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石窟岩洞对联(三)▪P2

  ..续本文上一页释道经纬乾坤。

  甘肃敦煌莫高窟大佛殿,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历代开凿。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本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玉磬一响动天地;

  木鱼千声荡云霄。

  甘肃敦煌莫高窟

  圣教东流,金像梦于汉帝;

  佛光西现,释迦灵于莫高。

  甘肃敦煌莫高窟大佛殿

  上朝金阙诸佛喜;

  下有五岳奏雷音。

  甘肃敦煌莫高窟雷音寺

  风树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甘肃敦煌莫高窟雷音寺

  莫高画艺誉中外;

  圆妙经文冠古今。

  吴恒泰题甘肃敦煌莫高窟

  夏无酷暑、冬不祁寒,四季得中和景象;

  南倚雪山、西连星海,九州寻岳渎根源。

  汪栗庵题甘肃敦煌莫高窟。 祁寒:严寒。 星海:指星宿湖,位于青海境内,传为黄河之源头

  案上梵经皆贝叶;

  窟中古佛越千年。

  甘肃安西榆林窟,位于城南68公里处的高山峡谷中,因其河谷中遍生榆树而得名。现存42个洞窟,东崖32窟,西崖10窟,历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建造和重修,有壁画5650平方米,塑像272身,壁画佛神像10826幅。榆林窟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一脉相承,为莫高窟的一个分支,其中西夏、元窟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

  烛吐莲花石窟古;

  经翻贝叶佛灯明。

  甘肃安西榆林窟

  雪泥千里印;

  山月一沟斜。

  范振绪题甘肃安西榆林窟

  一念回光,化爱河而成净土;

  六根返本,变苦海以作莲池。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位于城西50公里的黄河北岸积石山中,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侧的红沙岩上,以下寺最为壮观,窟龛造像凿于大寺沟右侧峭壁上,长2公里,上下四层,高低错落,幢盖纵横,濒临黄河,气势庄严。现保存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元、明、清窟龛183个,大小石雕像近800尊,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唐代作品约占三分之二

  水如明镜映仙洞;

  帘掷和风伴玉泉。

  吴恒泰题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位于城东北钟楼山峡谷内,始建于东晋后秦时,历代屡有修建。有拉稍寺、千佛崖、显圣地等古迹名胜

  千佛超三界;

  一心渡众生。

  吴恒泰题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

  眼前垂绿柳;

  顶上向青天。

  景廷宽题甘肃甘谷大像山大佛,原有大小石窟21座、塑像295尊,殿宇11座。现仅存大佛,约凿于宋代,高约38米,胸围10.4米,石胎泥塑,四周悬塑飞天,生动优美

  法缘庄严,临丝路、镇文旃,纷降化雨;

  崇峦错落,接麦崖、连武鼓,寻衍树云。

  甘肃甘谷大像山大佛

  大佛瞻千里;

  像山峙一川。

  吴恒泰题甘肃甘谷大像山大佛

  大佛顶天立地,法力容三界,好通乐土;

  像身证古喻今,慈航渡众生,了却苦渊。

  吴恒泰题甘肃甘谷大像山大佛

  黄河澎湃,乐奏一时遗像在;

  洞天辉煌,诗歌千秋古寺存。

  甘肃靖远寺儿湾石窟,又称红罗寺,位于靖远西南寺儿湾村,开凿于黄河北岸红砂沉积崖上。始创于唐代,现仅存1窟。门为砖券拱结构,窟内共有唐及后代石雕和泥塑造像66尊,有释迦、迦叶、阿难、观音、罗汉、天王等,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窟顶原有彩绘,因烟熏而难以识别。窟前有砖木结构楼阁,清康熙十二年修建,嘉庆元年重修。窟前原有配殿、僧屋等建筑,同治年间毁于兵燹。石窟前楼基北壁一佛龛,为北魏所开凿,龛内造像保存完整

  洞窟猿升山上下;

  莲花鱼戏叶西东。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城东南45公里处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十六国后秦时期始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共洞窟209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000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几堂、寂陵等最为著名

  艺并莫高窟;

  文传庾子山。

  于右任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庾子山:即南北朝时莫名诗人庾信,字子山

  大佛依山立;

  红尘顺水流。

  吴恒泰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行经千折水;

  来看六朝山。

  罗家伦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一垛绝大陇;

  万洞藏真经。

  杨玉峰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晨起临山看烟雨;

  夜阑对水吹洞箫。

  王天德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于髯翰墨香难灭;

  庾倍文章老更成。

  刘肯嘉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于髯:于右任,长髯

  神功极雕,一峰独树秀;

  造化绝刻,百洞尽生辉。

  王天德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山号麦积,积天下粟麦脱世馁;

  寺名瑞应,应万方祥瑞度尘迷。

  陈怀曦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瑞应:寺名,位于麦积山下,今已不存

  兴端彩盖苍松,山似麦垛撑天起;

  脚畔红花绿水,景如洞天绕崖门。

  安维翰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天下几奇观,能令子山为铭、少陵题句;

  世间此宝刹,可得宋皇赐额、魏后栖身。

  陈琳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悬崖置屋牢,会心中土明珠、六朝杰构;

  云栈登雄峻,放眼东方瑰宝、千载风流。

  张举鹏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南山薪尽,历代巧匠能工凿壁为龛,同誉东方雕塑馆;

  北魏阁成,千载善男信女脱俗化郁,堪比西土如来堂。

  杜松齐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烟雨迷蒙,掩栈道悬空,胜景真人间仙境;

