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习禅录影▪P17

  ..续本文上一页云:“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这一段空要看好。有定力的人永远清明,不会昏头昏脑(顽空)。前念已过,后念未生时,中间有一段空,要认清这一段空。(老师敲香板一下曰:)过去心不可得。上座。

  (下午五点半坐第九枝香。六点整下座。)

  三际脱空,当下即是。把持不住,是什么道理?见到这个理,起心动念,保任这三际脱空,心如明镜一样。久而久之,任运自在,活活泼泼。道家叫做“养”,佛家叫做“修”,见性以后才起修。五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心不黏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随时都在定中)。”《孟子》尽心章末段就是讲“养气”:“可欲之谓善(以禅定为乐),有诸己之谓信(无中生有,清明在躬),充实之谓美(气脉精神都很充沛),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宇宙与我一体,到了化境)。《楞严经》:“理则顿悟,事非顿除。”慢慢保任,不要慌,不要着急。所以古人悟道以后,都依止老师十年二十年,然后出山。道济云:“两岸桃花红正英,夹堤杨柳绿绿轻,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五月西湖冰凉似秋,芰荷初动暗香浮,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不要贪图学问,把这个养好,一切妙镜妙文随口而来。

  (晚上七点行香。)

  今天所讲的追盛唐的禅宗,也就参。不知道有没有三际脱空,泊然而往的人?如此谓之见道。见道的时候并无所见。见道易尚,修道很难。祖师云:“从缘入者,永不退失。”――如果见地不真,明理不透,要到热闹场中去磨炼。到富贵中去。大隐入朝,小隐入市,孤隐方入山林。富贵热门场中,处处是障碍,你能泊然而定,别人也看不出你有道,古人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究竟如何磨炼,明天再讲,走。

  天下最倒楣的是“为人师”,百丈禅师最野狐精,狐曰:“有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答以不落因果,堕野狐身五百世矣。后来百丈开示野狐精曰:不昧因果。野狐精因而得解脱。成佛亦不昧因果,寂灭清净为因,菩提涅槃为果。

  (七点半坐第十枝香。八点整下座。)

  今天的腿部最难熬,痛苦阶段过去以后,都是舒服的了,学佛修行不肯下功夫都是空话。认清楚这三心不可得,不可得中就是那么得。

  百丈禅师所创丛林制度,影响当代社会很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人若勤劳则善心生。某日一僧闻鼓声,举钁头大笑而回。百丈指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百丈回寺后,询其见什么道理。僧答肚子饿了,听到鼓声,回来吃饭。百丈就笑了,平平实实是道,不要求个玄妙,当下即是。

  (八点坐第十一枝香,九点下座。)

  小参――晚上九点十五分开始

  夏医官:今天腿子还是疼,妄想稍好一点了。

  林同学:今天很少乱想,晚上腿疼了乱想就多起来了。

  文光:每堂上座就睡觉,快睡醒了,老师的引磬就快响了。

  程局长:今天老师让我们放下,话头仍不敢放下,妄想稍少一些了。

  张同学:早晨很少妄念,午饭后腿子疼,吃了老师的药反而头昏, 想回家,腿部臀部都疼,可是很舒服,一身大汗,头部好像脱离了身体。

  鲁居士:无可奉告。

  刘老居士:今天没有参话头,只是静坐。

  师云:你十几年来见到的境界很多,都是光影幻象,气不能归元,五阴磨荡就发光影,本应罚你洗禅堂。能见光影的不在光影上,再继续参。……乐由精生,明由气生,无念由神生。心注于眼,眼注于空,空无所注。

  刘居士:周身骨节肌肉都酸疼,晚饭后稍好些,手有些发胀,早上第一座,看到我自己在面前。

  师云:用心太过,精神分散,你那个无念还是不对,把那个也要放下。

  孙先生:在腰酸腿疼的时候,话头不能参,放也放不下,似乎应该改良。

  师云:今天晚上再照你的老路子试试看。

  傅太太:今天还是和昨天一样。

  汤小姐:今天参话头,下午就不参了,只是跟腿打架。有时昏睡,晚上头很疼。

  陈小姐:今天放下话头不参了,下午能忘掉身体,香板一打,到达无念。过了一会儿念头又来了,不知道无念的那一刹那,是否就是那个?

