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三 布施品▪P2

  ..续本文上一页食,然后便询问其来此缘由。

  大布施回答道:“瞻部洲众生因生活穷困而屡造恶业,死后必堕恶趣中。我为他们而生悲心,万里迢迢赶赴此地只为向龙王索要如意宝,因如意宝能以满众生愿而利益众生。以此寻宝福德,愿我究竟成佛。望龙王能满我愿。”

  龙王应声答言:“此如意宝稀有难得,你既为寻宝而来,理应于此小住一月。我供养你全部日用所需,如你能为我说法,我定将如意宝奉献于你。”

  大布施于是同意讲法,龙王则每日供养种种上妙饮食、乐器。他于一月之中为其宣讲四念住法门,传法完毕便欲离去。龙王就以欢喜心从头上卸下如意宝送与他,且庄重发愿道:“待你成佛时,愿我能作你最好侍者。”

  他拿到如意宝后便问龙王:“此宝到底有何功德?”龙王回答说:“此如意宝在二千由旬之内能赐予你一切所需。”大布施言下心中暗想:这如意宝虽具大功德,但还不足以满我愿望,我当再去找寻。

  与龙王和眷属告别后,大布施又独自踏上探宝之旅。

  走过一段路程又来到一座蓝宝石龙宫前,如前一般,龙宫前有一七层深坑,毒蛇遍布其中,宫门口两条巨龙缠绕迤逦如故。大布施又以慈悲心熄灭毒蛇、巨龙嗔恨心,踩其头昂首进入龙宫。

  此龙王如前龙王一样起身相迎、恭敬有加,他于是又向这位龙王索要如意宝。龙王趁此机会请求道:“希望你两月之内为我宣讲佛法,我供养你一切日用所需。传法结束时,我定当奉献如意宝。”他就于两月之中向其传四神通法,随后龙王就将能在四千由旬之内赐与所需之如意宝供养他,并同时发愿道:“愿你成佛时,我能作你最好侍者。”

  大布施心中再次想到,此如意宝虽较前功德增上一倍,但还是不能满其所愿,便又继续向前找寻而去。经过一段时日后,他最终看见一黄金龙宫,外面依然有一七层遍布毒蛇之大坑与两条巨龙缠绕守护之宫门,大布施以渊远不竭之悲心,第三次熄灭毒蛇与巨龙嗔心。进入王宫后,龙王恭敬请法如前。结束对其四月传法后,龙王将顶上如意宝奉献大布施,并发愿道:“待你成佛时,愿我能成为你最好侍者。”龙王并且说明此如意宝能在八千由旬内降下珍宝和一切所需。大布施至此方感心满意足,他心下暗想:瞻部洲方圆只有七千由旬,如意宝此回满我愿矣。

  他拿到如意宝后便用布包裹准备返回,此时诸大龙王与眷属皆来相送。大布施手捧三如意宝发愿道:“如此三宝实为真正如意宝,则愿我即刻飞上天空。”

  大布施言毕立即直飞入天,越过大海直抵岸边。上岸后因连日奔波劳碌、略感疲惫就随地而眠。海中诸小龙看到后就商量说:“我们所居大海中,如意宝仅此三枚,岂能让此人全部携之而去?我们应窃回此宝。”商量完后,诸小龙就悄悄偷走此三枚如意宝。

  大布施醒来发现如意宝被窃,心知此举定是海中小龙所为,于是发下大愿:宁可竭尽全力舀干大海之水,也要讨回如意宝,决不空手而回!

  他于是开始日日以一龟壳往岸边舀水,海神测知大布施想法后就劝说道:“大海深广无边,有三千三百由旬,即便瞻部洲全体人众齐来舀水亦无法舀干,你又如何舀尽?”大布施意志坚定地回答说:“一人如能持之以恒以精进心行事,则任何事皆可成办。何况我用珍宝不为自己,只为利益众生,并以此福德欲证佛果。如此心永不退转、永不怯懦,大海为何不能舀尽?!”

  当此之时,遍入天等天人从远处观见大布施为一切众生而舀干大海水之苦行后,心生感动,互相纷纷辗转相告,最终所有天人相伴齐来大布施前。看到他精勤不辍、勉力舀水之时,众天人各个脱去天衣扎入大海中。等其第一次从海水中浮起时,大海分明下降四十由旬;待其第二次出入后,海水又下降八十由旬;第三次时,海水则降低一百二十由旬。

  此时众小龙均感恐惧,便至大布施前请求道:“祈请你万勿舀干大海。”他这才停止舀水。小龙们又问他:“你要此如意宝究有何用?”他则说道:“我乃为利益众生而需用此如意宝。”众小龙随即反诘说:“你为利益众生需用如意宝,岂不想我们大海中亦有众多众生,为何偏要将能带来利益之如意宝只让你拿去?”大布施闻言反驳说:“大海中众生尽管也属众生,但绝无贫穷痛苦之忧;而瞻部洲众生因穷困所致,为财富不惜互相损害、造作十不善业。如此一来,他们死后必堕地狱诸恶趣中。故我才生大悲心,要用此如意宝满足瞻洲众生所愿。”

  诸小龙闻已释怀,便取出所藏如意宝供养大布施。海神亦发愿说待大布施成佛时欲为其侍者。他就又带着如意宝飞向虚空,并终回大西巴城。问城中诸人愿先一同探宝之同行商人去向,答言均已安全归来,于是大众皆感稀有难得。

  大布施又来到嘎西拉家门前,众人都欢呼雀跃道:“大布施已从海上归来!”嘎西拉也感高兴非常,随即就为他及以前同行之众商人举办盛大宴会,为其接风洗尘,大布施此时则用如意宝倾刻充满嘎西拉钱库。嘎西拉命以种种珍宝严饰之美女手捧珍宝水器为他沐浴洗脚,并将此美女也赐与他,大布施则随顺接纳。嘎西拉婆罗门欢喜异常,又将女儿及五百女仆赐与大布施,并及五百头以珍宝装饰之大象、再加各种能出欢乐音声之乐器。一并交与大布施后,方才依依惜别。

  大布施率众回归故里,到家方知父母思儿心切,自从儿子离开后一直伤心哭泣,以致哭瞎双眼。大布施以虔敬心恭敬顶礼父母,当其手握父母双手时,父母方知儿子已归。父母埋怨道:“你离去之后,我们已哭瞎双眼,不知你从海中到底获得何种宝贝?”

