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P59

  ..续本文上一页主造了很大恶业,应该救度,即到那位施主前跃入空中显示燃火、下冰雹等种种神变,施主见状五体投地再三祈求:“大尊者,以前我所行罪过极大,请接受我的忏悔。请您救度我等沉溺在轮回中的可怜众生。”他于独觉前恭敬顶礼,发露忏悔,复又请求:“尊者,我希望积累资粮,请您不要外出化缘常住在我家花园里让我好好供养。”独觉默许。施主在花园里用树叶树枝等为尊者结搭茅棚,用各种饮食财物作供养。不久独觉观察到自己的肉身再继续留在人间无太大意义,便趋入涅槃。施主以独觉的遗体建造遗塔,圆满后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富裕家,将来在比独觉更殊胜的如来前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的事,能得到阿罗汉的功德;愿我以前对尊者所作损害的恶业不要成熟,一旦成熟,则愿我在发心出家的一刹那清净一切恶业呈现吉祥。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施主即今之愚痴者;前世恶业成熟,令他生生世世全身糜烂,今生亦复如是;因他前世愿力成熟,故今生于富裕家,在发心出家的刹那身体恢复如常,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没做令我不欢喜的事,并出家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复又在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他出家持梵净行,调伏诸根,故今生获得解脱。”

  

  (119)婆罗门

  ——做贼畏打 终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发心常行供施的婆罗门希望凡来接受自己供养和布施的人不要有任何争论和斗争等不祥之事。

  一日分别来自市中心和市郊接受布施的婆罗门互相不和,市内的对市郊的说:“你们以农务为主,来此接受布施不应理,此等布施属我们享用。”对方亦不甘示弱,愈争愈凶。一个以偷盗为生的婆罗门趁机偷走金银财宝等物品,别的婆罗门发现后即放弃争论,上前抓住他狠狠鞭打,小偷招架不住,往祇陀园逃命。当他逃到祇陀园,目睹世尊及僧众无有任何喧闹、寂静祥和的气氛时,【师言:听经闻法都要保持安静,不能说话,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律仪,有出家人不共于世间人的规矩。按规矩闻法,即便是一堂课,恭恭敬敬地听闻,也是功德无量,百千万劫都是难以遭遇的。平时的生活也应处处注意观察自己的语言,说话不要把死人吵醒了,经常要想到自己是个出家人,为人师表,言谈举止是否是利益众生的。《格言宝藏论》中也有“溪水经常哗哗响,大海从来不喧嚣”的教言,这正说明了智者与愚者的差别,所以,你们要常常学习智者的言行,调伏自己的诸根。】对清净僧团生起很大欢喜心,觉得自己做婆罗门不能满足,即于世尊足下恭敬顶礼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慈悲开许,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传戒,并授予教言,他自己也精进修持,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他观知所应调化的首先是曾经抽打自己的那些婆罗门,即于刹那间至彼处,从空中飞降而下,婆罗门见此特别欢喜,生起很大信心,于其足下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他传予相应之法,有的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有的皈依三宝。

  

  诸比丘启问:“世尊,此尊者以何因缘先做小偷惧于被打,逃到佛前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唯愿世尊为吾等说。”

  世尊告曰:“诸比丘,此乃前世因缘所致。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一婆罗门因偷窃供施之物被人责打,逃至迦叶佛前出家,一生中守持净戒,临终时发愿:虽然在迦叶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未得什么境界,以此功德,愿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的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婆罗门即现在的婆罗门,以业缘及愿力成熟之故,今世他仍是惧于挨打而逃去出家,并证得罗汉果位。”

  

  (120)婆罗门

  ——惧于被害 出家证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婆罗门施主之妻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孩子长大后学习文字、婆罗门行为等世间学问。当时的婆罗门有个传统:每月初八和十五各自打扮成大城市的人、外道或天人,分别出游各地。婆罗门子也经常出游,一日游至祇陀园,世尊正在为数百眷属传授妙法。他远见世尊的三十二相,生起无比的欢喜心,急趋世尊足下恭敬顶礼,听受妙法,从佛皈依受戒,待世尊传法圆满后,赞叹随喜世尊的功德恭敬作礼而去。

  

