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三 布施品▪P3

  ..续本文上一页太子,还不如派弟弟帮助哥哥,便同意恶义前往。善义就取了三千两黄金以作盘缠,一千两补贴日用,两千两用于救急。

  出发之时,国王、王妃咸来送行,当其离开本地正欲扬帆出海时,所乘轮船开始依次砍断系船绳缆。此船由七根绳子拴在岸边,每天都有人大声宣告:“大海航行危险异常,种种险难不一而论。自古以来去者众、回者寡,故而所有尚有疑虑之人均可自行离开。如不顾及身家性命、父母家庭敢到海中取宝者,所取宝物定可使本人七代当中财富圆满。”此番话语每天皆宣读一次,并砍断一根缆绳。连续七天后,绳断船启,轮船飞快驶离岸边,前往海中行去。

  到达宝洲后,因善义王子精通探宝术,他就指导众人如何寻觅宝物。众商人随后皆安顿于宝洲,善义则与老商主划小船又驶往别处。

  当他们越过金、银、蓝宝石山下,抵达金沙后,老商主告诉善义道:“我已无力再往前行,恐必死于此处,惟愿你永往直前,直抵七宝所成之龙宫大殿。如大门紧闭,则可取门上金刚杵用力敲开,那时门内五百天女皆会一一供养你珍宝。其中有一天女会供养你蓝色珍宝,此乃真正如意宝,得到后万勿舍弃,定要将之带回。其他美女所供养之珍宝亦需带回,且需牢记切勿与众人提及此事。我死于这里后,望你莫负我恩,请将我一把朽骨埋于金沙之中。”

  老商主言毕命丧,按其吩咐,太子将他身躯埋于金沙里。然后善义又循其指示、直往前行。终至七宝龙宫后,他用门上金刚杵敲门,五百天女应声而出,其中一天女果然将蓝色珍宝供养于他,善义将之包裹于布中带回。

  恶义太子此时正令其余商人多携珍宝准备回家,结果因贪心所致,船载过量,行于大海之上时,一遇风浪即东倒西歪、时沉时伏。多亏善义带有如意宝才未沉于大海,其余商人则几乎全部溺于水中。恶义顿生恐怖,抓住善义连喊救命,善义就帮他安稳过海。恶义上岸后惊魂未定地说道:“我们兄弟离父别母前往海中探宝,如今珍宝未得、同伴已死,空手而返岂不大煞脸面?”善义本乃一心性淳朴之人,听罢弟弟所言,为安慰恶义,使之不至于过分沮丧,善义就将老商主临终遗言对弟弟和盘托出:“我们其实已得如意宝,有何羞愧难当之处?”“此话当真?”恶义欣喜若狂,“如意宝到底是何等模样?能否让我端详?”

  哥哥便从布里取出如意宝交予弟弟仔细观看,恶义看罢贪心大长,内心愤愤不平地想到:父母原本对我就不如对兄长那般关爱有加,如果我空手而归,哥哥却携宝返回,他们定会更加鄙视、恶劣待我。不如趁哥哥熟睡之机将之诛杀,我自己携宝面见父母,到时只说兄长已被淹死即可。想到这里,恶义就对哥哥说道:“若两人带着如意宝休息恐不安全,不若一人佩戴其睡觉时,另一人巡视,二人轮流,不知你意下如何?”善义便同意了恶义所提建议,两人开始轮番佩戴、巡逻。恶义睡眠时故意长卧不起,以致善义看守、巡视颇费时间。待到兄长安眠时,因劳累过度便沉沉睡去。趁其熟睡之机,恶义以遍布荆棘之两根树干突然刺入善义双目中,然后带上如意宝仓皇逃窜。

  善义太子惊恐非常,大声惊叫:“有强盗!有强盗!”但荒山野外无人知晓。后有一树神告诉他道:“抢走如意宝之强盗正是你弟弟恶义太子。”善义心痛、眼痛,一时悲痛难忍。他只得边爬边走,后至一处名为乐西瓦之地。到达时,正逢一牛群,约五百头左右。群牛中有一极聪明牦牛,又善解人意,知道太子眼痛后就用柔软舌头舔善义眼睛,其它牛见状也渐渐围拢过来。放牧者看见后急忙赶过来,只见一人眼里插着两支树干正痛苦不堪。放牧人便缓缓将树枝拔出,又将太子带回家中,喂以牛奶、敷以牛油、悉心照料,善义病情基本好转。善义于是对放牧人说:“我现在欲离开这里。”放牧人不同意。待王子眼睛创伤完全痊愈时,善义就对放牧者说道:“我现在欲往城市方向去。”

  牧人于是送其至城边,善义则要求说:“我以后生活无有着落,你可否送我一件乐器?”牧人便交给太子一件乐器,太子从此便于街头巷尾以卖艺为生。因其技艺高超,所弹乐曲美妙动听,人们就常常将各种物品、饮食送予他,以致城中五百乞丐都依赖他得以生存。

  一次,一看管王宫外园林之人前往城中,听到乐声后内心非常欢喜,便问眼前之盲眼艺人道:“你能否到我们那边看护园林?”善义闻言满怀哀痛说道:“我乃一盲人,如何看管园林?”来人善意解释道:“你眼睛虽失明但无关紧要,你可手拉系有铃铛之绳子,一闻鸟鸣即刻拽绳,如此行事即可。”善义听后方才答应下来。

  此时恶义已回到父母身边,宝盔国王问他为何丢下善义。恶义回答说:“兄长与诸商人都已沉溺于水中,幸我会水才得逃脱,否则必死不疑。”国王、王妃听罢即刻昏厥倒地,所有臣民闻听太子死讯后也哀哭不已,众人均对恶义说:“你若似善义那般死去才为善妙。”