  杨太太:话头很自然地就放下了,腿子也不疼了,但是还没有降服我的心。

  萧先生:今天觉得很清净,平常功夫用得太少了,今天下决心想克服它。

  傅居士:今天老师又与昨天不同了,听的很起劲,但是腿子没办法。

  金先生:我个人以为开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将来待人处世可能改善一点,今天坐的时候有两次浑然无我。一片白光,很舒服。人也悬起来了,又有两次一片红光,也很舒服,一听到场声音,就打断了。

  杨管老:早上第一枝香很好,以后都腿胀。

  师云:腿胀是好现象的过程。

  谢教授:静下来全身发热,舒服得很,杂念很少。我对老师绝对地信仰、服从。今早身体有一次大的震动,到了忘我的境界,认识了真我。香板一拍我又回来了。

  师云:继续参“我”又怎样回来了。

  巫居士:早上喜欢听见鸟叫,身心都很舒服,发热发胀时,妄想没有了。

  

  第三天――农历正月初四

  (早上六点二十六分,坐第一枝香。六点五十六分下座。)

  这个七会今天第三天了,今天我想略讲道家密宗各派修持法门。各位修持不得力有两个理由:一、理不透。二、方法不对。今天我全部说出来,各位捡需要的酌加采用好了。

  释迦佛说法几十年,大体上是讲“空”。唯识宗讲“有”。宇宙万有之本体谓之如来藏,即万有之总名。我们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根,如来藏含藏一切精神物理的种子,如果如来藏清净了,就谓之真如。譬如太极图,半阴半阳,阳面即真如,阴面即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谓含藏一切种子,如大海水,波浪如山河大地,水泡如一切众生。第七识是我执(如海水之中有一个水泡),为俱生我执。眼耳鼻舌身五识。第六识是我们后天所生,即分别妄想。现量境――五根与五尘相接,不起分别(没动念)。比量境――起意识分别。非量境――幻境、邪思。现量境如能扩而充之,即此用,离此用,即可达到真如。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孔子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什么叫空。坐起来清清明明,这就是现识空。坐下来以后为什么看到各种光影?意根习气引发阿赖耶识种子呈现的缘故。

  (早上八点三分坐第一枝香)

  般若讲空,空一切相也。

  在藏密而言释迦佛涅槃八年(或说五年)又来人间,即莲花生大师。初唐时入西藏,建立密教,又称藏密。除了念咒子观想外尚有调身的方法,色身障碍不调理好,空不了。又有调气的方法。生命靠气,靠后天的呼吸引起来。无火谓之炁,呼吸停止以后,炁就充满了。用现代语比喻就是能。炁从何来?从神而来,打坐好了,神能生炁,炁能生精,有无穷快乐,得无比清净。又有修脉,修明点、修灵能,即精炁神。《楞严经》:“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修心如使杯中污泥澄清,然后取出污泥,最后打破杯子,真正修行越年轻越容易,身体没有败坏,习染渣子也少。生命根子在海底,修道的人可以使海底动了,两腿发胀,有六十四根气脉可以打通。老了以后就差了,气机发动先向两腿钻,钻不通就发生欲念。如钻通了要经过一大段痛苦,如不能调柔此段气脉功夫,不能即身成就。

  (九点三分坐第三枝香。九点三十五分下座)

  佛家讲一个“舍”字,有不怕死的精神,学佛修道无有不成者。气脉通了以后,昼夜长明。但是吃多了会昏沉。气脉搞不通,气机不来,不能得定,色身障碍故。最直捷的修定方法,是把识空了,或闭起来而舍眼根,照着它,自然无念,海底生命之源会动起来,然后气脉就通了,一百天以后包你有消息。但要真明了其理,修行得力才行。

  (十点一刻坐第四枝香。十点三刻下座。)

  当下即是。戒呀!定呀!慧呀!精呀!炁呀!神呀!都在这儿。学佛学道要向上看,无量法门誓愿学,真正智慧通达了,方法懂得了,真可以造化在手,生命由我。下决心专修,其心放下来,无有不成者。但是明师难遇。佛法难闻,老子曾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然后一阳来复。一切万物只有六变,第七变又是另一开始。一阳来复后,先有气机发动,发大乐,然后放下,身体如溶化了,是谓乐、明、无念,性命可以做主了。然后在起心动念处历炼。全波是水,全水是波。一般修道的人,多半停留在“空”上,殊不知波浪就是海水,妄念就是心的用。

  净土宗就是利用正念修行,妙到极点。念到气机发动,佛号断了,乐明无念,明到净土现量。如要花开见佛,翻一层就成。都是阿赖耶识所变,所以说万法唯心。不过修行容易,做人难,一定要在起心动念处历炼,才能成为一个完人。

  (下午一点半行香)

  有些道理平时要留意。《易经》讲太极,太极生两仪,为宇宙本体体用的符号;犹如佛说的如来藏。佛说三身:清净法身、圆满报身、百千万亿化身。儒家说的道,指形而上的,把形而下的叫做器。又径路谓之道,指做人的法则。老子说:“道生一”,“一”是什么东西?“一生二”,“二”是什么东西?“二生三”,“三”又是什么东西?“三生万物”。天地有道,一生神,譬如太阳系里的太阳。“谷神不死,玄牝之门。”谷神指空空洞洞的,有回声的,空气光线不流通。玄牝之门指生万物之母。道在目前,先把目光定住,含蓄内照,自然内视。神只是空空洞洞的,清清净净的。神照久了就会生炁,再照久了就会生精,譬如太阳照大地能生长万物,久了如鸡孵卵。不论男人女人都具备生机,不向外流溢,慢慢会就会有成就。

  修道的人如果觉得闷了,要把身心放松了,天…

《习禅录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南禅七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