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宗科学观▪P8

  ..续本文上一页。佛告诉我们,凡是为自己的这个念头、行为都是恶的,凡是利益广大众生的这个念头、行为就是善的。

  也许我们初学的同修听了,听不入耳,“人,哪一个不为自己?我就是来学佛,我也是为自己。我不为自己幸福,不为自己得到利益,我为什么来学佛?来学佛也是为自己,怎么可以说为自己的就是恶?”诸位一定要晓得,佛所讲的起心动念为自己是恶,那叫真恶。恶在哪里?前面曾经跟诸位讲过,成佛要破二障、要破二执(执是执著),二障跟二执是一桩事情。要破所知障,要破烦恼障,要破我执,要破法执,起心动念都想到“我”,这个我执在增长,我执不破,就出不了三界;换句话说,就超越不了六道轮回,你说这是不是恶?外道修行,他的定功可以达到非想非非想天,四禅八定,达到最高的那个定,为什么出不了三界?就是我执没有破。阿罗汉成就了第九定,超越三界了。什么原因?我执破了。由此可知,佛给我们讲的这个标准,的确是绝对的标准,这是真正善恶的标准。

  因此,我们要真正修行,希望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当然用前面这个原理原则很困难,破我执跟破法执实在是不容易。如果很容易,那成佛、成阿罗汉的人太多了!实在是不容易。今天我们讲到“特别法门”,这个就是净宗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叫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都可以超越三界,都可以圆满成佛,这很不可思议。

  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个话是这么说,在我们本省念佛的人真多,几个人真的往生?我过去在台中求学,李老师在台中创办“台中莲社”、“慈光图书馆”,领导大众专修净土。我是民国四十七年亲近李老师,老师告诉我:“我们莲社的莲友,那个登记的本子有姓名、有住址的,大概有二十五万人。”在那个时候莲友真不少,相当之多。他说:“真正往生的也不过三、五个。”这一说起来,真的是一万个念佛人,恐怕只有一两个往生。古大德告诉我们,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一个也不会漏掉的。为什么现在万修一、二去,九千九百九十九都不能去?这不得了,这个里面必定有原因,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要把这个因素消除,我们才能够往生。

  诸位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往生?我执太重。我的身体,我的眷属,我的财产,我的一切一切,都牵肠挂肚放不下。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样也舍不得,那样也舍不得,那阿弥陀佛没有法子,只好自己回去了,就是这个原因。因此,那个能够去的了的人,所谓“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对于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的留恋,他就没有障碍了,这样才能往生。

  也有同修说:“既然一切放下才能往生,那等我到临终再放下吧!现在可以不必放下,等到临终才放下。”这个话说的也满有道理,现在还没有到临终,临终放下还不迟。可是你到医院里面去看看,那个将要命终的人,有几个命终的人头脑很清楚?假如临命终时不省人事,连家亲眷属都不认识了,这个时候把放下的事情忘掉了,怎么办?那是真正关键的一刹那,这一刹那迷惑,就会到三恶道去了。三恶道谁愿意去?没有一个人愿意去。为什么去的人那么多?糊里糊涂去的。头脑清清楚楚的,绝对不堕三恶道。所以,凡是堕三恶道,都是迷惑颠倒去往生的。因此,临终神智清楚是大福报。神智清楚的人,不念佛,不求往生,不知道往生这桩事情,他也不堕三恶道,来生决定是人天两道,因为他的头脑清楚。这一些都是真正的事实,我们必须要明了,必须要清楚。

  因此,什么时候放下?现在就要放下,这是大家要注意的。你要是真的放下了,你现在所享受的,那是真实的自在快乐。唯独放下的人是真自在、真快乐!他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跟神仙没有两样。所以,这个世间绝对不是有身分地位的人、有权威的人,他快乐;有财富的人,他快乐。不见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人,才叫真快乐。这个也许你能够体会一点,那为什么不肯干?那才叫真正的人生。真正懂得人生,心地清净慈悲,然后能够帮助别人;帮助人就是修善,就是积功累德。

  所以修净土,想要在这一生当中成就,看破放下是必须要有的。看破,首先要看破世界,这个世界里面一切事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也要了解得清楚,为什么?将来我到那里去,我对那边的情况不能不清楚。两个世界做一个比较,你就会选择了,你的信愿才是真实的,那不是虚假的。像《观无量寿经》韦提希夫人他的选择,那是真正智慧,真的聪明。看清楚之后,对于这个世间才真的会放得下,真的没有留恋了。

