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斧头也会□,锯也会锯,刨也会刨,因为赚钱不多,改业学裁缝;做裁缝,就要学剪、学针,是的罢!你到了裁缝店里,还许你带斧头、锯子吗?斧头、锯子还用得上吗?不但斧头、锯子用不上,也不许有做木匠的心在;因为你手里□针,心里做木匠,你的裁缝还学得好吗?今天你们参禅,当然要做参禅的事,参禅必须要放下,要歇;你们把学得来的,听得来的,会得来的,摆在肚子里,还有用吗?禅还参得上吗?如同学裁缝,把斧头、凿子袋带在身上一个道理。你们仔细想想看,对不对?并不是我说就了事,要你们心里头彻底的领会说:「是的!」参禅是要万念放下,如有一毫放不下,这一毫头要遮太虚。你们各人还领会吗?众生从无量劫来,就因为一个放不下,大而世界,小而身心;一生、一生已来,将来还不是一生、一生的下去?我们要返本归元的人,不把身、心、世界了掉,返本归元只可说说,实事办不到。若要名实相符,首先要知道:世界那里来的?身从何有?心以何有?能知身、心、世界从何而有,就可以从根本上一断,一了一切了,才是釜底抽薪;若不在根本上解决,都是扬汤止沸。世界以甚么有的呢?要晓得:世界以身有,身以心有,心以惑有。若要了身、心、世界,以根本上首先要了惑;惑能了,心就了;心了,身就了;身了,世界当然会了。那么,了惑的法,就是「念佛是谁」;这一法,了惑最如法;惑,非「念佛是谁」不能根本了。你们能可以把「念佛是谁」苦苦的参通之后,再行大悲救世,那一行不好?恐怕你一生所学的不够用!要你们都要具一种正知、正见,以免好心为道,反招恶。要紧!要紧!发起心来──参!
十月二十二日开示(首七第七日)
可怜我们今世的人,那个都开口说了生,闭口说脱死!恐怕还不知道如何为生,怎么叫死。不但世间人如是,连我们用功办道的人也如此罢!□我们今天的出家人说,一天到晚的用功,怕还不知道用功做甚么?现在修何因?将来感何果?你们没有一个人晓得罢!一天到晚俱是打混空过,亦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为何是四圣,为何是六凡;我们今天住禅堂,修的是甚么因,将来感的是甚么果,无有那一个人晓得罢!你们要是晓得,恐怕今天我不教你用功,你们还肯不用吗?你们要知道:今天住禅堂,种成佛的因,将来一定感成佛的果。古人云:「如是因,如是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用功的人,只要死心塌地用去,不论三年、五载也好,十年、八载也好,三十年、五十载也好,总而言之:彻底大悟为究竟。古人说过的:「高挂钵囊,以悟为期。」一直的用去,决定以参「念佛是谁」为我的正行;纵然一生不悟,发愿再来,不问它三生、五世,三十世、五十世,决定不修第二个法门。你们要能有这个坚固的志愿行去,我敢保决定开悟。如是行去,若不开悟,诸佛、祖师岂不落妄语吗?赵州老人说:「你们若能如是行去,若不开悟,把老僧头截去!」「念佛是谁」这法,是真实不虚的一法,是有情、无情本具的根本法;只在用功,不问开悟与不开悟:工夫用到,自然会悟,不用你想悟;如光想悟,不用功,那能得悟呢?古人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用想悟,只要「念佛是谁」一直参去,参到山穷水尽,●的一声,到了这个地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过去,有一位禅和子在禅堂住三年,以为堂内人多打岔,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就去住山。在山中住了一个茅蓬,种了一点菜,白天看守,不教野鸟吃菜,夜间虎狼争闹,昼夜不安,于自己的工夫又打闲岔;住了三年山,工夫没得深入,又不住了;想找一个关房闭闭关罢!才与工夫相应。以化小缘二、三年,遇到一位明眼的在家老婆婆,婆婆一看,这个和尚很有道德行持,就把他请到家中办点好斋,请他用过斋,谈谈心,谈得很投机,老婆婆说:「大师傅,我成就你闭关罢!」禅和子一听「很好!我正想闭关。」老婆婆就送他入关。这婆婆没有别的人,只有一个姑娘,才十六岁,也是开悟的;老婆婆每天派她给这和尚送饭,一送送了三年,婆婆对她说:「你送饭已经三年了,今天送饭的时候,等那和尚吃好了,你就上去把他抱住,教他道。」姑娘听了,记好,如说而行,上去抱住就教他道:「道!」和尚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姑娘松手回家,对母亲一说,老婆婆听见,就诃和尚,叫他赶快起单,把茅蓬烧了。「我供养三年,才供了一个死汉子!」禅和一听,面带惭色,□起蒲团就走,还去托钵。痛恨自己受人家三年供养,没有开悟,受她诃斥,很是惭愧,努力用功。托了三年钵,又到老婆婆这个地方来,与老婆婆谈谈工夫,还要求成就他闭关。又闭了三年关,还是教姑娘送饭给他吃,三年圆满后,姑娘照前次母亲教的办法,上去抱住说:「道!道!」禅和这回开口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莫教你家婆婆知!」姑娘回去一说,婆婆听见,心中欢喜,对和尚说:「善哉!善哉!恭喜你开大悟了!」你们大家同听见了罢!你们想想看,你知我知,莫教婆婆知,要以世间人说,还有好事吗?大概你们同是这个会法,如是这样一会,就错了!教你们在本份上会,你们想想看,领会、不领会?如不领会──参!
