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愿意?”
婆罗门如是讨要三次后,王子最终答应道;“你既从远道而来,那我不得不按你意愿将两个小孩布施与你。”此时,两小孩正在外面玩耍,义成将之唤回家后说道:“这位婆罗门专程从遥远地方而来讨要你俩,我已答应他之请求。从今往后,你们应跟随他一道生活。”两小孩听后恐惧异常,他们躲在义成腋下齐声说道:“我们虽曾见过不少婆罗门,但从未碰到过如此丑陋之人。他哪里是婆罗门,分明是饿鬼或食肉鬼。何况我们母亲上山采水果尚未归来,她未回来之前,请父亲万万不要将我们送给眼前这位饿鬼,否则他定会吞吃我俩。再者说来,母亲又不在身边,我们未与母亲道别就离开,恰如牛犊离开母亲一般,母亲定会痛苦哀伤。”义成王子宽慰两小孩道:“我已将你们布施给他,因而你们兄妹不能再居留此处。况且这位婆罗门也绝非饿鬼,他乃一真正婆罗门,哪里会吃你们?你们还是跟他上路吧。”
婆罗门则趁机说道:“不如我现在就离开此处,否则孩子母亲归来又会阻拦儿女离去。如此一来,她必将给王子布施制造违缘,并从而毁坏善根。”义成王子则坚定表白道:“我无论布施什么,从开始至结束,从未生起过一刹那之后悔心。”
王子说完就以水为婆罗门洗净双手,然后将儿女小手交于他手上,这时大地开始震动。
两小孩根本不愿跟着婆罗门走,便又回到义成身边,双膝着地,边顶礼边哭诉道:“我俩以前造何恶业,竟至遭此大难?我们虽已转生国王种姓人家,却还要替别人当奴仆,这到底是何道理?我们愿在父亲面前忏悔业障,以忏悔之因缘、福德,愿我们兄妹二人再勿遭遇如此痛苦!”待两小儿说完后,义成王子立刻开示道:“世间所有聚合、同情怜悯最终皆会分离、消散,一切法均无常,皆无任何可靠之处。待我证得无上菩提时,定会度化你二人。”孩子们又接着哭诉道:“子女离开母亲时本应顶礼告别,而我俩却未见母亲就得离开,这真是我们各自业力所致。这样一来,母亲必定痛苦万分。”两小儿边说边哭。
婆罗门就进一步要求道:“我已年迈体衰,孩子如若跑回母亲那里,我何能赶上?你务必捆住二人。”义成王子听罢就将儿女双手反绑起来,然后再将绳索交与婆罗门。
婆罗门牵着牙日、牙娜正欲前行,而哥哥、妹妹均不愿离开,他就开始用鞭子抽打孩子,直至他俩流血倒地。义成王子眼见儿女受人鞭笞,伤心泪水不觉潸然落下。泪珠落地后,大地又开始震动起来。
义成与飞禽野兽送别孩子,一直到孩子消失不见、再也寻觅不到踪影时方才归来。各种野兽送别牙日、牙娜后回至过去经常玩耍嬉戏地方,各个倒地哀号、伤心欲绝。
婆罗门牵着两小儿走出很远路程后,来至一棵大树下。他就将他俩拴在树上,自己则在一旁休息。休整妥当后,婆罗门复欲前行,但孩子思母心切,便躲在一棵树后不愿前进。
婆罗门再度以鞭子狠狠抽打,可怜小孩儿皮稚肉嫩,如何经受得了这等毒打,便双双哀求道:“不要再拷打我们,我们与你同行便是了。”牙日、牙娜抬眼望见碧蓝天空,就满含哀怨诉说道:“天啊!山神啊!树神啊!你们难道不慈悲我们吗?难道见不到我们在受苦吗?我们要赴他乡异地充当别人奴仆,离开母亲时,母亲恰好在山上采摘水果。我们实在渴念母亲,你们能否帮忙让我们如愿见到她?”
这时,曼德正在山上采摘水果,突然间便有不同感应阵阵袭来。她左脚掌开始抖动,右眼皮也跳动不止,同时两只乳房自然流出乳汁。曼德心想:今日频频现出恶兆,此种情况以前从未出现,小兄妹定在遭遇违缘,一定有不吉祥之事发生。曼德于是停止采摘,飞速归家。
帝释天此时担心曼德会为义成布施制造违缘,于是就变现成一头母狮挡在道上。曼德看见母狮后说道:“你是兽王妃子,我乃人王之妻,我们在此山上之生活实质并无差别,请为我让路。我尚有两个未成熟孩子,他们从早到晚还未吃任何东西,他俩一定在家等着我,我一定要前去探望,请勿挡我去路。”母狮眼见婆罗门已走出很远路途后,才给曼德让出一条道路。
义成妻子回家后,只见义成未见小孩,便急忙往两小儿平日所居木棚里探视一番,结果一无所获。又去牙日、牙娜平日常玩耍之地搜寻,亦无有任何收获。但见孩子平日所喜欢玩耍之同伴黄鹿、梅花鹿与其它猛兽,诸如狮子、猴子等都痛苦不堪、倒地难过。她寻问义成儿女下落,但义成却沉默不语。
曼德疑惑顿生:“我每次从山中采摘水果归来,两小儿很远就欢快蹦跳不已。他们甚至因喜悦而致趴倒在地、撒娇叫喊:“妈妈来了。”而当我一旦坐下,他俩便会在我前后左右、肩上肩下来回跳跃,且为我抖落灰尘、擦去汗滴。现在他们都在何处?你是否已把他们送与别人?未见孩子,我心似肝肠寸断。我那可怜的孩子到底在哪里?求求你告诉我吧。”曼德如是祈请三次,但义成均不回答。曼德伤心欲绝:“未见孩子我心难过,你哑口无言,我更伤悲。”义成这时才答话道:“今日,革拉地方有一婆罗门前来向我讨要孩子,我已将牙日、牙娜布施与他。”
义成妻子听罢顿时倒地痛哭,义成便善言劝解道:“你勿哭泣,难道你已忘记我们前世发愿之经历?你过去于燃灯佛出世时所发誓愿尚能忆否?当时我为一婆罗门子,你为一婆罗门女,名森达日嘎。你手拿七朵莲花叫卖,我便用手上仅有之五枚银币从你手中买下五朵以供养佛陀,而你则将剩余两朵莲花也一并送与我,且在供养完佛陀后又与我一起发愿,愿生生世世做我妻子。那时我就向你表白过,要当我妻子,必定不能违背我之愿望。我素喜布施,除父母以外,我会布施掉所有财物,你不能为我布施制造任何违缘。我当时就叫你发愿,你也发下大愿,言不会为我布施制造违缘。你那时如是说过,现今我将两小孩布施,你又为何要扰乱我心?”
