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用功的时候。打七,是要认真的用功,不能再放过它去!」对罢!大概你们都是这个样子。我看你们这一种思想,以为一年就是打七用功,过夏就过夏,期头亦复期头,加香还是要上殿、过堂,打七才要用功;这一种人是最下劣,最下劣的大苦恼子。何以呢?打七,是克期取证,一闻千悟的时节;那里是用功的时候?用功要在平常;平常不用功,等到打七才用功,到甚么时候开悟呢?悟的一句话,还有你的份吗?与你们打一个譬喻:如前清读书之人,读了十年,一遇开考,不是就去考吗?如果进了考场字还不会写,认也认不得,考期里才认真用功,这样还行吗?顶子还有你的份吗?在十年读书期中,你没有读书,就挂了一个读书的名字;平常不读书,到考场想戴顶子,恐怕做不到。我们今天打七,也等于考场期;用三年苦功,已经到家了;一到常住上就打七,马上就悟了,才对呢!你们平常担了用功的名,并没有用功,到了打七,那里就能开悟呢?等于没有读书赶考一样。你们这个错,错得好远!不是今天才错。照这样子看来,七还要打吗?不是不打也可以吗?因为,你们没有一个人有打七的资格。你们这样子很辜负常住上的,常住上一切处替你们研究,有一点于道相违的,赶快的改革;那里有一点动你们的念头,赶快整好;这个样子,我敢说常住上对得起天下人,宁可说你们辜负常住,常住上决没有辜负你们。若有一个人有了三、五年用功,穿衣、吃饭,上殿、过堂,上架房、睡觉,已经用成悬崖撒手,万仞峰头的工夫,今天来到高□预备打七,就要克期取证;不料常住上不替你打七,那就是常住上辜负你了。我问你们:还有这个人吗?我再问你们:莫说过去三年、五载没有用功,错过去了;一个夏天没有提过「念佛是谁」,乃至入堂加香,不知道提、没有提;就是你们现在七期中,一枝香、一枝香,一个七、一个七,坐、跑,提了几句「念佛是谁」?你们抚心自问,看还对得起人吗?对于任何的学业,都要谈一个进步;宗门下的进步,你还知道在那里?上殿有进步,过堂有进步,上架房乃至一切处皆有进步。你要晓得上殿的进步在那里?站在殿上,头没有掉一下子,身没有动一下子,这就是进步。何以呢?用功用到得力时,头怎么会掉?身子那里会动?头一掉,不是见色,就是闻声;身子一动,不是痛,就是痒;那里还有工夫在过堂、上殿,乃至一切处?而至上架房盖子不响,乃至扬眉、瞬目,行、住、坐、卧,皆是用功处。你们要认识宗门下平常的贵处,打七的好处。各人发起心来!
十月十九日开示(首七第四日)
禅宗一法,本来不立文字,不借语言。不立文字,则无言可说;不借语言,有甚么口开?照这么说,不是不要讲话吗?为甚么一天有数次的讲话呢?要晓得:宗门下的讲话,是出于不得已,因为你们的心各有不同;宗门下的不立文字、语言者,必须达到同一个行处;十方诸佛如是行,历代祖师亦如是行,你们现在也可以如是行,方可以不借语言。因为你们心行不同,一百人是一百条心行,要你们这一百人总归一条心行,故此要说。但是所说的话,是宗门下的话;宗门下无论甚么人,不许讲经典、语录、公案。你们当然有种怀疑;「佛说的经典不能讲,难道祖师的语录、公案也不能讲吗?」因为,讲了与你们无益,并且增加你们一百个人的心分成几千个心。这是甚么道理呢?你们所行的都是要向上这一条路上去,以此「念佛是谁」是敲门瓦子、指路碑。古人虽有「父母未生前」、「狗子无佛性」,乃至一千八百公案;但任何诸祖,无不是在一则公案上一门深入;所以禅堂和尚、班首开口「念佛是谁」,闭口「念佛是谁」,讲话「念佛是谁」,不讲话也是「念佛是谁」,这是宗门下最要紧的。你们心里以为要等于游上海一样,今天「新世界」,明天「大舞台」,后天「先施公司」,才与你们相应。「今天到禅堂,为甚么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尽是一个『念佛是谁』?一点味道也没有,把人闷死了!」对罢!「次则讲话一点程序也没有,起、承、转、合的影子也没有;教人真不乐听!难怪人说:『通宗不通教,开口就乱道。』」对罢!你们真正可怜!我说:就是你不会道,假使你真会乱道,正好!何以呢?你不投机,你不要听,人家听得高兴得很;你听得好,他听就不好;因为各人的心行不同,讲话那里能一致?至于起、承、转、合一点也没有,你们又会错了,这里不许你作文章;又不是教下讲经,依文释义,分科、判教;宗门下犹如我今天东说、西说,也有人听得道好;回头班首师傅讲玄、讲妙,也有人听得好;这就是「粗言及细语,概归第一义」,贵在你们会听话。你要晓得讲话人的一片苦心,因为,你们各人的心行不同;不同者,皆是你们的「妄想执著」,所以你们有百个心;讲话的人说百个法,要教你们这百个心皈成这一心,是不容易的。会听话的人,今天我讲的工夫路头,你听到心里好得很,似乎还有疑情没有讲到;恰当明天就讲疑情怎么起法。你听好,疑情会起了,又站不长;后天就讲疑情发不起的缘故。一步一步的向前讲,乃至一个七一个七讲话不同;头一个七讲不晓得用功,二个七讲用功的路径,三七讲工夫的进步,四七讲工夫的消息,五七讲工夫的见处,乃至十个七,以浅入深,以远至近。今天把讲话的程序告诉你们,你们心里就有把握了。好好──参!
