。”帝释天王兴奋地赞叹:“善哉!善哉!世尊具足无量功德,加持我得预流果位!”以世尊的功德力和自己的因缘,他与八万天子皆得无垢法眼,刹那间仍以天人身转入后世。【师言:天人的死只是刹那间心识转生,身体不变。刹那的生死只有世尊、帝释天王、阿修罗女及八万天子知道。】阿修罗女问帝释天王:“刹那间如此转变,我们是否死而复活了

  ”帝释天王告知确实如此,他自己得证圣果,欣喜万分,恭敬顶礼白世尊曰:“我现在真正变成了圣者,成为世尊的优婆塞。”【师言:帝释天王一般以居士形象出现,经常对世尊教法下的居士作保护。】复告乾达婆子:“乾达婆子,为报答你以方便法请世尊出定的恩德,我将把你梦寐以求的乾达婆女赐给你,你以后亦将得到乾达婆国的王位。”帝释天又告诸天人曰:“我以前崇奉大自在天和梵天,而现在我皈依释迦牟尼佛,你们也应该皈依佛陀,因为佛陀具足梵天和大自在天的一切功德。”之后又于世尊足下再三顶礼,右绕三匝返回天界。

  

  时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帝释天王具足如此大神变大神通,令佛欢喜,未做令佛不喜之事,八万天子也是依帝释天王的引导令佛欢喜没做令佛不欢喜的事

  ”世尊告曰:“这是他们前世的愿力所致。贤劫人寿四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拘留孙佛出世,获证无上正等觉后出游度化了许多众生。一日至俱严国的王宫。国王和眷属对拘留孙佛生起无比的欢喜心,建造五百座经堂供佛及僧,并常供养各种甘美的饮食和财物。拘留孙佛化众事业显现圆满取无余涅槃后,俱严国王建造遗塔供养,并在塔前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富贵家,或生为有名望威德的天人,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的事。他的眷属知道后亦如是发愿。诸比丘,你们是怎样想的

  当时的俱严国王就是现在的帝释天,其眷属就是现在的八万天子,以愿力成熟故,今帝释天王及其眷属皆令我生欢喜心,没做令我不欢喜的事。”

  

  (116)老婆罗门

  ——两世蒙救 终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婆罗门之妻生下一子,长大后学习文字、婆罗门行为等十八种学问。

  婆罗门的规矩是四十八岁以前出家修梵净行,四十八岁后娶妻生活。老婆罗门夫妇去世后,其子按婆罗门的规矩过四十八岁即蓄发迎娶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为妻。妻子不愿与老婆罗门一起生活,欲寻新欢,碍于丈夫多有不便,打算让他远出。一日她对老婆罗门说:“夫君,你我一起生活日久,家里一直贫困,这样倒不如我回娘家。”老婆罗门温言劝慰:“你不要这么说,我可以外出挣钱养家。”他果真外出挣到一笔钱,高兴返家,心想肯定能讨到妻子欢喜,不幸归途中路过森林时被强盗抢劫一空。他进退两难再去挣钱恐怕困难,回家又恐妻子不欢迎,活着如此痛苦不堪,不如在林中自尽了事,于是准备上吊。此时慈悲遍知的释迦世尊愍念这位老婆罗门若能出家修梵净行,则能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即刹那间来到婆罗门前说:“切勿不经观察随意而行,我可以给你财富。”世尊为老婆罗门指点宝藏后返回经堂。老婆罗门得到很多财富回家广作供施,积累资粮,过了很长时间的安乐日子。他思此全蒙世尊慈恩,为报佛恩,自己应该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即去世尊前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世尊传予相应之法,他以智慧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之后又再三祈求世尊开许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授予比丘戒,复传教言,他自己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时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老婆罗门初时十分贫穷,后蒙世尊救命、指点宝藏,令其能广行供施,复于世尊教法下出家修持获证罗汉果位

  请世尊为吾等演说。”

  世尊告曰:“诸比丘,不仅是今世,往昔我也曾救护他、赐予财富、令行十善。昔日印度鹿野苑大自在部国王执政期间,举国祥和无诤无害,无饥无病,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国王以广大的慈悲心对待每位众生,上供沙门,下施婆罗门、贫者乃至飞禽走兽,全国奉行十善。国王发愿把所有的财产都布施给众生,因此常得诸天人、非人、护法神等护佑,整个国家非常祥和圆满。毗邻黎宏国之君非常残暴,横征暴敛,常以非法手段制裁臣民,以各种酷刑残害下属,很多人忍无可忍逃到大自在部国。一日黎宏国王率众眷属出游,经众多大小城市森林,见城郭内外人烟稀少,一问手下,得知臣民多已逃往安乐的大自在部国,生起极大嗔心,立即准备四大军队进攻大自在部国,欲亡其国而后快。大自在部国王得知后召集文武百官宣告:“各位重卿,黎宏国王已率四大军队进攻我国,我无意迎战,若你们走投无路可以臣服于他,我本人不愿在短暂人生中造恶业,愿舍弃王位到森林中衣树皮、食水果、饮净水,与动物一起生活。”大自在部王见大臣全都投降,觉得自己去森林里的因缘已成熟,即独往森林。【译者:有些人舍弃了自己原来的荣华富贵,来到雪域净地苦行,有时生一念后悔心,把自己仅有的一点苦行的善根功德都摧毁了。所以,不能后悔,经常要想一想,我等大师在因地是怎样出家、怎样苦行的