曼德听完此番话后,自然以清净心回忆起过去发愿经历,她立即随喜,并希望王子发愿圆满。
后来,帝释天有一次幻现成一具十二丑相之婆罗门,并向王子索要曼德。义成答应布施与他,曼德则说道:“我如跟随别人,谁又来承侍你?”王子回答说:“我若不行布施,又怎会得无上菩提果位?”说罢就用净水洗涤婆罗门双手,然后将妻子交与他。如是做时,义成未生刹那后悔心。
帝释天了知义成未生后悔心后,与诸天天人齐声赞叹,时大地震动不已。帝释天将曼德带出七步后又送回,将其送还王子时说道:“拜托王子万勿将妻子交与其他任何众人。”义成王子惊问道:“你为何不带走她?她在人间女人中非常贤惠美丽,又乃一国王之公主,并为我做饭及从事一切事务。我相信,她性格、操守都非常适合你,是故你应带她离去。”
婆罗门这时便回答说:“其实我并非婆罗门,实为帝释天,只为观察你布施心真伪才如此行事。”他一边说一边就现出帝释天身相,且问义成:“你们有何请求?”
曼德恭敬顶礼帝释天后提出三项请求:“第一,愿带走我儿女之婆罗门能前往牙瓦国;第二,愿我一双儿女不遭受饥寒交迫之痛苦;第三,愿两小儿与我俩能尽快回到王宫。”帝释天听罢当场答应帮助曼德满此三愿。
王子此时则提出自己愿望:“我愿一切众生均能摆脱生老病死之苦痛。”帝释天闻言又感敬佩又感无奈地说道:“你所愿实乃广大无比。若转生善趣后欲获日、月果位,或得世间国王地位,或希求健康长寿,我皆能赐与此等悉地。但王子所愿早已远超三界,故我实难满你愿望。”
义成只得说道:“如你无法达成我之愿望,则望你暂时助我成为富裕之人,能令我布施超胜从前,除此之外,还望你能让我与父王、大臣早日相见。”帝释天听到这两个愿望则爽快答应道:“这二者定可帮你实现。”帝释天说完就泯去踪影。
来自革拉之婆罗门此时已将两小孩带回家中,谁料家中悍妇非但不满意,且严词训斥道:“看你带回两可怜小儿之骄傲神态,不以为羞,反以为荣,其实有甚可夸耀之处?这两孩儿本属国王种姓之人,而你对他俩却无有任何慈悲之意,反虐待他们,以致两人皆遍体鳞伤、浑身滴淌脓血、身体肮脏不堪,你怎会做如此伤天害理之事?你速将两小儿卖掉,重新买一堪作仆人之别家小孩。”
婆罗门只好又将两个孩子带往集市,帝释天就幻化成一名商人告诉他说:“你这两个小孩卖价太高,在此地恐难以卖出。”此时牙日、牙娜已是饥渴难耐,帝释天又巧用幻化法使其吃饱喝足。婆罗门则通过帝释天之加持威力而不欲再呆在本地,于是便带着两小孩向牙瓦国进发。
到达牙瓦国之后,国中大臣与民众皆认出牙日、牙娜乃义成子女、善妙国王之孙,如今却沦落至如此田地,众人不免伤心感叹不已。他们问小兄妹:“为何会落到婆罗门手中?” 婆罗门不满地抢白道:“这两孩儿皆属我所有,你们多嘴多舌又为哪般?”国中一大臣正色斥责道:“你在我们牙瓦国内,我们理当寻问寻问,你又有何不满之处?”另有一些大臣及百姓商量后认为应从婆罗门手中夺下孩子,而有一施主却另有看法:“此乃义成王子布施之举,我们如若抢来夺去,王子了知后定会内心不悦,还是不抢为妙。不如直接禀告国王,他肯定会将孙儿买下。”众人纷纷称善,就一起前往国王那里说明、请求。国王满心焦急:“速将这婆罗门及孩子带到王宫。”
见到牙日、牙娜后,国王、王妃、大臣均痛哭伤心,国王问婆罗门:“你欲将此小儿以何价钱卖出?”还未等婆罗门答话,牙日抢先说道:“我之价钱为一千银币外加一百头牛,妹妹价钱为一千金币外加二百头牛。”国王颇感奇怪,便问孙子:“世间惯例都为男子值钱、价高,何故你们却颠倒行事?”牙日振振有词道:“有人原本不属于国王种姓,且又性格恶劣,但却可以被招至王宫,并受众人尊敬,还要穿着种种珍宝衣裙,恒享百味甘美饮食。而自己唯一之…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三 布施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