  善义曾育有一只天鹅,宝盔国王此时便在天鹅脖颈上系一纸条,放其四处寻找太子。此天鹅飞越众多地方,最后降落于善义所居之园林。听到善义所发音声后,天鹅急急赶去送信。善义听到熟悉亲切之天鹅鸣叫,于是取下天鹅颈上信件请别人代读,至此真相终于大白。

  太子给父王回信写道:“恶义用长满荆棘之木棍刺瞎我双眼后抢走如意宝。”写完就将此纸条系于天鹅脖颈上。

  当时乐西瓦国王有一公主,相貌美妙秀丽、倾国倾城。她一日到园林游玩,看见善义太子头发零乱、衣衫破烂、满面泪水坐于树下行乞。尽管如此,公主仍一见倾心,贪心顿起,撇下众人不顾,只愿陪同太子说话。日近中午,国王派人唤公主回宫用膳,岂料公主答言:“将午饭送至此处,我不回去。”等侍者将饭送到,公主便对善义说:“我们一起用餐可好?”

  太子诚挚说道:“我乃一瞎子,又是乞丐,与公主吃饭实不应理。如国王发现,定会降罪于我。”而公主则再三劝请道:“如若你不与我共进午餐,我也绝不进食。”善义无奈只得与公主一起用餐。

  二人一直叙谈,公主对太子之贪心更是愈益强烈,久久不愿离开太子身边。直待日薄西山,国王再次派人催请公主回宫,公主此时便回答说:“我欲与此看园人共同生活,我不会再喜欢任何人,只对他留意。望父王勿改变我心,也勿干涉,敬请开许。”

  国王听到女儿所言内心十分尴尬,虽不好当面制止,但确感离奇稀有。国王心想:我原本欲将公主许配于宝盔国王太子,怎奈太子一直未从海上归来。谁料我家公主偏偏选中如此一名乞丐,真为我高贵种姓丢脸,叫我以后如何在众人面前抬头?国王于是再三派人催请公主回宫,但公主心意已定、拒不听从。国王无可奈何之际,兼以平日对公主宠爱非常,最终只得将二人接至王宫,且允二人成婚。

  公主婚后经常昼出夜归,善义日久生疑,便对公主说:“我们已结为连理,奈何你整日早出晚回,让我不得不起怀疑。你是否心上另有其他中意男子?”公主坦然答道:“除你之外,我心中无有任何其他男子,如你不信,则愿我话语之真实力能使你一只眼重新复明。”公主话音刚落地,善义一只眼顿时恢复如初。

  善义以前从未对人谈起过自己,二人共同生活后不免相互之间多有询问对方身世。一日,公主问道:“你父母亲属尚健在否?你是何地人氏?”善义答言:“不知你是否听闻过宝盔国王大名?”公主答以“听说过”。善义坦白承认说:“此宝盔国王就是我父王。另外,不知你是否又听闻过善义太子?”公主再次答以“听说过”。太子便将实情完全告之:“你既已听说过,那不妨将真相告诉你,善义太子就是我。”公主听罢惊讶万分:“你既为善义太子,又为何落此痛苦境地?”王子便将前后经过细细道来。公主听后就问道:“恶义对你迫害至此,整个世间亦难以想象。如你们兄弟二人再度相逢,你欲如何处置弟弟?”善义挥之一笑答道:“弟弟刺瞎我双眼固然不对,不过我无一丝一毫仇恨及报复心。”“他对你这般残忍。你居然还以欢喜心对之、无有嗔恨,实难让人相信。”公主惊讶语气更胜刚才。太子则坚定发愿道:“如我对恶义无有丝毫不满之态度确属真实,则愿我另一只眼也即刻复明。”太子刚刚说完,以话语谛实力,眼睛瞬间就恢复如初,且相貌较前更为庄严。

  公主内心欢欣无比,立刻就往父王处奔去。一见父王就问道:“父亲,你是否知道宝盔国王太子善义?你与他是否相识?”国王回答道:“当然相识。”公主便说:“你想不想见你相识之人?”国王略显惊讶地问:“我想见他,你是否知道他在何处?”公主满心欢喜地说道:“我夫君正是善义太子。”国王听罢哈哈大笑,以讥讽神色对女儿说道:“小公主你是否头脑错乱?胡思乱想有何意义?善义太子一直杳无信息,眼前乞丐岂能冒充善义?”公主正色答道:“父王如若不信可亲自前往鉴别。”

  在公主鼓动下,国王终至善义面前。一睹双目复明之善义,立即确认此人即是太子无疑。国王诚惶诚恐伏于太子脚下请罪道:“我未能认出太子实乃惭愧至极。”

  于是众人假装太子刚刚从海上归来,便将善义拥往大街之上,四处宣扬说:“善义太子真正从海中归来矣。”诸王公大臣齐来迎接,将王子接入宫内,又重新把公主正式许配于王子,使之公开、真正做王子妻子。

  此时,带有王子所写纸条之天鹅已飞回宝盔国王宫里,宝盔国王见信后方知善义尚活于人世,深感欣慰、庆幸同时,就将造孽者恶义关进监牢。宝盔国王立即派人前往乐西瓦国,并语于乐西瓦国王道:“我善义太子据说在你国家内正受大痛苦,你们以前未将太子送还已铸成大错,现今应即刻将太子与大象、骏马等一并送回,否则我定将亲赴你国收拾你等。”

  这时,善义太子又回忆起牧人救疗之恩,便与乐西瓦国王协商,赐予他众多骏马、大象、衣物、田地、生畜、金银财宝及仆役…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三 布施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