  诸位要记住,这个放下,不是叫你在事上放下,事上放下那就错了,是在心上放下。心要清净,事不能舍离。佛在经上常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世间法,我们有义务,我们应当样样把它做到圆满,心里面不能有牵挂,不能有执著,那就对了。所以,心要清净,事要圆满,这个才叫做佛法。这个佛法就不是消极的了,这个佛法对社会有积极的贡献,这才是真正为大众所赞叹、所称道的。所以,佛法不消极,佛法在事相上是积极的,心地上是清净的。我们看“特别法门”:

  【净宗之事-〈一〉依报:地树栏楼莲池德水(烦恼尽-因)〈二〉说法:六尘说法清旦供佛(所知尽-因)〈三〉正报:光寿无量一生补处(变易尽-果)〈四〉往生:带业往生永不退转(分段尽-缘)】

  先说“净宗之事”,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先从事上说。这部《弥陀经》里面,把西方极乐世界做为四点给我们介绍,这个四点就是依报庄严、说法庄严、正报庄严、往生的方法,给我们分作四个重点来介绍,在此地我们也以这四个重点来说明。

  所谓“依报”就是生活环境。佛在《无量寿经》、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比《阿弥陀经》里面讲得详细多了,因为经文长;讲得最详细的是《华严经》。《华严经》里面,世尊为我们介绍毗卢遮那佛他老人家的生活环境,经文一共占了十一卷半。诸位打开《华严经》,很长的一段经文,共有十一卷半,那上面所讲的依报的状况跟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所以,你看到《华严经》那个依正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亦复如是。

  净土经经文短,所以说的就简略了。先说“地”,西方极乐世界的地是琉璃的,跟我们这个地方的地不一样。我们这个地方的地是泥沙、石头,不干净;西方世界的地是琉璃。琉璃,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翡翠,绿色的玉,透明的。我们今天拿到这个翡翠,当作宝石,要镶成戒子戴在手上,镶在项炼上,挂在颈子旁边。西方极乐世界是地上的泥土,我们拿著这么样的珍贵,原来那个地方是地上的泥,像我们讲泥土一样。它的地是碧绿透明的,从地面能够看到地底下。这个居住环境我们比不上,因为它是宝地,一尘不染,没有灰尘,没有污染。这是讲“地”。

  经上又给我们说“黄金为地”,那个地是道路。地上也铺的有道路,用什么铺成道路?黄金,黄金是铺路面的。我们这里的黄金也是非常贵重,人家是铺路的,像我们此地用的水泥、柏油一样,柏油是铺马路的。在那一边这个珍宝就太多太多了。我们这边七宝看作非常的希奇,人家那个世界七宝是建筑材料,所有房屋都是七宝建成的。

  有些人看到这个经典,就想到佛都要求我们要修苦行,样样都要节俭朴素,为什么佛的生活环境这样奢侈?这样豪华?未免太过分了。诸位必须要晓得,我们这个世间人的福报是修得的,是你修来的。因此,对于有福报的人不要嫉妒,他修得的,我没有福报,我没有修。他修了,他得福报,这是应当的。

  佛给我们说了,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可见得财富、聪明、健康长寿,都是你从前修因,今天得的果报,这个里头没有一丝毫勉强。我们前世修的因,这一生得的果报。前世没有因,你这一生想什么方法也得不到。佛对于这些道理,在经论里面跟我们说得很详细,说得很多,一定要觉悟,要安分守己。知道这一个事实真相了,我们这一生努力的修学,这个福报这一生也能得到。

  在台湾,《了凡四训》这个小册子流通得很广,那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这一生努力修善,一样可以在今生当中成熟果报。真的,求财富得财富,求长寿得长寿,求儿女得儿女,没有一样得不到的。你要懂得理论、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去修学,没有一样不满愿,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真的。

  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果报是怎么一回事?它不是修的。如果是修的话,那实在讲这个享受太过分了一点。不是修的,从哪里来?是性德里面本来具足的,那就没有话说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性,每一个人都有清净心,你哪一天明心见性,你哪一天恢复自性、清净心了,一切受用它自自然然就是这样的。所以,这是性德,不是修德的。

  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性德所显,凡是往生的人-往生条件,我们在此地要跟诸位同修报告,底下会说-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地都很清净,心愿都跟阿弥陀佛的心愿相应。因此,阿弥陀佛的性德,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威神,很容易加持他。这一加持,他统统能够得到;这一得到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性德给引发出来了。一般是自己要修行,修到自己性德明心见性,这才行。到那里是阿弥陀佛神力加持,你没有那么深的功夫,你的性德也现前了。这个难得了,太难得、太难得了,所以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

  因此,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生活环境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一样的。这是讲的“地树栏楼,莲池德水”,七宝莲池,八功德水,这都不要细说了。《弥陀经》、《观无量寿经》里面讲得都非常清楚,《无量寿经》注解里头也注得很详细,生活在这种环境里面,烦恼没有了。

  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人会自私…

《净宗科学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的学位制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