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演算,就可以擺脫掉一切的錯謬和迷信。”[11]他又說:“佛說法原是很明顯的,但是講到真如本體,除了實證之外,總是說不明白的,連表達意思的工具--語言文字都無法可施,于是釋迦牟尼佛又特創一種不顯說的密教,只教人依法實施,結果也同樣可以親證真如。 密宗的修法,是教人口誦咒,手結印,心作觀,身口意叁業相應,自然能使人明心見性。又如禅宗,是從“世尊拈花,迦葉微笑”這樣離開文字,心心相印傳下來的,也帶著密的意義,不過一個是叁業相應,一個是直指人心,方法有些不同罷了。淨土宗就是現在通行的念佛法門,從外表看來,好象是帶著迷信的,可是細細考究,卻正合著色空空色,依他緣起的道理。阿彌陀佛猶如磁,念佛衆生猶如鐵,鐵遇磁就被吸而往生極樂。鐵是因緣,磁是增上緣;念佛的心是因緣,佛的願力是增上緣。磁的力量,是從鐵分子依次序排列而生,念佛到了純熟的時候,就是將心念依次排列,當然也能發生吸引力,被佛吸往極樂世界。鐵成磁,鐵量無增減,衆生成佛,佛性也無增減。再說,極樂世界不離一心,是阿彌陀佛與念佛衆生共同心力所造,和上文所言概念可變物質的理相合。因此,用科學的理可以證明淨土法門的正確。佛教修心的方法爲數無量,任便選擇一法,都可明心見性。”[12]這段話深刻地道出了人智的理性、語言、邏輯的弊端和局限所在。也揭示了一種如何理解佛法能超越人的理性、語言、邏輯的深層機理。
借助語言和符號系統進行交流其本質上也是一種法術的運用,但也是有局限性和弊病的,比如必然會導致很多事情無法诠釋、交流、更難全息相應,甚至不可避免地會産生附加的幹擾信息,哪怕是通過用多角度的語言比喻、隱喻、暗示、寄托等等方法也會不可避免地産生兔子嘴效應,導致說的越多,越說不清。從而造成誤解、彼此不能溝通。這就是很多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所謂“高峰妙上的事是不可言說的”之深層起因。另外,測不准關系的本質也是屬于借助外界的工具和媒體來認識事物的人智的方法。只要借助了外界媒體就必然會在觀測和認識中産生附加的幹擾,再加上人的不純淨的心性所釋放出的信息幹擾,導致難以正確客觀的認識事物,難以很好的傳情表意和相互理解溝通。人類采用這種認識方法永遠也不可能獲得對事物全息相應的認識。借助于外在的工具和媒體的方法還將受到環境、能源、資源等方面的製約。人的不恰當的思維和意識也會對渺觀世界的事物産生幹擾作用。只有正見、正識才能與事物圓融無礙的全息對應和交流。借助于語言邏輯符號體系,外在的工具媒體是不能得出大的、全新的創造性的真知灼見的,人世間的大思想家、大學問家、大科學家在獲得關鍵性的突破性的、創造性的、全新的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時都是采用了一定層次的妙覺、玄覽、靈悟、禅觀的方法,在此之後應用語言邏輯思辨的方法只不過是對重大的發明發現加以證明以及推廣而已。
人們只能通過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去認識事物,由此得出脫離相互關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不能爲經驗和觀測所證實的關系是不存在的,這是一個很有問題的結論和認識,他的誤區在于有些關系暫時沒有顯現出來或者暫時沒有被人們認識到觀測到就說它不存在是十分荒謬的,以後一旦發現、證實和觀測到就說這是可證僞的,企圖用這種說法來自圓其說是很成問題的。凡是不能被證僞的都不是科學,也就是說人類在充分認識到自身在智能上的局限性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人類的認識永遠只能是局部的、有偏重的、有限的不完備的。人類永遠只能從局部的、有偏重的、有限的角度去認識事物才能獲得真理。這就好比是井裏面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的一塊天空就說天只有一個井大,井外的天是不存在。人類企圖用另外的方法來自圓其說:事物的真理是永遠不可窮盡的,而人的認識能力也是不盡完美的,但是無數的有限的、局部的、具體的相對真理的總和就是道,就是絕對真理。對此前面已有所論及,現再作進一步探討。事實上,無數的相對真理的總和也不見得就等同于道。如果認識本身是在一個錯誤的基點上,從一個錯誤的出發點開始,那這樣的無數的相對真理的總和就更不能等同于道了。人只要一開口描述事物就意味著出偏,意味著對真理信息量的丟失、對整體把握、全息領會的喪失。對此,大哲學家康德已經有過深刻的認識。語言本身是有局限的,模仿、寫實、再現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挂一漏萬的,甚至不可避免地産生“兔子嘴效應”。比如要想用語言表述佛家所說的“中道”這一內涵,按照下面這種說法:既不能執著于其空相的“無”,也不能執著于其實相的“有”,即,既不能執著于是某種物質實體的實相,也不能執著于“既不能執著于其空相的“無”,也不能執著于其實相的“有””,……。這已經是最好說法,可是,語言的表述在這裏已到了極限,陷入了不能表義的無謂循環,即産生了用語言越說得多,越說不清楚,越會走偏、分岔的“兔子嘴效應”。人類要想糾偏,必須抛棄世俗的認識方法,自以爲是的我執,回到佛陀和道家所倡導的息心淨念、清淨六根、淡泊虛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修煉中來。這也是人類要想超越自身局限,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進入至高妙境地的智慧之路。
