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自由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一个东西——虫洞,甚至告诉我们虫洞无处不在,我们在座的各位也是无数个虫洞,在我们的身体外、身体内,我们这个物理空间有很多的虫洞,虫洞的效应就是可以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就像科幻片,人钻到一个时间隧道——时间隧道就是虫洞原理。
大自然里的虫洞是很小很小的,小到我们人连一个汗毛都进不去,因此人就没有办法超越时间和空间。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就通过虫洞原理,用人工造一个大的虫洞,人就可以进入,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可以锁定频率,可以指向性的,回归到一千年前或者可以指定到未来的一千年后。这个科幻的理论基础就是因为发现了虫洞现象,虫洞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
反过来说,科学家就想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获得自由,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请问我们佛陀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一个目标啊?是的,所以叫我们解脱,解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大家每一个人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什么意思呢?阿弥陀佛是印度话,中国话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是古代的翻译,用现代语言来解读“无量光”,“无量光”的“光”是代表空间,就是空间没有边际,更深入的解释是空间没有障碍;“无量寿”的“寿”是代表时间, “无量寿”就是时间没有边际,时间没有障碍。生命一旦达到时间没有障碍,空间没有障碍,就进入到了生命的最高级状态。
我们现在骑自行车、开车、坐地铁、乘飞机也是为了克服空间的问题,说明我们空间有障碍,那我们解决障碍的方法就是使用交通工具。如果现在教你一个知识,通过修行而达到,用更高级的一种工具——无量光无量寿。如果我们现在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虫洞技术,那可以在此时此刻此地进入虫洞,一刹那间在这个地方消失又出现在你家里了,请问这样好不好?资源问题有没有解决?这样就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比如你现在要去美国,你只要进入虫洞,你此地消失然后又马上在美国出现了,这样就不用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了
你知道飞机每年向大气层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吗?我们现在坐车坐飞机都有罪恶感哪,我们把这个五十亿年形成的地球在我们这几代人的手里破坏掉了,曾经纯净的空气、纯净的大气层,被二氧化碳都污染掉了,这都是有数据记载的。如果那个时候,经过虫洞的原理,我们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就真的能实现无量光无量寿,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请问我们人能不能超越?人是可以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性,我们的佛性本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但是我们就是习惯于低级生命的生活状态,我们忘掉了我们人还有这个潜力,就像我们忘掉了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有百分之一百的脑细胞,尽管我们有百分之百的脑细胞,但实际上我们这一辈子只使用了百分之二,从生到死,剩余的百分之九十八根本都没用过,人死之后,在火葬场里全部都烧掉了。请问这是不是人生最大的浪费?是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佛解决这个最大的浪费。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存在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意义。
知“道”重德有贤善 舍本逐末世迷乱
现在整个世界是能源危机的一个时代,很多的战争也都是因为争夺能源。这就说明我们的生命处在一个低级的生活状态里,低级的生活状态会给我们人类自身带来种种的危机。当我们进入到高级的生命状态时,这些紧迫与危机就荡然无存了。因此,当我们的脑细胞开发到百分之五,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跟我们的脑细胞在百分之二的状态下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不同,人生观、世界观也就改变了。
现在我们人类就走进了一种误区,我们全力想在物质世界中有所作为,想要获得。其实,这是错误的,这叫舍本求末。再比如说现在我们大家都追求美丽,实在是长得不漂亮的人就去整容。相貌是什么决定的?相貌是由心灵决定的。但是我们现在是不想改变心灵只想改变外表,就算整容整出了一张西施的脸,却怀着一颗夜叉的心,这样的人你会喜欢她吗?肯定不会吧。反过来说,一个人有一颗非常美丽的心,别人会不爱她吗?再进一步说,她有一个很美的心灵,她的相貌会不好吗?但是现在我们人忘掉这一点了,我们一直都追求外在的,追求物质上的,一直在舍本逐末,结果是心迷失于物质,我们人类心迷失于物质这个现象已经很久了。