  大布施便将如意宝放于父母手中,且欣喜说道:“我已觅得如意宝。"父母手拿如意宝不屑说道:“此等石块遍满我家仓库,你却为之不惜千辛万苦、冒死寻觅,所作所为有何意义?”他也不辩解,只用如意宝擦拭父母眼睛,父母双眼即刻便似风散乌云般双双复明。父母高兴不已地说道:“此乃真如意宝,果然能遣除一切烦恼疾患。”

  大布施此刻手捧如意宝发愿道:“愿父母脚下能生宝垫,头顶变出华盖。”发愿已,宝垫、华盖皆如愿生出。大布施又以如此发愿令家中仓库全为宝物充满。

  国王此刻便派人骑能走百千由旬路程之大象向大众广为宣告:“瞻部洲所有大众,大布施已从海中取回如意宝,再过七天,众人便可随意享用一切财富。”

  大布施沐浴更衣之后,在清净草地平原上将如意宝置于胜幢上,手拿香炉发愿道:“瞻部洲众生恒处困厄穷苦中,我必须饶益他们。如此如意宝真实不虚,则愿天降众生各自所需之财物。”话音才落,四方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刮走大地上所有不净之物。然后降下雨水,接着又开始降下百味甘美饮食,随即又落下粮食、妙衣。最后则降下珍宝雨,整个瞻部洲大地遍布珍宝,如同满地石子、瓦片一般随处可见。

  正当众人心满意足之时,大布施谆谆开示道:“因大家生活贫困、造恶不止,恐你等日后堕入恶趣、我方发大悲心历尽千辛万苦、冒死赴海求得如意宝珠。故而你等实应心生安乐,且将身、口、意全部投入行持十善道中去。”他如是千方百计劝请大众行持十善法,以此因缘,瞻部洲众生多有死后转生善趣天界者。

  大布施之父母乃现今净饭王、摩耶夫人;而白银龙宫龙王为舍利子,蓝宝石龙宫龙王为目犍连,黄金龙宫龙王为阿难,他们三人那时全都承侍过大布施;海神则为后来之芒嘎巴尊者。其它佛经中所记载的后成为世尊之义成王子前往大海取宝经历亦与此叙述吻合。

  善义太子为众取宝

  很久以前,有一宝盔国王统领五百小国,娶有五百王妃。怎奈妃子虽多,但皆无育有子嗣。情急之中,宝盔国王便多方祈请日、月天神,不过种种手段最终均无济于事。国王内心焦灼万分,痛苦无奈当中日夜揪心:自己百年之后如无太子继位,国必大乱。忧心如焚之际,一日于梦中,一天人托梦给国王道:“如欲求子,当前往王宫外之园林,那里有两位仙人,其中一位遍体金色,你即可向他祈祷,他则会变现为你之太子。”

  国王急速赶往仙人住地,找到仙人后按天人所述至诚祈请一番,仙人终于答应可于死后转生为国王太子,另一仙人也说愿于死后转生为国王太子。国王高兴难抑地说道:“希望如是,但愿如此!”

  金色仙人死后不爽前约,即刻入于国王大王妃胎中,九月怀胎过后,大王妃产下一遍身金色太子,头发呈现蓝色,相貌非常端严。宝盔国王为新生太子行盛大贺诞仪式,并请看相师观察占卜太子命运,看相者仔细端详后为其取名善义。此时另一仙人也于死后入于另一王妃胎中,待其生育后,国王同样为之举行贺诞仪式,并请看相者为其取名恶义。

  善义太子长大后精通十八种学问,一日请求父王能允许他到外面玩耍。得父王开许后,善义则以大威风出宫巡游,众人皆争相前往观瞻。目睹太子风采后,众人均赞叹善义威严实如梵天。而善义则趁出游之机亲眼目睹众多贫穷者、着破衣烂衫者、杀生者、耕地者、渔夫及猎人。善义问其何以从事此等营生?这些人回答道:“我们生活贫穷无着,实在难以维持生计,万般困窘中只得做此低劣活计。”

  太子闻言心中难过不已,对他们之悲惨境遇自然流下伤心泪水。他在心中感叹道:“呜呼!此等众生命运可谓从黑暗到黑暗,永无光明之期,真乃可悲可叹!”

  回宫后,他便请父王做广大布施,蒙国王开许后,便广行布施之举。及至仓库布施至只剩三分之一财物时,仓库保管者便请求宝盔国王停止太子如此布施。国王便以方便法令其关闭库门,如此一来,善义则无法再满足广大众生求乞之愿,他便想依其它诸种方式随意满众生之愿。此后之种种经过,诸如寻问众人、想去海中取宝等等,皆与前文所述大布施经历大致相同。

  五百商人与一老年商主,尚有善义太子便一同前去海中探宝。恶义此时则想道:我也要帮兄长前去。宝盔国王则想如若派别人陪同…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三 布施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