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子好好喝酒欢乐呢?”
“娘子!你的一番好意,万分感谢,可是我年老多病,姑娘年甫十八,平日她遇见我时,常常呼我靳公公,我怎能忍心娶她为妾呢?我们应该助她嫁一个年龄相当的好丈夫才对。至于你拿出很多私房钱把她买来,我可如数赔偿给你。请你立即把她送回去,恕我万万不能接受。”靳太太听了丈夫这番话,知道无法勉强,只得把那女孩子送回娘家。
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位二十多年没有生育,年已四十出头的靳太太,不久忽然受孕,次年生了一个儿子,就是长大后位至宰相的靳文僖公。大家都认为靳老师的德行,感动了天,因此上天赐他一个贵子。(取材自懿行录)
10.谢文正公不污少女
明人谢文正公,名迁,自幼聪慧好学,饱读诗书,早有文名。青年时代曾在毗陵(现属江苏省武进县治)某家设馆授徒,由于他品行端正,教学认真,颇受学生家长们的崇敬。
主人家有一女孩,豆寇年华,亭亭玉立,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平日看 到谢老师眉清目秀,文质彬彬,举止脱俗,心中早已种下了爱苗。奈何父母管教极严,在那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即使在男老师与女学生之间,也要保持相当的距离,因此那位女孩,简直没有与谢老师单独接近的机会。
谢老师厉声呵叱,终于使女孩向后退却
有一天,父母都因事出门,只剩女孩及谢老师在家。女孩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就以请教书本中难解的字句为由,单独跑进谢老师的房间。等到难字解释完毕,女孩还是含情脉脉的不肯离开。
多情的女孩,终于情不自禁的坐到谢老师的身上去了,经谢老师用力推开,女孩反而紧紧的抱住不放。并且娇声滴滴的说:“我的父母都已出门,很久才会回来,因此我想与老师亲热一番。”谢老师听了大怒,厉声呵叱,终于使女孩向后退却。
谢老师对她正色教训说:“你是一位尚未出嫁的千金小姐,应知童贞的可贵,珍重自己的童贞。倘若未嫁而失身,坏了名誉,失去清白,将使未婚的男人们对你失去兴趣,可能造成你嫁不出去的后果。即使出嫁,丈夫发觉你非完璧,也会影响夫妻的感情,成为终身的遗憾,使你父母及夫家,都无颜面。”女孩看到谢老师这样坚决的拒绝,只好羞愧的退出老师卧室,过了不久,谢老师另有他就,辞去在某家的设馆,从此斩断女孩的情丝。
大凡见色不乱的人,一定是具有高度理智,能够控制情感,不易冲动,谢文正公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正因为理智坚强,故能身心清净,专心于学业及事业,因此在事业上必有很高的成就。后来谢老师在成化乙未年考上了状元,从此事业扶摇直上,最后升到宰相的高位。由于良好的身教,儿子也很优秀,他的儿子谢丕,也曾位至宫侍郎的官职。
俗语说:“万恶淫为首”。破坏少女的童贞,更是万恶中的尤恶者。我曾在报上看到一篇有关婚姻问题的文章,说起美国一位婚姻问题专家某博士的调查报告,婚前曾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女人,婚后的婚姻生活,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不美满的。可知在男女关系比较开放的美国社会,多数人尚且重视男女关系的第一次。因此少女们要珍重自己的童贞,不要偷尝禁果;男人们应知破坏未婚少女童贞,是最缺德损德的事。本篇谢文正公的美德,可说是男人们最好的榜样。(取材自寿康宝鉴)
11.莫文通救人不受色情酬
明代莫文通,是江苏省松江县人(松江县古名云间),世居县城外二里泾,他虽然是一位耕种为业的农夫,但秉性仁慈,平日克勤克俭,乐善好施,颇受乡人的爱戴。
松江县靠近上海,有一年,他操舟赴上海乡下购买稻种,舟泊黄浦江,忽然听到少女大呼救命的哀哭,一声一声传入他的耳鼓,闻之至为凄惨。他抬头远望,看到有二个大男人,把绳子捆绑着一位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虽经少女呼救挣扎,可是那二个男人却要用力把她推到黄浦江去。
莫文通目睹此情,顿生恻隐之心,急忙摇着自己的船,向前直驶。向那二个男人询问说:“这样一位好好的女孩子,你们为什么要把她推到黄浦江去呢?”
这样一位好好的女孩,为什么要把她推到江中去呢?
二个男人回答道:“不瞒先生说,这位小姐是我们主人家的女儿,主人因为她与附近邻居的男人通奸,羞辱了清白的门风,因此命我们把她丢到黄埔江去,我们也不忍这样,可是主人的命令,无法违抗,所以不得不如此。”少女听了,更加号啕大哭起来,大呼:“冤枉呀!冤枉呀!太冤枉我了!救命!救命!”
莫先生听了,对那二个男人说:“我看这位大小姐,相貌端庄,不像不规矩的坏女孩,她父亲误会她与坏男人通奸,可能出于不实的谣传,她父母都没有亲眼见到女儿与人通奸,怎可武断的冤枉她呢?何况即使确有其事,也应原谅她年少无知,受人诱骗,一时糊涂,现在你们要把她丢入黄浦江中,置她于死地,未免太过分了吧?”
二个男人说:“那么先生,你看应该如何处理呢?”