佛學的精髓不存在于書本和理論的說教中,而是存在于那些精湛的經典和理論說教所勉強揭示出的深深隱藏在書本和理論說教後面的至理妙機和精髓要義。要想獲得這種真谛和至理妙機,必須通過實修實煉。如果不進行實修實煉,至多只獲得了一種萬能的解釋學的智慧。對自身和世界不會有任何改變。這樣還會誤導世間的一批哲學家,思想家和學者對佛學進行無知的評論,認爲佛學不過是一種萬能的解釋學而已,是不可證僞的非科學學說。事實上佛學不但包含了最根本、最終極的科學智能和大法,更包含了超科學的、超人類智慧的乃至超宇宙的根本智能和大法。
真正的宇宙真理、宇宙大道是不能通過人類的常規思考(這裏主要使借助語言符號概念邏輯體系進行思辨)而悟見的,也不是人類使用任何語言符號概念體系能夠表述真切的。只能通過超常思維、用佛學的術語即參禅的妙悟、觀想的明智、靜慮的慧融,一句話通過高度的正靜定的修煉,用老莊的術語就是玄覽、無待之妙達到中道和無爲之境。用西方當代學術主流的術語以及當代科技去研究東方奧秘是一條死路,借用外在的工具語言符號概念邏輯思維體系去研究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只能直接指向人心的佛和道的精髓要義,是完全不可能的。隱喻性、象征性、模糊性的說法,注重營造和烘托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形外之象等等的表述方法也許是真正可取的方法。老子爲何只寫了五千言?真正的佛經也不多言,禅宗更是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許這才是能見佛得道的大法。
西方科技及其思維模式將會使人類步入歧途的問題的再探討: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方科技認定人們不能夠超越自身極限,不可能産生本質上的大飛躍,大突變,在這樣的格局下,其正效應將由負效應所蓋過,其日愈加劇的負效應有一天將可能發展到不可逆轉的地步並將導致毀滅性的惡果。
用進化論的觀點以及佛學六道論看,當今人類進入末法時代,意味著人類上升到修羅階段(這裏所采用的叁界六道輪回的圖表是臺灣老古文化圖書出版公司所提供的,南懷瑾先生在其《如何修證佛法》一書中也采用了這個圖表,並認爲是最爲廣泛公認的一種。這種圖表將六道分爲:天、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13]而在國內以及丁福保所編寫的佛學辭典中則采用的是另一種圖表,其中六道是按照這樣的次序來排列的: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14]我個人認爲六道的秩序應當是這樣排列才更爲合理,即:天、修羅、人、餓鬼、地獄、畜生。)整個世界都在變得日趨虛榮、日趨物欲化,同以往相比,人們在爭逐財色名利方面的技能和智謀是大爲增長了。但隨著人的嗜好有和欲求的日愈加深,人類的天機(靈性、和佛性)必然日愈減退。這也許是一個進化過程必須經曆的。當然也有極少數生靈或對一些覺者可以不經曆這一過程而是直接進入超逾修羅的更高境界。在修羅階段,人們獲得的進化僅僅表現在法術方面,人們在見地方面的進化是很少的,是停滯不前的甚至是倒退的。在修羅階段,修羅們彼此的爭鬥有一不小心就會導致自我毀滅的可能,此時他們已經掌握了很容易自我毀滅的多種法術。如此可能造成從修羅階段在進化到神的階段,跳出叁界的最初級層次--欲界而進入色界的時候,有可能會造成自我毀滅。由于修羅是特別重法術輕見地的,無見地駕馭的法術越大越容易導致自我毀滅。
東方的佛學、道學、甚至基督教學說是至完備的本體論認識和方法,能包容整個宇宙以及叁界五行甚至超越叁界五行。而西方當今的主流科技及其思維模式及其所倡導的主流學說只可能是在人類尋常文化的範圍內對東方學說的補充或者是作爲注角。
人類放棄了通過至深層次的正靜定入靜修煉而可以成佛得道的康莊大道而誤入自以爲是,其實不過是善用雕蟲小技、注重外在工具,且已陷入了注重語言符號邏輯概念思辨的迷途而不能自省。難怪古代的一些先賢、高人大德會將所謂科技斥責爲奇技淫巧。過分注重追求法術的爲害是巨大的。由于誤入歧途,人類與天溝通的途徑喪失殆盡,比如神通的退化、消失、右大腦半球及海馬、爬行複合區、大腦聠胝體功能的退化,妙悟、玄覽的能力大爲退化,思維障、語言障、意識障等諸多業障日益增加,等等。
要想人道天道同時兼得是妄念,二者必居其一。當然從人道到天道必須先由凡入聖(這個聖人仍然是凡人,但卻是凡人中最爲完善者,之所以仍然屬于凡人是因爲聖人仍沒有法界和靈界智能,即無足夠…
《論佛法、見地和科學及其相關問題(楊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