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一吃,就气脉大通,而且后来在空中飞了起来。此时,他师父已去世了,根本无人可问,但他的师父早已给他留下锦囊妙计,此时忽然想起师父圆寂以前给他背上背了这个锦囊妙计,拆开一看,只有一句话:“此时全靠好饮食。”原来他师父早就算到了。可见不是光叫你不吃东西,而且到时候,脱胎换骨之后,气脉全通了,就能腾空变化。可见有的时候必须要吃好东西。
另外一个证明,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十二年,雪山苦行六年,简直饿瘪了,乃知苦行非道,只是功德。于是下山,接受牧牛女的供养(当然不只是一两杯牛奶),恢复三十一二岁的青年活力,然后在菩提树下七日而证道。由这个故事同样可见非要先把它饿瘪了,然后再加以适当的食物调养,自然易于得正定。
我们这一班朋友通病就在于吃得太饱了,有一顿菜差些,眼睛就瞪得好大的;另一个极端就像在座的法师平时一样,吃得太少、太苦了,一顿饭两块萝卜干,连油都刮光了,太缺乏营养了,这也不行。凡是太多或太少,都容易出毛病,食物调配得适中,才能得定,要点在肠胃先须清净,否则吃得太饱,打坐做功夫,并非在修定,只是等于帮助消化而已。等消化得差不多,又要下坐办事去了,如此轮回食道,永无休止。
佛说人有五盖,将自性灵明盖住:“财”,贪财;“色”,贪男女之色;“名”,名闻恭敬利养。道家陶弘景说:神仙有九障,名居其一,一点不错。“食”、“睡”,饮食睡眠皆是极大的障碍,饮食断则睡眠自然少,我在试验辟谷二十八天的时间,中吃饭,精神好极了,根本不想睡觉,两眼炯炯有神,好像要把墙壁都看穿的样子,当然人是稍清瘦了些,肌肉是靠侵略别的众生肉来补养自己的,不过那没有关系,只要什服气就行了。××法师在山上万一绝粮时,可用这个办法,但不可乱搞,要谨慎,否则会胃壁出血。炼气功的法子,据我统计,佛道两家共约两百余种。气功是用鼻子,可通气脉,服气是用口,……到第三天时最难受,其实人是不容易饿死的,法国人试验绝食最多可维持七八十天,他们还不了解服气汗,都不会死,只是心理上觉得会饿死的观念,精神的力量太威胁人,这观念的力量最严重。第三天饿得精疲力竭,周身无力的样子,第四天精神来了,也好了,再服气。所以道家说如用此法,不饮食,三年即可御风而行,能不能,我不知道。服了气也什饱人的,还打嗝,何以见得?打坐到某种程度以上(除肠胃病外),即使不服气,气仍然会自然充满,人即会舒服,念头也会清净。肠胃病者也打嗝,但内行人一听即听出来,何者是功夫上气脉将通未通的嗝。切记,辟谷时要喝适当的水分。
一九七五年
第一天——元月二十七日(农历十二月十六日)
生来死去之疑
你们要学禅,很好。
禅,是一切佛法的基本。人家说我是禅宗,那才笑话呢!天地良心,当着菩萨的面前讲,我一宗都不宗。那我是干什么的?我是学佛的人。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几时给你说过宗派?这都是后人门户之见,自生烦恼。这是个大问题。
在这七天当中,你们什么功夫都不要用,过去学什么方法也都不要管。现在参个话头试试看。你心中有一件没有了的事,“生从哪里来,死往何处去?”这个话头也可以。话头不要念。比如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是念,嘴里念。参话头并不是叫你在心中念。就是有一个问题在心中没有解决,随时去找“谁是我自己?”“谁是我?”“我是谁?”这样也可以。这两个话头随便你挑。
回转过来在心中看。我这个思想一来,它是怎么来的?哦!想吃包子。嗨!肚子饿了,找到了。肚子为什么饿了?体力不能支持。体力为什么不能支持?打七打累了。为什么要来打七呢?哦!上当了。为什么要上当呢?哎!听他们说的嘛!为什么听人家说呢?因为要学佛嘛!为什么要学佛?我想嘛!为什么要想呢?这样一路追问下去。所以真正学佛参话头,是科学的,是怀疑的,以怀疑求实证。并不是叫你盲目迷信。你说我晓得死掉以后有六道轮回,我还说八道轮回呢!或许只有五道半呢!这是佛那么说的,不错啊!那是佛说的,你看到啦?佛也要你成佛呀!你自己也要看到,要去实证。
你身哪里去?而且六道轮回中间,你有把握吗?你说我今天到某人那里去投胎,找某人当妈妈,你有把握吗?或是你认为这个妈妈不好,再找另外一个,像住房子一样,找个合适的,你做得到?所以喽!自己生命的来去都不知道,这不是问题吗?这不是话头吗?话头者,问题也。这是个大问题。怎么去找呢?走!走两步再说。慢慢找!走!(行香)我在哪里呀?那个“真我”有没有?这个是假的啊!这个一定要死的。
啪!(香板震响声)怎么去找呢?简单得很。先从心念去找。我们现在不是在这里打坐吗?打也好打,坐也好坐。两条腿稍微难受一点,这两个家伙也好办,哄哄它就是了。它麻了,就起来走走。走累了,就停下来坐坐,那不是很好办?最难者就是心念无法平定,无法清净。现在先不要管生与死,先管心念。思想、感觉怎么起来?腿痛了,我晓得,怎么晓得?而且念头像流水一般地过去,过去就过去了,留也留不住。观察这个心念,不管善念、恶念,它都留不住。你看看它的根源,这个念头还没有起来以前,那一段,那一段是什么样子?找找看。或者是念头过了以后那一段,看一看,是什么样子?先这样办。先念头的事情了一下,真找到了念头的来源去处,然后自己也能够作了念头的主,不听它骗了。要不起妄心,就定住了。
慢慢来,第二步再找“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就方便了。话是这么讲,话是很简单哦!现在你们试试看,先把自己的心念找出来。这不是叫你们用妄想心唷!这可不是叫你把心守住不动,抓得紧紧的。不要像有些练气功的,把呼吸在丹田守着,有些人作观想啊!有些人念咒子,那都好办。那都在用心嘛!我们生下来一辈子都在那里妄用心,用心惯了,蛮好办。现在反其道而行,叫你不要再用心。看看能起用心的“能”在什么地方?你说“能”在电力公司,错了。
先把心念观照一下。这是上午第一枝香供养诸位的办法。上座!
