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论佛法、见地和科学及其相关问题(杨全)▪P7

  ..续本文上一页演算,就可以摆脱掉一切的错谬和迷信。”[11]他又说:“佛说法原是很明显的,但是讲到真如本体,除了实证之外,总是说不明白的,连表达意思的工具--语言文字都无法可施,于是释迦牟尼佛又特创一种不显说的密教,只教人依法实施,结果也同样可以亲证真如。 密宗的修法,是教人口诵咒,手结印,心作观,身口意三业相应,自然能使人明心见性。又如禅宗,是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这样离开文字,心心相印传下来的,也带着密的意义,不过一个是三业相应,一个是直指人心,方法有些不同罢了。净土宗就是现在通行的念佛法门,从外表看来,好象是带着迷信的,可是细细考究,却正合着色空空色,依他缘起的道理。阿弥陀佛犹如磁,念佛众生犹如铁,铁遇磁就被吸而往生极乐。铁是因缘,磁是增上缘;念佛的心是因缘,佛的愿力是增上缘。磁的力量,是从铁分子依次序排列而生,念佛到了纯熟的时候,就是将心念依次排列,当然也能发生吸引力,被佛吸往极乐世界。铁成磁,铁量无增减,众生成佛,佛性也无增减。再说,极乐世界不离一心,是阿弥陀佛与念佛众生共同心力所造,和上文所言概念可变物质的理相合。因此,用科学的理可以证明净土法门的正确。佛教修心的方法为数无量,任便选择一法,都可明心见性。”[12]这段话深刻地道出了人智的理性、语言、逻辑的弊端和局限所在。也揭示了一种如何理解佛法能超越人的理性、语言、逻辑的深层机理。

  借助语言和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法术的运用,但也是有局限性和弊病的,比如必然会导致很多事情无法诠释、交流、更难全息相应,甚至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附加的干扰信息,哪怕是通过用多角度的语言比喻、隐喻、暗示、寄托等等方法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兔子嘴效应,导致说的越多,越说不清。从而造成误解、彼此不能沟通。这就是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所谓“高峰妙上的事是不可言说的”之深层起因。另外,测不准关系的本质也是属于借助外界的工具和媒体来认识事物的人智的方法。只要借助了外界媒体就必然会在观测和认识中产生附加的干扰,再加上人的不纯净的心性所释放出的信息干扰,导致难以正确客观的认识事物,难以很好的传情表意和相互理解沟通。人类采用这种认识方法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对事物全息相应的认识。借助于外在的工具和媒体的方法还将受到环境、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制约。人的不恰当的思维和意识也会对渺观世界的事物产生干扰作用。只有正见、正识才能与事物圆融无碍的全息对应和交流。借助于语言逻辑符号体系,外在的工具媒体是不能得出大的、全新的创造性的真知灼见的,人世间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在获得关键性的突破性的、创造性的、全新的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时都是采用了一定层次的妙觉、玄览、灵悟、禅观的方法,在此之后应用语言逻辑思辨的方法只不过是对重大的发明发现加以证明以及推广而已。

  人们只能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认识事物,由此得出脱离相互关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不能为经验和观测所证实的关系是不存在的,这是一个很有问题的结论和认识,他的误区在于有些关系暂时没有显现出来或者暂时没有被人们认识到观测到就说它不存在是十分荒谬的,以后一旦发现、证实和观测到就说这是可证伪的,企图用这种说法来自圆其说是很成问题的。凡是不能被证伪的都不是科学,也就是说人类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智能上的局限性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类的认识永远只能是局部的、有偏重的、有限的不完备的。人类永远只能从局部的、有偏重的、有限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才能获得真理。这就好比是井里面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的一块天空就说天只有一个井大,井外的天是不存在。人类企图用另外的方法来自圆其说:事物的真理是永远不可穷尽的,而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不尽完美的,但是无数的有限的、局部的、具体的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道,就是绝对真理。对此前面已有所论及,现再作进一步探讨。事实上,无数的相对真理的总和也不见得就等同于道。如果认识本身是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从一个错误的出发点开始,那这样的无数的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更不能等同于道了。人只要一开口描述事物就意味着出偏,意味着对真理信息量的丢失、对整体把握、全息领会的丧失。对此,大哲学家康德已经有过深刻的认识。语言本身是有局限的,模仿、写实、再现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挂一漏万的,甚至不可避免地产生“兔子嘴效应”。比如要想用语言表述佛家所说的“中道”这一内涵,按照下面这种说法:既不能执着于其空相的“无”,也不能执着于其实相的“有”,即,既不能执着于是某种物质实体的实相,也不能执着于“既不能执着于其空相的“无”,也不能执着于其实相的“有””,……。这已经是最好说法,可是,语言的表述在这里已到了极限,陷入了不能表义的无谓循环,即产生了用语言越说得多,越说不清楚,越会走偏、分岔的“兔子嘴效应”。人类要想纠偏,必须抛弃世俗的认识方法,自以为是的我执,回到佛陀和道家所倡导的息心净念、清净六根、淡泊虚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修炼中来。这也是人类要想超越自身局限,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进入至高妙境地的智慧之路。