在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就已经讲到了,其中有一句话说:“不道久矣。”我们中国话还保持着这样一句话“你知道吗”,请问你真的知“道”吗?还是我们只知道豆腐很好吃,今天的午餐很好吃,这个“知道”的“道”——是 “大道”啊。孔夫子云:“朝闻道暮死犹可。”你的生命当中有了这个光辉灿烂的“道”,你已经超越了死亡的恐怖、恐惧了,甚至连死亡的沟坎、鸿涧也没有办法阻断你生命的意义了。
我们无论任何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就是因为不知“道”啊。如果你一旦知“道”了,死亡也没有办法阻碍你啊。所以我们皈依佛教,“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我们中国人还保持着“你知道吗”这句话。但是我们现在十几亿中国人还有近百分之九十九的不知“道”,——不知“道”为何物。
“道”是什么?天地万物皆由“道”所生,我们的生命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分子,如果你了解“道”,那你不但会对你的生命产生敬畏,也会对天地万物产生敬畏。因为在“道”的面前,我们跟蚂蚁跟蚊子都是平等的,你是这个世界的一朵花,这些花也是这个世界当中的一个生命体啊。这时候你就会珍惜你的存在,珍惜你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
有了“道”才会有“德”啊;普天之下,现在我们不知“道”了,就没有“德”了嘛。“德”是用,“道”是体。不知道“道”,生命当中产生不了“德”的制约,这个“德”是“道”的一个自觉的表现、显现,“道”是理,“德”是“事”、是“用”,所以我们的先人还是知“道”的、懂得“道”的。虽然那时老子提出了我们这个社会“不道久矣”,说知“道”的人不多了,但是毕竟在社会当中还是有那么多人在追寻着“道”,去理解“道”,去修正“道”,去体验“道”的存在。
我们佛教现在这些人还是人类里面去追寻“道”、理解“道”、体验“道”、传播“道”,用“道”来拯救这个社会人类的一群人,所以我们穿着祖先的衣服,剃着光头。为什么要剃光头呢?剃光头就是说放下自己的牵挂,我们佛教有一句话说“不为自己求安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这就代表放弃了我们自己自私自利的小团体,“圆顶方袍”,圆顶代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我们出家人要立于天地之间,为天地万物服务,为这个世界服务,是一个职业的义工群体。
现在我们人类还有这种现象,这是值得庆幸的地方。我们大家还是心中有佛的,还会来研究这么一个生命主题。特别今天我们在首都北京来研究这个主题,所探讨的内容贯穿了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贯穿了我们数千年的前辈当中的精英们曾服务的那个“道统”。这才知道,故宫养心殿雍正皇帝所撰的一副对联:“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意思是,国家虽然是靠一个人治理,怎么能让天下人的都来供奉我一个人呢
皇帝代表了一种“道”来服务天下,所以皇帝称自己是“孤家寡人”,因为他是道德的象征。反过来说,他如果不道德,那这个“孤家寡人”倒下来也会很简单。所以,过去的统治者扮演着一个很危险的角色,他必须视道德为己任。一旦失去道德,古人云“无道昏君”,意即没有道德的君王,是谁都可以将其推翻的。所以清朝时期,八旗子弟,一旗只有一万人,那八万人就可以把中国统治了,并且实现了大统一。老百姓是这样子社会制度的受益者,即使改朝换代,对老百姓来说也只不过是年号和朝代换了,是“有德者居之”的。
我曾经去保定的时候,看到管七个省的直隶总督府,保定的直隶总督府是很值得参观的,影响清王朝政局的很多重大事件,都与这座省府衙门有着直接联系,可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它也是中国惟一保存完好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走进仪门就能看到醒目的公生明牌坊。牌坊的背后书写:“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封建王朝就告诫各级官员:公而生明,廉而生威;官员的俸禄都是由民脂民膏而来,欺虐民意天理不容。总督升堂理事,抬眼能见此箴,以示儆戒,来提醒官员们每时每刻都要为百姓做事。
我们的老祖先为我们中国创立了一种非常有效的社会制度,所以道家的“无为而治”在中国数千年的统治制度中都表现了出来,不是说谁在管谁,而是“头上三尺有神灵”,每个人都能做自我人格的完善者。你自我人格完善了,你就是佛,你就是神。所以中国的民间信仰里面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不是当官的才被供起来,鲁班是个木匠也被当成神、当成祖师爷,被供起来,甚至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神,行行可以出状元,所以你不必心里不平,只要定在你人格的格子里好好奋斗,都会有出头之日的。没有人扼杀你的佛性,只要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圆满,你就是佛。