  这样对自己会有很大的促进。】黎宏国王问知大自在部王的近况后收集所有财富,迁都鹿野苑自立为当地国王。

  

  当时一位贫穷的婆罗门因天灾难以养家糊口,闻知鹿野苑大自在部国王具大慈悲心,极愿布施穷人,决定前往求助。然而大自在部国王已去森林,他左思右想又从鹿野苑寻至国王苦行林中。国王见到婆罗门乞丐,温言安慰且用水果和净水相待,问其到苦行林来的原因。他如实告以自己的困窘和欲愿,大自在部国王说:“难道你不知我已舍弃王位苦行吗

  以前我可以布施,而如今一无所有,谈何布施

  ”婆罗门甚感绝望不能自抑,昏倒于地。慈悲的大自在部国王洒凉水让他渐渐苏醒过来,婆罗门想到所求未遂,回去也很痛苦,不如自尽,便到密林深处准备上吊。大自在部国王生起很大悲心对婆罗门说:“你不要这么做,我现在确实没有一点财物布施给你,但如果你把我捆起来交给黎宏国王,也许会得到奖赏。”【译者:大家想一想,世尊在因地修布施、忍辱度时,是如何对待众生的

  假如是自己的话,会不会像大菩萨那样,对众生心怀珍爱之情

  常常口中诵“诸佛如何发心,我亦如何发心”,仔细地思维一下,究竟做到了几分

  在人格上有多大的差异

  自己经常静静地思维思维。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用真正的爱心不偏慈爱每个人乃至每个小小的生命,否则,只是一个名称上的佛弟子而已。】“我怎么敢捆国王您

  ”“只有如此你方能如愿得财。”婆罗门终不忍心下手,国王就把自己捆好让婆罗门带到鹿野苑,交给黎宏国王。黎宏国王甚感稀疑,大自在部国王身材魁梧,婆罗门如此矮小,不可能捆绑他,即对婆罗门说:“你要如实招来,否则什么我也不给。”婆罗门将事情的原委如实回禀,黎宏国王闻知后不禁对大自在部国王生起很大的信心:他对众生竟然有如此的大悲心,自己实在太惭愧!即向大自在部国王忏悔夺其王位之 过,并交还皇袍王冠请他复位治国,自己携眷属回国而去。大自在部国王仍旧如理如法地护持自己的国家、善待臣民。他打开国库取了许多宝藏赐给穷婆罗门。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大自在部国王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穷婆罗门就是现在的老婆罗门,当时在他贫困欲寻自尽时我救了他,今生也在他欲自尽时我救了他,并使他获证圣果。”

  

  (117)猎 人

  ——两世救护 恩将仇报

  一时,世尊从曼嘎达来到王舍城。提婆达多在城中造谣惑众,妄称其诸多不如法行为乃世尊所教,令不少人产生邪见。世尊告阿难:“你著上法衣携一侍者向人们澄清事实:凡提婆达多的不如法行为言语皆他自己所做,并非佛陀嘱咐。若人惧于其神变,也明确告知提婆达多已不再有神变。”阿难依教奉行,此后有邪见之人忏其前愆,对世尊一如既往地恭敬承侍。

  

  一日世尊示疾,时负盛名的耆婆医生用酥油为世尊配制妙药。世尊问道:“耆婆医生,你是否觉得稀奇

  ”“世尊,是很稀奇。”“你是否觉得稀有

  ”“世尊,是很稀有。”“你知道

  ”“世尊,我知道。”“你是否不知道

  ”“世尊,我不知道。”如是世尊一一询问,医生一一作答。世尊复又询问:“你说什么很稀奇

  ”“世尊,牦牛吃草喝水而产生牛奶,从牛奶中提炼酥油,复以酥油配制妙药,故我觉得稀奇。”“你觉得什么稀有

  ”“世尊,如来出世宣讲妙法,培养僧才,此为稀有。”“你知道什么

  ”“世尊,我知道人有生必有死。”“你不知道什么

  ”“世尊,我不知道善逝(Sugata)趋入何处。”诸比丘认为耆婆医生确实能解佛密意。

  

  时诸比丘启问:“世尊,为何耆婆…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