莫先生说:“她的父母不要她,让我收留她吧!”说着,从钱袋中掏出二十两金子,交给那二个男人,作为收留女孩的条件。二个男人立即把捆绑在女孩身上的绳索解除,交给莫先生的船上。
女孩从死亡线上获得拯救,到了莫先生的船上,内心觉得十二万分的感激,向莫先生叩了很多的头,表达内心的谢意,并愿以身相许。
这时已是夕阳西垂的傍晚时分,在天色昏黑的小船上,只有莫先生与女孩二人。他看到女孩感激得愿意以身相许,不仅毫不动心,且觉得殊为不妥。
莫先生对女孩说:“我不忍看到你受了冤屈而死,所以义不容辞的前来救你,并不是看到你年少貌美而收留。你虽愿意以身相许,我是绝对不敢当的,还是送你回家去吧!”
女孩听后,哭泣着说:“我的父亲很凶,如果回家,一定会受到父亲的毒打,我是不敢回去的。先生!请你救人救到底,请你把我带到府上去,我愿意尽心尽力的终身侍候你。”
莫先生说:“父母都有爱护子女之情,虽然你的父亲很凶,只是一时的气愤,那短时的愤怒过了以后,可能他会十分后悔,所以你现在回家,你的父亲不会再发怒,可能很欢喜哩!”女孩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自动的离船回家。
且说女孩的父亲,当时虽因一时的愤怒,命令二个佣工把女儿绑赴黄浦江,可是女儿及佣工去后,心中忽然转觉万分后悔。同时女孩的母亲,也觉得丈夫太过分,责骂丈夫,夫妻二人正在吵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忽听女儿开门进来,大喜过望,女儿将经过情形向父母叙述,全家都对素不相识的莫先生,内心万分感激。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莫文通本来世代务农,由于克勤克俭,有钱培植儿子读了很多书,孙儿莫昊,乡荐第二,曾孙莫愚,中了举人,玄孙莫如忠,位至嘉靖戊戌年进士。这样看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说,洵非虚言。(取材自善人传)
12.刘理顺坐怀不乱
河南省杞县刘理顺先生,早年曾在一富翁家设馆授徒。主人家为了尊师,特地雇一婢女,专门侍候刘老师的饮食起居。婢女不仅年轻貌美,且天性聪慧,朝夕在刘老师的身旁,听候使唤,晚上更卧在老师寝室旁的床榻。
普通人的常情,男女相处日久,不免会发生感情,即使最初的感情是纯洁的,日久往往会变质成为色情。因此在富翁家人及其他人看来,刘老师与婢女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不寻常的。
光阴真快,刘老师在富翁家教书,转眼已逾三年。由于老师另有高就,向富翁表示辞意,可是老师平日教书认真,颇受学生及家长们的爱戴,大家一致挽留,奈何老师辞意坚决,决定离馆。
富翁心想:“老师与婢女朝夕相处,三年之久,一定会发生难解难分的感情,现在老师一旦离去,将使婢女的感情如何安顿呢?”
馆主人对老师说:“我们这位丫头,三年来朝夕侍候老师,颇蒙照拂,倘若老师不嫌弃。她极愿侍奉老师终身,请老师把她带回府上去吧!”
老师回答说:“承蒙贵府专雇这位小姐,多年来对我起居饮食的照料,内心万分感激,可是我家中已有妻子,怎可把她带回去呢?像这样容貌美丽端庄的小姐,希望你们好好替她择配而嫁,我是不能把她带回去的。”
富翁说:“老师家中虽有妻室,但老师既认为她貌美端庄,对她颇有好感,可以带回作老师的姨太太,岂不是读书人的风流韵事,有何不可呢!至于老师说替她择配而嫁,可是大家都认为她与老师很有感情了。”
刘老师听了,十分不悦,正色的说:“你们简直把我当作小人,事实上三年以来,我与她虽然朝夕相处,可是从来没有非非之想,更谈不上有何非礼,确是十分纯洁。至于你说那是读书人的风流韵事,但我看来,对女孩非礼,不是韵事,那是丑恶的罪行。我读的是圣贤书,决不会做有损人格的丑事,你们不要把我看扁了!”
富翁表面上虽向刘老师解释,说明自己是好意,希望不要误会,可是心上还是怀疑。富 翁想:“刘老师虽然家有妻室,可是三年来从未请假回家,妻子不在身边,又有美丽的少女朝夕相陪,怎有不动心的道理呢?”因此他决定嘱妻子向婢女考验询问一番。
富翁太太私下把婢女叫来密谈,问婢女说:“刘老师平日闲来是否向你调笑呢?”
婢女答:“刘老师平日态度很庄重,从来没有向我调笑,从来没有向我说过一句不规矩的话。”
“刘老师在没有他人看到时,有没有对你动手动脚呢?”富翁太太这样问。
“平日刘老师身体偶有病痛,我为了看护的必要,有时照料他起居,确是有的。可是即使如此,他也毫无反应,从来没有碰我一下。”婢女如实的回答。
富翁太太更进一步的追问:“刘老师在夜间,有没有到过你的床上呢?”
婢女十分肯定的回答说:“每天晚上都是他先睡,早上都是我先起,他绝对不可能到过我的床上。”
虽然婢女把刘老师说得十分规矩,可是富翁太太还是不甚相信,认为婢女故意为刘老师掩饰。又对婢女说:“丫…
《因果报应录(唐湘清居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