十月二十日开示(首七第五日)
你们都是慕道而来,因为高□有道可办,你们人人都是这样的。但是,慕道的一句话,听起来,是好听得很,问其实行:道,为甚么要慕?你们千里、万里要慕高□寺的道,这不是向外慕道吗?如是慕道,不是向外驰求吗?那里一定要到高□才有道么?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下承当就是的;承当的一句话也是多的,本来无欠无余,现现成成的。可怜我们无量劫前与十方诸佛同一面目;不但同,恐怕还有超过十方诸佛的地方。忽然得了一个幻化的色壳子,不高兴,换了一个,再不高兴,又换了一个,一个换一个的换到今天。每换一个的时候,加上一点痕迹,就把我们的本来面目盖得牢牢的,一点气也不能透。虽然被它盖得牢牢的,总之没有少一点;十方诸佛也是的,菩萨、祖师乃至微细的昆虫也是的,山河、大地也是的,草木、丛林、虚空里也是的,虚空外也是的,一个虚空里,乃至无量无数的虚空里都是的;你也不少,我也不少,可怜就是一个不能承当!我们假使承当一下子,恐怕就不是这么样的人罢!幸喜我们今天得了这么一个人的躯壳,在这「人」的期间,想个甚么办法可以承当呢?对于承当我们自己的办法,这就要你们「相信」。但是相信,首先要相信自己这个色壳子不久要坏;坏过以后,路头很多的,不晓得那一生再变一个人;前头的路茫无所知。自己的面目彻底要信的,极要这样的相信自己,非承当不可,非了我们自己不可。能相信自己,再相信「念佛是谁」的办法;「念佛是谁」是承当我们自己,「念佛是谁」是了我们自己。不是说「念佛是谁」有这么许多好处,要你们自己见到「念佛是谁」确实不错。但是教你们用,你们以为:「这一句话用个甚么?念佛是谁?念佛就我;还有别人替我念佛吗?」不但你们初初参禅是这个样子,我们以前也是如此。我在诸方看见贴的「念佛是谁」,见过之后,似乎与世间一切学问不同;世间学问一学就通了,这一句「念佛是谁」,不容易通。以此研究:「念佛是谁」就是我吗?再一回想,不对!是我?那么,以何为我?次则,我说念佛是我,我今天就把红纸条改一下子──念佛是我,还能够吗?既不能改,即不是我。再说,念佛不是我,是佛吗?不是的;一切所有,皆不是的;就这么思量分别一些时,回头才知道错了!那个教你在思量分别上用功?你才知道「念佛是谁」「不晓得」;就在不晓得,不明白上去求个究竟,就是疑情。在这个疑情上久久的用,用到回过头来,这个时候,你才彻底认识你自己。──参!
十月二十一日开示(首七第六日)
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外道遂将花放下。佛又说:「把手放下!」外道就把手放下。佛又说:「把身放下!」外道愕了半天,身怎么放下?就问:「世尊!身怎么放下?」佛说:「放不下,挑起去!」外道就悟了。你们大家想想看,「放下」两个字,还了得起吗?我每每教你们放下,要你们放得空空的:心放下,身也放下,世界也要放下,放下也要放下。你们不但不肯放下,似乎还要多一点才好。因为一向习惯以得多为进步,以少为无进步;所以今天学《楞严》,明天学《法华》,后天学《华严》,再多更好。你们听说今天讲「念佛是谁」,明天讲「父母未生前」,后天讲「狗子无佛性」,这样的一天换一个话头,才称你们的心;听得多多的,热热闹闹的,才对哩!是的罢!今天教你放下,还要放到无可放处,无可放处还要放下;从这个地方不能领会宗门下的嫡旨,不肯相信宗门下的痛切婆心,你们就要发一种误会;一个误会下去,就种了一个谤因,将来要招谤果,那个时候苦死了!你们误会的地方在那里呢?第一、教你放下,你就放下;放下来就在鬼窟里作活计,黑洞洞、昏暗暗的。第二、教你把听到来的,学到来的,领会到来的一齐放下;你不但不肯放下,反要大起嗔心说:「宗门下开口不是说教的不是,就是说净土的不是,这不是专门谤教、谤净土吗?」你们这么一误会,差之毫□,失之千里。因为,你们不晓得宗门下是一个甚么门庭;它是一个绝相、超宗、离名、离相的门庭;并非教你把经典毁掉,把净土丢掉,没有这样的罢!总教你们在这个参禅期中把一切都放下,就是教你们歇心,所以说:「歇即菩提」;要教你们歇到一毫头也没有才对,若有一毫头在,这一毫头要遮太虚。我来说个譬喻:如一个人学木匠,学了三、五年,总算学成了;…
《来果禅师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