●:
十月二十三日开示(二七首日)
了生、脱死、明心、见性;参禅一法,最为当机。也可以说是三根普被。我真相信这一法,在八万四千法门之上,任何法门都比不上这一法。但是,你们还有许多的人不以为然,以为参「念佛是谁」,那里就可以超过八万四千法门之上呢?你即不相信这么说,也可以;我们就把「念佛是谁」摆下来,你们说那一法是了生死最直接最捷径的?莫非还有不用参,也不用功,一见就可以明心、见性?你们想想看,如真有一法比参禅还要来得快,我也要跟你学。因为,你们我见太深,善根太浅;要除你们的偏见,归这一条大路,故此要给你们指出来,你们仔细的想想看:还是看经可以了生死?还是念佛、持咒可以了生死?你们大家到这里来,是为生死来的,当然要研究,不是小事,你们讨论一下子:看经,只许种一点善根,知道一点意义;要说了生死,做不到。念佛,念「阿弥陀佛」,了生死可以;要教他到涅槃山顶做不到。持咒,身、心清净,可以得点神通;了生死不可以。因为,看经、念佛、持咒,都是向外驰求;各人的生死不从外得,不依他有,都从自己家里来的,你向外跑,越跑越远。你要知道:参「念佛是谁」就是往家里跑。甚么道理呢?我说个譬喻:如孩子读书,念「百家姓」,由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直念下去,不用几天就念熟了;假使念了一句赵钱孙李,问他甚么道理,怎么讲法,这么一问,不是停止了吗?仅在赵钱孙李这一句上研究,周吴郑王不是没有了吗?达到研究的深入处,赵钱孙李也会没有的。你们想想:念佛,不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一句的向下念吗?今天问你:念佛的是那一个?站在这里,不是回过头来吗?就同念赵钱孙李一个样子,你们仔细思量一下子,对不对?「念佛是谁」,是不是回过头向家跑?向家是甚么?没有生,也没有死,说明心、见性,也是多的话;到家,心不待明,本来明的;性不要见,现现成成的。这个「念佛是谁」,一脚就送你到家;只要一句,就可以归家稳坐了。在你们那里会知道一句「念佛是谁」有这么好!在你们就是:「一天到晚,一提『念佛是谁』,妄想就来了,又站不长;这样子,怎么说参一句『念佛是谁』就能到家?真教人不容易了解!」对罢!你要晓得:知道有妄想,这就是工夫的进步;提起来站不长,更是进步。你要晓得:任那一种法门都在妄想里过活,那里会知道有妄想?所以知道有妄想,见到站不长,都是好消息。你们办道实在可怜!大家站在这里,都是几十岁的人,说起来生死不得了,要办道;追究起来,一句「念佛是谁」不能通;三年、五载,还是个不通。这个样子,说甚么办道?说甚么生死不得了?尽是打混!这一个「念佛是谁」参不通,还算一个人吗?处处要面子,「念佛是谁」不通,就不要面子了!有点知识的人,看你怎么对得起自己?你们还有人淌点眼泪吗?可怜!可悯!都是黑窟□侗的。天天我教你们把眼睛闭起来,你们大家就闭起来。我问你:眼睛开了,见到我吗?眼睛闭了,你还看得见你自己吗?还不是眼睛一闭,黑洞洞的,一点也见不到甚么。我再问你:就在眼睛闭了的时候,再向前动一脚,到甚么地方了?你们还有把握吗?晓得这一脚动到甚么地方去?──参!
十月二十四日开示(二七第二日)
初发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说你们这一种人,不能用功,了生死没有你的份。何以呢?因为,你们不知道妄想的范围,亦不知道昏沉的出身处。要晓得:无量劫来,上天堂也是它,下地狱也是它,变牛马也是它;今天要办道也是它,要了生、脱死也是它,要成佛、作祖也是它。要晓得:上至成佛、下至地狱,一切蠢动含灵,都是它作主。它的力量大得很,你要怕它,必须要离开它;你要离开它,你有多大的力量?它的力量,洒水不进;你的力量,在它洒水不进的当中,只有一滴水进去那么大。你们想想:你这么一点小力,怎么可以离开它那么大的妄想力呢?你一定是怕它;离又离不开它;离不开它,更怕它;有一天离不开,总是怕它,越怕它越离不开;三年、五载如是想离,如是怕,直至一辈子也是想离它、怕它。你们想想:还能用功吗?既不能用功,了生死还有你的份吗?所以你们怕妄想,怕昏沉,是不对的。再则,妄想怎么会离的呢?根本你整个的在妄想里。因为,你的心是妄想心,身亦是妄想身,世界也是妄想,虚空里是妄想,虚空外亦是妄想;举心、动念,动转、施为,一切处都是一个妄想。我问你们:离了妄想,你在甚么地方?离了妄想,你是一个甚么人?你们仔细研究一下子,还能领会一点吗?那…
《来果禅师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