  婆罗门子发心迎请、供施很多婆罗门。他祈祷世尊若能亲临如此殊胜的供施盛会,则可令自己广植福德。遍知世尊即率领众眷属以神变来到婆罗门子家,他大喜过望,敷座设供。世尊应供毕率众眷属返回祇陀园,受供的婆罗门什么都没看见。【译者:世尊的功德力和威神力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在对诸佛菩萨、空行护法作供养时,诸佛菩萨空行护法肯定来,只是我们凡夫肉眼见不到而已。】世尊返回时显示神变,佛光普照婆罗门子家园内外,婆罗门见此众说纷纭,有人说当日的供施很圆满使大自在天满意故而放光;有人说是使帝释天满意而大放光芒;有人说是使大梵天满意而放光。婆罗门子亲手供佛及僧,知道肯定是世尊放光,更正说:“都不是,是我恭请的释迦牟尼佛所放之光。”众婆罗门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婆罗门子说:“如果你们不相信,明天我再迎请世尊,你们都来亲自见一见。”次日众婆罗门前来观望,婆罗门子面向祇陀园,右膝着地恭敬顶礼,至诚祈祷:“遍知过去、现在、未来的世尊,祈求您率众眷属至我家应供。”祈祷毕,世尊率僧众来到婆罗门子家。婆罗门子非常欢喜,以各种甘美饮食供养世尊及僧众。众婆罗门看不见世尊及僧众,只见婆罗门子高兴地来回奔忙,都以为他疯了。婆罗门子告诉他们:“我并未疯狂,世尊和僧众确实已亲临。”众婆罗门随即现量 (Pratyaksapramàna)见到世尊及僧众,甚感不可思议。供养圆满后婆罗门子祈求世尊传法,世尊传授相应之法,赞叹佛法功德之后率僧众返回。众婆罗门对婆罗门子生起大嗔心:本来是给我们准备的饮食为何供养世尊和僧众

  故蓄意谋杀他。他无依无靠,只身逃往祇陀园。婆罗门穷追不舍直到祇陀园,惧于萨迦国王的法律,不敢贸然闯进方才返回。婆罗门子胆战心惊,至佛前恭敬顶礼,世尊为他传授相应之法,他以智慧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他又祈求:“世尊为我传授妙法使我证得预流果位,脱离地狱、饿鬼、旁生等各种痛苦。这些功德是父母、亲友、国王等众人所不能赐予的,再次请求世尊开许我出家受近圆戒。”世尊慈悲开许,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授予比丘戒,并传授教言,他自己也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时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婆罗门子因害怕被杀而跑到世尊前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请为吾等演说。”

  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前世他也是因害怕被杀而出家行持善法。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一婆罗门夫妇一直膝下无子。他担心若无子女继承,自己死后诸多家产将被国王没收,于是迎请众婆罗门念经祈求天尊诸神赐予一子,终未如愿。婆罗门逐渐衰老,也无意再希求子女,决定把所有财产用作供施以积累资粮。众婆罗门闻讯而至,为了一点小事争执不休大动干戈,决定谋杀布施的婆罗门。婆罗门被迫逃往鹿野苑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临终时发愿:以我一生出家的功德,愿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我能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婆罗门就是现在的婆罗门子,因害怕被杀而出家行持善法(Kusala Dhamma),因愿力成熟,故今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未做令我不喜之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121)婆罗门

  ——互起争执 得佛度化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大施主常对婆罗门广行布施。一日市中心的婆罗门和市郊婆罗门发生争执,市中心的对市郊的说:“你们务农为生,不应该享用,我们是真正的福田故可以享受。”市郊的说:“你们依靠国王维持生活,不是真正的福田,我们才是真正的福田。”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释迦世尊具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每一位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察到这些婆罗门被调化的因缘已成熟,即率众比丘从舍卫城显示神变飞到婆罗门供施之处。婆罗门见此生起很大欢喜心,请世尊和众眷属入座,祈求传法。世尊为他们宣说了贪求世间财物的各种过患等妙法,在座的几百位婆罗门有些得到加行道的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有些得到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罗汉果位,有些得到缘觉果位,有些种下无上菩提的种子,其余都皈依三宝。圆满后世尊率领僧众返回经堂。

  

  时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这些婆罗门令佛欢喜,未做令佛不欢喜之事,各自都有不同的证悟

  请为吾等演说。”世尊告曰:“诸比丘,此乃他们前世因缘所致。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这些婆罗门有些为优婆塞,有些在佛教法下出家持戒,调伏诸根,故今生在我教法下各自都有不同的证悟。”

  

  (122)遍入尊者

  ——调化国王 十万眷属

  一时,佛在曼嘎达城。一日世尊率一千多位大比丘出游至著名的坚固塔前,此等大比丘皆由外道转依佛门,在世尊的教化下大多断除烦恼得证解脱圣果。曼嘎达威望很高的影胜国王闻知后即准备丰厚的供养,带领成千上万的婆罗门和施主等一起去朝拜供养世尊。

  

  出宫门时国王宝冠掉落于地,他暗自琢磨是否缘起不好,一天人告诉他:“国王不要有任何顾虑,这是您拜见供养世尊很好的缘起,但尚有一事未得圆满:狱中囚犯和…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