  松柏葱郁,护石窟缘壁,绝艺实域内奇珍。

  郭克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林泉冠秦州,此处有峰耸秀塔、溪吟清流,游人花间舞,悠悠千年,烟霞无改江山画;

  雕塑甲赤县,凭远观壁现华堂、龛重佛影,学者艺苑迷,煌煌万代,沧桑不老庶民功。

  泰月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圣龛偶会心,问眼前诸佛,佛旁侍僧,何方是极乐净土;

  丹崖且极目,看烟外群山、山边浮云,此处可彻悟禅心。

  秦月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自女娲补天迄今,古成纪地灵人杰,看东闭陇丘、南延秦岭、北倚崆峒、西来渭水,河丘形胜,造就济济英才:先得飞将射虎,营平戍边,伯约剖胆,刘琦扬威,唐王开盛世;更兼赵壹刚阿、刺世疾邪,若兰慧巧、丽辞织绵;又晓峰斥奸博直声,士言设馆弘教化。时耶,运耶!过耶,功耶?凭悠悠青史可鉴!无阻冰谷银砂,不尽源流滔滔下;

  徒羲皇画卦而后,此丹崖月白风清,环左启龙门、右承莫高、前对峨嵋、后峙云岗,艺术瑰宝,引来芸芸雅客:忆昔文公择陵,隗嚣避暑,乙弗出家,庾信作铭,李督造宏阁;进而隋皇虔诚、赐名铸塔,杜甫学高、野寺作吟;继可泉题诗咏瑶草,仲翔修志树丰碑。苦兮,乐兮!祸兮,福兮?叹滚滚红尘谁醒?宜面山楼石柱,无穷禅机细细评。

  秦月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飞将:指汉李广。 伯约:三国时蜀将姜继,字伯约。 刘琦:三国时人,刘表之子。 赵壹:后汉时人,以恃才倨傲著称。 隗嚣:后汉时天水人,称西州上将军。 乙弗:魏文帝皇后。 李督:北周时秦州大都督李允信

  白象驮塔舍利隐;

  青狮载宝*轮飞。

  戴笠翁题甘肃泾川西王母宫石窟,位于西郊,北魏永平三年,有石雕佛像三层。现尚存造像100余尊。龛外建筑楼阁三层,窟周有金大安三年铸铁钟一口,宋天圣三年所立石碑一通。其山阴之瑶池,即周穆王驾八骏巡游之处

  石佛一尊来天台;

  金刚八面接地回。

  戴笠翁题甘肃泾川西王母宫石窟

  云锁山头藏石窟;

  寺悬水畔吐佛光。

  张耀民题甘肃西峰北窟寺,又名寺沟石窟,位于董志乡西部,始建于北魏于永平二年。窟分上中下三层,南北长120米,现存295个石窟,塑像2100躯,石刻及墨书题字150方,碑刻7通。其中165号窟佛洞最大、保护最好,阔高13.2米,深17.9米,宽21.7米,内造七佛,身高8.1米,造型优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空门不是凿,凿开空门,普见世界三千,空空无住空恒住;

  佛果自家修,修正佛果,脱离胞胎万劫,佛佛非心佛是心。

  甘肃某地万佛洞

  座上莲台,占断西湖六月景;

  瓶中杨柳,带来南海一枝春。

  宁夏固原菩提洞

  紫气东来,海上犹传天乐近;

  云霞西涌,人间常见*轮新。

  台湾台中紫云岩

  龙井茂青松,群沾法雨;

  泉岩生翠竹,普荫慈云。

  台湾台中县龙泉岩

  清水佛珠,慈云普照千家祀;

  祖师禅杖,法雨庇护万世尊。

  台湾台中县龙泉岩

  龙峰峻岭下,护国全凭一杖力;

  泉岩地录中,卫民惟保万家春。

  台湾台中县龙泉岩

  泰保不息善心福;

  山陬无边佛法通。

  台湾台北县下泰山岩

  祖德巍峨,凌云耀日昭台地;

  师恩浩荡,赉福降祥遍淡民。

  台湾台北县下泰山岩

  为清水、为蓬莱,此地并分法界;

  是金身、是铁面,入门便见真容。

  台湾台北县清水岩

  岐分相映流仍一;

  山不在高佛有灵。

  台湾台北县岐山岩

  清水岩中留胜迹;

  祖师施法护众生。

  台湾台北县岐山岩

  寿域开八荒,百姓虔诚拜祝;

  山岩护五族,千秋俎豆馨香。

  台湾桃园寿山岩

  寿世拯民菩萨心,南海北瀛一揆;

  山辉川媚琅環地,白莲紫竹千秋。

  台湾桃园寿山岩。 揆:道理、尺度

  寿国仰西天,云雨远施二千余载;

  山寺滨东海,剑卢诸腾咫尺咸灵。

  台湾桃园寿山岩

  修德种因,法身圆妙;

  水清月现,玉盖尊严。

  台湾彰化修水岩

  是处灵岩,便即祗园精舍;

  从来南海,无非宝筏慈航。

  台湾彰化修水岩

  东山宝篆香烟远;

  清水恩被惠泽长。

  董以礼题台湾彰化清水岩

  清水源流通南海;

  岩山耸翠赛普陀。

  台湾彰化清水岩

  清比壶冰,纤尘不染;

  水融镜月,满眼增光。

  台湾彰化清水岩

  清静无嚣,陶情淑性;

  水流不息,往过来追。

  台湾彰化清水岩

  丈室春深,花雨禅心俱寂;

  云林昼永,松风莲梦同清。

  台湾彰化清水岩

  

《石窟岩洞对联(三)》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高僧墓塔对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