  佛学的精髓不存在于书本和理论的说教中,而是存在于那些精湛的经典和理论说教所勉强揭示出的深深隐藏在书本和理论说教后面的至理妙机和精髓要义。要想获得这种真谛和至理妙机,必须通过实修实炼。如果不进行实修实炼,至多只获得了一种万能的解释学的智慧。对自身和世界不会有任何改变。这样还会误导世间的一批哲学家,思想家和学者对佛学进行无知的评论,认为佛学不过是一种万能的解释学而已,是不可证伪的非科学学说。事实上佛学不但包含了最根本、最终极的科学智能和大法,更包含了超科学的、超人类智慧的乃至超宇宙的根本智能和大法。

  真正的宇宙真理、宇宙大道是不能通过人类的常规思考(这里主要使借助语言符号概念逻辑体系进行思辨)而悟见的,也不是人类使用任何语言符号概念体系能够表述真切的。只能通过超常思维、用佛学的术语即参禅的妙悟、观想的明智、静虑的慧融,一句话通过高度的正静定的修炼,用老庄的术语就是玄览、无待之妙达到中道和无为之境。用西方当代学术主流的术语以及当代科技去研究东方奥秘是一条死路,借用外在的工具语言符号概念逻辑思维体系去研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直接指向人心的佛和道的精髓要义,是完全不可能的。隐喻性、象征性、模糊性的说法,注重营造和烘托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形外之象等等的表述方法也许是真正可取的方法。老子为何只写了五千言?真正的佛经也不多言,禅宗更是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许这才是能见佛得道的大法。

  西方科技及其思维模式将会使人类步入歧途的问题的再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科技认定人们不能够超越自身极限,不可能产生本质上的大飞跃,大突变,在这样的格局下,其正效应将由负效应所盖过,其日愈加剧的负效应有一天将可能发展到不可逆转的地步并将导致毁灭性的恶果。

  用进化论的观点以及佛学六道论看,当今人类进入末法时代,意味着人类上升到修罗阶段(这里所采用的三界六道轮回的图表是台湾老古文化图书出版公司所提供的,南怀瑾先生在其《如何修证佛法》一书中也采用了这个图表,并认为是最为广泛公认的一种。这种图表将六道分为:天、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13]而在国内以及丁福保所编写的佛学辞典中则采用的是另一种图表,其中六道是按照这样的次序来排列的: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14]我个人认为六道的秩序应当是这样排列才更为合理,即:天、修罗、人、饿鬼、地狱、畜生。)整个世界都在变得日趋虚荣、日趋物欲化,同以往相比,人们在争逐财色名利方面的技能和智谋是大为增长了。但随着人的嗜好有和欲求的日愈加深,人类的天机(灵性、和佛性)必然日愈减退。这也许是一个进化过程必须经历的。当然也有极少数生灵或对一些觉者可以不经历这一过程而是直接进入超逾修罗的更高境界。在修罗阶段,人们获得的进化仅仅表现在法术方面,人们在见地方面的进化是很少的,是停滞不前的甚至是倒退的。在修罗阶段,修罗们彼此的争斗有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自我毁灭的可能,此时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容易自我毁灭的多种法术。如此可能造成从修罗阶段在进化到神的阶段,跳出三界的最初级层次--欲界而进入色界的时候,有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由于修罗是特别重法术轻见地的,无见地驾驭的法术越大越容易导致自我毁灭。

  东方的佛学、道学、甚至基督教学说是至完备的本体论认识和方法,能包容整个宇宙以及三界五行甚至超越三界五行。而西方当今的主流科技及其思维模式及其所倡导的主流学说只可能是在人类寻常文化的范围内对东方学说的补充或者是作为注角。

  人类放弃了通过至深层次的正静定入静修炼而可以成佛得道的康庄大道而误入自以为是,其实不过是善用雕虫小技、注重外在工具,且已陷入了注重语言符号逻辑概念思辨的迷途而不能自省。难怪古代的一些先贤、高人大德会将所谓科技斥责为奇技淫巧。过分注重追求法术的为害是巨大的。由于误入歧途,人类与天沟通的途径丧失殆尽,比如神通的退化、消失、右大脑半球及海马、爬行复合区、大脑聠胝体功能的退化,妙悟、玄览的能力大为退化,思维障、语言障、意识障等诸多业障日益增加,等等。

  要想人道天道同时兼得是妄念,二者必居其一。当然从人道到天道必须先由凡入圣(这个圣人仍然是凡人,但却是凡人中最为完善者,之所以仍然属于凡人是因为圣人仍没有法界和灵界智能,即无足够…

《论佛法、见地和科学及其相关问题(杨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