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回到身心中来,如此反复锻炼,即与天地同修,与日月同寿,这便叫炼神还虚的事了。从此便可“散而为气”,“聚而成形”,意识一凝固则又回复为人形,否则便量同太虚,无形无相。这便是中国丹道家的一套理论原则。
(杨管老问:何谓金丹?)
金丹的范围有两种:内丹和外丹。两种丹又有三类:天元丹,地元丹,人元丹。现在所说的是对内丹范围的人元丹而言。金丹即将精气神提炼蒸馏化合而成。大致和藏密中的修气修脉修明点修拙火相同。金丹的基本是精化气,气化神。
(又问:那么如何下手提炼呢?)
即如老子所说的婴儿“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睡后或静中阳具举起来了,但无丝毫欲念。此时即“一阳初生时”。人在这个时候,欲念一动,便属后天,没有用处。而且很可能就漏精了,这时应该立即起来打坐,用净念功夫炼化了它,打通督脉。
但这一套理论和方法,在佛教中人,动辄就骂它是“外道”。印光法师骂这些人为魔民,学这一套的人都是魔子魔孙。印光法师还会错吗?印光在清末民初四大老中,德高望重,一言更胜九鼎之重。(印光和尚——净土;虚云和尚——禅宗;太虚法师、谛闲法师——教理。四位同称清末民初佛教四大老。)他所大骂呵斥的,应该是属于后代道家旁门的学理方面。他并未深入道家中,严格讲究炼精化炁等等修为理论与方法,因此不知他们严守淫戒,坚持不漏丹的功果,是如何有补于显密持戒的方便。所以也难免有贤者立言过于笼统之失。但是,大家都相信他的话,这是外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后来学了密宗以后,咦!我发现这一套自认为是正道的密教理论,并不有更外于此者,只不过灌进了佛法的知见而已。当然,学显教的大师们,也骂密宗为魔道。反正骂过来,骂过去,谁都未得道。其实,中国道家的东西,比密藏这一套修报身方法还不少,还各有所长哩!这些喇嘛都学神通,唝噶师父还以念咒来卜卦,我亲眼看见他用的是干支的推演方法。唐朝文成公主到西藏时,带了五个道士,二十几个儒生同去时传去的。至少世界这两个宗教有相同的道理,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这种理论我都自己先实验过,才敢下结论。但根据很多实际得来的资料,我发现凡修行人,不论在家出家,都漏丹(即遗精)。漏丹、意淫,都是犯了基本的戒。换言之,戒不戒先不说,无论学佛修道,身不漏的基本都做不到,道理说得天花乱坠,那有什么用?人总不可以自欺,对吗?如欲得定,必须严守戒、定、慧之学。不漏丹,是最起码的戒学,但功夫做好的时候,反而会漏丹,甚至受不了而想办法使它发泄了才轻松,但如此一来,辛苦得来的功夫又要完全垮台。而且漏后,一身痛苦,真如下了地狱,可见佛说句句实语。因此,还要从头用功,慢慢修持回来.但等到阳气发动后,淫欲之念又来了,如此周而复始,永远凡夫而已。现在这里的好多人可以作证明,这又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呢?既然做了,又不肯说,这还算是什么君子?应该坦白,做错了,就发露忏悔,这是严重问题,要想学佛成道,还不面对现实,坦白、诚恳地研究吗?有些老年人以为自己对这方面很淡泊,何难之有?这是什么话?你这棵树都快枯了,生命力快干竭了,还谈什么呢?必须要生机重来,静极阳生,无欲念,且要化掉,化后打通气脉,到达如《楞严经》中所说的初步程度:“于横陈时,味如嚼蜡。”才能谈到修定,然后才可达到心一境性,定生喜乐.密宗及道家说了半天,说的无非是这些,此其一。
其次,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么大的宇宙,如何能转?得先将此身上物转化了,然后才能转外物。且先不要说如何转物,转烦恼,光要转此一念,已经难的不得了。昨日大家听到沾法师报告了很多,这位法师真不错,到目前为止,修持很用功,尤其最好的是坦白。将来如何变化,且看下回分解。出家人首先更须断除淫念,但淫戒的事相有很多种,手淫、意淫……等,在戒律经论之中,它都指点得明明白白,有过于现在的性犯罪学。法师昨天说:修得好好的,忽然漏丹了,且漏后欲念特别强,简直无法控制。道家说“精满不思淫”简直无法做到。这是实话实说,如此哪能做到对男女而无分别相呢?用功到将满未满之际,性欲特别强,无法化除,是修持上一大关键。“气满不思食”,气脉大通后,自然不想吃,自然就会辟谷。庄子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餐风饮露。”并非乱吹。须知真到精化炁时,骨头都软了,皮肤光泽润滑。