这个生命内在境界的升华,不是外在的、强迫来的。离苦得乐是每个生命的内在的主观要求,每一个生命都想离苦得乐,所以佛教就给予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怎么样离苦怎么样得乐的方法。佛教没有强迫,佛教是讲道理,听不听由你,做不做由你,做得好不好由你。我们的存在,是给大家做示范,时时地鞭策大家,佛教徒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如在文革之后,九华山又出了几尊肉身,包括比丘、比丘尼,女的也能修成就,出肉身的。不但是出家人,在家人也可以出肉身的,河北香河的“香河老人”就是这样,她是一个佛教徒,学佛吃素整整五十年,三十八岁吃素到八十八岁去世,并且老人还说她在三十八岁之前也是不吃牛肉的。
为什么不吃牛肉呢?按我们中国老年人老祖宗的传统是不吃牛肉的,所以我们传统文化里说,一个人如果不吃牛肉,福禄寿三神跟他同在,会保护他。反之,一旦你这个人吃牛肉,福禄寿都会离开你。因为你这个人连最基本的感恩心都没有,我们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国家,最主要的农耕工具就是牛。牛耕地负重养活了我们人,它一辈子都在为我们服务,我们反过来还要杀了它吃了它,我们良心何忍啊。
我们每个人都喝过牛奶,那牛是不是我们奶妈?你喝过它的奶,反过来还要吃它的肉,这合理不合理?不合理啊,所以吃牛肉不好的。香河老人说她尽管三十八岁之前没有吃素但是从来没有吃过牛肉,甚至在文革之后,吃大锅饭时期,由于她平时人缘比较好,村里也为她保留了她平时吃素的小锅。
去年我亲自去拜访过了,她的儿孙为我作介绍。她住的老房子还在,她的肉身就放在她的老房子里面,老人文革时期吃素的小锅还在,她当时还偷偷地烧香供着观音菩萨,中央电视台也曾采访过他们,但是他们采访的切入点不会放在这些佛教方面的。中央电视台在科学探索频道上做了她的专题片——《人体不腐之谜——香河老人》。但是在这个片子当中,从来都没有提过老人的佛教信仰,都是从医学的角度看她为什么不腐烂。为什么不腐烂呢?结果研究不出来。
现在这个老人家的身体作为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的一个实验对象,还继续在研究,今年已经是第十九个年头了。这说明我们的医学也好、科学也好在佛教面前还是很幼稚的,佛教里面的人都修成正果了,在科学领域的人还不知道所以然。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知道不能迷信现代科学,因为现代科学还没有完整。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爱因斯坦说的。爱因斯坦说现在的物理学还没有完整,希望你们还要继续探索下去。
请问佛教还需不需要发展?有没有我比我师父厉害?我师父有没有比佛厉害?没有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佛的那些思想,佛的那些理论,我们做都做不到,想都想不通,更别说去超越了。我出家到现在还在慢慢想呢,佛讲的这个义理与经典,有的时候能明白一点,但是很多还是不明白的。
佛教智慧无瑕疵 择善弃恶求真谛
科学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了,科学没有一点办法证明佛教是错的,一点破绽都找不到。中国有一句话叫“言多必失”,但同时又知道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佛说了那么多话,却找不到任何“失”的。不管是从自然科学还是从社会科学,从各个权威的角度去找的话,佛哪句话讲错了,你是找不到的。爱因斯坦说过:随着当今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佛教,科学的发展能逐步证明佛教是正确的。科学之父都这么崇拜佛教,给了佛教这样的定语,而现在我们这些享受在现代科技下的人对佛教没有一点尊敬是不对的。佛教是非常完美的,它是从终点来看问题的。
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在2009年3 月8日发表的《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宣传佛教的演讲中,认为当代物理学弦理论就是佛教的缘起性空的观点,他说:“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我们佛教,你翻开经典,如大译师鸠摩罗什也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佛教已经两千六百年了。当科学家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时,发现佛教早有定论写好了,那我们何必要走这样的弯路呢?
作为我们佛教徒,我们要直接地受益于佛教的智慧,我们的生命要赶快地以佛教的准则来生活,我们要选择天堂抛弃地狱,我们要选择善抛弃恶,戒恶修善。要把戒恶修善变成一个自觉的行为,变成我们生命的必需的选择,根本无需别人的监督,甚至在外面不允许你的情况下,压迫你的情况下,你还是会有坚定的毅力来选择这条路。像我们师父这一辈的人曾经备受压迫,被要求不准信佛,被逼迫说佛教是迷信,但是师父闭口不说,牙被打掉也不说。那些人跟师父辩论,辩论不过师父,就辱骂师父是迷信大王,就更加批斗他整他。你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之后,就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像玄奘法师求取真理的这种精神一样,困难当然不能够阻碍他。
所以学习佛法之后,就把戒恶修善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变成我们人生的一种信念、信条,一个人戒恶修善了,他的自我生命净化了,他的家庭也就和睦了,社会自然也会和谐了。所以这种思想在造福个人的同时就在造福整个人类,这是不可分割的。当个人受益的时候,自然这个社会也在受益。
《华夏五千年文明精华之探讨》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