看看“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为什么佛要说“不生不灭”呢?
有一年打七,我叫大家参“释迦为什么拈花?迦叶为什么微笑?”我的孩子也跟着去打七,他打坐就笑起来了。后来他告诉我:“迦叶尊者大概肚子饿了,想吃包子,看到包子来了,就露开牙齿一笑。”这么说了以后,他又讲:“这个问题更难懂了,不参了。干脆,先来了生死。”生死如何了,了生死并不是像一般学佛修道的以为人生太苦,不来了,以为这样就是了生死。你有本事来吗?你说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你做得到吗?你说自己功夫作得很好,观想有菩萨现前,有光,任督二脉都打通了,八脉都动了,你动了有屁用!你说你气脉打通了可以不死,你试试看!你说自己观想得好可以不死,你试试看!所以“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的确是个大问题。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出家?就是要了这个生死。他看到了人生“生老病死”四大过程,死了以后,又到哪里去?就是要找这个问题。要找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打七,所以要你万缘放下,专门来对付这个问题。
南宋有位大慧宗杲禅师,对南宋影响非常大。他和岳飞也有间接的关系。秦桧想害岳飞,就想非把这个和尚先弄掉不可。
唐宋时候的出家和尚不比现在哦!要考试的唷!一个人精通了一部经典或一部论,通过了考试,考取了,政府发一张文凭给你,这个文凭叫作“度牒”。拿了度牒,再到庙里去出家。并不像现在要出家就出家。当然,有一度国家经费不够,打仗打得太多,军费用得太多,所以有一度出卖“度牒”。只要你拿多少钱来,随便发张度牒给你。然后,你兵役也逃掉了。政府上了正轨的时候,出家就须要考试。大和尚、丛林的方丈也不例外。那时候的方丈,还是政府恳请来的,像请大学校长一样的请过来。
(编者附记:晚唐时,一度敕僧尼试经不通者,勒令还俗。李章武主试僧时,一僧自说专修禅观多年,不能通经,李就放他自便,准许还山修行,并且赠 说:“南宗尚许通方便,何处心中更念经。好去苾刍云水畔,何山松竹不青青。”)
大慧杲就是个大和尚。秦桧要害他来打击岳飞。你看看禅宗语录里的大慧杲语录中,充分流露了忠贞爱国之情,以及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的思想。秦桧就把他加上罪名,贬到广州充军。大慧杲就翩然穿上犯人的衣服走了,到广州去。这一走啊!和尚、尼姑、居士等一万多人跟着他,送师父到广州。这一下把秦桧吓坏了,这个老和尚一走,竟然有一万多人连家都不要,跟着他走。谁来供给他们吃呢?嘿!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胖和尚,反正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有得吃,不管有多少人,到时间就有饭吃。据说这个胖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这位精通儒、释、道三教的大禅师说:“出家人修道容易,在家人修道难。”为什么说出家人修道容易?出家人外面没有魔障,没有老婆儿子,什么都不要负担,一心做功夫,所以容易,在家人开眼闭眼都是冤家冤鬼,好不容易啊!所以他说出家人做功夫是靠里面打出来的,容易是容易,力量太弱了。在家人是靠外面打进来的,这个力量就大了,虽然是辛苦,但是打成功了,根基就稳了。这些话可不是我说的哦!是这位大慧杲禅师说的。所以,你们几位在家的居士,今天到山上参加打七,一定要万缘放下。古人有两句话“田园身后事,妻子眼前冤。”田园身后事,你的功名事业财产,死后的事情,为什么替别人弄呢?目前的老婆儿女都是冤家、冤鬼。现在好了,在这七天里,逃开了这些冤鬼,跑到这里来,跟在和尚后面享一点清福。田园身后事,妻子眼前冤。有些年轻的,还没有找到冤家,还想得很呢!不要慌!哪一天冤家碰到你,…
《习禅录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