黄老居士昨天告诉我,两腿骨头这两天已软了,手舒服得好像没有了一样。等到阳气来时,自然如此.但此乃初步现象,还未到家。这事如科学求证精神,面对事实,不是光凭理论就到了。必须要有生机,生生不已,而又无欲,才能炼精化炁。然后到了“神满不思睡”,昼夜都不昏沉,并无睡眠,随时都住定中.通常人们如何不能得定?是身体不让你久定在一种姿态上,如打坐便是一态。身既不能定,心更散乱万端.于是生理影响心理,心理又影响生理,永远难定。但此身也不是外来的,正是八识规矩颂所说的:“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公。”这根身器都是主人公一体所变的东西,所以身即心。《楞严经》说的“地、水、火、风、空、见、觉”七大,也都是一心的变化。此物不能转,如何能转烦恼?要知道这一身都是烦恼啊!但真修持,的确是可以转变的。在初修基本上,只要此处一转,即可以得定,然后初禅、二禅、三禅,一直到九次第定,扶摇直上,证果何难!所以佛道皆首重此戒。但此关如此难过,怎么办?当然,一定是有办法可以做到的.现在所说只不过大纲而已,详细经验,以后再说吧!如果是老年人,只有用静的办法,慢慢等,无法快的,如老子所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静到极点,衰颓的生命力自然恢复,就是百龄老人也可以返老还童,这是天地物理的自然法则。当然,先要作到生理机能不坏,却病为先,如配合外丹、药物等,可以更快更好,此事是绝对可以办到的。最难过的就是性欲这一关,尤其是欲念的习气.此关过后,化了炁,然后才可以真到无男女相,得正定,才能乐、明、无念,光明圆满,达到无漏之果,确有其事。
但众生过关难,所以劝你们先走人天乘的路线,先尽人伦本分再谈修道。但当然只要有毅力、有决心就行。真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可以不离世间法而能出世间,所以印度有在家的大菩萨,中国道家有在俗的神仙,例如汉代的忠孝净名教的教主许旌阳,称为富贵神仙,但数千年只此一人。你看他在道藏中所说忠孝之理,比儒家之说更切实。要先懂得做人,然后才谈修道。据传说,后来拔宅飞升,从汉代直到如今,庙祀仍在南昌万寿山,每逢他寿诞之日,各地来进香者不绝于途。他说神仙之途有两派:一派清净单修,由持戒修起(那时候佛教还刚开始传进来,你看他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一派双修,但这要多大的智慧福德?必要先修善果成就,德业功行,永惠人间,才有希望.许多出家菩萨都不敢走这条路。入世修道,此路太不简单。所以你们学佛学道先学打坐,先空妄念再说。如求得定,须有一段极艰苦的功夫。如为老年人,更难。先养气,至于静极了,等气充满极了,“灵能”重新发动后,即如年轻人一样,但中间要多这一段功夫生机重新发动后,又要无欲才行。说来容易,事实上是多大的一段血汗功夫啊!要严持戒德。使它化成炁,羔充沛了、净化了以后,好了,就比较无事了。这并不是道德的约束,而是自然的定力,这时才能自在入定、出定。自此以后,九次第定可以一路达成,少病少恼成就世第一法,无论密宗、道家、禅宗、什么宗、什么派,要讲修持,第一基本就是这一关难通。所以道家称这一关为“两界关”,如跳板,这一边为地狱,那一边为天堂,一念之间,翻天复地。险哉!
道家修持,如前述分为两派。一主清净单修,如北派邱长春所创的龙门派。一主双修,如唐宋以后白玉蟾以次的流派。自从禅道融合后,道家批评禅家单修性功“心性之道”,不修命功(丹法),而主张性命双修。基本的理论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道理,而认为禅家只穷理尽性,却未至于命。同时也批评一般修道者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不能达到圣人境地。但如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也不能即身成就。故主性与命必须双修。
性即无为之道,是一念不生全体现,清净无为,当下即是,是真空的。命是修身人手,炼精化炁,以至炼神还虚,便是妙有。这一种理论体系,在基本原则上不能说不对,合于佛学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之原则。但他们偏重于修行方法,忽略真正的穷理,他们看一般佛家(尤其是禅),是炼神修神养神而已。羔与精未能配合,等待解脱躯壳后,只能成为灵鬼。又认为持咒念佛等法门,只是炼炁,也不能入道。密宗的观想这一类,也只是修精,都不究竟。精炁神三者应为一体:炼精成就,报身即色身才能圆满。炼炁成就,百千万亿化身才能成就.炼神成就,清净法身才能圆融.精羔神三者圆融合炼,则法报化三身皆得成就。*然后散而为羔,寂然不动,涅槃清净。聚而成形,百千万亿化身即其妙用。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以我个人的经验,道家此法较密宗及瑜伽术更完备。如果不存门户之见,不妨试试看。以我看,无论道家、密宗,原始人类追求形而上的东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同一个原理原则,同一个系统的研究,只是表达方式有异。何况这乃是助道品,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祖师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更应该学。这个方法非常好,道家称它为补亏法,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为接命法。青少年修七八天就不得了.但充满以后,又有问题来了,这是旁语。一般修道者可怜,亦很可笑,…
《习禅录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